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教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 1. 3 独生家庭 20 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 ,我国实行了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 现在我国家庭结构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 据调查 ,与同 龄人相比 ,城市居民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已经达 90%了。 由于只有一个孩子 ,独生子女的父母都竭尽所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 ,无论是智力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都是大量投入 ,这样就使这些孩子智力成熟比较早 ,兴趣爱好也比较广泛 ,知识面也相应更宽。 同时 ,独生子女也因为“独”而得到了父母全部的关爱 ,甚至有时是过分的“溺爱” ,在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里 ,父母既不敢打 ,也不舍得骂 ,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由于家庭没有灌输他们要懂得关心别人 ,没有教会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以致造成大量的独生子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高高在上 ,或者上学后不会穿 衣等等问题。 这严重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说到这,不能不提的是我看到过的一个案例, a 的小孩 b 和 c 的小孩 d 是同学, a 是送报纸的,但她的女儿学习很认真,成绩也不错,几乎每次都超过女儿。 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她没上过大学,很渴望,于是她把砝码加在 10 了女儿身上,并且让她学钢琴,这种做法不可否认,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强,但前提是不一定在小学成绩好的将来就有出息,我一直这样以为。 她对孩子在思想教育方面太少,总是在乎成绩,这对她的女儿来说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想真正让自己的儿女得到更多更好 的教育,首先从朋友做起,每天睡前的沟通已经成了我和女儿的习惯。 亲情的缺失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有 85%的小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 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 计划 、无节制,由于学 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 这部分学生中多数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 同时有部分单亲、贫困、残障、表现差等特殊家庭由于亲情的缺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教育方式传统简单,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 期望值过高,家教过于严厉 面 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非常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因此对子女严加管教,甚至剥夺孩子起码的休息、游戏、娱乐的时间,扼杀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 盲目溺爱或疏于管理 据调查了解,大部分家长忙于家活或打工挣钱而无暇顾及孩子,更谈不上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沟通,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 有些家长对市场经济新形势和未来社 会竞争的认识偏颇,不辨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好斗逞强、贪小便宜、耍小计谋等行为倍加鼓励,助长了不正当思想意识的形成,滋长了这部分学生骄横跋扈的气焰。 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 11 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 的爱,特别是留守孩子代理监护人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由此养成了孩子重享受、好攀比的不良心理,有的甚至养成追求品牌、迷恋网吧、不求上进、粗暴蛮横的不良习惯,“骄”、“娇”二气严重,性格变得任性而脆弱。 教 育方式简单粗暴,过分严厉 部分家长封建家长作风严重,家长至尊,不顾孩子的自尊,经常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不理解的规则。 有的甚至认为 “棍棒下面出孝子”,信奉棍棒教育,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等。 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物质刺激,考试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以物质奖励;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 长此以往,孩子变得胆小、退缩、冷漠,或以攻击和敌意对待他人。 2 .家庭教育的对策及建 议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教育的效果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这三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如果步调统一,相互促进,他们的合力就大,教育的效果就会更好。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为此,笔者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社会各职能部门要协调配合,发挥合力,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的社会氛围,利用多渠道多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