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煤储煤场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0或T 0609 质量变化 不大于%残留针入度比 不小于%A55T 0604B52C48残留延度(10℃) 不小于cmA10T 0605B8残留延度(15℃) 不小于cmC30T 0605 乳化沥青品种及适用范围 分类品种及代号适用范围阳离子乳化沥青PC1表处、贯入式路面及下封层用PC2透层油及基层养生用PC3粘层油用。 在高温条件下采用粘度较大的乳化沥青,寒冷条件下使用粘度较小的乳化沥青。 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单位 阳离子试验方法喷洒用拌和用PC1PC2PC3BC1破乳速度快裂慢裂快裂或中裂慢裂或中裂T 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 0653筛上残留物() 不大于%T 0652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2101616230T 0622s10258208201060T 0621蒸发残留物残留分含量 不小于%50505055T 0651溶解度,不小于%T 0607针入度(25℃)dmm502005030045150T 0604延度(15℃),不小于cm40T 0605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 不小于2/3—T 0654与粗、细粒式集料拌和试验-均匀T 0659水泥拌和试验的筛上剩余 不大于%-T 0657常温贮存稳定性:1d 不大于5d 不大于%15T 0655表注:[1] 粘度可选用恩格拉粘度计或沥青标准粘度计之一测定;[2] 表中的破乳速度、与集料的粘附性、拌和试验的要求与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质量检验时应采用工程上实际的石料进行试验,仅进行乳化沥青产品质量评定时可不要求此三项指标;[3] 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用试验时间,通常采用5d,乳液生产后能在当天使用时也可用1d的稳定性; [4] 当乳化沥青需要在低温冰冻条件下贮存或使用时,尚需按T 0656进行-5℃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要求没有粗颗粒、不结块;[5] 如果乳化沥青是将高浓度产品运到现场经稀释后使用时,表中的蒸发残留物等各项指标指稀释前乳化沥青的要求。 、粘度根据用途与施工方法选择。 制备乳化沥青用的基质沥青符合道路石油沥青A级沥青的要求。 ,并保持适当搅拌。 贮存期以不离析、不冻结、不破乳为度。 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 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 项 目单 位质量要求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 不小于 t/m3T 0352含水量 不大于 %1 T 010烘干法粒度范围 %%%10090~10075~100T 0351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T 0353塑性指数4T 035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 0355 沥青混合料必须在对同类公路配合比设计和使用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成功的经验,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工程规定的设计级配范围。 本工程采用AC25F下面层、AC16F上面层,工程设计级配范围不宜超出下表的要求。 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关键性筛孔通过率 混合料类型公称最大粒径(mm)用以分类的关键性筛孔(mm)细型密级配名称关键性筛孔通过率(%)AC25AC25F40AC1616AC16F38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1916粗粒式AC2510090100759065835776456524521642123382451741337中粒式AC16100901007692608034622048133692671851448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试 验 指 标单位重载交通击实次数(双面) 次75试件尺寸mm空隙率VV深约90mm以内%3~5深约90mm以下%3~6稳定度MS 不小于 kN8流 值 FL mm2~4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设计空隙率(%)相应于以下公称最大粒径(mm)的最小VMA及VFA技术要求(%)212313414515616沥青饱和度VFA(%)65~75注:①对空隙率大于5%的夏炎热区重载交通路段,施工时应至少提高压实度1%。 ②当设计的空隙率不是整数时,由内插确定要求的VMA最小值。 ,并符合表下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 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所要求的动稳定度(次/mm)试验方法七月平均最高气温(℃)及气候分区>3020~30<20111213142122232432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小于8001000600800600T 0719 ,并同时符合下表中的两个要求。 达不到要求时必须按要求采取抗剥落措施,调整最佳沥青用量后再次试验。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 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年降雨量(mm)及气候分区1000500~1000250~500250潮湿区湿润区半干区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 不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8075T 0709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 不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7570T 0729℃、加载速率50mm/min的条件下进行弯曲试验,测定破坏强度、破坏应变、破坏劲度模量,并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综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其中沥青混合料的破坏应变宜不小于下表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技术要求 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所要求的破坏应变()试验方法年极端最低气温(℃)及气候分区~ ~112112223213231424普通沥青混合料 不小于260023002000T 0715 ,按以下步骤进行。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按规范要求的方法,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符合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和配合比设计检验要求,以此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在面层施工前14天,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拟用的集料级配、沥青用量及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残留稳定度等各项技术指标。 