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化策略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市场的开拓成功与否。 又因不同市场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企业在国际化发展时,对不同的市场应当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进入方式。 一、欧洲市场 从 2020 年开始的希腊主权危机,直到现在的欧债危机,重创了欧洲经济,导致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有些行业甚至衰退。 大量的欧洲本土工程机械企业面临财务困境,最终选择与国外企业合并,或者直接出售,例如: 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广西柳工收购波兰 HSW、山东重工收购意大利法拉帝 、徐工收购施维英、中联重科收购西法等。 虽然欧洲工程机械企业衰退,但并不代表欧洲对工程机械的需求降低。 为应对欧债危机,欧洲主要国家积极协商,并通过一系列的救市措施,必将带动欧洲的房地产和建筑业等基础建设的复苏,进而拉动市场对工程机械的需求。 欧洲市场近几年都会呈现本土企业衰退,外来企业进入的趋势,所以对于徐工集团际化发展来说,机不可失。 欧洲工程机械市场由于发展比较早,所以 市场细分程度高,拥有各种规格的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升降机、搅拌机、压路机以及工程技术和系统方案等,能胜任各种自然和地理条件的建筑和道 路工程;此外还包括用于沙、石、水泥等各种建材加工的机械设备,可以说涵盖了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 欧洲 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注重与用户沟通,精于细节,保证了产品的针对性和售后满意度。 在不断提高性能的同时,安全、环保和人性化设计也是改进产品的重点,如德国正在研发的新型混合动力挖掘机,可降低能耗 40%,同时大幅减小噪音,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还有许多企业为机器配备高精度的燃料过滤器,从而提高使用寿命,将机械保养周期延长到 5000 工时,即节省保养成本又利于环境保护。 人性化设计是当今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也是德国 工程机械企业追求的目 10 标,例如让驾驶座椅和操作台 360 度随意转向,使驾驶员的视野更直观,从而提高使用安全性。 徐工集团目前在欧洲市场的经营规模比较小,虽然近几年在欧洲市场动作频繁,但是这远远无法作为徐工集团在欧洲市场竞争的基础。 因此,徐工集团还应当通过更多的国际化方式,扩大在欧洲市场的规模,才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在这传统工程机械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二、北美市场 北美地区是世界工程机械的最大的产销地,约占全球工程机械市场份额28%,拥有 500 多家工程机械制造企业。 北美市场的主要销售企业如图 所示 图 北美市场主要经销商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 Freedonia 公司预测, 2020 年 ——2020 年,受美国市场需求恢复拉动,北美市场对工程机械的需求将以每年近 7%的速度增长,但其中加拿大市场由于建筑业活动增长力乏力因素,近几年增幅可能继续减弱。 由于北美的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比较早,导致产品市场发生变化,于中国工程机械设备用于基础建设不同,北美大部分的机械设备主要用于一些维修工业,所以,徐工 集团 在 进行 市场开拓中,应当注意调整产品结构。 三、 南美市场 南美市场是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的成长最快的区域,所以这里成了“兵 家必争之地”,世界知名企业都将自己的业务拓展到这各市场。 巴西,由于其国内对工程机械需求量大,也是徐工集团在南美市场的重要战略据点,而且巴西与南 11 美其他国家的工程机械行业环境非常相似,所以在对南美市场进行分析时,主要以巴西为主。 据 英国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公布了最新年度全球经济体排名,巴西的经济规模首次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 迅猛上升的巴西市场已经成为了大量 世界 企业不可轻视的一个市场。 在欧美市场短期内难以复苏的情况下, 巴西市场是工程机械企业的市场增长点,所以巴西成为工程机械企业的投资热点。 根据世界银行预测, 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并在 20 年内赶上韩国和中国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巴西必须将基础设施建设占 GDP的比例从现在的每年 %增加到 5%至 7%。 这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基础设施投资将达到 200 亿至 360 亿美元。 据统计,建筑设备混凝土及工程机械在巴西每年将增加 %,预计到 2020年,巴西需求将达到 亿美金。 此外,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巴西市场的重型建筑和采矿设备增长强劲,估计在未来五年内,该行业在巴西将有一个历史性的46%的增长率。 