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自动化仓储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开关和按钮,用于手动控制操作。 [13] 机械手的控制 机械手的动作由气缸驱动,而气缸由对应的电磁阀控制,当下降电磁阀通电时,机械手下降,当下降电磁阀断电时机械手停止,只有当上升电磁通电时,机械手才上升,断电时才停止。 机械手的放松和夹紧由一个线圈两位置电磁阀控制。 立体仓库及自动堆垛机 控制 在立体货库中配有一台全自动堆垛机,由二台步进电机和一台直流电机控制,可进行行走、升降及叉货控制。 主要根据设计程序,进行立体仓库进货的自动存储及出货的自动提取。 堆垛机在行走方向共有三个限位开关 : 左 /右极限限位开关和行走认址限位开关,行走的位置靠碰到限位开关计数来完成。 堆垛机在升降方向共有四个限位开关 : 上 /下极限限位开关、一个入库认址限位开关和一个出库认址限位开关,升降的位置靠碰到限位开关计数来完成。 在实验台的按钮板上有一些转换开关和按钮,用于手动控制操作。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按下紧停按钮,用以切断步进电 机控制模块的电源。 [14] 四川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6 图 31 储存单元图 传感与检测系统设计 传感器( 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 通常分 NPN 集电极开路 输出与 PNP 集电极开路输出 ,传感器本系统只使用了 NPN 集电极开路输出。 光电传感器的原理图 如下 : 四川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7 图 32 光电传感器原理图 漫 反射式传感器 漫反射式传感器, 其 工作原理 为 : 当物体相对于传感器移动时,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原先的信号相比较,产生频移,集成电路再把微弱的频移信号进行放大,再经多普勒检测、放大、限幅等措施,最后取得和物体移动信号相关的主流信号输出电平。 在 自动化 仓库中采用 EESPY402 凹槽型、反射型接插件式传 感器 用作 货物 的检测。 第一, 采用能抗周围外来刚干扰的变调光式 ; 第二, 采用变调光式与直流光式比不易受外来光干扰的影响。 第三, 其 电源电压为 DC524V 的大量程电压输出型;带有容易调整的光轴标识;带有便于调整,动 作确认的光显示。 四川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8 图 33 漫射型光电传感器接线图 漫反射型光电传感器 ,其 在探测物体挡在传感器正面使传感器接收到足够的光线时输出信号。 其对不同颜色的检测距离不相同,反射性能越好检测的距离越远。 还 可以通过调节灵敏度调节 VR 调节检测的距离。 电容传感器 图 34电容传感器基本原理图及接线图 电容传感器的两种形式 分为 : NPN 集电极开路输出和 PNP 集电极开路输出,在本系统 中, 只使用了 PNP 集电极开路输出型。 当被测物接近传感器时 则 输出信号,PNP 型在没有检测到物体输出 则 为悬空状态,检测到物体输出 时 为 高电平状态。 在本单元所使用的传感器的位置及型号如下表所示: 四川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9 表 31 传感器的位置及型号 传感器位置 型号 说明 编码器 前后参考点 CR188D 电容传感器 NPN集电极开路输出 升降 参考点 BS5T2M NPN集电极开路输出 升降上到位 DC73 舌簧型磁性开关 转移气缸右到位 DC73 舌簧型磁性开关 物料检测 CCD40N 漫反射型光电传感器 NPN集电极开路输出 列一参考点 BS5T2M NPN集电极开路输出 列二参考点 BS5T2M NPN集电极开路输出 列 三参考点 BS5T2M NPN集电极开路输出 列四参考点 BS5T2M NPN集电极开路输出 S7— 200 系列 PLC 与通信系统的连接 整个控制系统的 下位机 含 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传送带、机械手、堆垛机 ,均采用 PLC(可编程控制器) S7200 系列 实现 其 自动控制。 这里 和别 的 PLC 相同 ,单元加编程器 是其基本组成部分 , 如遇系统扩展需要,系统组件还 应 包括:数字扩展单元模块,模拟量扩展单元模块,网络,通信模块, HMI 人机界面 等。 [15] 通过 PC/ PPT 电缆建立 S7200 CPU 与个人计算机连接。 具 体实施过程如下: 设置 PC/PPI 电缆开关(下= 0,上= 1); DIP 开关上选择计算机 支持的波特率 9600( 123 设为 010) 选择 11 位( 4 设置为 0) 选择 数据通信设备 ( DCE) ( 5 设置为 0) PC/ PPI 电缆的 RS232 端子( PC)连接到 PC 通信 口: COM1 或者 COM2。 PC/ PPI 电缆 RS485 端子( PPI) 连接到 CPU 的通信口。 四川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10 图 35 PU的通信口的连接图 图 36 C24V 输入 /输出点的基本原理图(源型接法) PLC 的选择 该设计采用了可编程控制器是 siemensS7200 系列 的 小型 PLCCPU226。 本机集成 24 输入 / 16 输出 40 个数字 I/ 0 点。 含 PID 控制器 , 可连接 7 个扩展模块,最大可扩展至 248 个数字 I /0 点,或 35 通道模拟 I/ 0 点。 