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5660mw火力发电厂电气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线路在一年内发生故障的平均次数)等等。 虽然在主接线中隔离开关数量很多,但均与断路器配套使用,且其故障比断路器小一个数量 级,为简化可靠性计算工作量,常把隔离开关的故障率分别计入其相邻的断路器或母线中,不致影响可靠性计算的准确性。 ( 2)断路器故障停运时间 Qf ( h)— 指查明或排除一次故障所需时间。 ( 3)断路器大修周期 0 ( ar )— 指每台断路器每年的平均大修次数,其值随断 路器类型及电压等级而异。 山西大学大东关校区 7 (4)断路器大修时间 0Qr (h) — 指每台断路器每次大修所需平均时间。 (5)断路器小修时间 Qr (h)— 指每台断路器每次小修所需的平均时间。 (6)断路器小修周期 Q ( r/a) — 指每台断路器每次小修所需平均时间。 (7)母线故障停运时间 Wf ( h)— 指母线因故障每次停运平均时间。 (8)母线检修周期 Wr ( r/a) — 指母线每年平均检修次数。 (9)母线检修停运时间 wr ( h)— 指母线每次检修平均时间 (10)故障查明时间 0 (h)— 每次查明故障所需的平均时间。 (11)隔离开关分(合)闸时间 c (h) — 指隔离开关操作一次(分或合)所需的平均时间。 750KV 采用 6SF 断路器,输电线路长度 L=150km,设备原始数据取为: 断路器故障率 Q ( af )= af ,母线故障率 W = af ,线路故障率 L = af ,断路器大修周期 0 = ar 、断路器小修周期 Q =1 ar 、断路器故障停运时间 Qf =60h、断路器大修时间 0Qr =500h、断路器小修时间 Qr =90h、故障查明时间 0 =、隔离开关分(合)闸时间 c =、母线故障停运时间Wf =8h、母线检修周期 Wr =1 ar 、母线检修停运时间 wr =6h。 双母线接线正常运行时 T L1 接 I 母线, T L2 接 II 母线, T L3 接 III 母线, T L4 接 IV母线,母联断路器投入,以固定连接方式运行,进行分析计算。 (1)先求其辅助系数 ① 断路器故障率 Q ;由 Qi = Q + + 100LL,对断路器分别计算。 其中母联断路器及一串中的中间断路器的 Q 修正为 2 Q 值,计算结果如下表(见下页): 山西大学大东关校区 8 双母线分段接线断路器故障率 断路器编号 线路长度 L (km) 自身故障率 Q )af( 线路影响率 100LL )af( 母线影 响率  )af( 某断路器故障率 Qi = Q + +100LL )af( QF1 150 QF2 0 0 QF3 150 QF4 0 0 QF5 150 QF6 0 0 QF7 150 QF8 0 0 QF9 0 0 QF10 0 0 QF11 0 0 QF12 0 0 山西大学大东关校区 9 一台半断路器接线断路器故障率 ② 断路器的故障停运系数 由公式 8760QfiQiQfiK  分别对不同方案求得。 ; QfK。 QfK。 QfK。 QfK断路器编号 线路长度 L (km) 自身故障率 Q )af( 线路影响率 100LL )af( 母线影响率  )af( 某断路器故障率 Qi = Q + +100LL )af( QF11 150 QF12 150 QF13 0 0 QF21 150 QF22 150 QF23 0 0 QF31 150 QF32 150 QF33 0 0 QF41 150 QF42 150 QF43 0 0 山西大学大东关校区 10。 QfK ; QfK。 QfK ; QfK。 QfK。 QfK。 QfK。 QfK。 QfK。 QfK ; QfK。 QfK。 QfK。 QfK。 QfK。 QfK。 QfK。 QfK。 QfK。 QfK ③ 断路器计划检修停运系数,由下式求得。 8760000iQrrQTTK   = 8 76 0 1  = ④ 母线故障停运系数 87608760  wfwwf KK  ⑤ 母线计划检修停运系数 8760 618760 ww  rwr TK  ⑥ 正常工作系数 :    41411211210 7 6 0 601 .ΚΚΚΚΚ w r iw fiQr iQf i :    41411211210 7 5 9 501 .