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lp钢铁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港联动的试点就是要整合保税功能和口岸功能,构筑航运、港口、物流园区一体化运作平台。 集约化经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功能 的开发、资源的利用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业务营运空间,通过价值链、作业链和供应链的共享服务,为货主在时间、地点、服务、对象上的选择提供更便利、更灵活的环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是在创新业务流程、创新监管模式、创新服务管理上下功夫,有效推动进区企业业务和效益的稳定增长。 (一)创新整合型国际中转业务模式 (二)创新集约型国际采购业务 (三)创新节约型出口复进口业务 、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当今国际物流快速整合模式的趋势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制环境、营运环境和企业的诚信体系。 物流园区高效率的服务管 理既要按国际惯例,又要培育自己的特色,要建立政府管理部门、园区营运商和进区企业统一有序的服务平台,实现规范运作、标准管理和诚信经营,充分体现 WTO公开、透明、高效的贸易便利化原则。 (一)建立标准化流程管理 (二)构建多层次信息网络 (三)提供高效率服务管理 、推进产业集群化 8 基于物流园区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外高桥物流中心公司选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差异集中化战略。 即通过价值管理,引进高端客户;通过功能创新,拓展增值空间;通过强化服务,塑造一流品牌;通过业务联动,加大价值溢 出;通过区域合作,实现联动发展。 该战略的实施,目的是为了形成园区和企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并实现各自价值的最大化。 (一)建立价值管理型客户管理机制 (二)提升价值创造型客户服务理念 (三)增强价值共生型辐射功能 、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和谐发展 建设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区域发展,实现了外高桥地区物流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促使港口物流在发展水平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实施区港联动战略的进程中,积极探索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港仍然需要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充 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在规划统筹中的主导作用、园区在物流运作中的平台作用,完善区域物流资源的配套、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增强园区服务效能。 (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二)发挥园区在物流运作中的平台作用 (三)发挥政府在规划统筹中的主导作用 9 选址分析 物流园区选址原则需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物流需求特征、当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物流园区的选址原则包括以下几个科学原则,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流园区选址原则。 ( 1)物流园区选址原则一,可达性。 即园区或配送 中心须靠近服务对象或靠近目标市场,这样可以缩短物流企业承接货运业务或是配送的距离,方便开展业务。 ( 2)物流园区选址原则二,交通便利。 园区选址一般选择在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交会处,以便货物集散。 ( 3)物流园区选址原则三,地源充足、地价相对较低。 物流园区建设需要一定规模的用地,因此,园区一般都建设在土地开发资源较好的地区,用地充足,成本较低,较为合适的区域大多是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地带。 ( 4)物流园区选址原则四,可利用基础设施较好。 物流园区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货场、车站、仓库、水电和通信网络等,建设投资大, 成本高,要善于改造,利用已有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 5)物流园区的规划要具有弹性和经济合理。 因此,物流园区在选址时既要考虑其规模,又要考虑其服务对象。 既要考虑当前需要,又要兼顾长远发展。 ( 6)物流园区的建设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味追求最先进的物流设备,应尽量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和已有的各类设施设备,减少不必要的投资。 10 物流分析 物流分析包括确定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每个必须的工序之间移动的最有效顺序及其移动的强度和数量。 一个有效的工艺流程是指物料在工艺过程内按顺序一直不断地向前移动直至完成,中间没有过多的迂回或倒流。 当物流移动时工艺过程的主要部分时,物流分析就是工厂布置设计的核心工作。 针对不同的生产类型,应采用不同的物流分析方法。 当产品品种很多,产量很小且零件。 物料数量又很大时,可以用一个方阵图来表示各作业单位的物料移动方向和物流量,表中方阵的行表示物料移动的源,称为从;列表示物料移动的目的地,称谓至。 行列交叉点标明由源到目的 地的物流量,从中可以看出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状况。 钢材物流园区作业单位物流量从至表 单位:万吨 序号 1 2 3 4 5 6 合计 至 暂存区 仓储区 加工区 展示区 拣货区 废弃物区 序号 从 室外堆场 室内仓库 1 暂存区 0 68 0 0 0 0 0 2 仓储区 室外堆场 0 0 7 0 0 3 室内仓库 12 0 25 0 0 4 加工区 0 32 5 展示区 0 0 0 0 0 6 拣货区 0 0 0 0 0 0 0 7 废弃物区 0 0 0 0 0 8 合计 12 32 160 物流强度等级的划分 根据前面的定义,物流分析包括确定物料移动的顺序和移动量两个方面。 如果通过工艺流程分析 能够正确的安排个工序或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个条线路上的物料移动量就是反应工序或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基本衡量标准。 我们把一定时间周期内的物料移动量成为物流强度。 对于相似的物料,可以用体积、重量、托盘或货箱作为计量单位。 SLP 中将物流划分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 AEIOU 来表示。 各单元之间物流强度等级划分 单位:万吨 作业单元对 作业量 承担的物流量比例 等级 物流强度等级 仓储区 — 拣货区 % A 超高物流强度 暂存区 — 仓储区 80 % E 较高物流强度 仓储区 — 加工区 % I 较大物流强度 加工区 — 拣货区 % O 一般物流强度 加工区 — 展示区 % U 可忽略物流强度 加工区 — 废弃物区 % U 可忽略物流强度 展示区 — 拣货区 % U 可忽略物流强度 废弃物区 — 拣货区 % U 可忽略物流强度 11 根据给定的数据,对各物流作业单元按物流强度等级划分其划分结果如图 物 流强度分析表 物流相互关系图 为了能清楚的表明个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关系,我们将物流强度用物流关系图表示,在自己二个图中不区分物料移动的其实与终止作业单位,在行与列的相交方格中填入行作业单位与列作业单位的物流强度等级。 物流相互关系图 12 非物流相关图 在物流中心,物流因素会对企业的效率产生巨大的影响,物流分析就是物流中心布局的重要依据,然而在物流中心布局时无物流因素也会对布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必须考虑到非物流因素对设施的影响,根据已知我们考虑到 以下六方面的因素 1.作业流程连续性; 2.作业性质相似性; 3.管理方面; 4.人员联系频繁程度; 5.环境卫生; 6.服务的频繁和紧急程度。 编码 关系等级理由 1 作业流程的连续性 2 作业的相似性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