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m预应力混凝土t梁_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mm) ( Mpa) N1 17147 6888 N2 17245 6990 N3 17299 6996 求得 fl 后可知七束预应力钢丝均满足 fl 小于 l ,所以距长拉断为 x 处的截面由锚具变形和钢筋回缩引起的考虑反摩阻后的预应力损失 2s fflxl ; 2 dfl 。 若 fxl 则表示该截面不受反摩阻影响。 将各控制截面 2l 的计算列于下表: 锚具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计算表 截面 钢束编 号 x ( mm) fl (mm) (Mpa) 2l (Mpa) 平均值 跨中截面 N1 17147 6888 XLf 不受反摩阻影响 N2 17245 6990 N3 17299 6996 L/4 截面 N1 8597 10463 N2 8695 5991 XLf 不受反摩阻影响 N3 8749 6287 支点截面 N1 47 10974 N2 145 10692 N3 199 10796 ( 3) 预应力钢筋分批张拉时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4l ) 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应力损失取按应力计算需要控制的截面进行计算。 对简支梁取/4l 截面,并以其作为全梁各截面预应力钢筋应力损失的均值。 用下式计算: 4 12l E p p cm m 式中 m —— 分批张拉数, m=3 Ep —— 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39。 ckf 假定为设计同济大学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4 页 共 26 页 强度的 90%,即 39。 ckf = C50=C45,查附 表 12 得, 39。 cE = 104,故Ep = /39。 pcEE= 10 = pc —— 全部预应力钢筋的合力 pN ,在其作用点处所产生的混凝土正应力,2p p ppc N N eAI ,截面特性由表四中第一阶段取用。 其中 12()p con l l pNA =( ) = 2p p ppcN N eAI = 3 3 23924 12 .86 10 24 12 .86 10 97 972 27 10 48 77 10 = 所以4 12l E P p cm m = 31 =。 (4)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5l 对于采用超张拉工艺的高强钢丝束,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按下式计算: 5 (0 . 5 2 0 . 2 6 )pel p epkf 式中 — 张 拉系数,超张拉取 ; — 钢筋松弛系数, 低松弛钢丝取 ; pe — 传 力 锚固 时 的 钢筋 应 力, 采 用 L/4 截 面处 的 应 力 值1 2 4cope l l ln == Mpa 故 5l = 【 】 = Mpa ( 4)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损失 6l 混凝土收缩、徐变终值引起的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损失按以下式: 006 0 . 9 [ ( , ) ( , ) ]1 1 5p c s u E P p c ulpsE t t t t 式中 0( , )cs utt 、 0( , )utt —— 加载龄期为 0t 时混凝土收缩应变终极值和徐变系数终极值; 0t —— 加载龄期,即 达到 设计强度 80%的龄期,同济大学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5 页 共 26 页 log 28ck ck tff 计算得 0t =14d。 对于二期恒载 G2加载龄期 039。 t ,假定为 90d. 该构件所属的桥位为野外一般地区,相对湿度为 75%,则构件得名义厚度 h由图 截面可得 2/Ac u 2 751000/= 247 ㎜。 其中, cA 为构件的横截面面积, u 为构件与大气接触的周边长度,按《结构设计原理》表 123查得其相应的徐变系数终值为: 0( , ) ( ,14 ) 1. 84uut t t 0( , 39。 ) ( , 90)uut t t 混凝土收缩应变终值为: 10( ,14)ut 。 pc 为传力锚固时在跨中和 /4l 截 面的全部受力钢筋截面重心(该设计部考虑构造钢筋,故亦为预应力钢筋截面重心)处,由 PIN 、 1GM 、 2GM (考虑加载龄期不同, 2GM 按徐变系数变小乘以折减系数: 0( , 39。 ) / ( ,14)uut t t)所引起的混凝土正应力的平均值: 跨中 截面 : 1( ) ( 1 1 7 7 . 5 7 2 . 9 7 0 1 6 . 5 4 ) 2 1 2 0 . 0 4 2 3 0 6 . 5 8P I c o n l pN A k N 2 12, / 2 ( , 9 0 )() ( , 1 4 )p I p I p G u Gp c l n n n p u o pN N e M t MA I W t W 3 3 2 6 63 9 8 10 10 1194 2200 10 683 10() 10 10 10 10 = L/4 截面 : ( 11 77 .5 37 .0 5 2. 33 16 .5 4) 21 20 .0 4 23 77 .7 9PIN k N 2 12, / 4( , 9 0 )()( , 1 4 )p I p I p G u Gp c l n n n p u o pN N e M t MA I W t W 3 3 2 6 63 3 8 10 10 1327 2200 10 683 10() 10 10 10 10 = 所以 pc =( +) /2= 321 20 .04 24 5477 49 10psAAA =(未计构造钢筋影响) 同济大学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6 页 共 26 页 Ep = ㎜ 2001,/psps eIA 取跨中与 /4l 截面的平均值计算,则有 跨中截面: 2 1 2 0 . 0 4 1 1 8 9 . 3 2 4 5 4 1 2 4 4 . 32 1 2 0 . 