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及风险分析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方债务余额占 GDP 的比重是稳 步上升趋势。 因此无论是从其债务余额增长率还是地方债务占 GDP 比率来看,地方债务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在宏观经济数据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如若发生风险,则很可能会引法系统性金融风险。 河北金融学院 2020 届本科毕业论文 7 地方政府性债务结构分析 从其借债主体分析 2020 年第 32 号审计公告《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地方政府性债务借债主体情况如下: 表 2 2020年 6月底地方债务余额借债主体 单位:亿元 举债主体类别 负有偿还责任债 务 负有担保责任债务 承担一定救助责任债务 融资平台公司 政府机构和部门 事业单位 国有独资控股公司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其他单位 公共事业单位 合计 数据来源: 中国审计署 2020年第 32 号审计公告《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十分明显的看到地方融资平台融资量几乎占到地方举债量40%。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得知, 2020 年后,地方融资平台进入了爆发式膨胀期,据中国审计署报告,截至 2020 年底,融资平台数量为 8576 个。 2020 年发布的《 2020 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 在这份报告中,人民银行专栏强调了融资平台的贷款问题是造成地方债务 风险的最主要引致因素。 2020 年 2020 年第一季度分别为 万亿、 万亿、 万亿、 万亿、 万亿。 5年来年均增长率为 %,而依据中国银监会这份统计数据,本人结合中国财政部发布的《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分析,仅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余额占当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 %。 综合上面三个研究机构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作为地方债务的一部分,占比巨大,说明地方融资平台是地方性债务的举债主体。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也是主要体现在地方 融资平台风险上。 从各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分布分析 根据中国审计署发布的审计报告,可以分析出地方政府性债务各级分布情况: 河北金融学院 2020 届本科毕业论文 8 图 4 2020年 6月底各级地方性债务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 : 中国审计署 从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分布情况来看,其主要集中在省市两级政府,主要原因是对于省市级以上政府而言,其财政收入与财政权限较大,同时承担的公共服务也更多,投资责任也更大,相对于县级的经常性支出债务,政府机构必须进行更多的融资进行建设性投资。 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来源与投向分析 来源分析,中国审计报告审计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3 地方政府资金来源分布情况 单位:亿元 债权人类别 负有偿还责任债务 负有担保责任债务 承担一定偿还责任债务 银行贷款 BT 发行债券 应付未付款项 信托融资 其他单位和个人借款 垫资施工、延期付款 金融机构融资 国债等财政转贷 融资租赁 集资 合计 数据来源: 中国审计署 从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来源,我们 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资金来源主要为银行贷款,约占整体债务余额的 60%。 其次为 BT,即建造转交,由于其不在预算列表中显示,河北金融学院 2020 届本科毕业论文 9 是近来地方政府常用的一种隐蔽性借债方式,但是这种方式采用的是政府担保融资实际上是一种违规操作。 虽然从其整表来看,政府借债的资金来源是众多的,但是经过仔细甄别,地方政府的最主要资金来源仍是政策性银行给予的贷款,其次就是采用违规的 BT 模式。 ,据中国人民统计署统计数据表明:地方债务余额中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例如用于市政建设、土地收储、交通运输和保障性 住房等工艺支出占比为 %。 这些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建设周期长、收益低。 偿债资金来源分析 依据中国经济研究院 2020 年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题主要有三个,其中之一就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对入地出让收入依赖较高,关于这个问题, 29个省份中有 23个省份审计部门明确将地方政府性债务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偿还明确列出,我们将依赖度较高的几个省市列出。 表 4 以土地出让作为偿债主要资金来源省市 单位:亿元 省份 土地偿债规模 土地偿债在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比例 浙江 % 天津 % 福建 % 海南 % 重庆 % 北京 50%— 60% 江西 % 上海 % % 湖北 % 四川 40% 数据来源 : 中国经济研究院数据整理分析(数据截至 2020年底) 首先鉴于各个地方经济水平状况 的差异性,本表中列举依据为土地收入偿债额占负有偿还责任债 务中比例,而不是土地收入偿债规模。 