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线路继电保护设计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b X     同样地分析保护 4 的分支系数。 当 AB 段发生接地故障,变压器 6 有助增作用,如图 9 所示。 0 BCX05 TX06 TX03 TX04 TX1X2XABMI CBMIC BMI M 对 1X ,当只有一台发电机变压器组运行时 1X 最大 ,有 1 5 4 8 6 3 ( )1 m a x 0 . 3 0 .X X XT B C      当两台发电机变压器组运行时 1X 最小,有 0 . 3 7 .5 4 8 5 5 .5 ( )1 m in 0 .2X TXX BC      最小分支系数 5 5 . 51m i n1 1 3 . 7 7 54 . . m i n 202 m a xXK b X     图 9 保护助增图 15 4 保护的配合及整定计算 保护 1 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 保护 1 零序保护第 I 段整定 (1) 保护 1 整定计算 零序 I 段: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母线 B 故障流过保护 1 的最大零序电流为 0 .2 2 9 ( )0 .1 . m a xIA 故 I 段定值 3 1 . 2 3 0 . 2 2 9 0 . 8 2 4 4 ( )0 . 1 . m a xIII K I k As e t r e l      为求保护 1 的零序 II 段定值,应先求出保护 3 的零序一段定值,设在母线 C处分别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求出流过保护 3 的 最大零序电流。 此时有 4 5 6 .51 . 1 1 . 1 1 . 3 1 . 3( ) ( ) 5 .6 8 ( )1 2 1 . 1 .2 2 5 1 .5X X X XG T G TZ Z X XA B B C       0 . 1 0 . 5 0 . 3[ ( ) ( 7 9 . 5 1 0 4 8 ) 7 . 5 5 6 . 8 8 7 . 5 6 . 6 3 ( )0 0 . 0 .2 2 2X X XT T TZ X XA B B C        母线 C 单相接地短路时,有 115 33 . 6 9 ( )0 5 . 6 8 5 . 6 8 6 . 6 31 EI k Af Z Z Z          从而求得母线 C 单相接地短路时流过保护 3 的电流 7 .53 .6 9 0 .4 3 ( )0 .3 5 6 .8 8 7 .5I k A   母线 C 处两相接地短路时,有 5. 68 6. 63 3. 06 ( )20 5. 68 6. 63ZZ     正序电流 115 37 . 6 ( )1 5 . 8 6 3 . 0 61 2 0EI k Af Z Z Z     16 零序电流 5 . 6 82 7 . 6 3 . 5 ( )01 5 . 8 6 6 . 6 3ZI I k Aff ZZ         从而求得流过保护 3 的电流 7 .53 .5 0 .4 0 8 ( )0 .3 5 6 .8 8 7 .5I k A   这样,母线 C 处两相接地短路时流过保护 3 的最大零序电流 0 .4 3( )0 .3 . m axI kA (2) 保护 3 的零序 I 段定值为 3 1 . 2 3 0 . 4 3 1 . 5 4 8 ( )0 . 3 . m a K I k As e t r e l      这样,保护 1 的零序 II 段定值为 1. 548 0. 358 ( ).1 .3 1. . m i nIIKI I Ire lI I k Ase t se tK b     校验灵敏度:母线 B 接地故障流过保护 1 的最小零序电流 0 .1 9 4 ( )0 .m inI kA 灵敏系数 3 0 .1 9 4 30 . m in 1 .6 2 60 .3 5 re III s e t    (3) 保护 4 整定计算 零序 I 段: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母线 B 故障流过保护 4 的最大零序电流为 axIA , 故 I 段定值 3 1 . 2 3 0 . 3 2 7 1 . 1 8 ( )0 . 4 . m a K I k As e t r e l      为求保护 4 的零序 II 段定值,应先求出保护 2 的零序一段定值,设在母线 A处分别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求出流过保护 2 的最大零序电流。 