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心墙坝枢纽布置及安全监测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91 1 第 1 章 工程概述 工程概况 金盆水库位于陕西省黑河峪口以上约 ,距西安市 86km。 黑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是渭河支流黑河上的一项综合利用水利枢纽,根据流域规划和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其开发任务是以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农灌、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大 (Ⅱ )型水利工程。 该枢纽是继黑河引水一期开发建成后,为确保黑河引水工程全面发挥效益,促进先经济发展,保证社会稳定,改善投资环境而兴建的关键性 工程,是西安人民的“生命线”工程,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重中之重。 本次设计确定大坝坝顶高程为 ,正常蓄水位为 594m,总库容为 亿 m3。 枢纽由拦河坝、泄洪洞、溢洪洞、引水洞、坝后电站及古河道防渗工程等建筑物组成。 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供给西安市城镇和工业用水 亿 m3,基本解决西安市的供水问题,农业年供水量 亿 m3,可使 37万亩的农田灌溉用水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补充;一级水电站装机 ,多年平均发电量 亿 KW*h;由于水库的滞洪和削峰作用,可将百年一遇 的洪水减为二十年一遇,对下游防洪起到良好的作用。 本工程的综合经济效益显著,对促进西安市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1。 工程特征表 根据设计规定 2,工程相关特征统计如表 11 所示: 表 11 工程特征表 名称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水文特征 设计洪量 m3/s 8000 ( P=%) 校核洪量 m3/s 5100 ( P=%) 2 续表 11 工程特征表 名称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水库特征 正常蓄水位 M 594 设计洪水位 M 校核洪水位 M 防洪限制水位 M 592 死水位 M 520 总库容 亿 m0 调洪库容 亿 m1 死库容 亿 m2 兴利库容 亿 m3 大坝 地震烈度 度 7 坝顶高程 M 坝顶长度 M 防浪墙顶高程 M 最大坝高 M 溢洪洞 堰顶高程 M 585 最大泄流量 m3 隧洞形式 表孔溢流式隧洞 隧洞长度 M 消能方 式 调流消能 泄洪洞 进口高程 M 515 最大泄流量 m3 隧洞形式 深孔无压式隧洞 隧洞长度 M 消能方式 调流消能 引水建筑物 设计引用流量 m3/s 最大引用流量 m3/s 33 隧洞形式 压力隧洞 隧洞尺寸 M R= 消能方式 调流消能 闸门 工作门 弧形闸门 事故检修门 叠梁门或平板钢闸门 3 设计说明 设计阶段 本毕业设计为黑河心墙坝枢纽布置与安全监测设计 ,其中枢纽布置为初步设计阶段;而土石坝设计需达到施工图设计阶段。 设计任务 ( 1)了解工程概况,熟悉设计所需的地形、地质、水文等基本资料; ( 2)进行工程枢纽整体布置,确定坝轴线位置和泄水、排沙、取水、发电等建筑物的位置、形式和尺寸。 要求拟定出至少两个不同的方案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最终选定一个方案进行深入设计。 ( 3)进行调洪计算与分析,确定设计、校核工况下的相应泄流量和水库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特征水位,确定特征库容,在此基础上完成整体枢纽平面布置。 确定特征水 位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同倍比(或同频率)放大法,绘制出两条 Qt 曲线,并运用半图解法求出设计、校核情况下的相应最高洪水位。 ( 4)拟定大坝横断面形式与尺寸,进行坝体稳定分析和强度计算。 ( 5)拟定泄水建筑物的形式与尺寸,并进行相关水力计算,确保设计与校核情况下的安全泄洪能力。 ( 6)拟定排沙、取水等其它建筑物的形式和尺寸,并进行相关结构计算和设计。 ( 7)进行大坝、泄水等枢纽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细部设计。 ( 8)进行专题深入部分( 安全监测 )的设计,从经济、安全、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对黑河心墙坝工程的溢洪洞进行深入设计。 ( 9)绘制并提交设计图纸 6~8 张。 要求所有设计图纸(包括枢纽平面 4 布置图、大坝典型横剖面图、上游立视图、下游立视图、泄水建筑物及消能设施的纵、横剖面图,各主要建筑物的细部设计图,专题深入部分细部设计图等)均采用 AutoCAD 绘制。 建筑物级别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和经济政策,达到既安 全又经济的目的,应该对水利枢纽按其规模、效益极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进行分等。 再根据枢纽中各水工建筑物的作用大小及重要性,对建筑物进行分级。 在设计和施工中,对不同级别的水工建筑物在安全系数、洪水标准、安全超高等技术方面则区别对待 3。 