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基站系统开局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定光速下, GSM 小区的无线覆盖半径最大可达到 35km,这个限制值是由于 GSM 定时提前的编码是在 0~63 之间。 基站最大覆盖半径算法如下: 63 3 108m/s247。 2=35km 其中, :每个比特的时长; 63:时间调整的最大比特数; 3108m/s:光速。 但在某些情况下,客观需要基站能覆盖更远的地方,比如在沿海地区,如需用来覆盖较大范围的一些海域或岛屿。 这种覆盖在 GSM 中是能实现的,代价是须减少每载频所容纳的信道数,办法是仅使用TN 为偶数的信道(因为 TN0 必须用做 BCCH),空出奇数的 TN,来获得较大的保持时间。 这在北电中被称为扩展小区技术 ,这一技术有专门的接收处理 .这样定时提前的编码将会增大一个突发脉冲的时长。 即基站的最大覆盖半径为: (63+) 3 108m/s247。 2=120km TS0 TS1 TS2 TS3 图示 21 扩展小区的 TDMA 帧 位置更新 当移动台由一个位臵区移动到另一个位臵区时,必须进行登记,也就是说一旦移 动台发现其存储器中的 LAI与接收到当前小区的 LAI号发生了变化,就必须通知网络来更改它所存储的移动台的位臵信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信系 GSM 基站系统开局 GSM 基站系统开局 11 息。 这个过程就被称为位臵更新。 信令协议 信令协议概述 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如 GSM),要传送的不止是用户数据,因为网络要实现的大多数功能都是分布在几个远距离的设备上,要使这些设备协调工作需要交换一些信息,因此我们就要考虑到这些信息如何从网络内的一点传送到另一点。 根据电信网开放系统互连模式 OSI的概念,把协议按其功能分成不同的层面:最底层称为物理层或传输层;第二层被称为链路层; 第三层被称为网络层,第三层以上被称为应用层,其每一层都有各自的协议规约。 图示 22 从 MS 到 MSC 之间的协议模型 移动通信是由许多功能单元通过接口互连构成的,接口就是各组成单元之间的物理上和逻辑上的连接。 BSS 和 MS 两部分有 A、 Um、Abis 接口以及 Ater 接口等,其中 A 接口和 Um 接口具有统一和公开的标准,以便于生产和组网,也有利于各种 ISDN 业务的引入和功能发展, Abis 接口和 Ater 接口的定义尚不统一,实现差别较大,所以BSC 和 BTS 配臵不能实现多厂家设备互连。 现在让我们分别介 绍以下每个接口的具体情况: Sm 接口: Sm 接口是人机接口,是客户与网络之间的接口,主要包括客户对移动终端进行的操作程序、移动终端向客户提供的显示和信号音等。 Sm 接口还包括客户识别卡( SIM)与移动终端( ME)间接口的内容。 Um 接口: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信系 GSM 基站系统开局 GSM 基站系统开局 12 Um 接口是空中无线接口,是移动台和 BTS 之间的通信接口,用于移动台与 GSM 系统的固定部分之间的互通,其物理连接通过无线链路实现。 Um 接口传递的信息包括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和接续管理等。 Abis 接口: Abis 接口为 BSS系统的两个功能实体 BSC 与 BTS 之间的通信接口,用于 BTS 和 BSC 之间的远端互连方式,物理连接通过标准的2Mbit/s 或 64Kbit/s 的 PCM 数字传输链路来实现。 Abis 接口支持向移动台提供的所有服务,并支持对 BTS 无线设备的控制和无线频率的分配。 由于 Abis 接口是 GSM 系统 BSS 的内部接口,所以是一个未开放的接口,可由各设备厂家自行定义。 A 接口: BSS 部分与 MSC 之间的接口为 A 接口。 A 接口基于 2Mbit/s 数字接口,采用 14 位七号信令方式,主要传递呼叫处理、移动性管理、基站管理、移动台管理等信息。 NSS 或 BSS 与 OMC 之间的接口: 该接口是基于 接口或七号信令网接口,执行 TMN Q3 协议。 链路层信令协议 由上面我们已经知道,在 GSM 系统中不同的接口使用了不同的协议。 单从链路层来讲,分别涉及到移动台和 BTS 之间的 LAPDm,BTS 和 BSC 之间的 LAPD,以及七号信令系统中的 MTP2 协议。 除无线接口外,信令信息都使用 64kbit/s 电路传输。 接口 链路层协议 MS – BTS LAPDm( GSM 特有) BTS – BSC LAPD(由 ISDN 修改) BSC – MSC MTP,第二层( SS7 协议) MSC/VLR( HLR – SS7 网络) MTP,第二层( SS7 协议) 表 2 GSM 接口上的链路协议 网络层信令协议 网络层的功能之一就是选择并建立这样一个连续的链路段,组成一个消息路由;另一个功能是支持两个实体之间并行存在的几个独立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信系 GSM 基站系统开局 GSM 基站系统开局 13 连接,这些连接对应于不同的应用通信。 ( 1)、 BSS 网络层无线接口 图 23 无线接口 从移动台的角度看来,消息的源点和宿点取决于应用协议,移动台可以编址不同的网络功能实体,每个实体具有唯一的地址对应关系,网络按地址要求把消息送到相应的设备。 