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万吨西山选煤厂初步设计(精煤灰分ad≤1050)(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占本层 /% 占(入选)全样 /% 灰分 /% 占本层 /% 占(入选)全样 /% 灰分 /% 占(入选)全样 /% 灰分 /% 0 0 0 0 0 0 合计 浮沉资料校正 浮沉资料的校正通常用调出量法。 校正的基准为筛分综合表中的相应粒级综合校正灰分值为准。 注意煤泥灰分不校正,则 浮筛 AAΔ 式中 Δ —— 灰分校正系数,此值可正、可负, % 筛A—— 筛分表中参加浮沉各粒级的综合校正灰分减去综合浮沉表中 浮沉煤泥的灰分, % (精煤灰分 Ad≤ %) 第 12 页 共 105 页 浮A —— 综合浮沉表中各密度级累计灰分(去泥), % 校正前后的灰分仍为除去浮沉煤泥的灰分,但其方法假定各密度级灰分不变,调整各密度级质量百分数。 ( 1) +178。 cm3密度级质量百分数增加 x%,同时相应减少 178。 cm3密度级的质量百分数 x%,其总质量百分数 仍为 100%。 增减 x%后,建立新的平衡关系如下筛AAx)(ΓAx)(Γ .... 10081818181 化简后,得: )( )(100 AA AAx 浮筛 ( 22) 式中 x—— 校正值, 筛A—— 筛分表中参加浮沉各粒级的综合校正灰分减去综合浮沉表中浮沉煤 泥的灰分, % 浮A —— 综合浮沉表中各密度级累计灰分(去泥), % —— +178。 cm3密度级灰分, % —— 178。 cm3密度级灰分, % ( 2)按校正值 x 将大于 +178。 cm3和 178。 cm3密度级的质量百分数进行调整。 考虑到 x应按比例分配到 +178。 cm3和 178。 cm3各密度级中去则有: xΓΓΓΓxΓΓ.n.n.n..39。 .39。 8181818181811 0 0 ( 23) 式中 39。 ΓΓ 、 —— 分别为 +178。 cm3密度级调整后和调整前的质量百分数, %; n .n . ΓΓ 39。 8181 、 —— 分别为 178。 cm3密度级调整后和调整前的质量百分数, %。 如果 +178。 cm3密度级别中,不止一个密度级,也参照 178。 cm3密度级的算法。 其他煤质资料综合 煤的其他资料是指煤泥筛分试验、煤泥浮沉试验以及煤泥浮选试验等。 根据所给的原始资料,我们可以分析煤泥筛分试验、煤泥浮沉试验。 煤泥筛分试验资料综合和校正 小筛分综合和校正方法和大筛分综合和校正 方法相同。 华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3 页 共 105 页 表 231 A矿原生煤泥筛分试验结果 原生煤泥小筛分试验报告表 粒级 mm 产率 /% 占入选 /% 灰分 /% 灰分 (校正 )/% 〉 ~ ~ ~ 合计 表 232 B矿原生煤泥筛分试验结果 原生煤泥小筛分试验报告表 粒级 mm 产率 /% 占入选 /% 灰分 /% 灰分 (校正 )/% 〉 ~ ~ ~ 合计 (精煤灰分 Ad≤ %) 第 14 页 共 105 页 表 233 两种原生煤泥 级筛分试验结果综合表 筛分资料综合表 A矿资料 B 矿资料 综合 粒级 mm 占本级/% 占(入选)全样/% 灰分 /% 占本级/% 占(入选)全样/% 灰分 /% 占(入选)全样 /% 灰分 /% ~ ~ ~ ~ 合计 煤泥浮沉试验资料综合及校正 小浮沉综合和校正方法和大浮沉综合和校正方法相同。 表 234 A矿 原生煤泥浮沉试验结果 原生煤泥浮沉试验综合表 密度级 产率 /% 产率 (校正 )/% 占入选 (校正 )/% 灰分 /% 合计 华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5 页 共 105 页 表 235 B 矿 原生煤泥浮沉试验结果 原生煤泥浮沉试验综合表 密度级 产率 /% 产率 (校正 )/% 占入选 (校正 )/% 灰分 /% + 合计 表 236 两种原生煤泥 级浮沉试验结果综合表 ~ 0mm 浮沉实验综合表 A矿资料 B 矿资料 合计 密度级 占本层/% 占(入选)全样/% 灰分 /% 占本层/% 占(入选)全样/% 灰分 /% 占(入选)全样/% 灰分 /% 合计 (精煤灰分 Ad≤ %) 第 16 页 共 105 页 第 三 章 煤质资料的分析 及工艺流程的制定 煤质资料的分析与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煤的内在特性和制定选煤流程。 煤质资料分析的内容包括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筛分和浮沉资料、可选性等。 