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说明说(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 3)经济评价 先对本项目建成后采用国民经济评价,该路的修建使沿线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市场进一步扩大,促进了人员与商品的交流与交换,加速了货物的周转,减少了库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为当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开发与发展条件。 人口的 流动加速了零售业的发展,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国民经济收入。 另一方面,增加了就业机会,在道路的设计、施工及管理方面,都将增加许多就业机会,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如若修收费通道,还会增加一定的 财务收入。 降低运输成本,改善运输环境,运输量增大,运输成本降低。 道路的使用者都同样也从中受益,减少行车时间,这也存在一定的潜在效益。 第 3 章 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及施工的影响 5 第 3章 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及施工的影响 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 所在地区的气象资料 该公路地处黑龙江 佳木斯 地区,属于自然区划Ⅱ 2区 , 该地区属于山岭重丘区,年温差大,冬季最低气温 C , 最大冻深 ,年降雪量 800mm左右,秋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夏季最高气温 C39 ,年降雨量 700mm左右,春夏季主风向为西南风。 沿线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沿线山体稳定,无不良地质状况,山坡地下水 3m以下,洼地地下水 以下。 沿线植被及土壤分布情况 树木较多,沿线多粘质土 ,山坡上 2m以下是碎石土。 道路建设材料及分布情况 沿线有丰富的砂砾,有小型采石厂和石灰厂水泥和沥青均需外购。 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及施工的影响 气象因素 该道路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冬季比较寒冷,主要的病害有冻胀、翻浆、水毁和积雪等等。 冬季气温较低,路面积雪结冰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春融期又可能发生翻浆等病害,夏季水量暴涨会冲毁路堤,这些都对公路交通构成严重威胁。 该道路属于季节性冰冻地区,主要矛盾是冬季冻胀,春季翻浆,形成明显的不利季节。 冻胀常取决于三个条件:土的冰冻敏感性,冰冻温度,接近土基的地下水,这三个条件又常常是变化的,因而所产生的冻胀是不均匀冻胀,引起路面颠簸不平形成波浪,产生冻裂。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6 春融期,从路表面开始向下融化了的 水向下渗,并停留在未融化的那部分地基土之间,产生过多的空隙水压力,并持久的频繁的施加荷载,影响了路面的承载能力。 设计时应使路基填土高度符合要求,采取措施隔温排水,以防止冻胀翻浆。 由于冬季盛行北风,该路段属于多雪地区,当风雪流与公路中线垂直或接近垂直时,路堤或路堑都成为风雪流前进的障碍物,将产生 积雪现象,因而应提高路堤放缓边坡。 为防止冻胀和翻浆,路基路面结构应采取隔温,排水和截断毛细水上升等措施。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因素 路基的岩土性质和地质构造是产生各种病害与变形的内部原因和根本因素,地质构造 不佳是造成路基滑塌边坡碎落的因素之一,因此应充分考虑路段内的泥炭地带,尽量避免直接穿过沼泽地带,可采取绕行的方法。 水对道路能产生很多危害,因此当地的水文地质资料对设计也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填筑路堤,开挖路堑,修建桥涵的结果,必然会改变原有的地貌,不正确的设计回破坏自然情况,使路基不稳定,因此设计时一定要考虑与环境和协调。 植被及土壤因素 境内农田多为旱田 、 草地 、 牧场,且多乔木。 选线时应注意少占旱田和牧场,在经过有乔木的地段时,要考虑视距上是否满足要求,总体上不应过多破坏原有的地貌和植被。 表层植被 稀疏,土壤多为砂砾土。 建筑材料分布因素 该路段内砂砾较多,有小型采石厂和石灰厂。 其余筑路材料要外购。 在进行路基和路面设计时要考虑到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从而减少工程造价。 通过以上自然情况表明,道路设计应注意排水和防冻深度以及路基的加固。 施工时深挖路堑应注意边坡防护和排水;高路堤应注意边坡稳定。 该路所在地,夏冬两季温差较大,路基设计中需注意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 对于冬季可能产生风雪流的影响,要做好防护工作。 此外路堤施工时要注意施工压实。 第 4 章 道路技术等级及技术指标的确定 7 第 4章 道路技术等级及技术指标的确定 道路技术等 级的确定 表 41 近期交通量 (pcu/d) 车 型 三菱FR415 五十铃NPR595G 江淮HF140A 江淮HF150 东风SP9135B 五十铃EXR181L 数 量 200 120 80 90 100 90 交通增长率: 7% 折算成中型货车近期日交通量为 N=200+120+80+90+100+90=680 pcu/d 远期日交通量预测为 N15=680( 1+7%) E15= pcu/d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应建 三 级公路。 