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合理流动问题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 劳动力流动的 合理性判断 (一)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1 、 经济因素 一般来说,经济动机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最根本原因,流动是 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 一般的社会环境因素和具体的工作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卫生、教育 、户籍制度、社保制度 等因素对人的影响。 具体工作环境包括人际环境、管理环境等因素,对人影响更直接更有力。 职业因素 影响 劳动力流动的职业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职业评价、职业技术水平、职业投入等。 人们更喜欢从事社会评价高的职业和行业,职业技术水平 和职业投入通常和离职率成反比。 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年龄、能力、对职业的兴趣爱好及其他个性因素。 (二)、 劳动力 合理流动的积极作用 劳动力流动使工作职业充满了竞争性,促进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活力与效率。 使各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改善精神面貌, 促进经济增长。 劳动力作为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媒介,起着传播、扩散知识、信息、观念的作用。 劳动力由农村和相对落后的地区流动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4 发达地区,他们的思想、观念、动机、行为均发生变化,并通过与家人联系将这种变化扩散到流出地,引起当地人民思想、素质的改善。 同时通过对流出地家人亲属物质、经济上的接济、支援,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引起了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劳动力流动还有利于流出地科技人才的培养。 流动者在流入地获得一定经济报酬后会返回流出地,在外期间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工作能力以及外界的信息渠道和人际关系会运用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上。 有利于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间双向选择,优化组合,有利于劳动者个性发展和组织效率提高。 (三)、 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合理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社会经济行为,虽对社会劳动力资源起了优化配置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劳动力流动都具有合理性。 劳动力流动是否合理,关键看流动效果如何,包括对组织、个人、社会的综合效益。 首先,劳动力流动合理性如何与因劳动力流动而付出的代价高低有关。 代价越低,合理性越高,反之合理性越低。 其次 , 劳动力流动的合理性如何 , 与流动对劳动力配置的积极效应如何有直接的关系。 按理而论 , 劳动力流动的本意就在于促进对劳动力合理有效的配置 ,即流动是达到有效配置的形式。 那么劳动力的流动能否达到这个目的 , 关键在于流动机制 , 而流动的机制又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反过来说 , 在劳动力市场体系尚不健全 , 发育比较差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也比较弱的情况下就表明劳动力的流动机制还不够好 , 从而也就谈不上流动会对劳动力的配置发挥积极的效应。 因此 , 劳动力流动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积极效应起码应包括以下几点含义 : 一是劳动力的流动可以促进劳动力结构的配置比较合理 , 能有效改变原来结构上存在的一些明显的问题。 如专业结构、年龄结构、 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分析职务结构、余缺调剂等。 二是劳动力的流动对劳动力布局的配置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可以改变原来布局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 如行业布局、地区御局、特殊布局等。 三是劳动力的流动有利于国家对劳动力配置和开发的基本方向 , 即流动不应有碍于更不应有背于这个方向 , 要有利于劳动力规划的有效实施 , 有利于劳动力发展的战略要求 , 如劳动力开发与国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有效配合。 若劳动力的流动在以上几个方面都能产生积极的效应 , 就表明了其具有合理性若积极效应愈明显愈突出合理性也就愈强 , 否则合理性就差 , 甚至有害。 第三流动力流动的合理性如何 , 还要看对劳动者的个人才能发挥得怎么样 ,对劳动者的愿望、需要满足得怎么样。 我们讲劳动力的流动要有利于对劳动力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5 源的合理配置 , 其中就包含着对个人才能的有效发挥 , 对个人需要的有效满足在内。 假若劳动力资源的流动达不到这个目的或者实现地比较差 , 那么都会影响到整个劳 动力配置的效果 , 影响到劳动力流动的合理性。 因此 , 劳动力的流动不仅要有利于劳动者个人才能的有效发挥 , 而且要有利于个人获得新的知识和才能 ,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然 , 并不是每个人通过流动都可以达到这种效应 , 但对劳动力流动的管理起码要朝着这个目标来努力。 三 、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一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研究的阶段性特征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经历了 20 多年的发展变迁呈现出比较清晰的阶段性特征国内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1、 改革开放初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开始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 1978 年底开始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及一系列市场化改革使中国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被释放出来 , 推动了农村要素市场的发育但由于各种阻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障碍还没有拆除 , 大量农村劳动力主要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转移 , 乡镇企业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的主体。 这一时期关于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打破了多年来这一领域沉寂的局面 , 明确了农业剩余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这是这一时期最大的突破。 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关于农村 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专门研究开始起步 20 世纪 80 年代末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开始放宽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也不断扩大为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城乡流动提供了可能。 这一时期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争论事实上是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的探讨。 要解决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必须打破城乡隔离体制实施开通城乡、推进城市化的战略这是这一时期在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现在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专题性研究全面展开 这一时期的研究思路仍然是和城市化相结合指导思想主要是进一步消除城乡隔离体制加快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非农化和城市化解决农业、农村内部矛盾这一阶段的重大突破是提出了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6 ( 二 )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专题研究 农村 劳动力 流动 的基本特征。劳动力合理流动问题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对经冲洗的管道清理、刷面漆 防结露保温 做好防结露保温,内缠泡沫塑料,外包塑料布 系统交验 经调试、冲洗无问题后,会同质量检验部门向用户交验 检查项目 检查标准 一 操作过程 材料 导管坡度 固定支架闭水试验 管 道 粘 口连接 立 管 垂 直度 立管卡子 零 件 连 接及接口 与 立 管 连接 托 吊 管 坡度 卡子、支架 甩 口 加 装临时堵 洗 手 盆 安装 小 便 器 安装 大 便 器
业近 5 年的供需情况: 广东轻院化妆品形象设计专业毕业人数与需求统计表50 4311057 7099132865303431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04级 05级 06级 07级 08级年级人数毕业人数需求人数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们专业毕业生历年来都是供不应求,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尽管就业形势大好,但我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不断给自己充电
均达标率 项目明细 上季度达标率 本季度达标率 环比增长 服务规范 % 营业员使用规范性用语 % % % 解答顾客问询(解答声) % % % 药品介绍服务 % % % 适度关怀 % % % 交代用药禁忌(交代声) % % % 微笑服务 % % % 不出现禁语 % % % 收银员使用规范性用语 % % % 收银员 服务动作标准(两到手) % % % 收银员唱收唱付 % % % 注
免突然缩小管径。 吸入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能的吸入口。 采用的泵的吸入口为垂直方向,可配置同心异径管。 为防止泵停时物料倒冲,泵的排出管上应设止回阀。 止回阀应设在切断阀之前,停车后将切断阀关闭,以免止回阀阀板长期受压损坏。 167。 换热设备的配管 167。 管壳式换热器的配管 管壳式换热器工艺管道布置应注意冷热物流的流向,一般被加热介质(冷流)应由下而上,被冷凝或被冷却介质(热流)应由上而下。
劳务派遣体系是由派遣单位、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组成 的一种劳动和人事的共同体。 简单地说就是 :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派遣单位向用人单位派遣人员并与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派遣人员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监督指导派遣人员劳动。 用人单位向派遣单位支付相关费用,派遣单位支付派遣人员工资的一种用工形式。 各用人单位使用劳务派遣组织的职工
QL Server 2020数据引擎是本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 [1]。 简介 Dreamweaver 是美国 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集网页制作和管理网站于一身的所见即所得网页编辑器,它是第一套针对专业网页设计的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利用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制作出跨越平台限制和跨越浏览器限制的充满动感的网页 , 在该系统中使用 的是最新 Dreamweaver8。 它集网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