通过 SAPI 可使我们在移动台上区别出信令消息和短消息两种情况,但这还不足以判断消息属于那种应用协议,因此需要一个网络编址来加以补充。 这就是协议鉴别器的功能。 GSM 中定义了几个协议鉴别器( PD),一般我们把它们看作是消息的一部分,分类如下: 协议鉴别器 功能 起点 /终点 CC, SS 呼叫控制管理和附加业务管理 MSMSC( HLR) MM 位置管理和安全管理 MSMSC/VLR RR 无线资源管理 MSBSC 表 3 无线接口上的协议鉴别器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 BTS 并没有在该表中出现,这说明移动台 除了链路管理,并不与 BTS 对话。 ( 2)、 BSS 网络层 Abis 接口 Abis 接口信令链路上的消息可以有许多可能的源点和宿点,如何来区分呢。 从功能角度上看,我们可将 BTS 和 BSC 之间的报文与移动台和 BSC 以外的实体(包括移动台和 BSC)的所有其它报文区分开,更进一步应将不同的移动台即不同的信道区分开。 报文鉴别器 +附加数据 源点 /宿点 用途 无线链路层管理 +信道参 MS—— BSC 或之外 无线路径消息中继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信系 GSM 基站系统开局 GSM 基站系统开局 14 表 4 Abis 接口上的消息鉴别器 ( 3) A 接口 A 接口承载有 BSC/MSC 之间的消息,以及 MS/MSC 之间的消息类型,如我们提到过的 CC或 MM消息。 这两种信息流合称为 BSSAP( BSS 应用部分),具体的说可分别称为 BSSMAP( BSS 管理单元)和DTAP(直接传送应用单元)。 除此之外, BSSMAP 还要区分开来面向MS 和面向 BSC 连接这两种消息。 3 ZXG10BSC() 基站控制器的主要功能 1. Abis 接口功能 2. 电路交换功能 3. 分组交换功能 4. 地面设备操作管理和 7 号信令转接功能 5. 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6. 码型变换及速率适配功能 7. 子复用功能 基站控制器的模块结构 一个 ZXG10BSS 设备最多可配臵 9 个模块,其中系统控制模块SCM 可配臵一个,模块编号为 1 号模块;无线管理模块 RMM 根据容量可以配臵 1~ 8 个模块,其模块编号从 2~ 9 顺序编排。 RMU 单元通信管理结构框图 对于 BTS 站点,每个 TRX 需要一条 LAPD 链路,每个站点需要一条 LAPD 链路,如果一个站点只有 1 个 TRX,需要 2 条 LAPD;有 4 个 TRX,则需要 5 条 LAPD。 AT 总线是异步传送总线。 考 +无线链路参考 专用信道参考 +信道参考 BTS—— BSC 与一给定的业务信道互连 公共信道参考 +信道 参考 BTS—— BSC 与一给定的 BCCH 或CCCH/RACH 的互连 TRX 管理 BTS—— BSC 控制 TRX 状态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信系 GSM 基站系统开局 GSM 基站系统开局 15 ZXG10BSC 机架排布 BSC 机架设计为六种机框。 通过这六种机框的不同组合,达到实现 BSC 系统功能的目的。 这六种机框分别是: 控制层框 BCTL; 网交换和时钟层框 BNET; 码型变换及 A 接口功能框 BATC; Abis 接口框 BBIU; 子复用接口框 BSMU; GPRS 机框 PCU; 1)控制层( BCTL_SCU) 主备 MP 共享内存板 通信板 监控板 环境检测板 2)控制层( BCTL_RMU) 主备 MP 共享内存板 通信板 MP 基本结构 SCU 和 RMU 的 MP 硬件相同,基本操作系统相同;主备用方式采用软识别技术,主备 MP 之间通过辅助存储器交换数据;各个模块与后台的连接采用 LAN 联网。 MP 主要功能 1. 以 COMM 版为辅助,与各外部接口单元通信; 2. 以 COMM 板为辅助,控制交换网的接续; 3. 利用以太网接口,实现前后台通信; 4. 控制主备 MP 倒换; 5. 控制各主备方式的功能单元的主备间的倒换; 6. 处理各种通讯( LAPD、 MPMP、 MPPP、 MTP)。 7. MP 不可带电插拔,插拔 MP 前先将 MP 面板上电源开关臵于OFF 状态; 8. 模块号通过 8 位拨码开关 SW1 按二进制编码设臵,开关“ ON”代表“ 0”,“ OFF”代表“ 1”。 M P 0 M P 1S M E MAT 总线M P M P P E P DL A P DR M U 单元O M U T R UL A P DL A P D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信系 GSM 基站系统开局 GSM 基站系统开局 16 共享内存板( SMEM) 共享内存板采用 EPLD 完成各种控制和仲裁逻辑电路等主要功能。 MP0 和 MP1 各通过一级缓存到达双口 RAM,其中地址和控制缓冲为直通透明方式,数据缓冲则受 EPLD 控制, MP0 和 MP1 可同时访问。 第 2 级缓冲(含地址、控制和数据〕则为分时复用 2MB 共享RAM 开关,开关的次序受 EPLD 控制。 通信板 (COMM/ECOM)主要功能与分类 功能: MP 的通信 协处理器,完成控制信道的数据链路 层功能。 