ΚΚΚΚΚ w r iw fiQr iQf i ⑦ 一台断路器检修期间,另一台故障停运,引起对应线路被迫停运时间。 分别计算母线故障和断路器故障。 : )(5 0 02260602 12 2221 hTTTTrfffr  : )hTTTT rwfwfwfr (9 3 0 022882211 ⑧ 一母线检修期间,另一元件故障,引起对应线路被迫停运时间,分别计算断路器故障和母线故障。 山西大学大东关校区 11 a. 断路器故障: )(36212121 hTT wrfwr  b. 母线故障 : )(3621211 hTT wrwfwr  ⑨ 断路器或其他元件故障,引起对应原件被迫停运时间,分别计算断路器和母线故障。  nn c ( n视隔离开关需切换台数而定) ⑩ 全部元件正常时,某断路器或母线故障的停运频次由式 2020 ffr K   可得。 断路器检修时,另一断路器或母线故障的停运频次由式 2221 frfr K   可得。 以上辅助参数经计算后,将其结果列表,见附表 1 和附表 2。 根据全概率定理可 求得:各元件的停运概率;各元件每年停运的时间;同时切除两元件的概率;同时停运频次等可靠性指标。 ( 2)两方案可靠性计算结果分析 各回路每年停运频次及停运时间对比表 停运 元件 停运频次( f/a) 停运频次比 每年停运时间( h) 停运时间比 I II I/II I II I/II L1 8 L2 6 L3 5 L4 4 T1 3 T2 8 T3 T4 9 注: I为双母线四分段接线, II为一台半断路器接线 从上述表格可得:元件的停运频次,双 母线四分段接线相应比一台半断路器接线要高 ~ 倍;元件每年停运时间要高 ~ 倍。 通过逻辑表格法对两方案分析计算,明显得出一台半断路器接线的可靠性优山西大学大东关校区 12 于双母线四分段接线。 电气一次主接线方案的经济性计算 经济比较主要是对各方案的综合总投资和年运行费进行综合效益比较。 采用最小费用法,对两方案进行经济计算比较。 双母线分段断路器接线 元件 单价(万元) 数量(个) 总价(万元) 断路器 QF 340/台 12 4080 三柱式隔离开关 QS 43/组 32 1376 接地开关 15/组 4 60 TA 28/只(每相) 12 3 1008 TV 9/只(每相) 8 3 216 避雷器 11/只(每相) 8 88 (1)主体设备投资: )68280 (万元O ( 2)综合总投资 : (万元))()( 5 5 91 0 04016 8 2 81 0 010  OO。 取系数。 不明显的附加费用比例—注: 4075 0 KV (3)年运行费用 计算 主接线中电气设备的运行费 .,~()(2121OUOOUOUUU折旧费,取—为综合总投资;)检修维护费,一般取(—注:万元) ( 4)用最小年费用法进行比较 折算到第四年的总投资  万元))(2 4 7 4 3 6 4)()()()( 5 5 9)(()()()()1(4434241444202034202024202014202044110OOOOOrOO tttttmmttt 山西大学大东关校区 13 折算年运行费 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51((%)51((%)51((%)51((%)51(()100401(6828204120392038203720342033203220292028202720242023202220192018201720202020UUUUUUUUUUUUUUUUUU 2 0 8 6 0 9 5 911110 2 3 0 7 111119 2 6 7 3 111115 9 6 8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415)(1)(1)(1)(1)(1)()()(1)()1(1)1(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4294262308425)421203342041620284154112023410462018454434202042920414262038425203742120334202032416202820274112023410202246201845201744202034202043295441 10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