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ipv6过渡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48 安装 apache for windows ................................................................. 48 运行 apache for windows ................................................................. 48 测试 apache for winsows ................................................................. 49 电子科技大学 IPv6示范网建设 摘要: 目前在 IPV4 的基础上运行的互联网面临日益严重的地址耗尽问题。 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已经证明 IPV4 定义的有限地址将在未来的 5 到 10 年内被耗尽,所以 IPV6 应运而生。 IPV6 采用 128 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暂时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并且考虑了在 IPV4 中解决不好的其他问题, 主要有端到端 IP 连接、服务质量( 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 ,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国际和国内都建立了众多的 ipv6 实验网, ipv6 将成为未来的第三 层协议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当现在的 Inter 向 ipv6 过渡时,首先面对的就是现有服务的迁移。 能够提供 ipv6的 Inter 服务成为了众多业务提供商和网络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 所以我们以此为目标,建立一个基于 ipv6 的示范网并提供目前在 ipv4 上应用广泛的 Inter 服务,其中有 服务, ftp 服务和流媒体服务。 本论文对在 IPv6 网络上提供的服务进行了研究。 首先简要介绍了 IPv4 向 IPv6 过渡的情况,接着分析了 IPv6 协议下提供 服务的服务器 ,然后详细讨论了在 IPv6 网络中组建电子科 技大学 IPv6 示范网的过程 ,最后介绍了网站设计中涉及到的一些技术问题 . 关键字: IPv6 服务 示范网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Inter based on the IPV4 foundation faced serious address exhausts question day by day. A large number of investigations have already proved that the limited address that IPV4 defines will have been exhausted in the ing 5 to 10 years, so IPV6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e address size of ipv6 is 128 bits, so it can nearly offer the address unrestricted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hortage of address, and has considered many other problems which are being solved bad in IPV4, mainly including end to end IP connecting, service quality (Qos), security, multicast, mobility, plug and play and so on. So it have enjoy grow attention. At present, numerous ipv6 experiment works have been set up at home and abroad. It bees mon understanding of people already that ipv6 will bee the third layer protocol. When the present Inter carries out the transition to ipv6, it was the migration of an existing service that faced at first. Whether could provide Inter service based on ipv6 or not bees the question that numerous business provider and work administrator pay close attention to. So we regard this as the goal, set up a work based on ipv6 for demonstration and provide the widespread Inter service at present,include ,ftp and service. This thesis has studied the services based on IPv6. At first, briefly introduced the situation which transited IPv4 to the IPv6, Then analyzed the server which provide the service on IPv6 , Then in detail discussed the process of which the IPv6 demonstration work of the electro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has set up on IPv6 ,and at last Introduced some technical questions during the design of the website Key Words: IPv6 Service Demonstration work 第一章 引 言 IPv4 存在的问题 考虑到 IPv4 存在的时间,它确实工作得不错。 那为什么还要用其他的东西来替换它呢。 毕竟如果把 IPv4 替换掉的话,网络中的所有系统均需要升级。 升级到最新的微软 Windows易如闲庭信步,但 IPv4 的升级对于大型组织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恶梦。 我们讨论的网络可能包括十亿甚至更多的遍布全球的系统,上面运行着不知道多少种不同版本的 TCP/IP 连网软件、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 要求对其中所有系统同时进行升级是不可想象 的。 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避免 IP 升级可能带来的纷乱和不幸呢。 答案是也许有,也许没有。 这取决于对新协议的需求程度。 