煤的筛分、浮沉资料分析 煤的筛分特性 ( 1) 煤炭在 开采、运输、装卸以及选煤加工过程中,其粒度组成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变化程度随着煤的性质以及工艺设备环节不同而不同。 筛分试验的目的是测定煤的粒度组成和各粒级产物的质量特征(灰分、硫分等)。 它是合理利用煤炭以及设计选煤厂的基础材料。 筛分试验试样来自生产煤样,试验方法按 GB/T4771998《煤炭筛分试验方法》进行,煤样的制备应严格执行 GB4741996《煤样的制备方法》规定。 原煤筛分试验表见表 211 ( 1)〉 50mm 粒级情况 将 50mm 粒级的煤采用手选的方法分开并进行分析试验,得到煤、夹矸煤、矸石 和硫铁矿物的含量和灰分。 夹矸煤含量和结构特征可以作为选择入选粒度上限的参考因素。 夹矸煤含量的结构特征是指煤炭中有机质与矿物质所存在的连接状态,通过测定有机质条带的厚度以及其所占的比例,结合夹矸煤的含量来考虑分选上限。 矸石的含量可以用来评定原煤的含矸量等级。 含矸量标准见下表: 表 311 入厂原煤含矸量等级(参考值) 含矸量(占全样 %) < 1 1~5 > 5 含矸等级 低矸 中矸 高矸 矸石含量低、煤质好的动力煤可以考虑手选后直接作为商品煤进行出售。 动力煤含矸量高时应当考虑机械选煤方法。 分选炼焦煤时, 由表 211 可知 +50mm 的粒级情况:原煤含矸量约为 %。 由上表可知,含矸量属于 高 矸等级。 适合用 机械排 矸。 ( 2) 各粒级含量分析 如果各粒级的质量百分数相近,说明原煤的粒度分布均匀;如果大粒级含量较多,且灰分较低,则说明煤质较硬。 对于 13mm 以下末煤含量大的原煤,特别是 3mm 以下粉煤含量大的易碎原煤,在确定分选方法时应当谨慎对待。 由表 211 可以看出,各粒级的质量百分数比较接近,说明原煤的粒度分布均匀。 华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7 页 共 105 页 ( 3)各粒级质量分析 由表 21 213 可以看出,灰分随着粒度的减小而减小,包括 低,比原煤灰分还低,说明原煤质脆易碎,不存在泥化现象。 表 213 是入选原煤的粒度组成综合表,从中可以看出,入选原煤 3~ 粒级的含量 %最 大,为主导粒级;其次是含量为 %的 13~ 6mm 粒级。 13mm 以下的煤为 %,含量大;特别是 3mm 的粉煤含量为 %,又是易碎原煤,在确定分选方法时应当谨慎对待。 表 214 是入选原煤 的原生煤泥筛分组成综合表,主导粒级是 ~ ,含量为 %,其次是含量为 %的 ~ ,这种粒度组成非常有利于浮选。 煤的浮沉资料分析 浮沉试验是不同密度的重液,将各个粒度的煤炭分成不同的密度级,测定其产率和质量。 浮沉资料是评定煤的可选性和分选作业流程计算的依据,而可选性的难易又是选煤厂设计和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 ( 1) 各密度级灰分和含量分析 表 214 是入选原煤( 50~ )的浮沉组成综合表,从中可以看出,低密度级( )的产率 (%)高、灰分 (%)低,中密度级( ~ )的产率( %)低、灰分 (%)偏高,高密度级( +)的产率( %)低、灰分( %)高。 说明可以生产出一定数量且灰分较低的精煤,表 215 是入选的原生煤泥( ~ 0mm)的浮沉组成综合表,其各密度级的产率和灰分的分布规律同上。 ( 2) 原煤浮沉资料是绘制可选性曲线、求出理论分选指标的依据。 首先依据 50~,如 表 312 (精煤灰分 Ad≤ %) 第 18 页 共 105 页 表 312 50~ 原煤浮沉实验综合表 50~ 原煤浮沉实验综合表 A 矿资料 B 矿资料 合计 密度级 占本层 /% 占(入选)全样 /% 灰分 /% 占本层 /% 占(入选)全样 /% 灰分 /% 占(入选)全样 /% 灰分 /% 0 5 0 0 0 0 合计 华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9 页 共 105 页 由 表 312中数据可画得 粒级的可选性曲线,如下图: 表 313 δ177。 含量评定可选性方法见下表: 分选密度177。 含量评定可选性方法 177。 含量 /% 可选性等级 易选 中等可选 较难选 难选 极难选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当生产灰分为 %的精煤时,其δ177。 含量 为 ,为 较难选 煤。 ( 1) 煤的其他资料分析 煤的其他资料是指煤泥筛分试验、煤泥浮沉试验以及煤泥浮选试验。 煤的筛分试验是将 粒级进一步筛分成个粒级并测定其灰分,确定各粒级含量的试验。 