具体划分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2522020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确定。 结合枢纽任务(供水、灌溉、发电、防洪),考虑水库库容(最大库容)、 供水对象重要性、防洪要求(保护重要城市),根据表 13,确定黑河水利枢纽定为Ⅱ等大( 2)型工程。 根 据表 12 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及表 14 水库大坝提级指标 4,本枢纽为Ⅱ等,其主要建筑物(大坝、溢洪洞、泄洪洞) 属于 1 级,次要建筑物(导流墙、工作桥、护岸等)属于 2 级,临时性建筑物(围堰、导流隧洞等)属于 3 级。 根据枢纽等别和建筑物级别,根据表 15 山区、丘陵区水利水电程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确定本枢纽的设计洪水标准为 500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 10000 年一遇。 表 12 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 工程等别 主要建筑物 次要建筑物 Ⅰ 1 3 Ⅱ 2 3 Ⅲ 3 4 Ⅳ 4 5 Ⅴ 5 5 5 表 13 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 工程等别 工程规模 防洪 治涝 灌溉 供水 发电 水库总库容( 108m3) 保护 对象的重要性 保护农田( 104亩) 治涝面积( 104亩) 灌溉面积( 104亩) 供水对象重要性 装机容量( WM) Ⅰ 大( 1)型 ≥10 特别重要 ≥500 ≥200 ≥150 特别重 要 ≥120 Ⅱ 大( 2)型 10~ 重要 500~ 100 200~ 60 150~ 50 重要 120~ 30 Ⅲ 中型 ~ 中等 100~ 30 60~ 15 50~ 5 中等 30~ 5 Ⅳ 小( 1)型 ~ 一般 30~ 5 15~ 3 5~ 一般 5~ 1 Ⅴ 小( 2)型 ~ < 5 < 3 < < 1 表 14 水库大坝提级指标 级别 主要建筑物 坝高 2 土石坝 90 混凝土坝、浆砌石坝 130 3 土石坝 70 混凝土坝、浆砌石坝 100 表 15 山区、丘陵区水利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 运用情况 水工建筑物级别 1 2 3 4 5 洪水重现期 设计情况 1000~ 500 500~ 100 100~ 50 50~ 30 30~ 20 校核情况 土石坝 可能最大洪水或10000~5000 5000~2020 2020~1000 1000~300 300~ 200 混凝土坝、浆砌石坝 5000~ 2020 2020~1000 1000~500 500~ 200 200~ 100 设计依据 SL252- 2020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6 SL274- 2020《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03- 97《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SL297- 2020《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SL253- 2020《溢洪道设计规 范》 DL5077- 1997《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7 第 2 章 水文气象资料 流域水文概况 流域概况 黑河为渭河南岸较大支流 ,位于东经 107176。 43′~ 108176。 24′ ,北纬 33176。 42′~ 34176。 13′之间 ,属黄河二级支流 ,发源于秦岭太白山北麓 ,由西南流向东北 ,至周至县马召镇附近出峪 ,向东北汇入渭河 ,流域面积 2258 Km2,干流总长 Km,河道平均比降 ‰。 流域最高为太白山主峰,海拔 3767米,流域分水岭平均高程海拔 2400m。 黑河流域为扇状,东西最大宽六十余公里,主要支流有 陈家河、大蟒河、清水河、太平河、扳房子河、虎豹河、王家河等(支流多汇集于右岸,右岸支流集水面积约为左岸的三倍),陈家河以下黑河干流较为顺直,无较大支流汇入,流域平均宽度约六公里。 峪口以上干流长 ,控制流域面积 1481Km2,约占全流域面积的65%,干流经高山深谷,河床比降大,约为 ‰。 峪口以上为秦岭林区,流域内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为 %,含沙量小,水质无污染,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5。 黑河流域于 1938 年 10 月在黑峪口设立水文站,基本断面位于峪口黑惠渠首上游 800 米处,即黑峪口(二)站 , 1939 年内下移 500m,又恢复至(二)断面, 1966 年下移 100 米,即黑峪口(三)断面,观测至今,黑河水库水文站基本断面位于黑惠渠首上游 700m 处。 累计观测资料 47 年。 黑河流域先后设有 13 个雨量站,系列长短不一,早在 1940 年黑峪口水文站就有雨量观测资料, 1953 年设立板房子雨量站, 1954 年设立小王涧雨量站, 1955 年设立金井、老水磨、庙哑子、厚畛子、钓鱼台等雨量站,另外 1960 年设立双庙气象站,观测降雨、气温、湿度等项目。 8 径流 黑峪口水文站实测径流资料较长,但解放前有四年共 21 个月资料 缺。 由于黑河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降雨径流过程对应较好,因此采用降雨资料相关插补。 