13K 字节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 6 个独立的 30kHz 的高速计数器, 以及 2 个独立通道 20kHz 的高速脉冲输出。 2 个 RS485 通讯 /编程 端 口 ,并具备 PPI 通讯协议以及 自由方式通讯能力,四川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11 还 有功能强 大 、体积 精 小、性价比 较 高等 优势 , 而且还具有高速脉冲输出( PTO)功能,能 驱动步进电机。 同时, 步进电机和步进驱动器 共同 组成 步进驱 动模块。 CPU226 外设接线图 如下: 图 37 CPU226外围典型接线图 立体仓库驱动设计 步进电 动 机 步进电动机是用专门的步进驱动器驱动, 而非 直接通过 PLC 驱动, 连接步进电机和步进驱动器 , PLC 只需向步进驱动器提供方向信号与 脉冲信号。 “方向控制信号 +” 连接 ,经 的置“ 1”和置“ 0”的状态以 控制步进电动机的方向;将步进驱动器“脉冲信号 +”接到 PLC 的输出 点, PLC 输出的高速脉冲信号通过 发出驱动步进电动机;而“方向控制信号 — ”和 “脉冲信号 — ”直接接到了 PLC 开关电源的负极 1M 上。 [16] 该程序可以分为主程序,子程序与中断程序三大 部分,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主程序 负责 确定步进电动机 的 方向 以及子程序调用。 而 子程序负责设定 高速脉冲指令 PLC 的控制字节 , 输出的脉冲个数 和 脉冲周期 , 然后连接 开放和 中断, 最终 输出高速脉冲, 驱动步进电机 电动机 运行。 输出脉 冲来完成执行中断:一方面, 在步进电动机未 运行到原点时,继续调用子程序,机械手后限位 不动作, 继续发脉冲让步进电动机继续运行;相对的,在步进电动机已 运行。基于plc的自动化仓储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进行输出。 一个生产系 统很关键控制点的控制 , 当系统交流接触器、电磁阀、 220 伏 和 24 伏 、筛选器、 plc 及其结果有点 剩余。 可编程控制器 的输出点都 是 一个公共的端口带动多 个 控制元件 , 但 使用同种电源的原件才能公用 这一组 端口的输出。 所 以一个端口 的 电源是 220V 交流电 , 则 必须有另外的输出端口来供 直流 24V 的负载使用。 这样就浪费了
工业现场。 PLC 专为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9 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它主要是由 CPU、电源、存储器和专门设计的输入 /输出接口电路等组成。 传统风机的电动机是全速运行,即不论生产工艺的需求量大小,该风机都提供给固定数值的风量,而生产工艺要求对炉膛压力、风速、风量及温度等指标进行控制和调节时,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调节风门的大小来调节风量,这就使得能量在风门节流中消耗很大
一比较起来 , 优点在于放音效果好 , 能实现真人真唱 ,一直能唱出乐曲,且控制系统可靠性比方案一要高,因而,通过对比分析,并考虑到音乐喷泉控制系统需要可靠、稳定的运行要求,所以本次设计采用方案二作为音乐喷泉的控制方案, 采用三菱 1NFX 40MR 型号 PLC 作为喷泉的控制器。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是对音乐喷泉控制系统作了整体 概述。 首先对音乐喷泉的整体结构进行了介绍。
的安装和现场接线比较简单,可以按积木方式扩充和删减其系统规模。 由于它的逻辑、控制功能是用软件实现的,省去了大量安装元件和布线工作,从 而缩短了整个设计、生产和调试周期,研制费用相对来说也少了。 ③ 操作方便,维修容易: PLC 的基本功能采用工程技术人员习惯的梯形图编程,使用户能十分方便地读懂程序和编写、修改程序。 程序十分清晰直观,操作人员只要稍加培训,就能使用 PLC。 齐鲁工业大学
带式输送机。 可靠性、寿命上的差距 ( 1)输送带抗拉强度 我国生产的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最高为 2500 N/mm,国外为 3150 N/mm。 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最高为 4000 N/mm,国外为 7000 N/mm。 ( 2)输送带接头强度 我国输送带接头强度为母带的 50%~ 65%,国外达母带的70%~ 75%。 ( 3)托辊寿命 我国现有的托辊技术与国外比较,寿命短、速度低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液位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高精度、智能化、人性化的液位控制系统是国内外液位控制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一个系统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其系统的数学模型相当的重要, 4 直接关系到控制结果的正确与否。 ( 2)控制方案的选取,一个好的方案会让系统更加完美,所以方案的选取也非常重要。 ( 3)调节器参数的整定,一个系统有了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