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演唱特征分析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时流传并不广泛。 赵元任艺术歌曲创作最突出的贡献就是词曲配合的成功实践 ,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作曲经验。 他长期从事语言学方面的相关研究 ,长期的田野调查工作 ,使他深入地了解了中国语言和地方方 言的音韵特点。 在歌曲创作中 ,他用语言大师的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敏锐的触角感 ,对声乐作品中的歌词与曲调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重要的实践 ,多年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他的音乐创作注入了语言的因素 ,根据中国语言声韵学特点处理曲词的关系 ,在歌曲作品中他极其注重处理好对曲调与字音、 声韵、 语调、 语气的关系 ,词曲结合更成为他歌曲创作的亮点。 赵元任艺术歌曲的成功实践 ,为中国歌曲创作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子 ,为作曲家拓宽思路丰富音乐的表现力 ,民族音乐语言创新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赵元任任留给后人的不 仅仅是生动的音乐作品 ,还有其丰富的创作思想内涵 ,值得人们去认真地思考与研究。 ① 安小梅 .赵元任与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 [ 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 2020, 28 (3) : 111 113 . 艺术歌曲《叫我如何不想她》背景分析和演唱诠释 10 二 、 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演唱特征分析 (一 )《教我如何不想她》 诗句分析 歌曲 《教我如何不想 她 》 的词,是 基于 近现代史上 中国 的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和 教育家 刘半农 先生的白话诗 《教我如何不想 她 》 为创作本体而创作的。 (1891年 5 月 27 日~ 1934 年 7 月 14 日 ) 原名刘寿彭,后改名刘复;初字伴侬、时用瓣秾、后改字半农,号曲庵。 江苏江阴人,汉族,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 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 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人。 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 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 刘半农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 1911 年曾参加辛亥革命, 1912 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 1917 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 1921 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 1925 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 1925 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 1920 年 8 月 6 日在伦敦写下 《 教我如何不想 她 》 这首 白话诗 :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艺术歌曲《叫我如何不想她》背景分析和演唱诠释 11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① 这首诗 采用比兴手法, 全诗 只有 四 节, 每节开头都用了歌谣中常用的手法,通过对某种景致的描写,渲染、烘托主题思想。 节与节之间对应 、对称 ,在整齐中有变化。 第一、二段,从日 和 夜的角 度 ,用 天上的微云 , 地上的微风 起 头 ,描写月亮和海洋的相互爱恋的感 情 ,从而渲染了自己苦苦恋爱的祖国,天上、地上、月亮、海洋,这些意象展示了 其 恋爱的广度。 第三、四段,从春景秋物的视角,用落花漫流、鱼儿漫游和枯树在摇、野火烧起 头 ,进而抒写自己的燕子传信,残霞示愁的苦情,表达了诗人 乡愁难解、 漂泊不定 的心情,展示了恋爱的深度。 作者满怀激情表达 对祖国的爱恋之 感。 