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课件-第11章收益分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人为保护其合法权益,防止企业股东以发放股利为名减少企业资本,增大债权人的风险,在企业举债时,债权人通常在债务合同中对债务人的股利支付做出某种程度的限制。 ( 2)通货膨胀。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公司折旧基金的购买力水平下降,会导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重置固定资产,于是盈余会补充进来,这将使公司的股利政策偏紧。 二、股利理论 股利无关论 美国学者莫迪格利安尼( Modigliani)和米勒( Miller)认为,股利政策对企业的股票价格和资金成本没有任何影响,即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无关( MM理论)。 他们认为,企业的价值完全是由企业本身的未来获利能力和风险水平所决定的。 因此,它取决于企业的投资政策,而不是收益的分配与否或留存收益比例的高低。 在企业当期实现利润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企业发放较高的股利给股东,则为保持目标的资本结构,企业就不得不发行更多的股票,使支付股利对股票价格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完全被增发股票的方式所抵消。 对投资者而言,即使企业不发放股利,投资者也完全可以靠出售部分股票的方式来套取现金,因此,股东对股利与资本所得无任何偏好。 股利相关论 股利相关论主要包括“一鸟在手”理论和“税收偏好”理论。 “一鸟在手”理论认为,投资者对股利收益和资本利得具有不同的偏好,股利收入比股票价格上涨产生的资本利得更为可靠,股利可视为投资者的既得利益,好比一鸟在手,而股票价格的升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犹如林中之鸟,不一定能得到。 因此,资本利得的风险要远远地高于股利收入的风险。 为此,投资者更愿意购买派发高股利的股票,从而导致该类股票股价的上涨。 “税收偏好”理论认为,由于政府对投资人所获的现金股利和资本利得课以不同税率的个人所得税,即对现金股利的课税税率高于对资本利得的课税税率,因此,投资人更偏好资本利得而不是现金股利。 这一理论认为股票的未来成长性会导致该类股票的股价上涨,相反,如果派发高股利会导致该类股票股价的下跌。 与股利政策相关的两个问题 信号理论认为,支付股利是在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的某种信息。 稳定和增长的股利会向投资者发出未来收益良好的信号,因此股价会上升;反之,股利的减少向投资者发出未来收益下降的。财务管理课件-第11章收益分配(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