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模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二章 软件开发模型 12 ( 2)快速原型模型 (Rapid Prototype Model)  首先建立一个能够反映用户主要需求的原型,让用户实际看一看未来系统的概貌,以便判断哪些功能是符合需要的,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然后将原型反复改进,最终建立完全符合用户要求的新系统。 需求分析 原型开发 最终系统设计 原型评价 最终系统实现 用户 反馈 第二章 软件开发模型 13  特点 – 使用快速开发工具 – 循环 – 低成本 – 可在较短时间获取用户的需求  种类 – 渐进型 (演化型 ) – 抛弃型 第二章 软件开发模型 14 软件演化模型 (Evolutionary Model)  传统软件开发模型的共同特征“线性思维”,将软件的开发活动处理成线性的或主要是线性的。  但现在大部分复杂软件采用渐增式或迭代的开发方法,使所开发的软件在迭代中逐步达到完善,称之为演化模型。  演化模型为渐进式开发模型,包括: – 增量模型 – 螺旋模型 第二章 软件开发模型 15 ( 1) 增量模型( Incremental Model)  把瀑布模型的顺序特征与快速原型法的迭代特征相结合  将软件看作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增量,在开发过程的各次迭代中,每次完成其中的一个增量。 规格说明 设计 实现和集成 交付客户 增量 2 增量 3 增量 n 增量 1 规格说明 设计 实现和集成 交付客户 规格说明 设计 实现和集成 交付客户 规格说明 设计 实现和集成 交付客户 … … … 规格说明组 设计组 实现和集成组 第二章 软件开发模型 16  增量 – 小而可用的软件  特点 – 在前面增量的基础上开发后面的增量 – 每个增量的开发可用瀑布或快速原型模型 – 迭代的思路 第二章 软件开发模型 17 ( 2)螺旋模型( Spiral Model)  在瀑布模型与快速原型的基础上,增加了风险分析。  是一种迭代模型,每迭代一次,螺旋线就前进一周。 第二章 软件开发模型 18  一个螺旋周期内的工作步骤 – 确定目标,选择方案,选定完成目标的策略 – 分析该策略可能存在的风险 – 启动一个开发阶段 – 评价前一步的结果,计划下一轮的工作  螺旋模型的特点 – 将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结合起来,加入了两种模型均忽略了的风险分析,弥补了这两种模型的不足。 – 迭代式开发方式 – 是一种风险驱动的模型,适合于大型软件的开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