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中间再热机组汽轮机设计课程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n 2 0 . 52 3 1 . 0c w 动叶部分计算 (1) 动叶出口相对速度 2tw 和 2w 0 2 2212 2 0 . 0 5 8 5 1 0 0 0 2 3 1 . 0 2 4 8 . 7 /t m tw h w m s 2 22 8. 32 6 /w m s 600MW 中间再热机组汽轮机设 计 19 —— 动叶叶速度系数,由 与 m 与 2tw 的关系曲线查得 。 ( 2)动叶等比熵出口参数 2th 与 2tv 021 3 3 2 7 . 6 0 . 0 5 8 5 3 3 2 3 . 4 /t m th h h K J k g 由 2th , 1 6. 44 9 /( )s K J kg K ,查得 32 /tv m kg ( 3)动叶出口面积 bA 4 2225 3 2 . 7 0 . 0 2 5 8 3 1 0 5 9 0 . 50 . 9 3 7 2 4 8 . 7btbbtGvA c mw 式中, b —— 动叶流量系数,查图 得 bG —— 动叶进口流量,未考虑叶顶漏汽量,即取 /bnG G kg s ( 4)动叶高度 bl 由 31 /tv m kg 、 32 /tv m kg 可知,进出口比容相差不大,故可取 39。 bbll ,根据喷嘴高度 nl 有 6 4 2 1 6 7b n t rl l m m 其中 t —— 叶顶盖度,查表 得 2t mm r—— 叶根盖度,查表 得 1r mm (5)动叶汽流出口角 2 2 5 9 0 . 5 1 0 0s i n 0 . 2 8 2 36 7 1 0 5 0bbbAdl 式中, 1050bmd d mm 因此 2 根据动静叶的式作条件和配对要求,动叶型号选用 TP1A 型。 (6)作动叶出口速度三角 形 600MW 中间再热机组汽轮机设 计 20 由 2w 、 2 、 u 确定速度三角形, 2 2 2 22 2 2 22 c o s 2 2 9 . 8 1 6 4 . 9 2 2 2 9 . 8 1 6 4 . 9 c o s 1 6 . 4 8 5 . 4 /c w u w u m s 222 2s i n 2 2 9 . 8 0 . 2 8 2 3a r c s i n s i n 4 9 . 48 5 . 4w a r cc (7)动叶损失 bh 2 22 0 2 22 ( 1 ) ( 1 ) ( 1 ) /2 2020tbb wh h K J k g (8)余速损失2ch 2222 3. 64 8 /2 20 00c ch KJ k g (9)作出调节级动叶的进出口速度三角形 级内损失的计算 在调节级中,蒸汽处于过热蒸汽区,故没有湿汽损失。 存在下列损失:叶高损失 lh 、扇形损失、叶轮摩擦损失和漏汽损失。 (1)叶高损失 lh 轮周有效比焓降 20 8 5 4 . 7 7 2 4 . 5 5 2 3 . 6 4 8 7 2 . 0 2 8 /u t b ch h h h h K J k g 故 1 . 6 7 2 . 0 2 8 1 . 8 0 1 /64luah h K J k gl 式中取系数 时,已经包括扇形损失,故 h 不需另外计算。 600MW 中间再热机组汽轮机设 计 21 (2)叶轮摩擦损失 fh 312 0 . 0 2 5 6 8 0 . 0 2 6 0 3 0 . 0 2 5 8 6 /22vvv m k g 2 32331 ( 10 50 10 )( ) 1. 1 ( ) 21 0. 310 0 10 0 0. 02 58 6mf duP K KW 0. 39 2 / Ph KJ k gG 1K—— 经验系数, 1 ~ ,取 1 。 (3)漏汽损失 h 取叶顶轴向间隙 mm 2 .0 0 .0 2 9 967z zbl 由 1050 1 5 .6 7 , 0 .0 567b mbdl 查图 得 取 mm 得 ,查图1 . 得 1 。 由 、 mm 查图 得 2 由 39。 7 2 . 0 2 8 2 . 1 6 2 6 9 . 8 6 6 /i u lh h h K J k g 所以叶顶漏汽损失 39。 1210 . 2 5 0 . 0 3 5 7 0 . 3 8 6 9 . 4 1 . 1 7 9 /s i n 0 . 9 6 7 0 . 2 0 7 9zttih h K J k g 隔板漏汽损失 39。 /piGh h K J k gG 0 . 4 5 2 1 . 1 7 9 1 . 