统计结果如表 21 所示: 表 21 设计频率年径流值表 统计参数 频率 P% ω 0 Cv Cs/ Cv 5 25 50 75 95 3 代表年 81~ 82 75~ 76 80~ 81 74~ 75 69~ 70 气象 黑河流域,属暖温带半干燥、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山川气温相差较大,山区气温较低,据双庙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 ℃,最低气温19℃,最高 气温 ℃,出山口后平川地区气温较高,据周至县气象站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 ℃,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 ℃。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20m/s,主风向为 WNW,最大冻土深度 24cm。 流域内降雨量南多北少,山区年降雨 900mm以上,黑峪口水文站多年平均降雨量 ,周至县年平均降雨为 670mm,为黑峪口降雨的 %。 多年平均径流深。 降水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据统计多年平均 7~ 10 月四个月内降水为全年降雨量的 60%,实测月最大降雨为。 由黑峪口水文站水温资料,多年 平均水温 ℃,最高温度 36℃,最低温度 0℃。 由 32 年蒸发资料统计,蒸发皿多年平均蒸发量 ,折算水面蒸发强度。 9 水文分析计算 洪峰流量 黑峪口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 Q=3040 m3/s(发生于 1980 年 7 月 2日),再加上历史调查洪水,经过频率分析得到洪水特征参数及各种频率的洪水值如 22 所示: 表 22 洪峰流量统计参数及频率值 统计参数 频率 P% Qo Cv Cs/Cv 1 2 5 820 800 5800 5100 4300 3600 3000 2200 时段洪量 洪量设计采用 24 小时及 72 小时作为设计时段。 另外采用 1940~ 1953年一日及三日洪量插补出相应年份的 24 小时 ,72 小时洪量 ,使洪量资料延长至 42 年。 统计参数及频率计算值如表 23 所示: 表 23 洪量统计参数及频率值 项目 统计参数 频率 P% Wo Cv Cs/Cv 1 2 W24 W72 洪水过程线 设计洪水过程线选择 1980 年 7 月 2 日洪水过程线作为放大典型,采用分时段同频率控制放大法,绘制出 K~ t 关系曲线,放大过程及结果如表 24和图 21 所示: 10 表 24 洪水过程线 时间 p=% Q(m3/s) p=% Q(m3/s) 月日 时分 7 2 10 200 240 12 300 340 14 900 1000 16 1400 18 1400 20 2600 21 2240 3。黑河心墙坝枢纽布置及安全监测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在 911 月(秋季),非配种期较长。 在冬季,种公羊的饲养要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做到精粗料合理搭配,喂适量青绿多汗饲料(或青贮料),在精料中应补充一定量的食盐、骨料和微量元素。 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 冬春补饲期( 8 个月),每只羊日补充精料 千克,青干草,青贮饲料 千克。 在母羊妊娠期间,不要让羊吃发霉饲草或饲料,不饮带冰渣的水,不使羊群受惊。 妊娠后期母羊的管理,要细心周到,喂饲
的不满意,都有改变现状的良好愿望,自身的消费能力以及房屋价格是制约购房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 2. 每平方米 6000 元 —— 7000 元 的住宅为市场主流产品,又因各个区域的价值发展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别, 45 万 —— 60 万元的住宅最受市场欢迎。 3. 地理位置是影响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城市近郊区是理想的居住区域,倾向住在市中心或远郊区的人比重很小。 4.
查,到 2020 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年收入 6 万元 — 50 万元),将由现在 %扩大到 45%。 此外重庆市去年全年的地方生产总值 (GDP)增长预计将达到 %,超出该市去年初所设的 12%目标 ,也比中国全国去年的 %预估 GDP 增长高出近一倍。 据 重庆市 政府相关负责人 透露 ,市政府的目标是在今年取得 15%的 GDP 增长。 展望 2020 年 ,重庆的 福星•
线控制点控制挂篮中心,高程测量利用 0段顶面预埋的临时水准点控制挂篮底模高程。 为保证连续梁准确合拢,严格控制连续梁的预拱度和节段施工高程,每个节段端头埋设三个钢筋桩(左、中、右),作为标高控制点。 每个梁段观察六个变化态势,进行实测并作好记录,及时掌握预拱度的变化情况,每完成一个梁段,分析一个梁段,决定下一梁段是否调整,每一梁段立模顶面及底面标高由总工程师确认放设。 测量工作注意事项:
川特大地震等严 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 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 系。 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