煤泥筛分 试验应按 MT/T 5893《煤炭筛分试验方法》进行。 煤泥干法筛分可以达到 200 网目(国际标准筛孔为 )。 如果设计时考虑煤泥分级浮选,需要了解细煤泥颗粒组成,可以采用湿法筛分,或用水析分级。 煤泥筛分试验的深度以及是否做这些试验,取决于选煤工艺的要求。 煤泥浮沉试验是分析研究 粒级密度组成的主要方法。 当前部分重选设备分选下限可以在 以下,利用煤泥浮沉试验资料可以判断 粒级的重选效果,但是可能与实际生产有较大的出入。 (精煤灰分 Ad≤ %) 第 20 页 共 105 页 煤的可选性 煤的可选性是一个概略的定性概念,它表 示按要求的质量指标从原煤中分选出精煤产品的难易程度。 在选煤方法一定的情况下,影响煤的可选性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密度组成(煤炭固有特性)和产品的质量要求(外在因素)。 浮沉试验结果(密度组成)就是可选性的全部信息。 从密度组成来看,低密度级含量(产率)多,中间密度级含量少,表明可选性好,反之,可选性差。 对精煤产品的质量要求是影响和决定可选性难易程度的一个重要。240万吨西山选煤厂初步设计(精煤灰分ad≤1050)(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22 按强度计算搅拌轴的轴径 29 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VI 第 4 章 压力试验校核 33 第 5 章 制造、检验与验收 34 结 论 35 参考文献 36 致 谢 37 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 前 言 设计任务:。 内容简介: 1. 第一章对各类反应器的特点、应用场合进行了比较。 通过对比,更进一步的了解到反应器在化学工艺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 2. 第二章
套上,刀套再通过销与刀轴连接。 在整地机下地作业之前,刀片的安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如果安装不恰当,将会严重的影响作业质量,并会因为刀片的旋转不平衡,从而导 致机具的损坏和震动增大,很不安全。 为了使得整地机在作业时,避免漏耕、堵塞,使得刀轴受力均匀,刀片在刀轴上的排列应满足以下要求: , 左右刀片按一定的顺序依次入土 ,使得受力均匀 , 减少震动。 ,避免发生干扰。 , 要保证切土比相等 ,
7 回升,毛猪 元 /斤, 6 月份以后毛猪迅速回升,由月初 元 /斤涨到月末 6元 /斤,后丘肉为 9元 /斤,腰条肉为 7元 /斤,从 2020年 6 月份到年末我县毛猪一直持续上涨,到 12 月初最高达到 8 元 /斤,进入 2020年上半年,由于生猪 存栏量不足,育肥猪 出栏量减少,养殖成本增加等因素,导致我 省 生猪市场价格一直持续走高, 尤其是 今年上半年 生猪市场价格明显上升, 到
案及馏分性质 ( 1) 表中收率可查图 22 得 ( 2) 密度求法: 根据公式:体积分数( ψ%) =质量分数( ω%) 原油密度 ρ ∕馏分密度 ρ ,求得馏分密度。 例如:重整原料密度: ρ=质量分数( ω%) 原油密度 ρ∕体积分数( ψ%) = 3 油品性质参数及 闪蒸 塔工艺计 算 油品性质参数的计算 油品性质参数的计算以重整馏分为例进行 计算。 蒸馏数据的相互转化 由 图 22
................... 62 第 9 章 给水排水 .................................................................................................................... 63 设计范围 ........................................
机地结合起来,使理论教学更直观,实践过程更容易。 国内外研究状况 在国外主要开发的是发动机电子控制故障诊断系统,代表产品有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推出的称之为 CAMS和 SBDS的故障诊断咨询系统。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维修、信息及技术部门联合开发了 “维修技术咨询系统 ”和丰田发动机集中电子控制 TCCS 的诊断系统。 汽车电子控制实验台的发展趋势是朝着人工控制智能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