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黄金周的利弊分析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不断完善,相关部门、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逐步提高,黄金周旅游秩序日趋好转;旅游产品推陈出新,假日经济的领域日渐拓宽,黄金周的 “ 蛋糕 ” 越做越大。 2 旅游 黄金周的消极影响 “ 黄金周 ” 长假期促进了假日经济的发展 , 开启了中国城镇居民休闲度假旅游的新时期 , 但 ”黄金周 ”“赶集式 ”的旅游也有不少负面影响。 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及由此派 生的不可储存性,决定了正确处理旅游供给常年候的刚性与旅游需求时段间的弹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历来是关系旅游经济能否良性增长的关键之一。 在未实行 “ 黄金周 ” 时,这个矛盾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自然气候造成的淡旺季问题。 而近 3 年的情况说明,实行 “ 黄金周 ” 后,人为造成的旅游供给设施的常年性、稳定性与 “ 黄金周 ” 旅游需求的集中性、跳跃性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 黄金周 ” 期间的供不应求与 “ 黄金周 ” 之后的供过于求周而复始地出现,长此下去将会损伤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经营和消费基础。 从我国经历的 20个黄金周 来看, 从几年前的 欢欣鼓舞,到如今多角度解读,集中式休假的硬伤已面临国人的重新审视。 有关部门对黄金周的总结和盘点,几乎清一色以关注 “ 盈利 ” 的面孔出现。 当初建立黄金周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公民的休息权利。 现在看,这两个方面虽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但其出现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 黄金周的负面效应突出表现为人口大国的集中消费旅游 — 7— 模式,让交通资源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旅游设施、风景区、文化遗产地的生态环境也都处于危险的临界状态。 尽管有关部门扩建了宾馆、增修了停车场、增开了旅游车辆等,并建立 了方方面面的紧急预警系统,但仍无法解决 “ 集体式 ” 出游所带来的冲击。 想像一下,当数以亿计的人一起外出旅游时,对有限的公共资源将构成怎样的压力。 这样的旅游质量又能有多高呢。 旅游黄金周 为我国带来的消极影响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 人口的压力及环境的破坏 著名的景区景点,无论是自然的、历史的,还是新建的,几乎无不是 “ 黄金周 ”内车水马龙、人满为患,节后车马稀少、门庭冷落。 特别是世界遗产、国保、国宝级景点,超负荷的接待与经营无疑会加速资源的损耗、环境的破坏,严重地损害了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2黄金周出游 达不到期望效果 在 “ 黄金周 ” 内出游,景点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既导致旅游质量下降,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长此下去势必挫伤国民对旅游持续消费的积极性。 例如今年 “ 五一 ” 黄金周第二天,山东海滨城市烟台、威海的星级酒店客房出租率达 90%以上,其中威海达到 100%,出现 ” 一房难求 ” 的局面。 同日,北京故宫接待量达到 万人次,是最大容量的 倍。 摩肩接踵的人海中,游人根本无法感受紫禁城的庄严氛围。 3 旅游接待企业进退两难 如按照 “ 黄金周 ” 的需求量建设交通、住宿等旅游供给设施,势必造成常年性的过剩;如不能满足 “ 黄金 周 ” 的集中需求,则势必形成客房爆满、车船拥塞。 前者形成企业的经营性亏损,后者引起企业的破坏性运营,两者同样导致经营成本提高。 这种两难境地使旅游企业长期陷入低利甚至亏损运行窘境,损害了旅游企业可持续的经营基础。 4 形成价格上涨与成本升高的矛盾 “ 黄金周 ” 期间如果不采取行政限价措施,势必消费价格上涨、甚至暴涨,导致游客不满;但这种行政式的限价违背供求规律,不符合市场经济法则。 “ 黄金周 ”期间的突击性、超负荷供给,势必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能源、设备损耗、人力成本),如果强制限价必然影响企业群体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利益。 这一矛盾在全面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势必越来越突出。 