6 3 1 /pth h h K J k g ( 4 )部分进汽损失 eh 鼓风损失 2311( 1 ) 0 . 1 5 ( 1 0 . 8 ) 0 . 4 0 . 0 0 2 42 0 . 8cwa eB e e xe 式中, ce —— 装有护罩的胡弧段长度与整个圆周长度之比,一般不使用护罩,故 0ce。 600MW 中间再热机组汽轮机设 计 22 Be —— 与级数有关的系数,对单列级 。 斥汽损失 31 1 4 0 . 40 . 0 1 2 0 . 0 2 2 90 . 8 1 0 5 0 1 0ns e amsCxed 式中, ns —— 喷嘴组数,取 4ns , eC—— 与级有关的系数,单列级 故有 0 . 0 0 2 4 0 . 0 2 2 9 0 . 0 2 5 3e w s 调节后一般没有抽汽,取余速利用系数为 1 1 故2020 8 5 3 . 6 4 8 8 1 . 3 5 2 /tcE h h K J k g 所以 0 8 1 . 3 5 2 0 . 0 2 5 3 2 . 0 5 8 /eeh E KJ k g ( 5)级内各项损失之和 h 1 . 8 0 1 0 . 3 9 2 1 . 6 3 1 2 . 0 5 8 5 . 8 8 2 /l f eh h h h h K J k g 级效率与内功率的计算 ( 1)级的有效比焓降 ih 7 2 . 0 2 8 5 . 8 8 2 6 6 . 1 4 6 /iuh h h K J k g (2)级效率 i 06 1 .1 4 6 0 .8 1 38 1 .3 2 5ii hE (3)级的内功率 iP 35467iiP G h K W 调节级热力参数明细表 (见附表一) 600MW 中间再热机组汽轮机设 计 23 5 非调节级计算 全机关键参数的拟定 全机的第一非调节级平均直径的确定 通流部分各级直径的选择还要考虑使整个通流部分平滑变化,以便利用余速,使机组有较高的效率。 其中第一非调节级直径的大小对通流部分的成型影响较大,由于调节级是部分进汽,与第一非调节级不同,因此这两级的只不能相等,否则就不能保证第一非调节级进汽均匀,一般这两个直径之差不小于50— 100mm。 由于调节级平均直径已确定,这里选取 1md =960mm。 全机末级直径的确定 由连续方程 22zzC Z m bG V d l C Sin ,适当变化后,得: 2 23 2 2 . 2 4 2 1 . 3 6 4 3 2 . 53 . 1 4 2 0 . 0 3 1 6 0 8 . 5 1 1 0 0 02z CZm m a cctGVdh S i n V= 2100mm 2 期望取 90 度, macth 为全机总焓降 2c 余速损失系数。 一般在 之间,这里取 2c = ZV 排汽比容,在拟订的热力过程线上求得: ZV = 3/m Kg 径角比,根据机组容量大小选择,取 = CG 末级蒸汽流量是新蒸汽量扣除各级回热抽汽量总和后的数值,CG = 根据相关资料和经验拟订各关键级平均直径: 600MW 中间再热机组汽轮机设 计 24 汽轮机各关键级平均直径的拟定 表 6 级数 调节级 高第一非调 高末级 中一 中末 低一 低末 直径( mm) 1050 960 1090 1200 1460 1550 2100 高压缸非调节级计算 高压 缸非调节级级数的确定 汽轮机非调节级级数的确定,可以采用图解法。 要确定非调节级通流部分平均直径的变化规律。 具体的做法就是在坐标纸上,横坐标 BD 表示本汽缸第一级和最后一级之间的中心距离, BD 的长度可以任意选择,一般可以取 25cm左右;纵坐标以 AB 表示本汽缸第一级的平均直径, CD 表示本汽缸最后一级平均直径;用一条逐渐上升的光滑曲线把 A, C 两点连接起来,该曲线就表示本汽缸各级平均直径的变化规律。 ( 1) 高压缸各级平均直径的拟定 表 7 级娄 AB 11 22 33 44 55 CD 直径 960 1045 1090 速比 ax ( 2) 求各缸各级的平均直径 md (1 1 ) ( 2 2 )2m A B C Dd m ( 3)求高压缸各级的平均速比 2aa xx m = 600MW 中间再热机组汽轮机设 计 25 ( 4)高压缸 各级的平均焓降的确定 级的理想焓降可用下式确定: 2 2211( ) ( )2 2 2 60amt aaC u d nh xx 由于本课程设计的机组转速 n=3000r/min 的汽轮机,上式可化为 ( )mtadh xV 221 . 0 0 9 3 61 2 . 3 4 ( ) 1 2 . 3 4 ( )0 . 6 2 0mtadh xV = ( 5)高压缸汽缸的级数 取重热系数 a=, ~hs=10 级 得到高压缸非调节级为十级,将 BD 线等分为 9 等 分,在原假定的平均直径变化线 AC 上,读出每级的直径及速比。 