三级道路技术指标的确定 表 421 三级公路技术标准 (1) 计算行车道速度)(/ 1hkm 行车道宽度 (m) 路基宽度 (m) 土路肩宽度 (m) 30 7 表 422 三级公路设计标准 (2) 最小半径 (m) 极限最小半径 30 一般最小半径 65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m) 路拱 ≤2% 350 路拱 ≥2% 450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m) 一般值 40 最小值 30 平曲线最小长度 (m) 一般值 250 最小值 50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8 表 423 三级公路设计标准 (3) 设计速度)(/ 1hkm 最大纵坡(%) 最小坡长 (m) 最大坡长 (m) 合成坡度 30 8 一般值 最小值 4% 5% 6% 7% 8% 9% 10% 130 100 1100 900 700 500 300 200 表 424 三级公路设计标准 (4)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停车视距 30 缓和冲击 250W 视距要求 225W 竖曲线半径 一般值 400 极限值 250 竖曲线最小长度 25 凹形数曲线最小半径 停车视距 30 缓和冲击 250W 视距要求 293W 竖曲线半径 一般值 400 极限值 250 桥下视距 33w 这些数据是这次设计的所要参考的标准,在取值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用到极限值。 在各方面都满足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大指标。 第 5 章 初步勘测和初步设计 9 第 5章 初步勘测和初步设计 路线设计 选线原则及注意事项 ( 1)应符合公路先行设计的基本要求 ( 2)正确运用和掌握技术标准 ( 3)做好方案拟定和比选 ( 4)选线应尽量选择地质稳定﹑水文地质条件好的地带通过 ( 5)大中桥位原则上服从路线的总方向 ( 6)重视环境保护 选线不但直接关系到公路本身的工程投资和运输效率,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路线在公路网中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即是否满足国家的政治﹑经济﹑国防上的要求和长远利益。 路线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如上所述,但结合实际的地形特点还应注意如下问题: ( 1)正确考虑路线和城镇的关系 ( 2)处理好路线与桥涵的关系 ( 3)处理好路线与农田的关系 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步骤 ( 1)全面布局 根据路线的起点 、 终点和中间控制点 , 公路等级及其在公路网中的作用 , 从所有可能的路线方案中,通过调查分析相关的资料,确定路线的基本走向。 ( 2)逐段安排 即在主要控制点间 , 结合地形 、 地质 、 水文 、 气候等自然条件 , 逐段定出具体的小控制点 , 它是解决局部路线方案的工作。 ( 3)具体定线 逐段安排路线后确定小控制点,根据自然条件和技术标准,进行路线的平 、 纵 、 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公路中线位置。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0 平面设计成果 现初定两条路线 ,方案一:自镇北村经过尖山分厂至北大岑分厂;方案二:自镇北村、 全胜地铺、燎源农场至北大岑分厂。 具体平 面交点坐标、桩号见附表 :平面设计表。 路线纵断面设计 纵坡的确定 《规范》规定: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最大纵坡为 8%,最大容许合成坡度(指公路横坡与纵坡的合成方向上的最大坡度)为 %。 各级公路的路堑以及其它排水不畅路段,为保证排水顺利,防止水浸路基,应采用不小于%的纵坡,在横向排水畅通路段其设计坡度为 %或小于 %的纵坡时,其边坡应做纵向排水设计。 坡长的确定 ( 1)限制最小坡长 如果坡长过短,变坡点增多,容易造成行车起伏频繁,影响公路的服务水平, 减少公路的使用寿命,为提高行车的平顺性,应限制最小坡长。 《规范》规定: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最小坡长 100m; ( 2)限制最大坡长 汽车沿长距离的陡坡上坡时,因需长时间低档行驶,易引起发动机效率降低。 下坡时,由于频繁刹车将缩短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影响行车安全。 故《规范》对纵坡最大长度进行了限制。 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当纵坡坡度为 5%时,纵坡最大长度为 900m,当纵坡坡度为 6%时,纵坡最大长度为 700m,当纵坡坡度为 7%时,纵坡最大长度为 500m, 当纵坡坡度为 8%时,纵坡最大长度为 300m。 竖曲 线的确定 先确定竖曲线要素,然后算出曲线内各桩好点的设计高程,设计成果见附表:竖曲线表。 第 5 章 初步勘测和初步设计 11 方案比选 现初定两种方案,方案一是从镇北村经过第一出垭口越岭,在尖山分厂位置处的沿原有的旧路线位,再次翻越垭口最终到达北大岑分厂。 方案二是从镇北村出发,直接越岭,在燎源农场出翻越垭口,然后连接村落,沿原有旧路线未连接北大岑分厂。 下面对两方案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比选。 ( 1)在地形、地质、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比选路线的两种方案在地形上都有险峻的地段,都克服了很大的高差。 两方案填挖土方量都比较大,都对沿线山体造成了较 大的破坏。 方案一选择在丘陵间,线路较短,地质条件较好,地基处理不易被破坏,但施工方面较为困难,克服高差较大。 方案二选择由丘陵地段转向较为平坦的谷底平原地段,施工条件较好。 ( 2)从道路的功能上比较,方案一主要连接镇北村 尖山分厂 北大岑分厂,方案二主要连接镇北村 燎源农场 附近村落 北大岑分厂。 此次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连接镇北村至北大岑分厂,是实行村村通工程,对于方案二虽然连接的村镇等较多,但已存的道路足以满足要求,而方案一只要连接镇北村与北大岑分厂,较为符合设计要求。 ( 3)从道路路线对环境的影响上比较,方案 一只要在丘陵间,占用农田较少,地质条件较好,不易出现因为冻涨而出现的路面破坏,而方案二选择从较为平坦的谷底选线,占用农田较多,地质条件较差,需要对土基进行特殊处理,工程较大,不宜采用。 ( 4)从工程量上考虑,方案一,在可以采用填挖土方,就地处理,不会因为废土借土而出现困难,而且也可以充分利用尖山分厂至北大岑分厂的原有道路,减少道路的土石方开挖量。 方案二,当出现填挖方时,土方的来源与运输会较大的增加设计的成本,不宜采取。 经过对两方案进行以上的分析比较,方案二均优于方案一,故选方案二。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2 第 6章 详细设计 路线设计 选取初步设计中选定的方案二的路线的 K4+000—K7+详细设计, 沿路中线两侧各 200m的地带上,将原地形图放大, 其比例尺为 1:2020, 加密等高线,高差为 2m。 示出地形,地物,导线点, 坐标网格,路线位置(桩号,路中心线,曲线主要桩位),标出桥梁,涵洞的位置。 路线平面图 在平面图上示出地形、地物、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路中心线及平曲线交点,整公里桩、直线段百米桩、五十米桩,曲线段五十米桩及平曲线主要桩位。 详细控制点要素表为附录,详细平面图比例尺为 1:2020, 见附图。 路线纵断面图 表示出地面高程、地面线、设计线、竖曲线及其要素,桥涵的位置及其结构类型、孔数与孔径,设计水位。 图的下部各栏示出地质概况、坡度及坡长(包括变坡点桩子号、高程)、桩号、直线及平曲线(包括缓和曲线及其参数)。 横向为 1:2020,纵向为 1:200,见附图。 综合考虑平纵配合,排水,等重新进行纵断面设计。 平纵线型的组合 平纵组合的原则 ( 1)应在视觉上能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 2)平、纵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 使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平衡。 ( 3)合成坡度组合得当,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平纵组合的 要求 ( 1)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 ( 2)合成坡度的控制与线形组合设计相结合。 第 6 章 详细设计 13 ( 3)平、纵面线形组合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合。 平曲线及竖曲线计算结果见附表。 横断面图 横断面图为为 CAD 出图,包括标准横断面和逐桩横断面图。 详图见附表。 路基设计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三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说明说(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K2做为通电方式选择键, K0 为单三拍, K1 为双三拍, K2 为三相六拍 ; (2) K K4分别为启动和方向控制; (3) K K6分别为加速和减速控制; (4) 正转时黄色指示灯亮,反转时绿色指示灯亮,不转时红色指示灯亮; (5) 用 4 位 LED 显示工作步数。 根据设计要求用 PROTEUS 所做的系统原理图如图 31所示: 图 31 系统原理图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 将 89C51
L S 0 0R4DC7Q3GND1VCC8TR2TH6CV5U 1 75 5 5R14 0 kR21 7 KC11 8 u FC21 0 n F 时钟信号 选通电路 暗点循环 显示灯 摇摆状态 逐个点亮熄灭 方案 1 总电路图 (图 1) 武汉理工大学《电工电 子综合》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第 4 页 共 15 页 第一步, 先用 555 定时器制作一个 1HZ 的脉冲信号。 第二步,
重复 转换 ,鉴于单片机 P0口地址为 8 位,所以看做是 00000101 和 00001010的转换 ,每次 转换一次 ,整个状态重复六次;对于第二个状态,则看作是00000111,00001011,000001101, 00001110 的循环转换 , 每次装换一次, 整个状态重复三次;第三个状态则看作 00001111 的循环 左 移,每次移动一位,整个状态重复两次。
=4kW( 似乎没有对上, 下文应当 以 11KW 的额定功率重新 计算 )( 若待设计电机的 额定功率为 4KW, Y112M4型中心高 112mm,推荐气隙为 而非下文的 ) ,额定 相 电压 UN=380V,相数 m=3, 额定频率 fN=50Hz, 极对数 p=2, 额定转速 n=1460r/min, 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自冷式。 输出功电流(相) : KWI =。
,而学生、教师则喜欢轻型、样式美观的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6 自行车。 家庭生命周期:一个家庭按年龄、婚姻和子女状况,可分为单身、新婚、满巢、空巢和孤独五个阶段。 在不同阶段,家庭购买力、家庭成员对商品的兴趣与偏好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 3)按心理变量细分市场。 即根据购买者所处的社会阶层、生活方式、个性特点等心理因素细分市场。 社会阶层:指在某一社会中具有相对同质性和持久性的群体。
酸化水解池, 将高分子,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低分子、简单的有机物,如有机酸 等到。 同时,由接触氧化池回流至此的混合液在此反硝化菌作用下进行反硝化,达到生物脱氮目的。 A/O 好氧处理系统包括酸化池和好氧池。 污水由酸化水解池出来后进入接触氧化池。 接触氧化池内悬挂大量的组合填料,填料表面附着大量的好氧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同化和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最终生成 CO2 和 H2O;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