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屋面瓦铺设施工方案_(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0,否则勾头就压不住割角滴子瓦当瓦翅。 高度定位 边垄、栓定位线 在每坡两端边垄位置拴线、铺灰,各 两趟底瓦、一趟盖瓦。 歇山建筑要同时 好排山勾滴。 披水排山做法的,要下好披水檐,做好梢垄。 两端的边垄应平行,囊 (瓦垄的曲线 )要一致,边垄 囊要随屋顶囊。 在实际操作中, 完边垄后应调垂脊,调完垂脊后再 瓦。 以两端边垄盖瓦垄“熊背”为标准,在正脊、中腰和檐头位置拴三道横线,作为整个屋顶瓦垄的高度标准。 脊上的叫“齐头线”,中腰的叫“楞线”或“腰线”,檐头的叫“檐口线”。 脊上与檐头的两条线又可统称为上下齐头线,如果坡长屋大,可以拴三道楞线。 如图 二 三、 檐头勾滴瓦 勾滴即勾头瓦和滴水瓦 (滴子 )。 檐头勾头和滴水瓦要拴两道线,一道线拴在滴水尖 的位置,滴水瓦的高低和出檐均以此为标准。 第二道线即冲垄之前拴好的“檐 口线”,勾 头的高低和出檐均以此为标准。 滴子瓦的出檐最多不超过本身长度的一半,一般在 6一 lOcm之间。 勾头出檐为瓦头 (瓦当 )的厚度,就是说,勾头要紧靠着滴子,勾头的高低 7 以檐线为准 滴子瓦蚰蜒当。 勾头之下,应放一块遮心瓦 (可以用碎瓦片代替 )。 遮心瓦的作用是遮 挡勾头里的盖瓦灰。 然后用钉子从勾头上的圆洞上钉入灰里,钉子上扣钉帽,内用麻刀 灰塞严。 在实际操作中,为防止钉帽损坏,往往最后扣安。 为操作方便, 檐头勾滴瓦 可随 每垄瓦进行。 四、 板瓦、筒瓦: 屋面上瓦,要做到有序有计划上瓦 ,前后坡必须 对称上瓦,不允许单坡一次性上瓦,并应合理均匀分布,便于操作,同时在操作中进行第二次审瓦,不准次瓦上屋面使用,确保质量。 底 瓦 拴好瓦刀线后,铺灰 (或泥 ) 底瓦 (如图 四 )。 如用泥 (指掺灰泥 ) ,还可在铺泥 (术语称为“打泥” )后再泼上白灰浆,此做法为 ” 坐浆 ”。 底瓦灰 (泥 )的厚度一般为 4cm。 底瓦应窄头朝下,从下往上依次摆放。 底瓦的搭接密度应能做到“三搭头”,即每三块瓦中,第一块与第三块能做到首尾搭头。 “三搭头”是指大部分瓦而言,檐头和靠近脊的部位则应“稀 檐头密 脊”。 底瓦灰 (泥 )应饱满,瓦要摆正,不得偏歪。 底瓦垄的高低和直顺程度都应以瓦刀线为准。 每块底瓦的“瓦翅”,宽头的上棱都要贴底瓦垄近瓦刀线。 底瓦时还应注意“喝风”与“不合蔓 ’ 的问题。 “不合蔓”是指瓦的弧度不一致造成合缝不严,“喝风”是泛指合缝不严, 既包括瓦的不合蔓,也包括由于摆放不当造成的合缝不严。 在操作中应注 意避免由于摆放不当而造成的喝风,对于明显不合蔓的瓦,应尽量选换。 如图 四 注:底瓦即为板瓦,盖瓦即为筒瓦。 背瓦翅 摆好底瓦以后:要将底瓦两侧的灰(泥)顺瓦翅用瓦刀 末齐,不足之处要用灰(泥)补齐,“背 8 瓦翅”一定要将灰(泥)“背”足、拍实。 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