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亩大方茶种植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放。 做到当天鲜叶 ,当天炒制完毕。 摊放程度掌握 :一般摊放 2~ 3h后翻 1 次 ,操作要轻 ,抖散均匀。 当鲜叶叶面光泽消失 ,叶色转为深暗绿 ,青草气基本消失 ,散发花果清香 ,手捏叶质较柔软时 ,鲜叶摊放适度。 摊放适度的芽叶含水率为 70%~ 80%,减重率为 15%~ 20%。 物料平衡分析 歙县 1000亩大方茶种植基地新建项目 第三章 项目目标 13 顶谷大方茶原 料全部来源于项目区 1000 亩茶园基地内农户生产,项目区环境优良,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茶叶品质优异,项目区内茶园面积 1000 亩,年产鲜叶 550 吨,保证了本项目的有利实施,项目区内交通便利,水电充足,燃料充分,有 205 国道及徽杭高速公路,新安江水库库区内,水质清澈,水源充足,县供电该社在各乡镇设立供电所,保证了各村通电的需求。 歙县 1000亩大方茶种植基地新建项目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17 第 四 章 、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建设地点:黄山市 县桂林镇宋江村飞布山。 主要建设内容: 新建老竹大方茶种茶园 1000 亩。 新建茶园机耕道路 1 公里。 购买 300 万株竹铺种茶苗。 购买有机肥料 200 吨。 购买太阳能灯光杀虫灯 10 台。 购置茶园修剪机 10 台。 项目区域面积约 50000 亩。 包括 县桂林林场一部、洪村口金锅岭村(金川村)、岑山村、宋村“一场三村”所属林地、高山、丘陵、平地相嵌地带,区域范围由东至西有 大牛山、飞布山、布射水、飞岑山“三山一河” 主峰 飞布山 海拔 670 米,地质构造为喀斯特地貌,山上树木葱茏,植被完好,森林覆盖率达 95%以上。 区域内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春寒多变,雨量丰沛 ,伏秋多旱。 年平均气温为 ,无霜期 228 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 1527 毫米, 4- 10 月降水量占全年的 73%。 依照本该社的规划,将在桂林镇飞布山范围内建设 1000 亩大方茶种植新建设项目。 该地域茶园土地均为合作社社员土地,适合大方茶种植,茶叶生长,环境好。 本社利用“公司 +合作社 +基地”的经营模式,解决本社茶农卖茶难的问题,增加了本社社员的经济收入。 歙县 1000亩大方茶种植基地新建项目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18 本项目建设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成为标准化茶叶生产示范基地。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执行( 1998年 3月 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执行( 1987年 3月 20日国环字,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HZBI1999执行。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执行。 厂房建设按照 GMP 要求设计建设, 茶园建设 按照 2020年 4月 1日正式实施的 GB/T19630(14)有机产品标准要求执行。 产品标准依顶谷大方地方标准( DB34/T092- 1993)执行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桂林镇飞布山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高 标准建设 1000 亩顶谷大方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加快机械化生产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带动周边茶园的更换,提高项目区有机茶产量,优化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项目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当地财政收入,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品将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法,依照国家 QS 食品生产许可条例,产品标准将达到顶谷大方地方标准( DB34/T092- 1993)要求,做到出厂检验合格,确保产品质量。 基地种植技术流程按歙县 1000亩大方茶种植基地新建项目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19 ① GB 11767 茶树种子和苗木 ② GB/T14551 生物质量 六六六和滴滴涕和测定 气相色谱法 ③ NY 277 微生物肥料 ④ NY 5196 有机茶 ⑤ NY 5199 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 ⑥ GL 32( ) 联合国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和市场导则 ⑦ NY/T 51972020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种苗及农用 设备清单(附表 41) 设施建设清单(附表 42)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单位 单价 金额(万元) 1 茶树修剪机 HT02 10 台 2020 2 2 太阳能杀虫灯 GPLH18b 10 台 6800 3 茶苗 竹铺种 234 万株 4 有机肥 黎明 200 吨 460 5 6 合计 序号 工程名称 结构类型 数量 单位 单 价 金额(万元) 1 道 路 水泥沙石 1 公里 公里 万 2 合计 歙县 1000亩大方茶种植基地新建项目 第三章 项目目标 13 本项目将引进大方茶的优良品种 —— 竹铺种茶苗。 该茶苗适合大方茶的生产,其优点是制作出的大方茶,外型扁直,身披白毫,板栗香高,芽叶嫩均,汤色微黄,开汤清澈,芽藏而不露,香气飘长。 技术依托单位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是省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全省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具有丰富的综合农业技术服务和科技培训经验,在茶叶育种、栽培、加工、质量检测等方面有丰富的技术积累。