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病人或陪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病机:湿邪困阻。 肝阳上亢。 • 酸痛:疼痛兼有酸软感。 • 病机:湿邪侵袭。 肾虚骨髓失养。 • 绞痛:疼痛剧烈如刀绞。 • 病机:有形实邪(瘀血、结石)。 • 寒邪凝滞(胃肠绞痛)。 • 空痛:疼痛有空虚感。 • 病机:气血精髓亏虚。 • 隐痛:疼痛不甚,绵绵不休。 • 病机:阳气不足,精血亏损。 • 走窜痛:痛处游走不定,走窜攻痛。 • 病机:气滞。 风湿病。 • 1固定痛:痛处固定不移。 • 病机:瘀血。 寒湿痹痛。 • 1掣痛:抽掣牵扯而痛,又称引痛,彻痛。 • 病机:经脉失养。 经脉阻滞。 • 小结: • 实证 —— 新病、痛剧、持续、拒按。 • 虚证 —— 久病、痛轻、时作、喜按。 (二)疼痛部位 • 头痛 • ( 1)辨部位: • 太阳经 —— 头痛连项。 • 少阳经 —— 两侧头痛。 • 阳明经 —— 前额连眉棱骨痛。 • 厥阴经 —— 巅顶痛。 • ( 2)分虚实: • 实证 —— 风、寒、暑、湿、燥、火、 • 瘀血、痰浊、郁火、 • 亢阳、癥积、寄生虫。 • 虚证 —— 气虚、阳虚、阴虚、 • 血虚、精亏。 • ( 3)辨病证: • 痨虫犯脑、疟疾、中毒。 • 耳、目、鼻疾病。 • 据现病史、兼症,头痛性质,辨原因。 • 胃脘痛: • 在剑突下,上腹部。 • 实证 —— 寒、热、气滞、血瘀、食积。 • 食后疼痛加剧。 • 虚证 —— 胃阳不足,胃阴虚。 • 食后疼痛缓解。 • 腹痛: • 大腹 —— 脐上(脾胃)。 • 小腹 —— 脐上至耻骨毛际上 • (肾、膀胱、大小肠、胞宫)。 • 少腹 —— 小腹两侧(足厥阴肝经)。 • 实证 —— 寒凝、热结、气滞、 • 血瘀、食积、虫积。 • 虚证 —— 气虚、血虚、阳虚、阴虚。 • 腰痛: • 肾虚 —— 腰痛酸软,劳累加重。 • 寒湿 —— 冷痛沉重,阴雨加重。 • 瘀血 —— 腰部刺痛,痛连下肢。 • 结石 —— 腰部剧痛,少腹放射,血尿。 • 带脉损伤 —— 腰痛连腹,绕如带状。 • 四肢痛: • 四肢肌肉筋脉痛 —— 风寒侵袭,湿热蕴结,痰瘀、瘀热。 • 四肢痛 —— 脾胃虚损。 • 足跟、胫膝酸痛 —— 肾虚。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 (一)头晕 • 表现:自觉头脑有晕旋感,重者感觉自身或景物旋转,站立不稳。 • 病机: • 肝火上炎;肝阳上亢; • 痰湿内阻;瘀血阻络; • 气血亏虚;肾精不足。 • (二)胸闷 心肺气机不畅。 • 表现:胸部有痞塞满闷之感。 • 病机: • 心气不足;心阳不振; • 肺气虚;肺肾气虚。 • 痰饮停肺;痰热壅肺;寒邪客肺。 • (三)心悸 心神或心脏病。 • 表现:自觉心跳心慌、悸动不安、甚至不能自主。 • 惊悸: • 受惊而心悸,或心悸易惊,恐惧不安。 • 病因:目见异物,遇险临危。 • 意义:病轻,时发时止。 • 怔忡: • 无外界诱因,心跳剧烈,上至心胸,下至脐腹。 • 病因:多由内因所致,劳累即发。 • 意义:惊悸进一步发展,持续,病重。 • 心悸病机: • 心气虚、心阳虚:鼓动无力。 • 心血虚、心阴虚:心神失养。 • 心胆气虚:突受惊吓。 • 胆郁痰扰:心神不安。 • 脾肾阳虚:水气凌心。 • 心脉痹阻:血行不畅。 • (四)胁胀 肝胆病变。 • 表现:胁的一侧或两侧胀满不舒。 • 病机:肝气郁结;肝胆湿热。 • (五)脘痞 脾胃病变。 • 表现:自觉胃脘部胀闷不适。 • 病机:饮食伤胃;脾胃虚弱。 • (七)身重 • 表现:身体沉重酸困感觉。 • 病机:外感风湿。 • 湿困脾阳。 水湿泛溢。 • 脾气虚弱。 邪热耗伤气阴 • (八)麻木 • 表现:肌肤感觉减退,甚至消失,亦称不仁。 • 病机: • 气血亏虚。 风寒入络。 肝风内动。 • 风痰阻络。 痰湿瘀血阻络。 五、问耳目 • 意义:了解肝、胆、肾、三焦病变。 • 耳能闻声辨音: • 肾开窍于耳,手足少阳经脉布耳,耳为宗脉之所聚。 • 目能视物察色: • 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精气上注于目。 (一)问耳 • 耳鸣 • 表现:自觉耳内鸣响,妨碍听觉。 • 病机:有虚实之辨。 • 实证 —— 突发耳鸣,声大如雷,按之不减。 • 肝胆火盛;肝阳上亢;痰火壅结; • 气血瘀阻;风邪上扰;药毒损伤。 • 虚证 —— 渐起耳鸣,声音蝉鸣,按之可减。 • 肾精亏虚;脾气亏虚;肝阴肝血不足。 • 耳聋 • 表现:听力减退,甚至听觉完全丧失。 • 病机:有虚实之分。 • 实证:暴聋。 肝胆火逆;温病热结上焦。 • 虚证:久病渐聋,精气亏损;老年精衰气虚。 • 重听 • 表现:听力减退,听音不清,声音重复。 • 病机:有虚实之分。 • 虚证:日久渐致。 老年体弱,肾之精气虚衰。 • 实证:骤发重听。 痰浊上蒙;风邪上袭。 (二)问目 • 目痒 • 表现:眼睑、眦内、目珠有痒感。 • 轻者揉拭则止,重者极痒难忍。 • 病机:。询问病人或陪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