此时有 4 6 . 5 51 . 3 1 . 3 1 . 1 1 . 1( ) ( ) 4 . 5 2 ( )1 2 1 . 1 .2 2 5 1 . 5X X X XG T G TZ Z X XA B B C        0 . 3 0 . 5 0 . 1[ ( ) ] ( 5 5 . 5 1 0 7 2 ) 7 . 5 8 0 . 4 7 7 . 5 6 . 8 6 ( )0 0 . 0 .2 2 2X X XT T TZ X XB C A B        17 A 处单相接地时,有 115 34 . 1 7 9 ( )0 4 . 5 2 4 . 5 2 6 . 8 61 2 3EI k Af Z Z Z        从而求得流过保护 2 的电流 79 56 ( ) 80 .47 k A   A 处两相接地时,有 ( )20     正序电流 115 39 . 1 7( )1 4 . 5 2 2 . 7 2 31 2 0EI k Af Z Z Z     零序电流 4 . 5 22 9 . 1 7 3 . 6 4 ( )01 4 . 5 2 6 . 8 60ZI I k Aff ZZ        从而求得流过保护 2 的电流 7 .53 .6 4 0 .3 1 ( )0 .2 8 0 .4 7 7 .5I k A   这样,流过保护 2 的最大零 序电流 0 .3 5 6 ( )0 .2 . m axI kA (4) 保护 2 的零序 I 段定值为 3 1 . 2 3 0 . 2 5 6 1 . 2 8 6 ( )0 . 2 . m a K I k As e t r e l      这样,保护 4 的零序 II 段定值为 86 9( ).4 .2 4. . m inIIKI I Ire lI I k Ase t se tK b     校验灵敏度:母线 B 接地故障流过保护 4 的最小零序电流 ( ) inI kA 18 灵敏系数 3 78 30. m in 9.1IK re III se t   (5) 计算母线 A 发生接地短路时 (最大运行方式、单相及两相接地 )流过保护1 的最大零序电流,然后将该 零序电流值与保护 1 的 I、 II 段定值相比较,如果零序电流小于定值,则 A 母线接地短路时保护 1 的零序电流继电器不会启动,所以不必加方向元件;如果零序电流大于定值,则必须加装方向元件。 对保护 1而言:由第 (4)问分析知道:当母线 A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单相接地时流过保护 1的零序电流最大,为: 3 3 3 0 . 3 5 6 1 . 0 6 8 ( )0 . 1 . m a x 0 . 2 . m a xI I k A   ,大于保护1 的 I、 II 段整定值,故需要加装方向元件。 对保护 4 而言:当母线 C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单相接地时流过保护 4 的零序电流最大,为: 3 3 3 0 . 4 3 1 . 2 9 ( )0 . 4 . m a x 0 . 3 . m a xI I k A   ,大于保护 4 的 I、 II 段整定值,故需要加装方向元件。 (6) 不灵敏 I 段按躲过非全相振荡整定,即按在 1 处断路器单相断开、两侧电势角为 180176。 时流过保护 1 的零序电流整定。 此时有 1 . 1 1 . 1 1 . 3 1 . 3 5 2 4 1 6 6 .5 5 1 .5 ( )1 1 . 1 .22X X X XG T G TZ X XA B B C          0 . 1 0 . 3 0 . 5( ) 7 . 5 7 2 5 5 . 5 1 0 8 7 . 9 7 ( )0 . 0 .2 2 2Z X XT T TZ X XA B B C         单相断开时,故障端口正序电流 11522 s in 321 . 5 8 ( )1 5 1 . 5 5 1 . 5 8 9 . 9 71 2 0EI k Af Z Z Z      故障端口也是流过保护 1 的零序电流,即 5 1 . 52 1 . 5 8 0 . 5 8 3 ( )01 5 1 . 5 8 7 . 9 820ZI I k Aff ZZ      接地短路时流过保护 1 的最大零序电流为 ,二者中取大者,故保护 1 的不灵敏 I 段的定值为 3 1 . 2 3 0 . 5 8 3 2 . 0 9 9 ( ) K I k Afs e t r e l      19 5 继电保护设备选择 互感器的选择 互感器分为电流互感器 TA 和电压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