我国汽车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 1/ 3。 这样分摊在每辆车上的成本就大大降低,自主品牌汽车价格低也就不足为奇。 政策经济环境优势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在汽车企业重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等多个重点方向进行了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战略指导。 这有利于中国制造的汽车走向世界。 在经济环境方面也是很有利的,比如,综合工业水平不断提高、劳资纠纷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等。 这些均为中国汽车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在国 务院下发的《汽车产业规划细则》中指出,拟通过兼并重组,形成 2 家至 3 家产销规模超过200 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出 4 家至 5 家产销规模超过 100 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 1 迈克尔 .波特 ,译者:李明轩、邱如美 .《国家竞争优势》 .中信出版社, 2020(10):5 2 胡亚会 苏虹 .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SWOT分析 .《商场现代化》, 2020年第 11 期 : 12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4 页 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 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 14家减少到 10家以内。 3这将有力地推动中国汽车业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产业优势 不少专家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百年一遇的机会,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与世界汽车强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 弯道超车 ”的机会就在眼前。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三大优势:中国拥有多元化 、多层级的消费市场,巨大的市场使新能源汽车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上已经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并且取得了技术上的局部创新和领先;中国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电动汽车所需要的最重要资源便是金属锂和稀土。 中国的锂资源占全球含量的 3%以上。 在传统能源日渐稀缺,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今天,开发利用新能源变得日益迫切。 这不仅事关汽车这一重要支柱产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安全。 据保守估计,到2030 年,若我国的电动车占汽车保有量 20%至 30%,那么我国石油进口就有可能减少20%。 4而在新能源这一领域我国和世界 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甚至在有的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高科技产品将提高我国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大国市场优势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而且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汽车快速增长的时期,这一基本格局对所有的汽车生产者都是巨大的诱惑。 这里强调的大国市场优势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中国的国内市场能够容纳多个最具实力的跨国公司进入,同时也可以为相当数量的内资和以内资为主的企业提供足够大的竞争空间;二是中国市场不仅大,而且呈现出显著的多层性,对适应多变的企业将提供机会,对国内成长中的 企业也较为有利。 3 钟正 .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细则出台 .中国证券报 .20200224 4 康龙云 . 《 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电子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0101: 565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5 页 3 中国汽车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缺乏核心技术 与 自主研发能力 对生产企业而言,核心技术与 自主 研 发 能力 是品牌的核心与关键,缺少核心技术 与自主研发能力的自主品牌是没有生命力的。 然而,我国汽车产业通过多年来 “ 以市场换技术 ” 的合资发展模式并没有如愿以偿地换来核心 ,表现在核心技术与自主研发能力问题上。 从产品的技术性能来看, 与国外汽车生产企业相比,在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产品的设计开发等方面存在距离,不少原创性技术的开发还是一片空白。 我国整体轿车水平几乎落后于发达国家 10 年,生产工艺 水平落后 20 年,开发设计水平则落后 30 年。 5我国汽车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明显的弱点。 即使是奇瑞、吉利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品牌,也只是位于汽车市场上的低端环节,还需要长期的自主研发投入,增强技术研发能力。 造成此问题原因为: 多数中国汽车企业在引进外资、扩大合作时,外方提供给中国的技术,大多是进入成熟期甚至是已经开始衰退的技术。 中国汽车的许多核心技术都依赖国外汽车厂家,特别是轿车的技术更是如此。 由于过度依赖国外的技术和品牌,因此在出口市场上暗藏着严重的隐患。 况且 跨国公司在汽车整车以及发动 机、变速器等关键总成的设计开发领域,一直不愿在合资企业开展实质性的研发工作 ; 在技术转让费、关键设备及零部件供货价格等方面,也提出了苛刻条件。 虽然合资企业大部分已建立了研发中心,但这些研发机构很少开展实质性的研发活动。 近 些 年虽然开始有少部分合资企业开始了一些开发尝试,但主要是产品的局部改进,离整车开发还相当遥远。 虽然 目前 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自主研发能力低下依然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自主研发能力是汽车产业从产业链的价值低端向高端过渡的必要条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如果没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汽车产业就只能在附加值比较低的制造阶段徘徊。 我国汽车产业应加快自身研发能力的培养,争取早日生产自主研发的产品,从汽车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谋取利润。 没有形成自己的强势品牌 在品牌方面,国内除了吉利、奇瑞等少数品牌外,几乎没有叫得响的民族品牌。 目前中国汽车在世界汽车市场上的品牌认知度与日本和欧美汽车在当地多年经营已 确立 5 肖俊涛 .《中国产业自主品牌与自主创新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20(8):768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6 页 的品牌知名度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从国际汽车品牌竞争力的综合指数看,我们仅仅是美国的 %,日本的 %,德国的 % ,韩国的 %。 6 主要因为国内汽车出口仍利用劳动力优势赚取加工制造费用,没有在国外市场打出自己的品牌。 况且大部分消费人群只认品牌,觉得牌子越大,就越有保障,越有市场,性能与质量就越好。 我国汽车产业要想大举进军国际市场,只能依靠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来担当重任。 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赚取微薄的利润。 汽车服务体系落后 汽车售后服务体系落后 中国 现代服务理念兴起 时 间不长 ,中国 汽 车的售后服务还没有跟上,很多维修保养是由经销商自己来承担 ,还 是一个软肋。 与国外相比,中国汽车市场销售额的发展差距还很大。 (如图 1所示) 图 1 国内外汽车服务、制造商、零售、配件所占比重图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汽车销售额中制造商的比重依然偏大,而服务的比重过小,这就有待提高服务业的发展,为企业获得利润。 就目前而言,国内所谓的售后服务还主要是维修、保养等服务。 消费者对汽车售后服务反映较多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维修技术差、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管理落后、收费混乱等方面。 落后原因:汽车本身就是流动性商品 , 售后服务难度很大。 不少的中国汽车企业只管卖车 , 售后服务差。 缺少长期、持续发展的眼光和市场战略 , 也是中国汽车在国际市 6 胡亚会 苏虹 .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SWOT分析 .《商场现代化》, 2020年第 11 期: 15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7 页 场上不受青睐的缘故之一。 要知道,汽车产品主要的获利方式并不来自整车销售,而是来自于售后服务。 与此同时 , 国外的大型汽车厂商都很重视维修服务网络 , 生产和服务是同时发展的。 而中国的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 再有, 国内汽车出口大多以小批量整车出口为主,为几百辆车 去当地设厂,在国外 建立庞大的营销、维修、服务体系 会对 国内企业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 但如果没有完善的营销渠道的铺设、零部件供应及维修服务,又会影响当 地的市场接纳程度。 随着私家车增多所产生的各种新需求使得个性消费已被市场认可,有些方面尚无从获取服务,有的则是得不到有效的服务。 但个性消费和文化消费的内涵还都有待提高,可以说国内真正的汽车“后市场”还并未被完全开发出来。 推动和开拓这个市场还需要大量的普及和宣传工作。 中国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