据分析 2020 年 足球世界杯将带动巴西工程机械市场的需求量, 国家预计2020~ 2020 年工程机械市场将以 9%左右的年增长率增长。 2020 年巴西工程机械设备需求量将达到 万台,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部门对工程机械设备的需求量将达到 万台,土木工程部门为 万台,采矿部门为 万台,农业部门为5000 台。 从巴西市场分析可以看出, 南美市场 是徐工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市场,大量的工程机械设备需求,再加之本土企业竞争力不强,大量工程机械设备依赖进口,所以,徐工进入南美市场将会比较容易。 四、俄罗斯市场: 从 2020 年起,俄罗斯成为世界上建筑领域发展最快的国家。 该国建筑市场每年增长 10%~15%。 预计这种爆发式的成长将维持多年。 俄罗斯的建筑市场主要构成为:住宅建设、工商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占据整个建筑市场的 80%~90%。 莫斯科的商用和民用房产价格已经达到西欧国家同等水平。 在俄罗斯地产价格攀升影响下,投资不断涌入刺激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2020 年 1~5 月,俄罗斯新动工 1600 万平方米的民用房建设,与 2020 年同比增长 6%。 到 2020 年俄罗斯国内住宅建设将增至 8000 万平方米 /年。 俄罗斯工程机 12 械和建筑机械市场的增长, 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巨大商机。 与此同时,俄罗斯建筑及工程机械折旧率已达 45%~75%,本土企业难于融资导致技术和管理落后,无法满足市场对设备的需求。 目前,该国正在使用的机械设备中有 50%源于进口,占到进口总额的 30%。 主要的进口品牌为卡特彼勒、沃尔沃、 JCB、日立等。 和南美市场一样,俄罗斯也将是世界工程机械需求增长点,又因为中俄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徐工将在国家层面上拥有较大的优势。 不过应当注意的是,由于俄罗斯的特殊地理环境,其对产品的性能有着特殊的要求,所以在进入这一市场时,应当注意技术的改进,可通过和本 土企业的合作,进行技术交流。 五、印度市场 近年来,印度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该国的挖掘机销量近五年来一直保持着 30%的年增长率。 液压挖掘机市场是印度第二大工程机械市场,仅次于装载机。 根据英国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对印度工程机械行业研究报告的预测,印度的履带式挖掘机市场的年保有量将从 2020 年的 7000 台增长到 2020 年的 万台。 目前,印度市场已有 13 家挖掘机供应商,小松的 PC2006 和 PC3007 挖掘机已经在印度推广;沃尔沃提供给印度市场的挖掘机已满足 Tier2 排放标准;而卡特彼勒和神钢是仅有的两家提供满足 Tier3 排放标准的厂家;现代计划今年在印度开设一家新的挖掘机制造工厂,制造 20~ 30 吨级的履带式挖掘机;斗山也计划今年在印度生产液压挖掘机。 除此之外,三一和柳工已分别在印度的两个城市建立了制造工厂,虽然目前尚没有生产液压挖掘机的计划,但是一直对印度市场出口挖掘机。 18~ 22 吨级产品仍然是印度挖掘机市场的核心,预计在未来的销量中仍会占据约 55%的市场份额。 而中型挖掘机也渐渐引起了印度用户的重视,主要是 6~ 8 吨级的机型。 由于矿山领域项目的发展,预计印度市场对 30~500 吨级的大型挖掘机需求也将有所增长。 从分析可以看出,受印度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对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的资金、人力等资源投入,印度工程机械在未来几年将会持续增长。 从资料可以看出,在工程机械行业内,又以转载机、和挖掘机的需求增长最为快速,所以徐工集团在进入印度市场时应当采取适当的产品集中化。 13 六、 东南亚市场 东南亚市场作为工程机械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成长区域,同样吸引着世界各大工程机械企业,所以徐工集团在进入东南亚市场时,也有必要对这一市场进行分析,选择最好的进入方式,降低国际化风险。 作为东南亚市场最显著的增 长国家—— 印度尼西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整个东南亚工程机械市场的现状。 因此,在分析东南亚市场时,主要以印度尼西亚作为代表国家,进行分析。 印度尼西亚 现有人口 亿,国土(陆地)面积 1,919,420 平方公里,海洋面积 790 平方公里。 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实体,也是 20 国集团成员之一。 该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很快。 在过去的近十年里,印尼 GDP 增长率保持在 6%左右; 2020 年出口总额 1500 亿美元,进口约 1200 亿美元;外贸顺差将达 300亿美元,至今外汇储备 929 亿美元。 2020 年中国与印尼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达 亿美元,比 2020 年大幅增长了 %。 近 5 年来,印尼进口商品中机械设备一直排第一。 印尼副总统布迪奥诺表示,“印尼国内的机械市场非常庞大”。 仅以工程机械为例,印尼今年就要建设十大工程项目,其中苏加诺哈达机场高速铁路建设就要投资 30 亿美元;中爪省火力发电站工程要投资 30 亿美元,还有其他 8 个项目,合计要投资 200 多亿美元。 在这些工程项目建设中,大型工程机设备是 必备的。 