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防护林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盖度 95%。 中部黄河灌区以农田防护林为主,主栽树种有新疆杨、白蜡、臭椿,森林覆盖率 13%。 3 . 2 社会经济条件 3 . 2 . 1 面积、人口及其结构 总土地面积 1088 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 万亩。 总人口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万,非农业人口 万。 3 . 2 . 2 工农业生产情况,人均产值、收入 农业生产主要以小麦、玉 米、油料、脱水蔬菜、无公害枸杞种植和畜禽养殖业为主,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禽肉蛋生产重点地区;工业以煤炭开采加工、冶金、化工、建筑材料、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金属镁、碳化硅、活性炭、脱水菜等产品享誉国内外。 截止 2020 年底,国内生产总值231000 万元,人均农业总产值 1690 万元,人均工业总产值21887 万元,人均耕地 亩,人均粮食产量 公斤, 13 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人均 5700元,农业人均纯收入达到 3100元。 3 . 3 林业生产管理条件 3 . 3 . 1 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机构、人员技术力量 惠农区林业生产主要以防护林建设和发展枸杞产业为主,其中防护林建设包括:贺兰山东麓营造防风固沙林和封育治理;黄河灌区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村庄绿化;黄河滩地营造黄河护岸林。 枸杞产业以发展无公害名牌枸杞为主。 惠农区设林业局,林业局下设三站一个中心,分别是林业站、枸杞站、森防站和生态林业开发中心,现有人员 28 人,其中林业工程师 3 人,助理工程师 12 人,技术员 4 人。 乡镇设有林业工作站,人员 22 人。 3 . 3 . 2 生态公益林建设成就,经验及问题 成就:惠农区现有森林资源面积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13%。 生态公益 林面积达到 万亩,其中农田防护林 4 万亩,河滩红柳 万亩,黄河护岸林 3 万亩,绿色通道 万亩,基本形成了以防风固沙、农田防护、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型森林结构。 经验:以全民义务植树为主要形式; 坚持“适地适树”,科学布局; 坚持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社会、经济效益; 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14 坚持以干、支沟、渠确立框架,农沟、渠构筑小网格的模式; 坚持以项目为载体,科技为支撑; 问题:林业工程造林资金严重不足; 由于本区立地条件差,树种选择局限性较大; 由于受光肩星天牛等危险性病虫害危害,小径材利用率 低,群众无法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造林积极性低; 林地区划不明确,林地林权无法确定,民营造林难以开展。 3 . 4 土地资源条件 3 . 4 . 1 各类土地面积 惠农区总土地面积 1088 平方公里。 其中:农业用地 万亩,林业用地 万亩,园区地 万亩,牧草地 万亩,村镇建设用地 万亩,独立矿用地 万亩,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区 万亩,城镇建设用地 万亩,其它用地区 万亩,未利用地区 万亩。 3 . 4 . 2 营造生态公益林的土地资源分布状况 生态公益林林地分布有三块: 一是沿贺兰山东麓沙荒地;二是灌区内各级道路、沟、渠、以及村庄;三是沿黄河冲积滩地。 3 . 4 . 3 造林地数量及立地条件分析 林地总面积。 贺兰山洪积扇林地面积 14万亩, 15 土质良好,但灌溉困难,主要以提取地下水为主,多选择抗旱耐风沙的乔、灌木造林,如刺槐、沙枣、柠条、紫穗槐等;引黄灌区林地面积 万亩,灌溉便利,但地下水位高,盐碱化重,多选择抗天牛耐水蚀树种造林,如杨树、白蜡、臭椿等;黄河滩地林地面积 10 万亩,土质瘠薄,盐碱化重,杂草丛生,选择耐水蚀的沙枣、白蜡、樟河柳结合封育造林。 3 . 5 劳力资源条件 惠农区现有人口 万,其中农业人口 万人,非农业人口 万人。 农村现有劳动力 34522 人。 项目区内可供营造林生产的劳动力 32154 人,主要以机关企事业干部职工,农村青壮劳动力为主, 90%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知识,能够熟练掌握造林技术,在林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3 . 6 种苗供应分析 3 . 6 . 1 现有种苗供应能力及潜力 惠农区多年来实行合同育苗,基本可以满足造林需苗。 现已培育两个育苗基地,分别是区苗木场和马家湾种苗繁育基地,基地面积 2500 亩。 2020 年现存育苗面积 1100 亩,主要树种为刺槐、臭椿、白蜡、银中杨、河北杨、水曲柳等。 今后的造林中,依靠育苗基地和各乡镇育苗散户,完全可满足造林苗木供给。 3 . 6 . 2 外调苗木的可能性及经济合理性分析 16 在今后的造林中,外调苗木量很小。 主要原因:一是本区育苗可满足工程造林需要;二是外调苗价格普遍高于本区价格;三是自给育苗可增加部分农户的经济收入。 3 . 7 基础设施条件 3 . 7 . 1 交通、运输条件 惠农区境内有 109 国道、 110 国道、包兰铁路及石中高速公路纵贯南北, 全 区 100%的乡镇和 88%的行 政村有柏油路通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惠农 区 地处通衢要道,靠近大武口 区、平罗县 及内蒙古乌海市,距自治区首府银川88 公里 ,距河东机场 120 公里,距全国 35 个王牌景点之一的沙湖 48 公里。 3 . 7 . 2 通讯条件 惠农区已开通程控电话、计算机网络、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开办了邮政特快专递业务。 通讯方便、快捷、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数字化。 17 第四章 建设方案 4 . 1 项目指导思想及原则 4 . 1 . 1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培育森林资源为基础,以建设农田防护屏障、减少自然灾害为核心,以科技为先导,以政策和投资为保障,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目的,加快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步伐,加速培育森林资源,增加森林覆盖度,最大限度的实现林业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改变引黄灌区生态面貌,促进农村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 4 . 1 . 2 项目建设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 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社会、经济效益; 坚持公益林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列入国家及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坚持全民义务植树的造林机制; 4 . 2 项目区范围 项目区东临黄河,西至贺兰山东麓,南接平罗县,北至 18 惠农城市区外围,土地面积 85 万亩。 4 . 3 项目建设规模 计划造林 16017 亩,耕地区内以沟、渠、路为依托,栽植 2— 4 行,宽度 4— 8 米;宜林盐碱荒地连片造林,片林最小 30亩为一单元。 4 . 4 建设布局 4 . 4 . 1 建设布局的依据 4 . 4 . 1 . 1 地形地貌 :项目区为平原,地势平坦。 4 . 4 . 1 . 2 依据气候水文条件、合理挖掘自然潜力,有力的提高防护效应。 4 . 4 . 1 .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