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原料与生产资料等商品价格相对变便宜,这就降低了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以及很多重要战略物 资的成本,增强了购买力。 在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天然气、航空、电力设备等,人民币升值将使大宗交易的进口成本降低,进而增强相关行业部门的盈利能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一) 人民币升值会促进进口进一步增强,对国内相关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大大 削弱 其国际竞争力 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提高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从而大大削弱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价格竞争优势,从而限制了我国原本在美元贬值期间获取的转移效应和相对比较优势的作用,转而加大了我国占领国 际市场的拓展难度。 由于目前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发达国家以研究开发和服务业为主占据了市场的高端环节,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仍然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因此,我国的出口产品低端,产品替代性强,需求弹性大,竞争优 势不强,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争方式也主要是通过低成本和低价格手段。 而这种形式的贸易结构和发展战略非常容易受到国际汇率水平变动的影响。 ( 二 ) 人民币升值过快过猛,将造成我国出口的大幅缩减,影响国民经济平稳增长 人民币的升值如果超过一定限度,还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如果人民币的升值过 快或者幅度过大,那么都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较为激烈的冲击。 这种冲击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有可能造成我国出口增长速度的大幅回落,不但会对我国资源性、低价位和低附加值的商品生产造成损失,而且也会对我国整个出口加工产业的 发展 造成较大打击,进而导致相关领域出现就业问题;另一个则刺激一部分国外商品因人民升值导致购买力上升而被大量进口,从而冲击国内同类商品市场,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我国一定的通货紧缩发生。 ( 三 ) 人民币快幅 升值 挫伤 外商对我国投资的积极性。 人民币升值将使外商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成本上升,在周边地区存在着引资竞争的形势下,这将导致我国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减少。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优惠的条件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的进入,而他们生产的产品除在中国国内销售外,很大一部分份额都用来出口。 30 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份额在中国总出口额中的比重保持了较快增长。 人民币汇率的升高意味着外商对华投资成本的增加,受此影响,国外资金可能会转向流入中国的资本市场,影响我国对 “ 三资企业 ” 的资金投入,然而 “ 三资企业 ” 在中国进出口贸易额 中占有很大比重,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载体。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升值也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作用。 ( 四 ) 增加我国就业压力 人 民币升值将加大我国国内就业压力。 一是目前我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促使企业优化产品、提升产品技术含量,降低对低素质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从而造成失业及就业压力。 二是我国目前提供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是出口和外贸企业,外贸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 7000 万人。 但人民币升值将会增加外商的投资成本,根 据测算,当人民币升值 5%,假设汇率的出口弹性和外资弹性分别为 和 1,出口增速将下滑 4%,外商投资增速下滑 5%。 外商投资和出口贸易的下滑,也将会造成劳动力需求下降。 ( 五 ) 企业对外贸易活动中面临更大的外汇风险 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处于收汇阶段的交易风险增大,在币值波动前的定单履约变得困难,新单签约也会受到制约。 在国际贸易实务中,有非常多的国外进口商惯用货到付款的支付方式。 由此,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国内的很多的出口商为了争取贸易份额,一般会遵照这样的国际惯例,会按照出口以后一至三个月以上才收汇的约 定来商谈交易。 据统计显示,我国采用这样方式交易的商品占总出口商品的比例大约在 60%。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组织在整个交易流程中,支付人民币,收取外币,人民币升值时直接降低企业经济效益,甚至接近利润倒挂。 第四章 我国对外贸易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政策建议 一、 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一)降低国内企业对外贸的依存度,积极扩大内需 我国在汇率升值的情况下,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企业应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注重内需的发展,以减少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弱化世界经济起伏动荡对中国经济的不 利影响,从而使得中国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 这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经济战略转型和政策选择的着力点。 (二) 努力完善国内金融市场,增强外贸企业抵抗汇率风险的能力和途径,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我国金融工具、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匮乏,使得众多外贸企业缺乏规避外汇风险的有效手段和渠道。 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出口企业来说,应着力增强其汇率风险意识,增加结算币种,并学会运用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来规避和 管理 风险,增强消化汇率升值而带来成本的风险的能力。 对于那些单纯以自己的成本和资源来获取比较优势的外贸出口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 经验 ,努力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 对于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应着力提高其人力资本和技术投入以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 政府应采取财政政策 ( 一 )对出口退税率要进一步调整,对那些高能耗低附加值商品要减少出口补贴 税率下调会使我国的出口增长放慢,从而使得经常项目余额减少,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促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 二 )合理控制、适度利用外汇储备 从微观角度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巨额的外汇储备,因此充分利用我国目前大量外汇储备来进口石油、粮食、矿砂和技术设备等我国紧缺资源和急需技术,这不仅可以缓解因大量外汇储备所累积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且还可以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最终促进对外国的产品出口,从而充分发挥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有利作用。 ( 三 )转变观念,转变只重视出口,忽略进口重要性的唯 顺差论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巨额的贸易顺差,为缓解这一压力,消化庞大的外汇储备。 就要加大进口力度,进口时必须首先考虑进口外国先进的机器设备 及相关技术和不可再生的生产资料,如石油、铜、铁矿砂等我国稀缺资源,保障国家安全作必须的准备。 三、 我国外贸体制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 (一) 转变我国发展战略,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 由于国内内需不足,对外贸易曾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入世以后,面对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发展对外贸易依然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 但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单纯的依靠出口导向的 发展战略是非常危险的,过度的依赖国际市场,很容易受到国外市场的冲击,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从国外的发展经验看,发达国家的外贸依存度是逐步下降的。 因此,我国必须在积极发展对外开放的同时,努力推进对内开放,积极转变发展战略,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我国地域辽阔,消费人口多,国内需求巨大且市场潜力更大,当受到国际经济变化的冲击时,国内的回旋余地也很大,这不仅有利于改善经济增长方式,还可以直接消化一部分出口,并增加进口需求扩大内需的政策可以冲销人民币升值后可能下降的外需。 虽然人民币汇率上升本身就会自动扩大内需,但这 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部分新增加的需求将主要是对外国产品的需求。 总体来看,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空间还很大,比如降税、调整个税征收点、减费、增支、取消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歧视、取消外资企业享有的税收特权等。 (二) 调整我国进出口商品的贸易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我国目前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我国贸易商品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较大比重,是我国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所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有了快速发展,但是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