巧妙地把“我”与祖国的 关系,比喻为“月光”与“海洋”、“花”与“水”、“鱼”与“水”的关系,这是可以熔化一切的“恋爱”关系 , 亲密的不可离的 联 系。 用一 些 代表性的 比喻 想象抒发情感,富有诗情、诗韵 ,构思巧妙。 诗歌每一段的开头 采用 了不同的景色 , 以引起感 情的抒发 , 实感的景色引起人们无穷的想象 , 每一段都 创 造 出 优美的诗歌意境。 同时 , 诗人 还 采 取 了西方抒情诗的一些特点 , 反复吟唱 , 用生活中的白话抒发心中强烈的 思绪。 刘 半农 先生 的这首诗是 一首经久 的杰作, 有一个著名作家表明 :“ 在那个诗人时代, 相比所有的四人所言 ,刘半农 先生所创作 的诗是 最完全的 ”。 这个评 价是 很确 切 的。 ① 刘半农 .教我如何不想她 [J]. 世界中学生文摘 , 2020,(02):58. 艺术歌曲《叫我如何不想她》背景分析和演唱诠释 12 (二 )歌曲 《教我如何不想她》时代背景 赵元任的创作 基本 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 关联 , 其 重要的艺术歌曲创作大多 数创作 于 20 年代的 “ 五四时期 ”。 五四运动是 中国 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是 我 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 一个 事件。 那 时的工人阶级痛 恨 军阀统治下的 混乱 与 黑暗 ,过着 悲 苦 、 十分艰难 的生活。 终于 ,象征爱国自救 、代表着 中国人民觉醒 的新文化运动在全国范围 内 激烈 地展开。 倡导者们高举 “民主” “科学” 精神旗帜 ,以提倡 科学 、 民主 和 新文学 、 白话文 为主要内容,掀起了 澎湃 汹涌的新 文 学思潮。 新文化运动最明显的一 个 特点就是文学语言从文言文转化为白话文。 体现在诗歌 中 ,产生了大量的以赵元任 为首, 也是“白话运动”的核心人物的徐志摩、 刘半农等诗人为代表写作的“白话新诗”。 著名学者胡适 于 1917 年 1 月 1日 在 《新青年》 2 卷 5 号中发表了《文学改良诌议》,提出文学改良的口号; 并 在 那年 2 月 1 日的《新青年》 2 卷 6 号中,陈独秀也发表 了 关于文学改良的文章《文学革命论》。 最终 , “ 白话文 ” 和 “ 新诗 ” 这两种 全 新的文化形式在 “ 五四 ” 新文化运动中,在 广大群众 和 社会 中得到了普及。 赵元任作为 中 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自然成为“五四”运动所提倡的 “民主” 与 “科学” 精神积极 的 响应者, 并 成为新生事物“新诗”的 大 力支持者。 在 五四运动以后, 许多 知识分子 陆续 编 写 书籍 、 创办刊物 , 就 在五四运动后的一年 里 ,就出现 400 多种刊物。 很多音乐工作者也积极响应 “ 五四运动 ” 的 号召 ,赵元任也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积极支持对新生事物的 “ 新诗 ” 的运用,而且将自己第一部作品集命名为《新诗歌集》,也表明了 其 拥护 “ 五四 ” 精神的进步立场 、 积极反对封建压迫。 赵 元任 是我国 “ 五四时期 ” 不但 主张大胆借鉴引 进 西洋的新音乐,又 非常 重视对我国丰富的民间民族音乐遗产进行继承的艺术家。 他 之所以能在 那时候 创造出充满 “ 五四 ” 精神的艺术歌曲, 与他当时的创作思想、 以及 对 我 国 音 乐的认识有密切的联系。 (三 )歌曲 《教我如何不想她》 历史地位及意义 艺术歌曲 《教我如何不想他》 迄今为止已有 85 年的历史, 在这期间这首歌曲走过 了不同的历史时期, 接受 了不同时间、不同时代的考验。 从这 首艺术歌曲 里,我们不仅体 会 到 刘半农先生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也会体 会 到两位词曲作者的情感。 20 年代的 “ 五四 ” 精神 ,在 这 首 乐曲和歌声中 我们 可以听到。 这也看得出中国的 艺术歌曲《叫我如何不想她》背景分析和演唱诠释 13 知识分子 对我国 “ 五四运动 ” 越发 向上 了 , 表现了青年知识分子细致而又敏锐的内心世界。 《教我如何不想他》 在我国艺术歌曲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历史地位,这 首歌曲将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推向了离潮,达到了艺术歌曲创作的高 峰 ! 已成为我国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批具有较高水准的艺术歌曲中的佼佼者。 成功地吸取民间音调, 并用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先驱者,歌曲的音调 首次吸收了京剧的曲调 , 使刘半农以韵节谐美著称的原诗,更增添了光彩。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