在目标配合比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前,不得进入生产配合比设计。 对间歇式拌和机,应按规定方法取样测试各热料仓的材料级配,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和安装角度,尽量使各热料仓的供料大体平衡。 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OAC、OAC177。 %等3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和试拌,通过室内试验及从拌和机取样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由此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的差值不宜大于177。 %。 对连续式拌和机可省略生产配合比设计步骤。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路上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标准配合比的矿料合成级配中,、~“驼峰”。 对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宜再次进行车辙试验和水稳定性检验。 根据标准配合比及质量管理要求中各筛孔的允许波动范围,制订施工用的级配控制范围,用以检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 但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跟踪检测,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如遇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要求时,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消防、安全等规定。 拌和厂具有完备的排水设施。 各种集料分隔贮存,细集料设防雨顶棚,料场及场内道路作硬化处理,严禁泥土污染集料。 ,周期不少于每年一次。 冷料供料装置需经标定得出集料供料曲线。 :。 拌和机除尘设备完好,能达到环保要求。 ,不少于5~6个。 具有添加纤维、消石灰等外掺剂的设备。 集料进场在料堆顶部平台卸料,经推土机推平后,铲运机从底部按顺序竖直装料,减小集料离析。 ,拌和过程中逐盘采集并打印各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用量和沥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温度等各种参数,每个台班结束时打印出一个台班的统计量,按规范的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及铺筑厚度的总量检验,总量检验的数据有异常波动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分析原因。 烘干集料的残余含水量不得大于1%。 每天开始几盘集料应提高加热温度,并干拌几锅集料废弃,再正式加沥青拌和混合料。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施 工 工 序石油沥青的标号110号 沥青加热温度145~155矿料加热温度间隙式拌和机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 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135~155 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混合料废弃温度 高于185 运输到现场温度 不低于135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25低温施工135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 不低于 正常施工120低温施工13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 不低于钢轮压路机60轮胎压路机70振动压路机55 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 不高于45。 添加消石灰、水泥等外掺剂时,增加粉料仓,若与矿粉混合使用时注意二者因密度不同发生离析。 ,经一级除尘部分可直接回收使用,二级除尘部分可进入回收粉仓使用(或废弃)。 对因除尘造成的粉料损失应补充等量的新矿粉。 ,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 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 ,最大筛孔略大于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其余筛的设置考虑混合料的级配稳定,并尽量使热料仓大体均衡,不同级配混合料必须配置不同的筛孔组合。 ,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降不得大于10℃、且不能有沥青滴漏,普通沥青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得超过72h。 ,记录出厂时间,签发运料单。 混合料的运输,但不得超载运输,或急刹车、急弯掉头使透层、封层造成损伤。 运料车的运力应稍有富余,施工过程中摊辅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 ,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剂,同时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 运料车运输混合料用苫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 ,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否则设水池洗净轮胎后进入工程现场。 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地点凭运料单接收,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不得铺筑。 ~3O0mm处停住,空挡等候,由摊辅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辅机。 沥青混凝土路面正式施工前必须试铺一段长度不少于200米的的试验段,采用不同的压实厚度、压实遍数、碾压速度、测试其干密度,使混合料达到最佳的机械配置、压实系数、压实遍数、压实程度等指标,确定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按照试验路段确认的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压实系数、压实遍数和压实厚度、最佳含水量等参数指导全标段路面工程的施工。 下面层采用钢丝基准线,钢丝选用φ2~φ3mm的钢丝作为基准线,每段长度300m左右,(曲线上部超过100m)在钢丝两端必须同时用紧线器张拉拉紧。 固定钢丝基准线的钢钎采用刚度大的φ18mm光圆钢筋加工并配固定架,采用丝扣,以便拆卸和调整标高,钢钎间距采用5~10m(直线上10m、曲线上5m)。 钢钎距铺设宽度外30~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