换句话说,如果协议的唯一问题仅仅在于地址的匮乏,通过使用诸如后面所讨论的划分子网、网络地址翻译或无类域内选路等现有工具和技术,也许可以使该协议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可继续工作。 但是,这种权宜之计不可能长期有效,实际上,这些技术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如果不实现对 IP的升级,它们最终将阻碍未来 Inter 的发展,因为它们限制了可连接的网络数和主机数。 这里讨论 IPv4 的其他问题,除了地址缺乏的问题外,还包 括更普遍的扩展性问题、管理问题、选路困难、服务的改进和服务质量特性的交付以及安全性问题。 是修改 IPv4 的体系结构还是替换它 拥有多年 IPv4 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们作出的决定是替换而不是修补 IPv4。 我们知道 IPv4中哪些工作良好,哪些只是可以工作,哪些可以工作得更好。 现在的情形不是用未知量来取代已知量。 IPv6 的设计者们将这个新协议建立在 IPv4 的基础上,沿用 IPv4 工作良好的部分,改进可以工作的部分,去掉影响性能和功能的部分,另外还增加了当前特别需要的功能。 IPv4 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地址空间 的大小问题,主要研究方向也定位在如何减少地址空间的浪费并提高使用效率上。 其他议题,包括选路、网络管理、配置及 IPv4 扩展选项有时也与地址空间有关。 IPv4 的主要不足有以下几点: IPv4 协议中每一个网络接口由长度为 32 位 IP 地址标识,这决定了IPv4 的地址空间为 232,大约理论上可以容纳 43 亿个主机,这一地址空间难以满足未来移动设备和消费类电子设备对 IP 地址的巨大需求量。 加之存在地址分配的大量浪费,有预测表明,以目前 Inter 发展速度计算,所有 IPv4 地址将在 2020~ 2020年间分配完。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研究人员已经意识到了 IP 地址空间以及分配存在的问题,并开发了一些新技术来改善地址分配和减缓 IP地址的需求量,比如 CIDR 和 NAT。 这些技术一定 程度上缓解了地址空间被耗尽的危机,但为基于 IP 的网络增加了复杂性,并且破坏了一些IP协议的核心特性,比如端到端原则,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IPv4 面对的困难。 IPv4 的地址由网络和主机地址两部分构成,以支持层次型的路由结构。 子网和 CIDR 的引入提高了路由层次结构的灵活性。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 IPv4 地址的层次结构缺 乏统一的分配和管理,并且多数 IP 地址空间的拓扑结构只有两层或者三层,这导致主干路由器中存在大量的路由表项。 庞大的路由表增加了路由查找和存储的开销,成为目前影响提高互联网效率的一个瓶颈。 同时, IPv4 数据包的报头长度不固定,因此难以利用硬件对提取、分析路由信息,这对进一步提高路由器的数据吞吐率也是不利的。 IPv4 遵循 Best Effort 原则,这一方面是一个优点,因为它使 IPv4简单高效;另一方面它对互联网上涌现的新的业务类型缺乏有效的支持,比如实时和多媒体应用,这些应用要求提供一定的服 务质量保证,比如带宽、延迟和抖动。 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的协议在 IPv4 网络中支持以上应用,如执行资源预留的 RSVP 协议和支持实时传输的RTP/RTCP 协议。 这些协议同样提高了规划、构造 IP网络的成本和复杂性。 从 IPv4 过渡到 IPv6 还是不用过渡 毫无疑问, IPv4 需要一些改变以使得它能够在网络协议的发展中得以继续生存。 增长中的网络正在消耗有限的 IP 地址空间资源,这一简单问题意味着地址空间必须扩充。 前一节中列举了一些可以帮助 IPv4 延长生命的著名方法,但是众所周知那不过是临时的办法。 现在已经清楚,地 址问题并不是 IPv4 中存在的唯一问题:网络越多意味着路由表越大,同时还导致路由器的性能下降。 同样,难以实现 IPv4 选项意味着这些选项中实现的功能对用户不可用。 考虑一下如果只是简单地倍增 IP 地址的长度而不修改协议的其他部分,将会发生什么。 所有的协议栈将需要同时被更新。 落在后面的人将丧失与 Inter 连接的能力。 尽管这种改变已经相对简单,但是由于错误配置而导致的系统瘫痪仍将产生巨大影响。 对于任何人来说这种改变的代价都是巨大的,因为它意味着使用 IPv4 的所有机构都需要定位系统中的每一台主机,对于拥有许多用户 和主机的大型机构,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更复杂的是,那些系统中有许多是比较老的或过时的甚至是已经废弃的系统,在这些系统上运行的网络软件可能已经过期并且没有人再提供支持。 任何对于现有系统进行升级的请求都可能导致混乱。 对于 IPv4 的修补,无论是临时加入一个补丁还是用另一个重新设计的协议来替换,都将导致混乱。 既然与其他方法相比,升级不会带来更多的痛苦,那么在可能存在一个更强健的修补方案时,何必再使用一个一个单独的补丁呢。 协议规范在 1995 年底提交 IETF 并获得批准。 软件厂商最早在 1996 年就已经开始提供 IPv6 网络协议栈的测试版。 1997 年,测试产品和实验性的 IPv6 骨干网 (6BONE)已经就位,但是到了 1998 年升级的势头缓慢下来。 无论如何,最近还无法确定一个明确的“交 割”日期。 相反,将逐渐出现向 IPv6 过渡 (后续章节讨论 ), IPv4 与 IPv6 将共存并交互。 向 IPv6 的过渡最有可能从高端而不是从最终用户开始,即一些机构和 ISP 可能会先在其骨干网络中首先实现 IPv6。 即便如此,这些机构中也会有一部分会先去解决两千年问题,从而进一步降低过渡的速度。 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应用开发者开始递交基于 IPv6 的新产品,那 么向 IPv6 发展的速度就将大大加快。 尽管与两千年问题相比,该问题在最终期限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IPv6 的计划也不容拖延太久。 IPv6 的发展现状 地址危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IPv6 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已经得到了各方的公认,未来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 IPv6 的支持和应用,甚至被认为是后起发展网络的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一个良好机遇。 正因为如此,目前各方面都在加紧对 IPv6 的研究和应用开发。 但是,IPv6 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和厂商两方面的支持。 政府支持 许多国家对 IPv6 技术都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且都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尤其是一些欧洲国家。 作为胡联网络的发源地,美国也在积极地进行 IPv6 的研究和建设。 中国对于 IPv6 技术的态度是“积极跟踪、把握机遇、稳妥推进”,并且在部分地区实行了网上实验,如刘东等人积极推动中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