表 8 高压缸各级平均直径的修正值 级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直径 Dm( mm) 960 984 1004 1034 1057 1090 速比 xa 高压缸各级焓降分配 600MW 中间再热机组汽轮机设 计 26 ( 1)高压缸各级焓降分配由公式 2)(admxht 21 0 .9 6 01 2 .3 4 ( )0 .6 1 2ht =22 0 .9 6 7 6 21 2 .3 4 ( )0 .6 1 3ht =23 0 .9 7 5 51 2 .3 4 ( )0 .6 1 4 5ht =24 0 .9 8 41 2 .3 4 ( )0 .6 1 6ht =25 0 .9 9 3 51 2 .3 4 ( )0 .6 1 7ht =26 1 .0 0 41 2 .3 4 ( )0 .6 2 1ht =27 1 .0 1 7 61 2 .3 4 ( )0 .6 2 4ht =28 1 .0 3 41 2 .3 4 ( )0 .6 2 7ht =29 1 .0 5 71 2 .3 4 ( )0 .6 3 1ht =210 1 .0 9 01 2 .3 4 ( )0 .6 3 5ht =( 2)将各级焓降画在 ~hs图上校核并修改 在 ~hs图中拟定的热力过程线上逐级做出各级焓降,如最后一级的背压不能与应有背压重合,则需修改。 由于焓降分配后得到的级后压力部能与抽汽压力完全吻合,所以势必要做一些。600mw中间再热机组汽轮机设计课程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数值相差 ,表明计算误差很小 (五) 热经济指标计算 : 汽轮发电机组热耗量 0Q 、 热耗率 q、绝 对 电效率 e %36003600)/(6 1 9 4 8 0/60641000qhkwkjPeQqhkjhDhDhDhDqDhDQepuwdwfww m amaffrhrh 锅炉热负荷 bQ 和管道热效率 p : 表 3
始向跳口施工 ,应按标点挂线,炉渣铺设,用大杠按点刮平,用滚子轻走一遍,然后再进行下层施工。 铺 100厚苯板保温砖:泡沫保温砖应距女儿墙留 2CM缝隙(缝内塞岩棉)错缝铺设,保温砖缝用碎砖来嵌平,在保温层上运输应铺跳板,不得在保温砖上踩压,且从端部向跳口处施工。 (1)找平层操作顺序:转角 — 立面 — 平面 找平层 1:3 水泥砂浆 20 厚。 在女儿墙根部和凸出屋面的构筑物根部抹
10%的义务消防队,要有教育培训计划每月不少一次演练管理制度,每月经常开展活动,并有记录。 按施工区域层次划分动火级别,落实持证上岗,动火审批制度,动火审批人必须实地查看现场,并提出防范要求才能签发动火证,电梯井、管笼等处动火必须有明火监控管理,做好专职防火监护员监护工作和防止火星下落的措施。 办公室、在建工程楼层的每个层面的走道和扶梯口,竹笆脚手架的上下通道处和电梯通道口,成双悬挂 6
课 程 设 计 用 纸 教师批阅 与送风机动叶安 全开度的函数关系 , 由 f 2 ( x ) 确定的送风机动叶安全开度与实际送风机动叶指令形成交叉限制 , 当送风机发生喘振时 , 送风机入口风量急剧下降 , 交叉限制回路发生作用 , 迫减送风机动叶指令 , 并发出 / 喘振保护交叉限制 0 的报警。 轴流风机提供了测量喘振工况的差压开关 , 喘振探头及信号取样管安装不当时 ,
I 线 26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 线 27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 线 28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 线 37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I 线 2塔 上、中、下 A、 B、 C HY10CX190/235 栗牛 II 线
83。 17 5 静水力计算 20 计算结果 20 计算结果分析与设计优化 20 6 船舶总布置设计 21 总布置概述 21 主船体舱室划分 21 居住舱室的布置 22 公共处所的布置 22 交通路线的布置 23 船舶设备的布置 23 锚泊设备 23 航行信号设备 24 舵设备 24 救生、消防设备的布置 24 纵倾调整 25 意义 25 调整典型载况 25 7 阻力计算及螺旋桨设计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