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谷氨酸工厂发酵车间设计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7)尿素耗用量 二级种液耗尿素量为 3. 5V2=(kg) 发酵培养基耗尿素为 40V1=(kg) 故共耗尿素量为 (kg) (8)甘蔗糖蜜耗用量 二级种液耗用糖蜜量为 20 V2=(kg) 发酵培养基耗糖蜜量为 4Vl=(kg) 合计耗糖蜜 (kg) (9)氯化钾耗量 GKCl= V1=(kg) (10)磷酸氢二钠 (Na2HPO4 7H2O)耗量。 G3= V1=(kg) 毕业论文 9 (11)硫酸镁 (MgS04 7H20)用量 (V1+V2)=(kg) (12)消泡剂 (泡敌 )耗用量 V1=(kg) (13)植物油耗用量 V1=(kg) (14)谷氨酸 (麸酸 )量 发醇液谷氨酸含量为: G1 48% (11% )=(kg) 实际生产的谷氨酸 (提取率 80% )为: 80% =893(kg) (三) 、 10 万 t/ a 谷氨酸厂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表 由上述生产 1000kg 谷氨酸 (100%纯度 )的物料衡算结果,可求得 10 万 t/ a谷氨酸厂发酵车间的物料平衡计算。 具体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 10 万 t/ a 谷氨酸厂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表 物料名称 物料名称 生产 1t 谷氨酸 (100%) 10 万 t/a 每日物料量 发酵液 (m3) 15. 66 1566000 5220 二级种液 (m3) 0. 313 31300 104 发酵水解用糖 (kg) 2349 234900000 783000 二级种陪养用糖 (kg) 二级种培养用糖 (kg) 7. 83 783000 261000 水解糖总量 (kg) 2356. 8 235680000 785600 淀粉 (kg) 2793. 7 279370000 931233 尿素 (或液氨 ) (kg) 尿素 (或液氨 )(kg) 627. 5 62750000 209166 糖蜜 (kg) 69. 9 6960000 23000 氯化钾 (kg) 12. 53 1253000 4176 磷酸氢二钠 (kg) 3. 13 313000 1043 硫酸镁 (kg) 硫酸镁 (1【 g】 9. 58 958000 3193 泡敌 (kg) 9. 4 940000 3133 植物油 (kg) 23. 5 2350000 7833 谷氨酸 (kg) 893 89300000 297666 毕业论文 10 六、 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在工艺计算的基础上,确定车间发酵设备的台数,型号和尺寸。 据此,进行车间布置设计,并为后期的非工艺设计项目打好基础,同时,为设备的制作和采购提供 资料。 (一) 、设计原则与内容 在漫长的谷氨酸生产历史中,其生产由手工操作到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由简单到复杂,容量由小到大,种类由少到多,而生产不同品种所使用的发酵设备也各有特点。 从产业化研究的结论来看,设计最实用的发酵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 ( 1)发酵设备的容量能够满足谷氨酸生产的要求。 ( 2)发酵设备的材料应不易析出或极少析出对谷氨酸生产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 ( 3)发酵设备应符合所生产谷氨酸品种的特殊要求,并能够确保其正常进行和谷氨酸精的质量。 ( 4)发酵设备应具 有适当的高径比。 其高度与直径比一般为 } 倍左右,罐身越长,发酵初期酵母成长时氧的利用率越高。 ( 5)发酵设备应能承受一定的压力。 由于发酵罐在消毒及正常工作时,罐内有一定的压力 (气压和液压 )和温度,因此,罐体各部件要有一定的强度。 ( 6)发酵设备内应尽量减少死角,使灭菌能彻底进行,避免染菌或沉积污垢。 ( 7)发酵设备应具有足够的换热面积。 由于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为了控制发酵过程不同阶段所需的温度,应设计有足够的夹套换热面积。 ( 8)发酵设备的数量要与谷 氨酸产业化生产工厂的生产能力相适应,要尽可能向定型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 9)发酵设备力求操作简单,结构合理,便于推广。 (二) 、容积、生产能力、数量的计算 谷氨酸发酵罐的装满系数一般为 ,因为发酵时液面上需要留有一定毕业论文 11 的高度,以防止发酵液的溅出和保证谷氨酸液面上方的产业化研究的二氧化碳浓度。 (1)主要参数 装满系数 :。 比重 :l。 工作日 :300d。 生产周期 :15d。 投料次数 :20/批。 (2)生产能力 :100000/(300/15 )=5000t (3)发酵罐容积与数量计算 :V=Vo/216。 式中 V— 发酵罐容积 (m3 ) Vo— 谷氨酸体积 (m3 ) 216。 — 装满系数 V=5000/20/=300m3 前发酵罐 V=12 m3, N=8 个 后发酵罐 V=12 m3, N=14 个 贮谷氨 酸罐 V=50 m3, N=14 个 (三) 、设备选材 传统的发酵容器,木桶和水泥池,难以满足谷氨酸工业大规模生产和实现自动化的需要,现代化工业生产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