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指派一批科技专家指导有机茶的技术推广工作,提供了“有机茶生产技术”、“无性系茶树良种应用及优质高效配套技术”、“顶谷大方茶机械化制作技术”、“有机茶加工技术及质量检测技术”、“病虫草害控制技术”、“有机茶包装、贮运技术”等科技成果,利用该所的实验室和分析专家对项目区环境、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监测,项目技术培训由科技服务人员采取举办技术培训、科技讲座、现场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对茶农进行广泛的科技培训,使茶农 掌握 有机茶生产的技术要求,全面提高项目区茶农科技素质,对项目顺利 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项目技术来源可靠性强,技术成熟度高,符合本项目的实际需求。 、主要技术参数 歙县 1000亩大方茶种植基地新建项目 第三章 项目目标 13 ( 1) 基地规划原则: 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和增进茶园及其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好的优良种性,便于茶园排灌、机械作业和田间日常作业,促进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县茶园基地多为小丘陵、平原的地形和地貌,合理利用空间和资源,科学设置茶厂、种茶区、道路、排灌水利系统,以及防护林带、绿肥种植区和养殖业区等。 新建基地时, 对坡度大于 25176。 ,土壤深度小于 60cm,以及不宜种植茶树的区域,应保留自然植被。 对于面积较大( 5hm2)且集中连片的基地,每隔一定面积应保留或设置一些林地。 ( 2) 道路和水利系统 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连接场部、茶厂、茶园和场外交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做到能蓄能排,提倡建立节水灌溉系统。 3.、茶园与四周荒山坡地、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带;梯地茶园在每台梯地的内侧开一条横沟。 茶园开垦 茶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 和施工技术。 坡度 15176。 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 15176。 以上的,建筑等高梯级园地。 歙县 1000亩大方茶种植基地新建项目 第三章 项目目标 13 开垦深度在 60cm 以上,破除土壤中硬塥层、犁底层等障碍层。 ( 3) 茶树品种与种植 品种应选择适应我县地区气候、土壤和加工茶类,并对黑刺粉虱、小绿叶蝉等主要虫害和茶云纹叶枯等病害有较强抗性的良种。 种子和苗木应来自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但在有机生产的初始阶段无法得到认证的有机种子和苗木,可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和苗木。 种苗质量应符合 GB 11767 中规定的 2 级标准。 禁止使用基因工程繁育的种子和苗木。 为提高前期效益,茶园采用双行密植方式种植,大行距 ~,小行距 25cm~ 30cm,株距 25cm。 坡地茶园等高种植。 种植前施足有机底肥,施肥深度为 30cm~ 40cm。 有机茶园生态建设 茶园四周和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和生草,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 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梯壁坎边种草。 集中连片的茶园,可种植遮荫树,提倡在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时搭设遮阳网,以提高夏茶品质,遮荫率控制在 20%~ 30%。 缺丛断行严重、密度较低的茶园,通过补植缺株,合理剪、采、养等措施提高茶园覆盖率。 对较陡的坡地、水土流失严重的茶园应退茶还林或还草。 歙县 1000亩大方茶种植基地新建项目 第三章 项目目标 13 重视生产基地病虫草害天敌等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增进生物多样性。 每 2hm2~ 3hm2 茶园设立一个地头积肥坑或建立绿肥种植区,尽可能为茶园提供有机肥源。 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土壤培肥计划,病、虫、草害防治计划 和生态改善计划等。 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包括生产过程中肥料、农药的使用和其他栽培管理措施。 ( 4) 土壤管理 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 2 年检测一次。 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采用地面覆草、生草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 将修剪枝叶和未结籽的杂草作为覆盖物,外来覆盖材料如作物秸杆等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 采取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 耕作时应考虑 县地区秋季干旱的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 对土壤深厚、松 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 雨后和茶园浇水后,要及时中耕除草,调温保墒,中耕深度 5cm~10cm。 提倡放养蚯蚓和使用有益微生物等生物措施改善土壤的理化和生物性状,但微生物不能是基因工程产品。 行距较宽、幼龄和台刈改造的茶园,优先间作大豆、百三叶歙县 1000亩大方茶种植基地新建项目 第三章 项目目标 13 草等豆科绿肥,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但间作的绿肥或作物必须按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栽培。 土壤 pH 值高于 的茶园,可以使用硫磺粉调节,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 pH 值为 ~。 土壤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