七、 非洲市场 中国自建国以来,就许多 非洲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在合作期间,中国派了许多工程队参加非 洲的铁路、公路、桥梁、建筑等建设,在政治方面中国企业拥有比较大的优势 不过,随着非洲经济的发展,非洲地区的 基础设施 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 基础设施的升级迫在眉睫,所以,未来几年,非洲基础建设市场具有非常巨大潜力。 非洲地区 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 中国工程机械设备的出口。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比拟,我国机械设备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而且质量过硬,售后服务比较健全,适销对路。 因此,我国质优价廉的 工程 机械设备在非洲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其次,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 响下,欧美等发达国家因为受金融危机的打击,在非洲的 投资正在缩减。 不过尽管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在非洲市场具有比较大的竞争力,但是也拥有极 14 大的风险。 非洲部分国家的政治不太稳定,可能造成企业无法收回款项,投资公司的员工安全等。 经济的全球化,使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吸引着大量的生产者、消费者,一个企业独霸一个市场的现象几乎不存在,有的只是竞争。 竞争对手的战略、战术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企业所采取的经营策略。 所以在制定徐工集团国际化策略时,应当对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自身的实力,确定相关策略。 由于本文主旨是研究徐工集团国际化策略,所以基于竞争对手的分析也会集中于国际战略方面。 在整个工程机械市场中拥有大量的企业,在本文中 主要选取一些 能对徐工集团现有的销售区域或者即将进入的区域产生较大竞争的企业,如:卡特彼勒、小松制作所、利勃海尔、中联重科和三一集团。 卡特彼勒 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成立于 1925 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厂家、燃气发动机和工业用燃气轮机生产厂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柴油机厂家之一。 自卡特彼勒创立以来 80 年间,卡特彼勒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工程机械和采矿设备、柴油 和天然气发动机以及工业燃气轮机的全球领先企业。 2020年世界 500 强排行第 229 名, 2020 年排名第 144 名。 美国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新任首席执行官( CEO)欧博赫曼证实,公司计划在 2020 年前将获利提高逾一倍,并称见到更多并购机会。 其预测 2020 年公司全球营运收入总额在 680 亿 ~720 亿美元之间。 卡特彼勒在中国的目标是 2020 年在中国挖掘机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同时在中国区的营业收入在全球的占比达到目前的 2~3 倍。 卡特彼勒在进军国际市场时,采取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例如合资经营,并购、新建工厂等方式。 卡特彼勒一直在致力于寻求全球合作伙伴,和行业中的很多公司建立合资。 例如 1963 年。 卡特彼勒和三菱重工在日本成立了第一家由美国公司拥有部分股权的合资企业。 卡特彼勒三菱有限公司于 1965 年开始生产,现已更名为新卡特彼勒三菱有限公司。 现在是日本排名第二的建筑机械和矿用设备制造商。 1995 年,卡特彼勒与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州机械工程集团合资兴建了卡特 15 彼勒徐州有限公司,生产液压挖掘机和筑路机械; 2020 年 4 月 15 日,卡特彼勒公司和纳威司达公司签署了一份协议,以生产用于在北美市场销售的卡特彼勒重型工程卡车,并建立一家双方各持一半股份的合资企业; 2020 年 10 月美国卡特彼勒伙同纳威司达与江淮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将在合肥生产、制造和销售中重卡和发动机等业务:中重型汽车包括 JACSword、 Gallop 品牌和 International品牌 TranStar。 发动机合作包括全系列商用车发动机,其中, NavistarMaxxForce发动机也将首次引进中国。 发动机全面覆盖 至 15L 排量柴油发动机。 1996 年收购的德国的 MaKMotoren 公司以及 1997 年收购英国的 Perkins 发动机公司,使卡 特彼勒成为了世界领先的柴油发动机制造商; 2020 年到 2020年,卡特彼勒实现收购中国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全部股权; 2020 年 11 月 16日,卡特彼勒宣布以 86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球矿业装备巨头比塞洛斯国际公司,以进一步扩大在采矿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这是全球矿业最大的并购案。 卡特彼勒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