0 4 2 4 5 4p p s sps psA e A ee AA = ㎜ L/4 截面: 2 1 2 0 . 0 4 9 8 0 . 5 2 4 5 4 1 2 4 7 . 12 1 2 0 . 0 4 2 4 5 4p p s sps psA e A ee AA = ㎜ 9= ( 5 3 0 .9 1 4 + 5 2 6 .8 5 1 ) 1 02094029( 1 2 1 8 .8 1 1 2 3 .5 ) / 2 1 1 7 1 .2。 773249/ 2 5 2 8 .8 8 3 1 01 1 7 1 .21 3 .0 15 2 8 .8 8 3 1 0 7 7 3 2 4 9pspse m mA m mI m m 将以上各式代入即得: 546 ( 5 10 10 4 6 4) 57 .241 15 05 92 1l M P a 现将 各截面钢束预应力损失平均值及有效预应力汇总 于下 表 各截面钢束预应力损失平均值及有效预应力汇总表 工作阶段、应力损失、计算截面 预加应力阶段1 2 4l I l l l ( Mpa) 使用阶段65plI l l 钢束有效预应力( Mpa) 1l 2l 4l lI 5l 6l lII 预加应力阶段pI con lI 使用阶段plI I con lI lI I 跨中截面 0 91 L/4截面 91 支点截面 91 六、预加应力阶段的正截面应力验算 (短暂状态的正应力验算) ( 1)构件在制作、运输及安装等 施工阶段 , 混凝土标号为 C50,张拉时取 R`= ,即 为 C45 号,由附表 11 内 查 得: 同济大学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7 页 共 26 页 39。 2 9 . 6。 39。 2 . 5 1[ ] 0 . 7 0 39。 2 0 . 7 2[ ] 0 . 7 0 39。 1 . 7 6c k tktc c c ktc t tkf M P a f M P af M P af M P a 2.截面上、下缘混凝土正应力 上缘: 1pI pI pnt Gct n nu nuN N e MA W W 其中: 31 0 8 7 . 9 9 2 1 2 0 . 0 4 2 3 0 6 . 5 8 1 0p I p I pN A N 1 2200gM KN m 截面特性见 表 四 代入上式得: 3 3 63 8 10 10 1194 2200 10 10 10t ct (压) 3 3 63 8 823 06 .58 10 23 06 .58 10 11 94 22 00 1072 27 10 02 10 02 10t cc = (压) MPaf ck 39。 预加力阶段混凝土的压应力满足限制要求。 预拉区混凝土没有出现拉应力,故预拉区只需配置配筋率不小于 %的纵向钢筋即可。 3.支点截面或运输、安装阶段的吊点截面的应力验算,其方法与此相同。 七、使用阶段的正应力验算 ( 1) 截面。35m预应力混凝土t梁_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以减小它所引起的过电压 ,它的性质似乎介于前两种接地之间 ,它防雷保护装置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有些像工作接地。 但它又是保障人身安全的有力措施 ,而且只有在故障下才发挥作用,它又有些像保护接地 ,它的阻值一般在 130的范围内。 由此可见 ,接地电阻取 10较合适。 查接地装置 i (冲击系数 )与 i (接地装置的冲击利用系数 )表 ,选用一字形的接地体。 查得 : = i
DD MM Δη =η maxη M0== η =η m+Δη =+= 同步转速的选择 )1/( m a xm a x1111 MMnn MMM nnn 111111 %)( ,所以 11n 可以不考虑, MMr nnnn 1101111011 。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7 错误 ! 未 找 到 引 用 源。 m in/ 55801110 rD
OS)传输。 ( 4) :支持固定和移动性的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口标准,工作在 2 GHz6 GHz 适用于移动性的许可频段,可支持用户站以车辆速度移动,已经于 2020年 12月完成,以 名称发布。 的目标是能够向上兼 容 ,因此它的标准化工作基本上是在 的基础上进行的。 目前定位的目标速率为车速,一般可以支持 120 km/h的移动速度。 带宽可以高达 70 Mb/s
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 ,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500mm,并应采用 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 100mm处进行固定。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 35KV 退火酸洗变电所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12 (13) 支架搭设按本模板设计,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可。 立柱及其 它 杆件
路电流被要求的越来越大。 各式各样的 微机监控设备的不断普及和应用,同样对防雷接地的要求逐渐增高。 以前由于接 地装 置的一些问题从而引发了主设备的损坏,变电站一度停止运行带来了巨大的 损失和严重的问题,给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因此变电站的防雷接 地措施必须要高度的重视起来。 变电站的接地系统是保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保障设备及人身安全的措施之一。 本次论文的主要工作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研究目标 本课题是针对我国农村 35KV 变电站进行防雷接地保护设计;根据变电站国家防雷接地标准,结合 35KV 变电站电气接线图以及具体情况,学习利用各种防雷接地装置等,实现 • 6 • 对变电站的直击雷防 护、雷电侵入波防护以及变电站的接地保护设计,具有一定广泛性。 主要研究内容 对雷电的产生、参数、危害等做到一个系统化了解掌握;学习各种用于变电站的防雷装置,包括避雷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