其次本表列举数据并不完整,只是列举了土地偿债比例在 40%以上的省市,作为补充,占比在 30%以上的省份有 17个(含以上,下同),全国 29 个省份中有 23 个省份土地偿债比例超过 20%。 同时中国审计署 2020 年 12月 30 日发布的审计报告中显示, 2020 年,有 11个省、 316个市、316 个县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债务额为 亿,占总体偿还债务总额的%。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地方偿债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土地出让收入,即我们所说的“土地财政”。 河北金融学院 2020 届本科毕业论文 10 地方政府性债务暴露 的问题及风险分析 第二部分通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概述并介绍了其当下表现特点,并通过第三部分详细数据列举,了解了政府债务规模以及结构的大致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与风险做定性与定量的分析。 地方政府性债务暴露的问题 第一,总体规模过大问题。 依据数据分析,在地方政府所有的债务中,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是政府债务的主要形式,由此而引致的问题是政府负担沉重的偿债压力,中国审计署审计结果表明从 2020 年开始的未来三年,是政府偿还负有债务责任债务的高峰期,其偿还比例分别为 %, %, %。 同时地方政府债务占 GDP比重逐渐增大,其比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压缩政府的支出空间,制约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第二,增长率过快,发债超标问题。 依据上面的分析,债务的增长远远超过 GDP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而这两个宏观数据是确定政府债务规模适度性的关键数据。 据中国财政部统计数据来做比较, 2020 年中国 GDP 增长率为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为 %,当年的债务增加率是 %, 2020 年 GDP 增长率是 %,财政收入增长率是 %,地方债务的增长率是 20%。 过快的债务增长率说明政 府举债投资的冲动仍在继续,从而导预期债务率明显上升而引起的信用危机以及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模式。 第三,主要集中在省市级政府问题。 地方政府性债务主要集中在省市两级政府有客观的因素,首先,省市两级政府所承担的事权较大,公共设施与服务主要由省市级政府承担,这客观上需要更多的支出,其次是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建设性要求进行大量的融资解决。 所带来的问题是,相对于县级政府的经常性开支而言,增收减支限制债务的方法在省市两级政府行不通。 因此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是其面对难题。 第四,期限错配问题。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地方债 务余额投向主要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项目的投资期限一般很长,投资所需额度大,收益在多年以后才能显现,而偿债任务却在近几年。 期限错配的问题是目前地方债务中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 第五,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问题。 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银行贷款的地方债务资金的主要来源,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是占用大量的银行贷款,致使银行贷款无法有效的支持民营经济体的发展,这对经济本身是一种伤害行为,河北金融学院 2020 届本科毕业论文 11 第二是银行中大量的资金被政府债务套牢,可能会引发整体社会的流动性风险,这在2020 年 6月份以及 2020 年 12月份已经出 现,即我们所说的“钱荒”。 第六,偿债能力枯竭问题。 依据数据分析我们知道,目前地方政府依靠土地出让金偿还债务的依赖是非常大的,首先土地作为一种有限资源,因此依靠土地出让金偿还债务的机制是不可持续的。 其次经过分析,土地出让的大部分收入除了偿还债务外,一部分又用来作为资金担保进行再次融资,从而发挥杠杆效应,使地方债务规模越来越大。 而政府的主要措施是提高地价以此获得更高额的土地出让收入,并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第七,地方融资平台缺乏有效监管的问题。 由于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因此采取了变相的手段绕过当前法律政策 进行融资,而这种变相的方式就是成立地方融资平台。 同时正是由于这种融资方式是地方政府擅自“创新”的,因此形成了对地方融资平台在监督和管理上的失效。 导致地方融资平台在举债融资的过程中融资行为极其不规范,如 各地举债程序不透明,多头举债、法制缺失、多头管理。 不可否认,地方融资平台在解决地方融资问题上体现了积极的作用,对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很有帮助,但作为地方政府主要借债主体,对其缺乏有效的监管的问题十分明显。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分析 第一,财政风险。 财政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