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7 回升,毛猪 元 /斤, 6 月份以后毛猪迅速回升,由月初 元 /斤涨到月末 6元 /斤,后丘肉为 9元 /斤,腰条肉为 7元 /斤,从 2020年 6 月份到年末我县毛猪一直持续上涨,到 12 月初最高达到 8 元 /斤,进入 2020年上半年,由于生猪 存栏量不足,育肥猪 出栏量减少,养殖成本增加等因素,导致我 省 生猪市场价格一直持续走高, 尤其是 今年上半年 生猪市场价格明显上升, 到 7 月份生猪市场价格已达到历史最高点, 当地市场毛猪收购价每公斤已上升至 20元,平均每公斤猪肉价格已达到 28 至 34 元,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市场前景广阔。 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生猪市场风险的影响,生猪养殖将会进入“上档升级”时期,散养户因数量、防疫和管理上的粗放,面临着更大的养殖风险和市场销售问题,散养户逐渐减少,规模养殖是今后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决定养殖业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只有生猪养殖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服务指导、科技应用、疫病防控、产品销售 、质量控制等的系统化、专业化、标准化,保证养殖效益和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利于国家宏观调控,稳定生猪产品市场,维持消费水平。 随着国家对规模养猪场扶持力度的不断完善和加大,规模养殖所占份额将会不断增多,对稳定市场,便于整体支配和提高规模效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政府生猪宏观调控政策和生猪市场变化规律的影响和指导下,我县生猪生产将会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区域化发展格局,注重良种培育和引进,加大基础母猪量的扩繁 品 质的提高。 目前看,全县养殖户饲养母猪积极性仍很高,母猪随市场波动,变化不大,生产发展趋势良性循环。 由于 各级政府制定并出台了宏观调控政策 项目立项背景 8 和措施,采取了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了解产品发展方向。 降低风险程度,减少风险发生的频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收入。 抢占市场制高点,降低生产成本,来规避价格带来的风险。 合作社成员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 通河县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是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和农村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成立的养殖户经济组织,是为适应发展质量效益型现代畜牧业而自发的社会民众团体,使广大农民在短期内脱贫致富走上小康之路。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项目建成 达产后不仅能为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带动当地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民合作社所有成员积极参与此项目建设,对申请项目建设积极支持,并通过召开会员大会等有效形式,积极鼓励成员筹措项目建设自筹资金,确保自筹资金按时足额到位,拓宽增收渠道。 本项目建设对于当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实现农村产业化,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建议尽快立项。 项目目标 9 第三章 项目目标 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农办 [2020]170 号《关于印发2020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件精神和《 2020年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导意见》要求,特制定以下建设目标: 以国家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逐步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并实行分散饲养、集中管理、统一销售的产业化模式。 2020 年拟扩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一处,总占地面积 60亩 ,现有猪舍面积 1600平方米,种猪存栏 130头,年生猪饲养量 2300头, 2020年末出栏商品猪 2200头,创产值 387万元,实现经济效益86万元。 该项 目需购进优良种猪 50头,新扩建标准化猪舍 730平方米, 2020年末种猪存栏达 180头,年计划生猪饲养量达 3600头,计划出栏商品猪 2020头的目标。 项 目建设方案 10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地点 该项目区位于 通河县祥顺镇 新丰村, 哈肇公路沿线,距县城 37公里 处 ,交通便利,是一个以养殖业与种植业为主的大镇,发展畜牧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地域优势和 区位优势。 该项目区主要选择在祥顺镇新丰村,交通便利,远离居民区,地势高燥、向阳,周边环境清洁,是发展商品猪生产的理想场地。 该 基地 始建于 2020 年, 基地 总占地面积 60 亩 , 占用土地为一般耕地, 现有标准化圈舍 6栋,总面积为 1600平方米,有 合作社成员 30人。 生猪饲养量 2300头, 现有种猪存栏 130头 , 其中: 长白 公猪 8头,大白公猪 2 头,能繁母猪 94头,后备母猪 26 头。 品种购进 从北京顺鑫种猪场 购进 种猪杜洛克、长白、大白等培育品种 种猪共50头,其中长白母猪 20头,大白母猪 20 头。 种公猪 10头,其中大白 2头、长白 2头、杜洛克 6头, 5000元 /头。 引进的种猪为 5月龄,体重为 70公斤 左右。 项 目建设方案 11 设备购置 购进供水系统 4 套, 5000 元 /套。 打机电井 1 眼及设备, 万元 /眼。 供暖系统设备 3 套, 5000 元 /套。 病死畜焚烧炉 1 套, 万元 /套。 填埋井 2 眼, 万元 /眼。 减振、除尘设备 1 套, 万元 /套。 以上设备共需资金。 设施建设 扩建标准化猪舍 730 平方米, 700 元 /平方米。 污水处理站 1 座, 万元 /座。 饲料库及加工车间 200平方米, 750元 /平方米。 防疫室 50平方米, 2020 元 /平方米。 固废处理间 200 平方米, 50 元 /平方米。 以上设施共需资金 万元。 科技培训 科技培训费 3 万元。 项目前期工作费 前期工作费 万元 该项目总投资规模为 140 万元。 项 目建设方案 12 科技措施 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实行科学健康养殖。 要全面实施良种、良法、良料工程。 积极推广普及先进养猪生产工艺,采用综合配套养猪技术,种猪人工授精技术,进一步提高种猪利用率,提高其生产性能,增加养猪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要重点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养殖,推动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尽快向现代化、集约化方向转变,要以发展良种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标准化优良品种的培育、引进、扩繁和普及步伐, 引进长白或大白等优良品种,为本县及周边县份提供优良可靠的猪源,满足市场需求。 要通过先进技术和设施,为养猪业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要采用封闭式饲养的管理方式,实行疫病防制技术,强化动物免疫工作,强制免疫和常规免疫率要达到 100%,以确保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要大力推广三 元杂交组合技术,提高商品猪、瘦肉猪生产水平,形成商品猪生产体系。 要 完善体系,实施安全发展,加强动物防疫和畜产品投入品的安全执法力度,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疫病防治、疫情监测和技术指导培训等环节,规避养殖和市场风险,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要切实加强科技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每年投入资金 3万元,培训技术人员达 200 多人次。 技术流程 商品猪主要养殖生产技术流程为: 品种引进 配种 怀孕期 产仔 育肥期 出栏 销售 项 目建设方案 13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技术方案 本猪场为商品猪规模化养殖场 ,采用自养自繁方式生产三元商品代育 肥猪。 纯种猪全部采用外购的方式,在种猪的杂交改良上,要全面推广实施优良种猪人工受精技术。 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需要二元母猪做母本,主要涉及的是二元母猪的培育、繁殖和改良。 主要猪种有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 种 猪等 优良品种。 大白猪和长白猪繁殖力最高,杜洛克猪 育 肥育力最优,因此,为了肉猪产品能占据市场和获得最好经济效益 ,采用大白猪、长白猪互为母本,繁育二元杂交猪,从中选出优秀的二元母猪,作为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的母本,(所有二元杂交公猪和剩余的二元杂交母猪都用来育肥)再以杜洛克猪为终端父本进行三元杂交生产优质瘦肉型商品 猪 ,提高生产性能。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规范技术,人为的采集公猪的精液,经过预先处理,精液再输入到发情母猪的阴道内的过程。 通过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大大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减少猪传染病的发生。 人工授精技术内容: 公猪调教 调教年龄 后备公猪 78月龄可开始调教,有配种经验的公猪也可进行采精调教。 采精及处理 项 目建设方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