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亩冬玉米高产示范栽培基地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产业发展方面,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组织化水平仍然很低,产品销售比较困难。 、冬农开发面积有减少趋势,发展比较困难,这主要是这几年河口种植香蕉效益好,有部分农田改成种经济作物(香蕉),因此迫切需要加大农田投资力度,保住农田发展冬农,提高农户收入。 、今后冬季农业开发建议及工作意见 . 1 建议省农业厅,州农业局,继续加强对我县的冬季农业开发工作扶持,特别是资金上和技术的扶持,并能按时拨付资金。 、加强领导,增加投入。 一如既往地抓好我县的冬季农业开发工作,切实把冬季农业开发工作列入农业生产的议事日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广泛宣传动员,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农田水利和乡村道路建设,增加项目投入,使各类农业生产资料到位,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建立生产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确立项目具体承担人员,扎扎实实地把工作落到实处。 、举办示范样板田,促进大面积增产增效。 通过 样板 ,不仅使群众学到实用栽培技术,而且还直接带动大面积增产。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在样板的质量上狠下功夫,层层抓示范办样板,做到办一块,增效一块,提高样板水平,真正起到示范推广作用。 、狠抓技术措施到位率,不断提高项目实施质量。 我县生产力水平低,科技薄弱,所以,技术措施能否落实到位,是实现项目增产、增收的关键,必须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总结去年的经验,主要应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选用好适宜品种,择优布局。 高寒山区地势偏僻应主要以冬玉米和冬大豆为主,城郊及公路附近的地块应以蔬菜为主;二是适 时播种,突出一个“早”字,以防低温冷害。 要进行播期试验,掌握各个品种的最佳播种节令,做到适时播种;三是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早防早治,把病虫危害减到最低限度。 、加强科技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提高农民技术素质不但是项目实施后劲的基础,也是一项长期的、经常化的工作。 全县农科人员在抓好样板示范的同时,要继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广大农户科技意识明显增强,技术水平普遍提高,落后的生产方式得到明显改变。 、积极开展引种工作,加快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 当前,由 于科技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驱动,科研育种得到明显加快。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积极开展品种的引试工作,根据市场需求选出最优品种加以推广,不断加快品种更新步伐。 、建议出台鼓励性措施,培育营销组织,解决农民在生产中的后顾之忧。 尤其是各乡镇要加大跑市场、找信息、签订单的工作力度,积极扶持营销大户,不断疏通农产品的流通渠道,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冬玉米高产栽培 一、生长发育特性。 冬玉米属反季作物,根系发育较差,吸收水肥能力较弱,生长发育不如夏播玉米旺盛,同一品种,冬播比夏播植株矮小,生育期延长。 另外, 冬玉米怕霜冻,如生长期遇霜冻,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所以,一是必须选择无霜地区种植冬玉米,二是了解当地最低气温出现时期,安排好播期。 二、抓好技术培训。 农民收获玉米不久又来播种实属少见,为此,技术培训显得十分重要。 培训中应以田间为课堂,边讲边操作边示范效果最好。 技术培训采取分期进行,即第一期为播种期。 第二期为间苗、定苗追肥期。 第三期为防病、防虫、防霜期。 三、播种规格及密度。 根据冬玉米生长特性,气候特点,施肥水平等来确定播种规格及密度。 冬玉米种植以不影响大春 栽种为前提,尽量选用早、中熟品种,如扎单系列、中单系列等。 由于冬季气温低,冬播玉米比夏播玉米生育期延长 30~ 50 天,另外,玉米授粉期要错过当地最低气温期。 据气象资料,历年出现最低温是 1 月上、中旬,为使冬玉米少受或不受冻害,冬玉米播种节令应综合考虑,一般在 10~ 11 月。 冬玉米高产栽培,播种规格为宽窄行规范栽培,而宽窄行复合带 视单作还是间作来定。 单作,窄行为 50 厘米,窄行上种 2 行玉米,行距为 40 厘米,株距 13~ 17 厘米,宽行为 90~ 93 厘 米,每亩育苗5580~ 7140 株;间作,窄行 42 厘米,种 2 行玉米,行距 33 厘米,株距 13~ 17 厘米,宽行 133 厘米,宽行间种 3 行大豆或 2 行马铃薯,玉米每亩苗有 5700 株。 四、整地与播种。 计划种植冬玉米的田块必须做到谷黄捞沟排水,收谷后及时犁田晒垡,适时进行拖拉机耙碎,并根据田块大小开沟分畦,然后按宽窄行和株行距拉线开播种沟,进行定向湿直播,玉米每塘点播 2 粒,定苗 1 株。 大豆行距 33~ 40 厘米,塘距 13~ 17 厘米,每塘点播 2~ 3粒。 无论是玉米还是大豆,播种时要将种子按入板土,使种子能充分吸收 水份,达到全苗。 五、施肥。 冬玉米用肥要求氮磷钾配合施用,增施农家肥和锌肥。 亩用量:氮肥不少于 40 千克,磷肥 50 千克,钾肥 20~ 25 千克,锌肥 1 千克,农家肥 1 吨以上。 底肥要施在两塘玉米中间,肥料要避免与种子接触。 第一次追肥,苗高 4~ 5 片叶,亩用尿素 10 千克。 第二次追肥,苗高6~ 7 片叶,亩用尿素 20 千克,磷肥 20 千克,钾肥 10~ 15 千克。 第三次追肥于齐穗期,亩用尿素 5 千克,最好使用追肥枪深施。 六、盖膜。 冬玉米因气温比较低,土壤田间持水量随着雨季结束、降雨少、风多而减少。 为 此,通过盖膜增温保湿显得非常重要。 有关试验资料 表明,冬玉米盖膜与不盖膜产量悬殊两倍以上。 盖膜的田块要求土块要细,田块要整平,盖膜时膜要崩紧,薄膜四周的盖土要压紧但不宜盖得过多。 播种方式有两种:一是播种后盖膜,这种播式可以定向,可以把种子压到生土上,出苗率高,定向率可达 90%以上。 但要注意播后 5 天左右进行破膜,否则会造成烧苗。 二是先开沟施肥盖土,然后盖膜,盖膜后用尖桩破膜打洞播种,播后用细土把洞口盖好,这种播式可减少破膜工时,可避免烧苗,可确保全苗,但定向率比较低。 七、田间管理。 在播种结束 时只完成 30%的工作量,而 70%要在播后 4~ 5 个月内去实施。 一是播后如果土壤太干要灌 1 次出苗水,使其达到全苗,中后期要根据土壤含水量进行灌水。 二是要及时破膜,进行查苗、补苗、定苗。 三是根据底肥用量及苗势适时追肥。 四是冬播玉米常出现鼠、玉米螟、地老虎等危害,要做好防病、防虫、防鼠工作。 五是在田边地角做好杂草堆放熏烟防霜工作,在低温出现时及时点火熏烟防霜。 尤其是低凹田块要重点防范,在低温来临前喷施抗冻素。 冬玉米高产的栽培技术 摘要:冬玉米是一种反季节粮食种植,要做到高产优质需要付出许多艰辛的劳动,冬玉米的种 植既利用了冬季空闲的田地,又能得到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冬玉米对种植区域、温度、播种施肥和田间管理等方面要求很高,本文从多年示范、推广过程中摸索出一些生产经验。 ① 选择适宜种植区域; ② 选用良种,适期播种; ③ 合理密植,保证全苗,科学施肥; ④ 科学灌水,精心管理四个环节。 关键词:冬玉米、品种选择、播种期与播种、田间管理 六库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山高坡陡,全镇共有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