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600mw凝汽式机组全厂_原则性热力系统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gMsgNsgLsgBsgksgksg 12 凝汽系数α c:    5 6 6 3 0 8 5 8 2 5 0 , ksgjc  该值与凝汽器质量平衡计算得到的凝汽系数α c 相等,凝汽系数计算正确。 (九)汽轮机内功计算 凝汽流做功 wc kgkJhhqqhhw AsgrhJrhcTsgSagcc/)(0 0 0 3 3 5 )() 0 0 7 6 3 ()())(( 20,0,  式中 rhq 再热蒸汽吸热量: kgkJhhq rhrhrh /7 5 6 1 0 1 33 8 4 5 3 539。  抽汽流做功∑ wa,j 1kg 第一级抽汽做功 wa,1: kgkJhhw a /, 。 1kg 第二级抽汽 做功 wa,2: kgkJhhw a /, 。 1kg 第三级抽汽做功 wa,3:kgkJqhhw rha /, 。 同理可算出其余 4~8 级 1kg 抽汽做功量列于表 44 中 H1 H2 H3 H4 H5 H6 H7 H8 1kg 抽汽做功( kJ/kg) 各级抽汽量( kg/h) 150146 71837 64607 40772 62684 56434 表 44 抽汽流总内功 ∑ wa,j: kgkJ aaaaaaaaja/39。 8,87,76,65,54,43,32,21,1,  13 附加功量∑ wsg,k 附加做功量 ∑ wsg,k是指各小汽流量做功之和: kgkJqhhhhhhqhhwrhPsgRsgPsgLsgMsgNsgLsgLsgMsgNsgLsgrhksgksgksg/ 0 0 1 0 2 0 0 4 8 4 0 0 0 3 4 5 0 0 0 5 4 6 0 1 8 5 )0 0 0 3 0 5 0 0 0 4 8 1 0 1 6 3 ()(0 0 4 0 0 ))(())(())(()(,0,0,1,01,1,1,0,)()()()()( 汽轮机内功 wi    kgkJw ksgjaci /, (十) 汽轮机内效率、热经济指标、汽水流量计算 汽轮机比热耗 q0:  rhrhfw qhhq  汽机绝对内效率 i : 4 5 7 1  qw ii 汽轮机绝对电效率η e: 4 4 5 8 5 7 1 8  igme  汽轮机热耗率 q: )/( 0 7 44 4 5 8   汽轮机汽耗率 d: )/(0 8 0 6 2 1/ 0 7 4/ 0 hkwkgqqd  汽轮机进汽量D 0 : hkgPdD e /1 8 4 8 1 2 06 0 00 8 0 0 0 01 0 0 00  式中 P e ――汽轮机额定电功率,P e =600MW。 校核:汽轮机进汽D 0 =1849090,与初选值误差远小于 1%,计算无误。 给水流量 Gfw: hkgDG cfw /,   凝结水泵流量 GCP: hkgDG ccp /1 4 0 3 0 9 31 8 4 8 1 2 ,   14 凝汽量 DC: hkgDD cc /1 0 4 6 7 0 11 8 4 8 1 2 05 6 6 3   各级抽汽量 Dj 已列于表 44 中。 五、设计工况( 110%)热系统计算 (一) 原始工况计算 变工况前的汽轮机进气量、热力系统中个点汽水流量和热经济指标的计算过程详见额定工况热系统计算,主要计算结果汇总于下表 45 项目 单位 H1 H2 H3 H4 H5 H6 H7 H8 气侧 抽气压力 pj MPa 抽气比焓 hj kj/kg 3016 抽气管道压损 % 3 3 5 5 5 5 5 5 加热器压 pj’ MPa 汽侧压力下饱和温度 ts ℃ 61 水侧 水侧压力 pw MPa 加热器上端差 ℃ 0 0 0 出水温度 tw,j ℃ 出水比焓 hw,j kj/kg 进水温度 t’ w,j ℃ 进水比焓 h’ w,j kj/kg 加热器下端差 ℃ 疏水温度 td,j ℃ 疏水比焓 hd,j kj/kg 267 表 45 (二)汽轮机初始通流量计 算 根据额定工况的各级汽轮机抽气量计算结果及门杆漏气量、轴封漏气量列于见表46,以备迭代计算。 再计算各级通流量。 15 第一级组通流量 DⅠ: DⅠ = D0 DL1 DN1 DM1 DA DB D1=1848840302789564620267134763=1709510 kg/h 再热器通流量 Drh Drh=DⅠ DLDNDMD2 +DADJ =17095103437101639153197+62030245=1522510 kg/h 第二级组通流量 DⅡ DⅡ =Drh+DJDK=1522510+302457410=1545340 kg/h 第三级组通流量 DⅢ DⅢ =DⅡ D3=154534070870=1474470 kg/h 第四级组通流量 DⅣ DⅣ =DⅢ D4DRDP=1474470202254190896=1271130 kg/h 第五级组通流量 DⅤ DⅤ =DⅥ D5=127113064650=1206480 kg/h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抽气量, kg/h 150146 71837 64607 40772 62684 56434 漏汽点代号 A B K L1 N1 M1 L N 