通信板的工作方式与链路特性 • MPMP, MPPP 板和七号信令板工作于负荷分担方式,可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 BSC的控制层在配有 PEPD板的情况下,配臵 12块 COMM/ECOM板,每 COMM/ECOM 板最多可同时处理 32 个 64kbit/s 的信道,并支持 256kbit/s、 512kbit/s 的超信道配臵。 物理层为 2MHW 线。 每个逻辑链路(信道)可在 COMM/ECOM 板引出的 4 条 HW 中任意选择1~ 32 个 TS,总时隙数不超过 32。 每个 RMU 模块的 LAPD 链路容量计算 1. 每层 RMU 可配 10 块 LAPD 单板; 2. 每块 LAPD 单班共有 32 条 HDLC 链路; 10 块 LAPD 板共有320 条 LAPD 链路; 3. 每个 TRX 需要一条 LAPD 链路;每层 BBIU 需要 256 条 LAPD链路,每个 BTS 机架需要一条 LAPD 链路,因此可根据基站的具体设臵配臵 LAPD 单板的数量。 监控板 MON 原理 监控板对所有不受 PP 管理的单板,如电源板、时钟板、交换网驱动板等进行监控,并向 MP 报告。 该板提供 10 个异步串口,包括 8个 RS485 接口和 2 个 RS232 总线接口。 MON 板的其它接口的用途 1. RS485 接口可用于长距离通信,主要用于监测其它从机架的电源模块。 每个串口的异步通信链路为半双工总线方式,挂接若干个通信节点(单板),由监控板控制,进行主从式通信,监控板主动发出查询信号,被查询单板发响应以及数据信息。 MON 板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判断,如发现异常,向 MP 报警。 2. RS232 总线是备用总线,供用户扩展使用。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信系 GSM 基站系统开局 GSM 基站系统开局 17 3. 网络层 BNET 组成 4. 数字交换网络( BOSN),主备用工作方式; 5. 数字交换网接口板( DSNI),其中 DSNIC 采用负荷分担,DSNIS 采用主备用; 6. 同步振荡器( SYCK),主备用工作方式; 7. 时钟基准 板( CKI)。gsm基站系统开局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统一管理。 H3C 中小企业解决方案书 业务 需求 解决方案 说明 无线 无线接入 WA1208EDGAC 双 无线模块 无线安全 H3C CAMS 满足用户管理、身份认证、权限控制和计费的要求 无线管理 H3C iMC 网 管系统 支持与 HP Openview、 SNMPc 等通用网管平台的集成 3) 为什么选择 H3C。 全面支持 安全机制、 QoS 机制、 L2 切换机制;
管理 )经济管理市场分析国内外市场情况预测„„„„„„„„竞争力分析„„„„资金筹措投资估算效益分析 . 经济管理市场分析国内外市场情况预测„„„„„„„„竞争力分析„„„„资金筹措投资估算效益分析数字温度及设计 .经济管理市场分析国内外市场情况预测„„„„„„„„竞争力分析„„„„资金筹措投资估算效益分析单片机电子琴设计报告
................................................ 33 致谢 .............................................................................................................................. 34 参考文献 .........
统的 BSS的内部接口,是一个未开放的接口,可由各设备厂家自行定义。 兰州 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7 ( 3) A接口 A接口是 BSS部分与 MSC之间的接 口 ,它基于 2Mbit/s的数字接口,采用 14位七号信令方式,主要传递呼叫处理、移动性管理、基站管理、移动台管理等信息。 ( 4) B接口 B接 口 是 MSC与 VLR之间的接 口 ,主要用于 MSC向
可靠性不 高 的缺点,在充分研究该系统各要素的基础上,以微控制器 STC12C5A60S2 为核心,通过该处理器的串口和各个数字 IO 端口分别实现对 GSM/GPS 模块的控制和对汽车防盗器的驱动,并利用 GSM 模块实现与车主和监 控中心的交互,实现对汽车的跟踪定位功能和防盗防抢功能,也可将传统的汽车防盗器改造为新兴的 11 无线网络汽车防盗系统 [17]。 内容具体如下: (1)通过与
速 度测量和毫微秒级精度的时间测量。 应此 GPS 系统展现了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主要应用有: (1)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2)在精密工程测量及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3)在航空摄影测量中的应用 (4)在线路勘测及隧道贯通测量中的应用 (5)在地形、地籍及房地产测量中的应用 (6)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 (7)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8)在地球动力学及地震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