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对于负反馈放大发电路仿真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图 12 闭环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19 负载电阻的参数扫描分析 执行 parameter sweep analysis。 设置分析对象为 R L ,Star t 为 10 000, Stop 为 100 000, of 为 5 (R L 阻值分别为 10 k8 , 3215 k8 , 55 k8 , 7715 k8 , 100 k8 ) , 选择 Analysis to 中的 Transient Analysis, 并选择输出节点作为分析节点。 J1 断开和闭合时分别运行参数扫描分析 , 得到图 13 和图 14。 直观的反映出无反馈时 (图 13) : 随着负载电阻 R L 的变化 , 输出电压有显著的变化 , R L 愈大 , A u 愈大引入反馈后 (图 14) : 输出电压基本不随负载电阻 R L 的变化而变化 ,。 说明了引入电压负反馈后 , , 提高带负载能力。 图 13 开环 图 14 闭环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20 执行 temperature sweep analysis, 设置起始值为 0 Deg, 终止值为 150 Deg, 步长为 5, 选择 Analysis to 中的 Transient Analysis, 选择输出节点作为分析节点 ,J 1 断开和闭合时分别运行温度扫描分析 , 可观测得温度为 0 ℃ , 3715 ℃ , 75 ℃ , 11215 ℃ , 150 ℃时的输出电压波形 ,如图 15, 图 16 所示。 直观地反映出无反馈时 (如图 15) : 随着温度的变化 , 电压放大倍数发生变化 , 稳定性差。 引入反馈后 (如图 16) : 电压放大倍数基本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说明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图 15 开环 图 16 闭环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21 1 、仿真电路 以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例,首先在 Multisim 10中创建仿真电路。 进入 Multisim 10 仿真环境,从元件库中调用晶体管 (2N3904,默认值 β=200、 UBE= V、 Rbb=200、UT=26mv)、电阻、电容、直流电源、开关等元件,从虚拟仪器工具栏中取出 四 踪示波器,创建仿真电路如图所示。 静态工作点与电压放大倍数的理论值计算 ( 1) 开关 A 闭合, F 断开,电路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静态工作点的理论计算 Ic1== IB1= = UCE1=Ucc(Rc1+Re11+Re12)*Ic1= Ic2== IB2= = UCE2=UccIc2(Rc2+Re2)=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22 开环电压放大倍数的理论计算 rbe1= rbb’+β = rbe2= rbb’+β = RL1=Rc1∥Rb21∥Rb22∥rbe2= RL=Rc2∥RL=1KΩ Av1= = Av2= = Av=Av1*Av2= ( 2)开关 A 闭合, F 闭合,电路为两级阻容耦合电压串联发反馈放大电路。 闭环电压放大倍数的理论计算 Fu= = 1+AvFu= Avf= =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23 静态工作点的仿真测试 首先,测两级的静态工作点,将信号源断开,用探针 、电压表分别测出基极、集电极电流及管压降,其值为 IB1=, IC1= mA, UCE1=, IB2=,IC2=, UCE2=。 开环和闭环时静态工作点相同。 电路于图所示。 可见,理论值与实验值 大致 相同。 开环性能的仿真测试 ( 1)开环无负载 开关 A 断开, F 断开,电路于图所示。 启动仿真开关,在示波器 Timebase 区设置 X。multisim对于负反馈放大发电路仿真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