漏汽量, kg/h 620 267 7410 3027 89 564 3437 101 漏汽系数 105 105 漏汽点比焓 3016 3016 漏汽点代号 M R P T S J W 漏汽量 kg/h 639 190 896 660 1412 30245 687 漏汽系数 漏汽点比焓 3016 16 表 46 按照以上原则计算,得到 1~8 级的通流量,将所有各级计算结果列于表 47 序号 Ⅰ ZR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通流量( kg/h) 1709159 1525238 1548073 1474271 1270931 1207252 1166047 1105263 1047939 表 47 (三)初步计算 根据 P=110%*Pe 以及 D0 = 1849090 kg/h 的条件,利用表 45 及表 45 的数据按照额定工况的计算方式,进行全场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初步计算出 D0’= kg/h 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各汽轮机组通流量,将相关结果列于表 48 表 48 (四) 第一次迭代的预备计算 利用弗留格尔公式,借助级组通流量的改变进行计算求得抽气压力、加热器内测压力、及出口温度及疏水温度、抽气比焓等汽水参数。 抽汽压力与抽气比焓 序号 Ⅰ ZR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抽气 系数 抽气量 ( kg/h) 798 166581.2154 0764 2548 8057 61 179 46 通流量( kg/h) 1694342.32 1516794.105 1516794.105 1434897.897 1231557.897 1160896.017 1115172.18 1047722.179 22 17 根据弗留格尔公式第一抽气口压力 p1 5 1 70 9 1 591 89 6 9 738 ,1 10,11  DDpp 式中 p1, 0、 D1, 0—— 原工况第一抽汽口的压力、通流量 P D1—— 初步计算后第一抽气口的压力通流量 第一抽汽口蒸汽比焓 h1; )( )( 0,100,10 1001   hhpp pphh 其余各抽汽口压力和比焓可同理算出,将计算结果列于表 49 供第一次迭代 项目 单位 H1 H2 H3 H4 H5 H6 H7 H8 气侧 抽气压力 pj MPa 抽气比焓 hj kj/kg 抽气 管道压损 % 3 3 5 5 5 5 5 5 加热器压 pj’ MPa 汽侧压力下饱和温度 ts ℃ 61 水侧 水侧压力 pw MPa 加热器上端差 ℃ 0 0 0 出水 温度 tw,j ℃ 出水比焓 hw,j kj/kg 进水温度 t’ w,j ℃ 进水比焓 h’ w,j kj/kg 加热器下端 差 ℃ 疏水温度 td,j ℃ 疏水比焓 hd,j kj/kg 267 表 49 (五) 第一次迭代计算 汽水平衡计算(同额定工况) 18 全厂工质渗漏系数 αL =D L /D 0 = 30000/ = 锅炉排 污系数 αbl =D bl/D0=10000/= 其余各量经计算为 厂用汽系数 αpl = , 减温水系数 αsp=, 暖风器疏水系数 αnf= 由全厂物质平衡可知补水率 αma=αpl +αL+αbl= 锅炉给水系数 αfw=αb+αb- αsp=+= 汽轮机进气参数 由主汽门前压力 p0 = ,温度 t0 =537℃ ,得主汽比焓 kJ/kg.。 主汽门后压力 p0’ =(1 θp1 ) , ho’ =ho t0’ = ℃。 由再热冷段 prh’=, trh’=315℃ ,查水蒸汽焓 hrh’= kJ/kg. 中联门前压力 prh=,温度 trh=537℃ , 查焓熵图,得水蒸汽比焓 hrh=。 中联门后再热汽压 prh’’ =p0(1 θp2)= ,由 hrh=hrh’’ ,得中联门后再热汽温 trh’’ =℃。 高压加热器组抽汽参数计算 ( 1) .由高压加热器 H1 热平衡计算α 1 高压加热器 H1 的抽气系数 0. 07 13 )()( 1,1 2,1,1   d hwwfw hh hh  高压加热器 H1 的疏水系数α d,1: , d ( 2) .由高压加热器 H2 热平衡计算α α rh 高压加热器 H2 的抽汽系数α 2: 19 0 . 0 8 0 78793 0 1 6 ) 0 7 5(0 7 2 8 ) 0 5 0(9 9 1 )(/)(2,22,1,1,3,2,2 ddddhwwfwhhhhhh  高压加热器 H2 的疏水系数α d,2: 0 . 1 4 30 8 1 7 3 0 ,2,   dd 再热器流量系数α rh: 0 . 8 2 1 ,1,1,1,21 MsgNsgLsgMsgNsgLsgJBsgrh  ( 3)由高压加热器 H3 热平衡计算α 3 高压加热器和 H3 的抽汽系数α 3: 0 . 0 4 1 2 3 1 7 2 5 3 60 0 4 0 0 2 40 0 7 91 5 4 2 ) 2 45 0 6 1(9 9 1 )()(/)(3,33,3,2,2,3,3)()(ddksgksgdddhp。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