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镇特色食用菌产业园区建设方案(初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特色餐饮休闲文化区。 建设方案:结合各种菌类形象建设景观设施,并以壁画的形式介绍各种菌类的营养保健特性,突出菌类餐饮特色。 12 投资主体:企业投入。 食 用菌产品与原辅材料专业市场 结合青白江物流园区的建设,配套建设占地约 10 亩的食用菌原辅材料和产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 投资主体:企业投入。 四、 2020— 2020 年 建设 阶段 安排 园 区 建设内容 实施阶段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规划 完成道路主干道、主沟渠建设 完成其它二至七号干道和主要支渠、电力和污水处理池建设 完成园区管理用房建设、完善支渠建设 标准化特色食用菌种植区域 引进部分业主完成标准 化菇房建设,当年试生产 完成 2个集中制袋车间 示范建设,试生产 特色食用菌加工区域 完成 5个企业的基建并试生产 菌渣 加 建成并试生产 13 工 区域 新技术孵化中心 建成并投产 菌文化展示中心 建成并试运行 食用菌产品与原辅材料专业市场 建设开始 第四章 园区运行方案 一、运行思路 招商 区域 安排 在加工区域,应根据企业用地需求,按规划地块进行招商。 14 在标准化种植区域,应以茶树菇Ⅰ期和临园区主干道的加工品种种植区、香菇种植区的平地为中心进行标准化种植区招商。 首期珍稀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区应放在新技术孵化区域招商。 其它坡台地规划区域作为后期招商用地使用。 园区管理 园区实体协会成立以前,由政府和十八湾村、壁峰村共同组建园区管委会进行园区管理。 园区协会成立后,由协会在政府引导下进行园区运行管理。 二、园区运行方案 1 现有种植业主规范 园区现有种植现状 现有种植业主 30 余户,其中大规模( 10 万袋以上)种植户有 20 户。 在城清路两侧呈 2 个带状集中分布,种植规模 300多万袋,种植品种 90%以上是茶树菇,另有少量的姬菇和蟹味菇等品种。 现有种植业主水平参差不齐, 机械化程度低。 导致制袋成本高,种植风险大。 制袋场所多数无围墙,菌棚多为联栋竹架菌棚,搭建规格均以承包田块大小而定。 整个种植区内外凌乱,脏乱差现象非常突出。 还有很多种植户将废菌袋随意丢弃在道路、农田或沟渠边 15 以及菌棚周围,多处土法灭菌灶排放黑烟,导致周围环境严重污染。 现有种植业主规范 规范方法 奖惩结合,在集中整治园区道路、制袋场所、菇棚等生产环境和设施,通过集中制袋示范,基本消灭园区土蒸灶烟尘污染。 菌渣集中堆放或引进菌渣生物有机肥企业入住园区,集中处理废弃菌渣和残余菇体,创造美化、整洁 的食用菌清洁生产环境。 规范 目标 在 2020 年 3 月底以前,园区现有种植区达到环境美化和生产整洁。 规范步骤 2020 年 12 月份,做好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 主要由市农林科学院协助城厢镇政府对业主(相对集中)进行宣传和技术培训,针对每个业主提出具体规范整改意见。 同时,由政府和每个业主签订种植区规范整改责任书。 2020 年 1— 2 月,由政府督促和资助业主进行规范和整改。 内容包括临路两侧制袋场所砌围墙封闭(上部梅花孔窗,外墙抹灰),开好围墙边排水沟,建设简易绿化带( 80cm 宽);菌棚顶部为遮阳网加 草帘,四周统一为内膜加 100%遮阳网,遮阳网用黑色绳带绑扎;菌棚内外清理掉杂草和废弃菌渣、菌袋,集中地 16 点堆放或联系金堂清江菌渣有机肥加工企业收购;开好每个菌棚周边排水渠。 费用补贴:主要道路两侧简易绿化由政府承担。 制袋场所围墙建设和菌棚边排水主渠疏通由业主负责,验收合格后由政府补助 80%材料费用。 其它菌棚内外整理、清洁卫生费用自理。 2020 年 3 月 10 日,园区按照整改责任书进行统一验收。 对按时验收合格的业主, 政府根据生产规模 ,按每户不低于 1000元进行奖励,并列入今后政府项目的优先支持名单。 对验收不合格的业主限期整改,到期不达标的业主由政府强行拆除菌棚和其它生产设施。 2020 年 3 月底以前,进行 2— 3 期茶树菇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 通过培训,让业主按照标准化进行茶树菇生产,同时进行GAP 认证引进准备。 现有种植业主向规划布局区域迁移 根据规划布局要求,在引进业主发展的同时,在 1 年内将加工规划区( 308 亩)内现有业主全部迁移至规划区域进行标准化生产。 重点是加大新区域生产设施建设的政策补贴力度。 其中,集中制袋示范车间由政府出大头,业 主出少部分资金建设或政府建设、业主租用。 菌棚建设则由业主按规划要求进行标准化建设,政府补助水泥预制柱购置费和连续三年 50%的土地租金。 拆迁按有关政策执行。 组建 园区实体协会 17 园区协会组建 由政府引导在园区建立实体协会,协会名称暂定为青白江城厢食用菌联合会。 联合会由园区加工企业、融资机构、种植合作社、营销组织和规模生产业主组成。 联合会组织按照国家有关政府进行验资、注册,具有一级法人资格。 联合会常设办公室聘用 2— 3 名财务和日常事务管理人员。 联合会另设监事会对联合会工作进行监督运行。 联合会采用 5 年任 期制。 实体协会筹备从 2020 年 3 月开始,成立时间暂定为 2020年 10 月前后。 实体协会运作 政府通过联合会对园区进行管理和政策引导,政府对产业尤其是对种植业的扶持政策均通过协会进行运作管理,扶持方式为优胜劣汰。 联合会主要负责园区信息发布、技术培训、专家大院建设、产品供需协调、种植业主融资、原材料组织、产品营销、品牌创建和园区管理等方面工作。 3— 5 年内,通过政府扶持、品牌创建和园区协调工作,联合会应成为青白江区乃至整个成都市有影响、有威信的食用菌行业协会组织。 组建园区种植合作社 18 有 5— 10 户 种植业主组成种植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组建有 2 种形式,一是统一采购原材料,在规划统一制袋示范点集中制袋,分户出菇管理。 二是业主或外来投资户采用资金入股,集中制袋,集中管理,按利润分红。 园区建设初期,以前一种方式为主。 政府在集中制袋示范方面以合作社为基础进行资助和引导。 5 年内,园区应组建 1 个茶树菇生产合作社、 1 个香菇生产合作社、 1 个金针菇生产合作社以及 1个珍稀食用菌生产合作社。 园区首先试点成立茶树菇生产合作社。 筹备时间为 2020 年3 月,成立时间为 2020 年 5 月前后。 合作社成员暂由现有生产大户组成。 但集中制 袋示范地点应支持在规划区域建设。 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组建。 园区产业扶持政策 对园区种植业主基础建设政策扶持 集中制袋示范车间及菌棚建设 集中制袋示范车间及设备购置,政府出资 4/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