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99018__1-50m顶进涵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布置。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闪光对焊的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 不得超 50%;在轴心受拉构件中不得超过 25%;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 过一个接头。 钢筋骨架先进行预制,并应有足够的刚度,必要时可补入辅助钢筋或在钢筋的某些交叉点处焊牢,但不得在主筋上起弧。 安装钢筋骨架时,应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不得倾斜、扭曲,也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 钢筋网架经预制、安装就位后,应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妥加保护,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 框架涵节钢筋布置应按各涵身钢筋布置各注明的排列编号循环配置,但涵节始末端必须采用闭合型钢筋排架,同时适当调整始末排钢筋间距,使其至端面的混凝土保护层为 3CM。 11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 称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177。 5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 2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177。 20 3 分布钢筋间距 177。 20 尺量,连续 3处 4 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 177。 20 焊接骨架 177。 10 5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177。 20mm 包括在内) 30 尺量 6 钢 筋 保 护层厚度 c( mm) c≥ 35 +10, 5 尺量,两端、中间各 2 处 25〈 c〈 35 +5, 2 c≤ 25 +3, 1 混 凝土工程 水泥严格按业主对本标段水泥供应的批复文件执行,采用老河口宝石牌普通硅酸盐水泥,每批水泥必须有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按批进行水泥的原材料实验 ,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框架涵身使用 水泥 ,其它使用 水泥。 运抵工地的粗细骨料按不同产地、规格品种等条件分批贮存,并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取样试验,按批提出试验报告,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粗、细骨料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对试验单填发的砼理论配合比进行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搅 拌设备利用强制式搅拌机,配备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砼搅拌时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配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分钟,砼运输工具严密坚实,不漏浆。 浇筑砼使用电动振动器捣固,采用插入式捣固器,移动距离不宜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倍,并插入下层砼中 510cm。 12 砼浇筑宜连续进行,间断时间不得超过 1 小时。 当允许间断时间已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 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处应埋入适量的接茬片石、钢筋或型钢,并使其体积露出前层混凝土外一半左右。 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前层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 施工缝处的松弱混凝土层应凿除,并用水冲净、润湿,但不得存有积水。 施工中设专人检查模板支撑,钢筋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等,发现变形走动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加固整理。 当在夏季高温时段施工时,掺加缓凝剂,冬季施工是掺加防冻剂。 防水层 采用 JS18 阻燃防水卷材和 881I 型聚氨酯防水涂料构成的 TQFI 型甲种防水 层:使用“一布二涂”,设置详见“武老施图(桥)参 0412”。 保护层:保护层采用 C40 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 原材料要求 混凝土:纤维网混凝土保护层按 C40 混凝土设计配合比,水灰比为 0. 4 左右。 水泥:采用标号为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用量不低于 400kg/m3。 细骨料:中砂,粒径小于 1mm,级配应符合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标准及检查方法》 JGJ5392 中的要求。 粗骨料:粒径不大于 10mm 的碎石或卵石,其质量 13 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92中的要求。 聚丙烯纤维网:采用 20mm 长并符合美国 ASTM 系列标准,使用前对纤维网进行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试验,并进行试铺,要求纤维抗拉强度≥ 58Mpa,拉伸弹性膜量≥。 掺量为标准袋 2 袋 / m3( kg/袋)。 水:无侵蚀性的洁净水。 施工方法: 将粗骨料、细骨料 、水泥到入搅拌机中预混 1 分钟,然后加水,减水剂及纸袋包好的纤维网,混合 3~5 分钟,均匀即可。 将混合均匀的纤维网混凝土均匀铺在桥涵结构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实,直到无可见的空洞为止,然后用刀抹平。 纤维网混凝土的厚度应控制在 30~。 纤维网混凝土面层做好后,应采用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快速失水。 冬季施工应加入防冻剂。 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保护层技术要求 外观无肉眼可见裂缝。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劈拉强度≥ Mpa。 抗渗标号≥ 12。 质量检查: 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在拌制和浇注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检查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 14 每一步工作班不少于两次。 在拌制地点浇注地点用塌落度简法检查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的稠度。 随时检查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检查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质量应做抗压强度试验,抗折强度(或抗拉强度)试验。 评定试验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以及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及其它 防水层的施工及质量要求应按《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20 进行施工及检查,应注意: TQFI 型防水层与混凝土面间必须紧密粘结,为此必须做到: 为保证质量,混凝土面和防水材料、铺装基面必须平整、干净、干燥、无凹凸不平、蜂窝及麻面。 对蜂窝、麻面作填补前,应经监理检查,确认不影响结构主体、不留下质量隐患的前提下,并经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 修补时应清除蜂窝、麻面中的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并使之湿润。 再用 M10 水泥砂浆填补平整。 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均应在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中添加适量类似 107 胶的水溶性粘济以增强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与基层面的连接。 涂刷防水涂料时基层应干燥,基层干燥鉴别的方法,一 般可凭经验、肉眼观察,也可用 1m 见方的塑料布覆盖其上,利用阳光照射 1~3 小时候(也可用吹风机加热的方法),观察是否出现水汽,若没有出现水汽可视为干燥。 15 备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