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kw出口三相异步电机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 9 页 共 62 页 转子外径 D2 =   mmD i 1 8 0 8   转子内径先按转轴直径决定(以后再校验转子轭部磁密): 2iD = 1极距 mpD i 2 9 3 1   1定子齿距 mmZDt i 0 1 6 3 1 8 11   转子齿距 mmZDt 0 2 0 8 1 8 22   1定子绕组采用双层叠绕组,节距 1~14 1为了削弱齿谐 波磁场的影响,采用转子斜槽,一般斜一个定子齿距 1t ,于是转子斜槽宽 mbsk 。 1设计定子绕组 每相串联导体数 212 os 139。 139。 39。 39。 1    KW iIm ADN 取并联支路数 21a ,可得每槽导体数 36 21223139。 11139。 1  Z NamN s  取 361sN ,于是每线圈匝数为 36。 1每相串联导体数 21623 363611 111  am ZNN S 每相串联匝数 10822162 11  NN 1 绕组线规设计 初选定子电密 239。 1 / mmAJ  ,计算导线并绕根数和每根导线截面积的乘积 239。 1139。 139。 11 mmJa IAN oi 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 10 页 共 62 页 其中定子电流初步估计值 AAII KW 1 s 39。 39。 39。 1   选用截面积相近的铜线:高强度漆包线,并绕根数 21iN ,线径 mmd  ,绝缘后直径 mmd  ,截面积 239。 1 mmAo  , 239。 11 mmAN oi 。 1设计定子槽形 因为定子绕组为圆导线嵌线,故采用梨形槽,齿部平行。 初步取 TBi 39。 1 ,估计定子齿宽为 mmBK Btb jFet 00 73 63 39。 139。 11   初步取 TBj 39。 1  ,估计定子轭部计算高度 mmBK Bh jFepj 39。 139。 39。 39。 1    按齿宽和定子轭部计算高度的估算值作出定子槽形,槽形尺寸参考类似产品决定,取 mr  , mb  , mb  , mh  ,mh  , mh  齿宽计算如下: 21121110111 2)222( rZ hhhDb ii     mm 0 0 7 2 0 5 36 0 1 4 0 8    111 110111 )22( bZ hhDb it     mm 0 0 7 3 0 8 9 36 0 0 1 4 0 8   齿部基本平行,齿宽 mbi  (平均值)。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 11 页 共 62 页 1槽满率 槽面积 2)(22 22139。 1121 rhhbrA ss    22 m   m 槽绝缘采用 DMDM 复合绝缘, mmi  ,槽楔为 h=2mm 层压板,槽绝缘占面积 )22( 11212139。 brrhA sii  = 26m10 槽有效面积   2626 mmAAA isef   槽满率   623211   efsif A dNNs (符合要求) 绕组系数 9 6 5 )90s in (1  pK 210s in32103s in2s in2s in1  qqK d 其中   103636012 1Zp  9 3 2 5 9 5 6  pddp KKK 每相有效串联导体数 3 2 dpKN  2设计转子槽形与转子绕组 预计转子导条电流 AAZ KNIKI dpI 2 1139。 139。 2  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 12 页 共 62 页 初步取转子导条电密 239。 / mmAJB  ,于是导条截面积 239。 39。 239。 1 6 mmJIA BB  初步取 TBt 39。 2  ,估算转子齿宽 mmBK Btb tFet 0101 39。 239。 239。 2    初步取 TBj 39。 2  ,估算转子轭部计算高度 mBK Bh jFepj 0 5 0 4 9 3 39。 239。 39。 39。 2    为获得良好的启动性能,采用平行槽,取槽口尺寸 mr  ,mb  , mb  , mh  , mh  , mh 。 齿壁不平行的槽形齿宽计算如下: 12222120222)](322[81 bZhhhDbi   mm 0 1 1 3 0 5 0 2 7 8   导条截面积(转子槽面积) 2)2( 2222212121202 rhbhbbA B   23221015022mm    估计端环电流 AApZII R 2 2 9 822 1 52 239。 239。   端环所需面积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 13 页 共 62 页 239。 39。 39。 1094 mmJIA RRR  其中端环电密 239。 39。 / mmAJJ BR 。 按照工艺要求所需面积确定端环内外径及厚度,得端环面积 26101100 mAR 。 磁路计算 2计算满载电势 初设 39。 EK =(1 39。 L )= ,得 VUE NL )1( 39。 1   2计算每级磁通 初设 39。 sK ,查得 NMK ,得 WbWbfNKK E dpNM 111  为计算磁路各部分磁密,需先计算磁路中各部分的导磁截面。 2每极下齿部截面积 262111 mmZblKA ptiFet  262222 mmZblKA ptiFet  2定子轭部计算高度  mmrhDDhsij3332111139。 1321 8 2 32  转子轭部计算高度 mmrhDDh sj333222i2239。 232323 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 14 页 共 62 页 轭部导磁截面积 262339。 11 107 6 6 5 mmhlKA jiFej   262339。 22 mmhlKA jiFej   2一极下空气隙截面积 262 104 7 2 8 61 5 9 3 mmlA ef   2磁路计算所选的是通过磁极中心线的闭合回路,该回路上的气隙磁密是最大值 B ,为此先找出计算极弧系数 39。 p ,由此求得波幅系数 11 39。  pavs BBF  2气隙磁密为 TTAFB s 6    2对应于气隙磁密最大值处的定子齿部磁密 TTAFZZblK tlBB tspptiFe eft 6111139。 11   转子齿部磁密 TTAFB tst 1 5 6 4 2 3 0 0 1 0 8 622   3从磁化曲线上找出对 应上述磁密的磁场强度 cmAHt /  cmAHt /  3有效气隙长度 mmKef 33     其中气隙系数按下式计算    2 1 3 0 3 )()(22010110111 bbtbtK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 15 页 共 62 页    0 1 8 8 )()(22020220222 bbtbtK   KKK 3齿部磁路计算长度 mmrhhLt 332121111 )(    mmrhhLt 332222122 )(    3轭部磁路计算高度   mmp hDL jj 339。 1139。 1 10217212 )(      mmp hDL jij 339。 2239。 2 1060212 )3(    3计算气隙磁压降 AABKF 7 6105 6 2 63   3齿部磁压降 AALHF ttt 32111   AALHF ttt 32222   3饱和系数 0 4 1 7 6 7 621s   F FFFK tt 与初设值 39。 sK 相比较,误差 %  1% 符合要求。 3定子轭部磁密的计算 TAB jj 01 6101 55 611   3转子轭部磁密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 16 页 共 62 页 TAB jj 9 9 2 8 1 30 1 5 5 0 622   从磁化曲线上找出对应上述磁密的磁场强度 cmAH j /  cmAH j /  4计算轭部磁压降 1 7 9 3 0 5 0 39。 1 jh , TBj  ,于是 21jC AALHCFjjjj 3239。 1111   39。 2 jh , TBj  ,于是 jC AALHCF jjjj 3239。 2222   4每极磁势  AAFFFFFF jjtt 21210    4计算满载磁化电流 AKNm pFI dpm 3 2 0 3 1 2 111 0   4磁化电流标幺值 1 0 *  KWmm III 4励磁电抗的计算  2 9 3 3 2 )(43272111efefsdpms lpKKNmfX  440 *  NKWmsms UIXX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 17 页 共 62 页 工厂计算时,往往采用近似的计算方法 )( NUE 1 7 0 1 0 11 *m1*   mKWNKWmNNKWNKWmsms IIIUIIUUIEUIXX 可见误差不太大,但却简单得多。 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