5 使消费者所享受到的服务质量明显下降 黄金周期间,消费者在短期内集中消费,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供需矛盾,需求旺盛而供给有限,必然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消费者权益受损。 旅游业是一个城市的 “ 窗口 ” ,反映了一个地区的风貌。 由于 ” 黄金周 ” 出去旅游的人多,可以正式接待的人不够用,造成临时服务人员增加,从而造成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另外一些不良商人见利忘义,利用旅游 “ 黄金周 ” 故意损害消费者利益。 从近年来全国假日办所接到的投诉情况来看,旅行 社服务不到位以及商店欺客宰客的现象比较严重,航班晚点、后续服务跟不上的问题时有发生,景区服务设施不全、 — 8— 服务相对滞后的问题 比较突出,宾馆饭店服务缺失的问题也不断增多。 由于旅游的综合性特点, “ 吃、住、行、游、购、娱 ” 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旅游服务质量,因此全面提升 ” 黄金周 ” 服务质量已成当务之急,否则,会影响到黄金周人们旅游服务的信任。 6 不利于政府机构及相关企业活动的正常开展 全国统 一实行 3个 “ 黄金周 ” ,一年之中大致近一个月时间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止工作。 这种状态不利于政府机构正常、高效、稳定的运行,不适应现代经济、金融、信息系统快捷、连续运作的要求,尤其给外企和涉外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外经贸、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一年 3 次的全国性长假对政务、商务、生产、文教活动的负面影响将会日益凸显出来。 今后 5~ 10 年及 20 年内,随着全国进入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国民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将出现全面、持续、快速发展之势。 对一个近 13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如果国内游客每年都集中在 3 周内蜂拥而出,决不是一种 正常、健康、可持续的现象,也不是中国旅游业应走的高效益、低耗损、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们看到,黄金周实行初期,从未享受过长假的中国人确实感受到了它的好处。 集中式休假也催生了井喷式的消费热潮。 在过去的 20 个黄金周里,我国共有 亿人次出游,实现旅游收入 6704 亿元,拉动交通、餐饮、商业和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 但短时间内数以亿计的人员大规模流动,使宾馆、餐饮、交通、治安等方面都出现一系列短缺。 不仅火车票一票难求,而且住宿、景点门票等也不同程度涨价,增加了百姓的休闲成本。 对部分按黄金周游客数量峰值建设的公共服务设 施,人满为患时服务能力饱和,黄金周后又多处于闲置,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如今,人们对黄金周怀着爱恨交加的复杂感情,在品味难得休息机会喜悦的同时,奔波劳累的旅途也令他们望而却步,大大降低了休闲质量。 (三)坚持和完善旅游 黄金周 我们都知道, “ 黄金周 ” 期间去旅游,这决不是谁的规定。 从 1999年到现在,有关方面的放假通知,都只不过是将 “ 春节 ” 、 “ 五一 ” 、 “ 十一 ” 的法定节假日与工时制度形成的休息日做了一种连接。 三个 “ 七天 ” ,政府和有关方面的任何人,都没有告诉老百姓应该做什么。 旅游,完全是老百姓自己的选择。 我们可能还记得 1999年 “ 十一 ” 假期的旅游 “ 井喷 ” 现象。 那么这些年来,尽管 “ 拥挤 ” ,尽管 “ 不便 ” ,尽管 “ 涨价 ” ,选择旅游的人仍然年年增加,旅游规模与收入一年接一年不断地刷新着历史最高纪录。 2020年 “ 十一 ” 黄金周期间,全国接待旅游者 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397亿元,分别比 2020年同期增长 %和 %; 2020年“ 五一 ” 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 ,实现旅游收入 467亿元,分别比 2020年同期增长 16%和 20%。 在分析和认识 ” 黄金周 ” 时,绝不应该忽视这一事实的存在。 出游者增多,也就说明了 老百姓的选择。 既然老百姓选择了黄金周旅游,我们就应该尽力去坚持和完善旅游黄金周。 — 9— 我们发现,现在人们的黄金周安排有了很大改变。 从集中出游到多样休闲,黄金周度假方式日趋多样。 谁不渴望闲暇时的放松 ?谁不喜欢徜徉山水的惬意 ?连续七天得到休闲和放松并不容易,黄金周休假在凸显了民众休息权的同时,一推出就成了“旅游”的同义语。 但出去时兴致勃勃,回来时身心俱疲,回顾过去的黄金周,很多人都表示自己有一种“爱恨交加”的感觉。 去年的“五一”长假,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刘方带着妻子和女儿去山东泰山旅游,在爬十八盘 的时候,不足三米宽的台阶上摩肩接踵、寸步难行。 “到哪儿都只能是匆匆忙忙看一眼就走,和赶集没什么区别,哪里是旅游啊。 ”。 “出门在外”却无法享受休假的舒适,和刘方一样发出感叹的人很多。 还有的人说:“‘五一’期间人多拥挤,我不出去旅游了”。 他们放弃了旅游的打算,准备回老家探亲,可面对节日期间“一票难求”的交通现状,依然让人们难以摆脱出行的烦恼。 北京市统计局曾经做过调查,结果有 78%的受访者不愿在黄金周期间出行,理由是“节日期间人多拥挤,不能达到旅游放松的效果,还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类似的调查结果,可以从一些 旅行社组团量统计上得到印证。 河南星期八旅行社总经理汪俊说,从旅行社的长假组团量来看,最近几年每年降幅达到了 20%。 吉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纪平表示:“黄金周刚启动时确实给很。我国旅游黄金周的利弊分析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3]。 从 1980 年 9月起,中国公民与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员都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而在 1980 年这一时期,正式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那时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不少外籍人员前来中国工作并获得了收入。 国家为了调节我国人民与外籍人员的收入 差距。 当时,我国规定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为 800 元,由于我国实行低工资制度,当时平均工资仅为 64 元,因 5
务物流 单项服务物流 通信手段 大量使用互联网、 EDI 进行数据交换 电话、传真 仓储 分散发布 集中分布 包装 个别包装、小包装 批量包装 运输频率 高 低 交付速度 快 慢 IT 技术应用 多 少 订单 多 少 与传统的物流配送相比 ,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具有以下特点 :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虚拟性来源于网络的虚拟性。 通过借助 现代计算机 技术 ,配送活动已由过去的实体空间拓展到了
,而发达国家机动车辆投保率都在 80%以上。 我国车辆保险投保率低除了汽车保险种类少、保险公司的服务跟不上以外 ,对机动车辆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社会上的新闻媒体等也很少宣传车险的知识、法规等 ,更少介绍国外的先进经验。 除了车险以外,其他财产险的承保占比都在逐年下降,就是汽车保险也是保险增幅赶不 上国民经济增长比例。 我国农村有 40%的车辆是任何险种都未投保
况变少,能够有目的性的去驶往某个地方。 可以说,在使用了打车软件之后,司机师傅的工作模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他们不再到处乱跑,而是更喜欢在某处等待生意的到来。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5 客户以往的叫车方式是招手叫车,这样的方式,只能使得乘客不得不到路边去等车。 现如今有了打车软件,乘客就可以在出发地的室内,打上十分钟的提前量 ,从某种角度来说,缩短了乘客的行程时间。 对于司机来说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的数据。 (四)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服务(总体) 运输 保险服务 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 旅游 其他商业服务 9 在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中,劳动密集度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很大,而以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很小,造成我国绝大部分服务项目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方面。 广度是指快递服务的业务种类及其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 业务种类越多 , 服务广度越广。 服务深度 是指为用户提供快递服务的完全程度和便利程度。 服务深度越深 , 需要由用户自己完成的工作量越小。 舒适度是指以员 工服务态度 , 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核心 ,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心理感受的优劣程度。 其次 , 网络性及规模经济性。 网点的增加对业务量的影响有两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