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年 6 月末 ,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 11214092亿元 ,占全部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的 78. 5%。 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和山东六省市合计余额 11165 亿元 ,占全部消费贷款余额的 62. 2%。 消费贷款余额最大的 广东省 (3020 亿元 )是最少的西藏 (17 亿元 )的近 175 倍。 二是以最终消费品作为抵押的消费贷款方式占较大比例 ,银行信用卡消费占比较低。 截至2020 年 3 月末 ,国内各商业银行累计发行信用卡 272402 万张 , 2020 年一季度人民币卡消费金额 116425亿元 ,国际卡消费金额 ,持卡消费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不到 5%。 三是消费信贷对总体经济的影响还很有限 ,发展潜力很大。 在经济发达国家 ,金融机构消费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平均为 3050%,其中 ,美国为 70%,德国为 60%,而我国目前这比例只有 %。 三、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主要特征 (一)个人住房消费贷款是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主体 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业务是我国最早开办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它是作为推进我国住房体制改革而引入的促进商品房流通的手段之一。 早在 1985 年,中国建设银行就开始开办住宅储蓄和住宅贷款业务,当时开办这一业务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试点成功后,个人住房消费信贷就伴随着这一新制度在全国范围蓬勃发展起来。 自从我国商业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以来,个人住房消费信贷业务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并且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房地产市场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居民对住房的需求直线上升,“刚需”强劲。 与此同时,国家也给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可以看出, 2020 至 2020 年 3 年间,我国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余额在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总额中的比重基本保持在 83% 左右,特别是 0 10 两年甚至超过 90%。 但自 2020 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并通过商业银行来加强信贷控制,抑制了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国内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市场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个人住房贷款增速下降。 (二)汽车消费信贷市场起伏较大 东南亚 金融危机以后,为了扩大内需,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同时也是为了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于 1998 年 9 月,颁布了《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 ( 试点办法 ) 》 [2],开始在国内进行试点新的消费信贷新式 ——— 汽车消费贷款。 中国建设银行在这一新业务开办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于 1998 年 10 月份率先推出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 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推出,使得消费信贷的概念进一步为中国老百姓所接受。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国内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也不断增强,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扶持汽车 产业,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伴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扩大而蓬勃发展起来。 我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一上来就是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马” ——— 1998 年汽车消费信贷开办之初,我国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只有 4 亿元左右的规模,到了 2020 年,这一余额增至 45436 亿元,翻了一万百倍,这一势头继续保持到 2020 年,激增至 115025 亿元,相比 2020 年的翻了两倍多,是这一业务开办之初的 两万倍 [14]。 但是,在汽车市场迅猛发展,个人汽车消费信贷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由于银 行对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的审查不严格,同时汽车价格也在不断下降,就出现了消费者和汽车经销商合伙采取欺诈的手段获取银行贷款,又不能如期偿还,结果银行的这一业务出现了大量的呆坏账,损失不小。 于是, 2020 年下半年全国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被紧急叫停,直到才 2020 年,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才着手恢复进军个人汽车消费信贷市场。 至 2020 年,我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余额只占到同期个人住房消费信贷余额的 5. 3%。 对于我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缓慢的现状,很值得我们深思。 (三)个人信用卡消费贷款成为个人消费信贷新亮点 近年来,新的消费信贷形式 ——— 信用卡消费信贷成为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家族中最闪亮的新星。 中国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具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因而,国内各家商业银行为了抢占这一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可谓是“八仙过海, [2] 段向宁 .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现代金融 .2020,4 各显神通” ,近几年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发卡数量激增,用户人数不算攀升。 