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民安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且不稳定,在施工前必须对原地面进行清表碾压,清表深度 20cm、路基宽度为 8 米的道路清为宽度为 9米。 为了满足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路基平均填料 25cm。 路基以上为路面部分,路面结构采用 8cm 级配砂砾面层。 施工工序:清表碾压――路基施 工――面层施工 二 人饮水程 水源地部分工程 机械钻井 300 米深,供水泵采用 45KW 的深水泵及配套电机。 建造 200M3蓄水池一座,现浇 C25 钢筋混凝土池壁。 14 建造 16 平方米泵房一座,砖混结构。 建设 52 米围墙,砖混结构, 37 墙,高 米。 铁质大门一座。 管道工程 供水管道采用直径 50160MM 的 PVC 管,共计 8780 米, PVC 管道采用 聚乙烯 UPVC 管。 管道过路铺设直径 300MM 的水泥涵管。 建设检查井 21 座,水表井 284 座,管道入户 284 户。 15 第五章 节能、节水措施 节能 执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加强节能 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的通知》; 国家经贸委和国家发计委《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建设部《民用建 筑节能管理规定》;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及审查指南; 《公共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 2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 20《民用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 JG926 9《夏 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CJ l34— 2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l32— 2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 T50033— 2020。 节能措施 为保持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本项目将采取以下措施,合理 利用和节约能源,主要有: 必须使用节能型建筑材料、器具和产品; 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及门窗型材,以加强维护结构 的保温隔热性能;建筑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以降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做好水、电的计量,利于管理; 做 好设备和管道的维护、检查工作,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16 杜绝跑、 冒、滴、漏; 机电、电气设备要求采用国家有关部门推广的定型节能产品。 节水 执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法促进》;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l5— 8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生活用水定额。 节水措施 本项目耗水主要是生活用水。 主要节水措施主要为: 项目建设施工中应当采用节水型工艺,建设相应的节约用水设施,并在主体工程施工时投产使用。 供水 管线设计要合理、配水装置的性能要符合节水要求,减少水资源浪费。 安装使用节水型设备和器具,推广使用有限流装置的节水型淋浴设施、节水型水龙头、两档式节水型便器系统。 注重绿化节水,种植耐旱性植物,推广喷灌、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努力做到水的循环使用,节约资源,减少排放。 严格按照自治区制定的生活用水定额控制, .严禁超额,杜绝浪费。 17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节能登记表 项目名称:新发改节能登 [ ] 号 填表日期: 2020年 3月 10日 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 伊 宁县莫洛托乎提于孜乡 (盖章 ) 单位负责人 加马力丁买 买提 通信地址 伊宁县莫洛托乎提于孜乡 负责人电话 建设地点 伊宁县莫洛托乎提于孜乡上武功村小人民渠以北偏东 邮编 835000 联系人 夏春林 联系人电话 项目性质 (√) 新建 □改建 □扩建 项目总投资 万元 投资管理类别 □审批 □核准 □备案 项目所属行业 农口 建筑面积( m2) 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一)人饮工程:凿井壹眼,埋设人饮工程主管道 8900 米,蓄水池、泵房等附属和配套完成自来水入户工程。 (二)道路建设:完成安置区、生产区和乡村公路连接处 8800 米砂砾铺筑工程。 年耗能量 能源种类 计量单位 年需要量 参考折标系数 年需要电量(度) 电力 (千瓦时) 1 394200 年耗能总量(度电) 394200 项目节能技术措施(包括节能设计标准、规范、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与同行业进行对比,并说明利用效率): 项目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要求,拟采用 50%的建筑节能标准,同时利用保温较好的新型建筑保温材料和设施。 其它需要 说明的情况: 项目单位签章: 年 月 日 节能审查登记备案意见: (签 章) 年 月 日 18 第六章 项目建设周期及工程进度计划 项目建设周 期 : 2020年 6 月 — 2020 年 10 月。 工程进度计划: 2020 年 5 月 — 2020 年 6 月 为项目前期工作阶段; 2020 年 6 月为工程施工阶段; 2020 年 10 月 30 日底工程竣工验收。 19 第七章 环保分析 环境保护方案设计原则 为保证新建工程有一个良好的区域环境,实施伊宁县县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略。 近年来,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新建公共设施建设前期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也为环境保护方案设计提供了政策依据。 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影响评价法》 3.《中国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标准,新建业务用房对环境保护方案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 1)预防为主和环境影响最小化原则: 通常情况下,除一些特殊生态环境工程外,大多数工程建设项目,对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都在一定程度内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环保方案设计时,就应借鉴成熟的保护经验和科学的知识,杜绝不利影响的产生,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 2)资源消耗减量化原则 我们可利用的资源量是有限的,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耗竭将威胁到我们经济建设的发展。 因此,要尽可能地有效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使资源消耗减量化原则得到实现。 ( 3)资源循环利用原则 建筑工程中大部分废弃物经过分选、加工、处理,都可以循环使用。 因此 拆除的建筑物材料,要积极进行整理和重复使用, 20 而不要简单地送到填埋厂去处理。 如建筑物中的混凝土、废料,经过清理可重复使用;废旧金属经过分选,可送到冶炼厂再循环;废木料经过破碎、压缩,可做成致密板等。 ( 4)工程材料无害化原则: 在工程材料的选择上,必须选择那些无毒、无公害、易处理、易回收的材料,而不要选择那些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材料。 环境保护方案的要求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地表 水环境质量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 生活污水必须排入下水管网。 表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标准值 单位: mg/L( PH值除外) 污染指标 PH CODcr SS BOD5 NH3N 二级标准 GB897896 69 150 200 60 25 三级标准 GB897896 69 500 400 300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噪声执行《建筑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表 2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 dB( A)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昼 间 夜 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固体垃圾 生 活 垃 圾 执 行 《 生 活 垃 圾 填 埋 污 染 控 制 标 准 》( GB168891997)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新建伊宁县莫洛托乎提于孜乡地震灾民安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莫洛托乎提于孜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小人民渠以北偏东区域,周围环境良好,无工业设施 和其它污染源,建成后不会造成对安居设施的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期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项目建设期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夜间施工扰民 本项目施工扰民主要表现在:施工噪声及夜间施工工地上彻夜不眠光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扬尘的污染 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扬尘污染非常严重。 尽管有关单位 22 一再重申所有施工现场必须大围,禁止在挡板外堆放砂石等建筑材料和建筑废渣等,但是施工的扬尘污染也成为现如今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者之一。 目前有些城市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而可吸入颗粒物的 主要排放源就是施工施工扬尘污染,占据了 50%以上的比重,这种现象在全国其他城市突出,越来越受到有关单位的重视。 其造成施工扬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施工单位及其有关部门对扬尘污染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从而对其“不设防”,以致随着各种市政工程和建筑工地数量的日益增多,污染也越演越烈。 其次是施工手段落后,施工手段将直接影响到施工扬尘的严重程度,先进的施工手段能避免破坏势开挖,尽量减少施工垃圾,实行边开挖边施工的方法,不残留建筑垃圾,以阻断建筑灰尘对城市的影响。 三是施工管理不善,施工头片面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一味地缩短工期, 从而淡化环境管理这个环节。 四是施工队伍素质低,缺乏足够的环保意识。 废水污染 在施工过程中,机械油料的外漏,施工设备冲洗和水泥养护等活动污染水体,主要污染物为油污及泥沙。 其次,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排放的生活废水也将严重影响建设区的水环境。 固体废弃物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渣等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堆放将会影响到项目区的环境。 在者,施工人员的各种生活类固体废弃物在夏季还会滋生蚊虫,产生臭味,污染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