即使是 2020 年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到来也没有影响到我国信用卡消费信贷的增长势头,创造了商 业银行盈利的新渠道。 并且我国个人信用卡消费信贷业务虽然起步较晚,但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都走在前列。 到 2020 年末,我国信用卡总体授信额度为 2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46. 8% ,而信用卡 180 天预期未还款违约率同比下降 %。 四、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 (一)全社会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缺位 消费信贷最大的风险是信用风险。 有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每年因失信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近 6000 亿元。 在西方发达国家 ,存在大量的个人资信调查与评估机构 ,商业银行也拥有较为完备的个人客户信息资料库并 形成信息网 ,为开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我国信用体系的不健全 ,特别是个人信用体系的缺失 ,个人信用信息不完善 ,增加了商业银行大规模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顾虑 ,使消费信贷的发展面临制度性约束 [3]。 目前 ,大量可以开放的数据由于缺乏国家统一的有关征信体系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而封闭在行业主管部门手中 ,征信数据缺乏并且得不到同业间的及时沟通和有效整合。 没有有效社会信用机制较好地约束个人信用活动 ,贷款申请者多头开户和恶意骗贷便有空可钻。 同时 ,缺乏科学权威的个人资信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 ,缺乏一个统一的、完备的个人 资信系统 ,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 银行、消费者、消费产品提供者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银行在发放消费贷款时不得不严加防范 ,对每一笔贷款都要求抵押担保、评估、保险 ,致使贷款申办程序手续繁杂 ,不仅给借款人带来诸多不便 ,而且也增加了借款人的交易成本。 (二)缺乏科学的贷款决策模式和决策标准 [3]林 骅 :当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若干思考 [ J].新金融 ,2020(6): 3132. 现阶段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运作规律、风险规律的认 识尚处于摸索阶段 ,未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标准 ,造成我国个人消费贷款决策存在两个主要弊端 :一是将个人消费贷款等同于公司贷款进行贷款决策 ,采用基本相同的贷款决策模式 ,使得决策效率低下。 二是个人消费贷款缺乏决策的标准尺度 ,贷款决策者更多的是以决策公司贷款的思维方式和风险控制标准决策个人消费贷款 ,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 ,相当多的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运作和风险控制更多地是跟着感觉走 ,经常出现不同信贷审批人员对同一笔贷款的审查结果不一 ,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审批决策和标准均缺乏科学性。 ( 三)风险管理相对薄弱 尽管目前商业银行对个人消费贷款贷前调查的流程也有详细、具体的规定 ,但实际操作中存在注重形式、忽视调查手段和效果的问题 ,也缺乏对贷前调查结果进行有效监督检查的手段 [3]。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的 1/ 3。 这样分摊在每辆车上的成本就大大降低,自主品牌汽车价格低也就不足为奇。 政策经济环境优势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在汽车企业重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等多个重点方向进行了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战略指导。 这有利于中国制造的汽车走向世界。 在经济环境方面也是很有利的,比如,综合工业水平不断提高、劳资纠纷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等。
娟编写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治理》一书中指出 “ 电子政务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优化重组、超越时空、空间、部门分隔得限制,建成一个简捷、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全方位地像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的治理服务。 ” [] 杨雷所著的《电子政务效益的经济分析与评价》一书中认为,“电子政务是政府通过行政治理体制改革,转变职能、调整结构
商机”,通过在世界各地大量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获得巨大的经济收入。 此外,印度、 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看到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商机,陆续进入全球碳 交易市场“淘金 ”。 (三 ) 、 中国碳交易市场的 状况 2020 年我国的 GDP 占世界 7%,排放却占到 20%以上。 业界人士预测,中国今后的排放总量很可能从现在的近 70 亿吨上升到 100—120亿吨。 目前中国清洁生产机制
,而发达国家机动车辆投保率都在 80%以上。 我国车辆保险投保率低除了汽车保险种类少、保险公司的服务跟不上以外 ,对机动车辆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社会上的新闻媒体等也很少宣传车险的知识、法规等 ,更少介绍国外的先进经验。 除了车险以外,其他财产险的承保占比都在逐年下降,就是汽车保险也是保险增幅赶不 上国民经济增长比例。 我国农村有 40%的车辆是任何险种都未投保
务物流 单项服务物流 通信手段 大量使用互联网、 EDI 进行数据交换 电话、传真 仓储 分散发布 集中分布 包装 个别包装、小包装 批量包装 运输频率 高 低 交付速度 快 慢 IT 技术应用 多 少 订单 多 少 与传统的物流配送相比 ,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具有以下特点 :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虚拟性来源于网络的虚拟性。 通过借助 现代计算机 技术 ,配送活动已由过去的实体空间拓展到了
3]。 从 1980 年 9月起,中国公民与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员都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而在 1980 年这一时期,正式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那时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不少外籍人员前来中国工作并获得了收入。 国家为了调节我国人民与外籍人员的收入 差距。 当时,我国规定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为 800 元,由于我国实行低工资制度,当时平均工资仅为 64 元,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