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结 合,减少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保证就路面边缘结构强度,在旧路面边缘向内切除 50cm 旧路面,切除宽度可根据旧路面边缘强度情况确定, 一切处至密实稳定的旧路面为准,土路肩及绿化平台开挖处理应至少保证 80cm 路床深度,路基填筑应与防护工程施工有机结合,必须保证能快速、准确的排水状况。 (四)土方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填方地段基底草皮软土层和耕地腐植土必须事先铲除。 路基土方填筑过程中,应每填三到五层,即对路堤边坡进行整理,将多余土方清理到正式填筑的路基顶面来,同时,实测中线和边线,确保路基线型正确。 对于桥涵台背回填,按设 计要求用透水性砂砾或设计剂量 8%石灰土进行回填,桥涵梁板安装完成后进行回填,且两桥台两侧应对称分层回填分层压实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台背与路基连接处开台阶,以确保连接部的密实、稳定。 含水量控制:为保证路基施工质量,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填筑压实。 如果土方摊铺后,含水量过大,应翻松晾晒,含水量过少,应均匀洒水,以便含水量达到要求后再整平压实。 雨季、冬季施工:雨季路基施工,应做到随挖、随运、随铺,尽量缩短铺筑一层的周期,路基保持 2%4%的横坡,不使路基范围内有积水,并应在边坡上修筑简易排水急流槽,雨后应进行 复压,冬季施工应减少铺筑厚度,当天铺筑的土层,当天碾压完成。 施工便道要经常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在路基施工时,按合同要求选择适合路面基层土质的土场,预留路面用土。 五、软土地基处理 对于软基做以下处理: 地质基础较好,含水量较低,可采用换填 40cm 厚的干土,压实度要求不低于 90%以上。 地质基础较好,含水量较大,可采用回填 20cm 厚灰剂量为 8%石灰土处理,压实度要求不低于 90%以上。 地质基础较差,含水量较大,且常年积水,采用换填 50cm 厚碎砖并压实,再回填20cm 厚 8%灰剂量的石灰土,压实度不低于 90%以上。 (一)、石灰改善土施工 准备工作 上土前在路基上恢复中桩,并在边线外设指示桩 同时将下承层洒水湿润。 准备好通过试验确定的含水量合适的土方;将合格石灰进场并在使用前不少于 7 天进行消解, 必要时过 1cm筛。 布土 按设计配合比中的用量布土,按每车土摊铺的面积作为一个方格,在路上划定方格网,将每车土卸在已划定的网格中。 然后用推土机摊土,初压并排压使厚度基本一致。 当已铺土的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时,经计算用洒水车控制喷洒量一次补足;当已铺土的含水量较大时,应摊开翻拌晾晒至含水量合适时,再整平使厚度达到要求。 布灰 使用机动车布灰,先在灰土作业面的路中央划洒一条灰线,根据每延米使用的石灰剂量,将消解合格的石灰运至作业面沿灰线码出一梯形灰带,每延米梯形石灰带的量,就是该延米路的石灰用量,待检验合格后,用人工反锹逐次排列均匀布洒在相应段落上。 拌合 使用稳定土拌合机拌合两遍,第一遍不宜翻拌到底,应留 23cm;第二遍一定要翻拌到底并对下层略有破坏,宜 1cm 左右。 翻拌过程中,应跟人随拌合机随时检查翻拌深度是否满足要求。 整平 利用边桩上预先标出的控制标高,人工拉线控制灰土面的松铺标高,指导平地机作业,先 用履带推土机排压一遍,再用平地机作业。 在直线上平地机由两侧向中心刮平,在曲线上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刮平,需反复刮 12遍。 碾压 整型后,经检查标高、横坡、平整度、含水量、含灰量均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碾压。 采用震动压路机和三轮压路机联合作业,先用 15t 震动压路机不开震动排压一遍,然后振压 23遍,然后用 20t 震动压路机静压 12遍,达到表面无轮迹,无软弹后及时按频率检测压实度达到要求便停压。 养生 石灰土碾压完成后上覆盖土保湿养生 7d。 (二)、换填碎砖 本合同段上有淤泥地段,施工时首先将这些地段进行 草袋围堰、抽水机抽水、挖 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清淤处理,然后换填碎砖或砂砾垫层。 (1)将砂砾用自卸汽车运至清理好的地基上,用平地机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规正的路拱。 (2)用平地机将砂砾进行整平和整形后,再用平地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最后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和整形。 (3)整形后,用振动压路机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进行碾压,在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 轮宽;后轮压完全宽时,即为一遍,一直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 56遍即可。 六、边沟涵施工 本合同段 边沟涵为圆管涵,圆管在预制场集中预制,其余现浇施工。 基础开挖及基础处理 采用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 30cm 左右时,采用人工开挖整平,夯实基底。 基础支模及砼浇筑 根据涵洞基础尺寸,将基坑底及两侧整理成型,支管基模板,基础砼采用两次浇注,第一步到管底以下 2~ 3cm 处,第二次浇注完基础其余部分。 安装圆管 在第一步砼完成强度达到 50%以上后, 开始安放砼管,安放时要从中间沉降缝处向两侧安放,保证管节头与沉降缝在同一竖直断面上。 保证管节安放平顺稳定。 待第 二步砼完成后, 进行管节砂浆抹带及沉降缝处理,并在管上涂刷两层沥青。 端墙支模及砼 端墙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模时要严格控制其位置,砼一次浇注成型。 七、砌石边沟施工 1)沟槽采用人工开挖,待开挖到计算标高后采用蛙式打夯机对沟槽底原土进行夯实。 2)沟壁修整:铺砌之前,对矩形边沟基坑进行修整,确保线型顺畅,同时保证沟底和沟壁坚实平整,沟底标高及断面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3) 铺砌:边沟放样后,沿沟壁纵向挂线,先铺砌沟底,再铺砌侧壁,保证铺砌时座浆饱满、勾缝平顺,铺砌成型的边沟平整密实,沟底顺畅,不积水, 并按设计或现 场具体情况将沟内流水与原有地面沟渠相结合。 4)沟体浆砌片石,石块大面朝下,小面镶嵌,砂浆饱满。 5)砌体均必须进行勾缝,保证砌体表面美观。 第 三 节 路面工程 根据路面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路面结构形式。 各部位路面结构形式为: K8+400K11+600 段、 K13+210K14+800 段及 K15+300K17+840 段:旧路补强部分:挖除老油层 +15cm 二灰稳定碎石 +18cm 二灰稳定碎石 +透层 +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热再生) +粘层 +4cm 沥青玛蹄脂碎石 SMA13。 加宽部分: 20cm 石灰稳定土 +18cm 二灰土 /冷再生 +15cm二灰稳定碎石 +18cm二灰稳定碎石 +透层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热再生)+粘层 +4cm 沥青玛蹄脂碎石 SMA13。 K11+600K11+895 段、 K14+800K14+985 段及 K15+025K15+300段:原路全部挖除+路基 +20cm 石灰稳定土 +18cm 冷再生 +15cm 二灰稳定碎石 +18cm 二灰稳定碎石 +透层+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热再生) +粘层 +4cm 沥青玛蹄脂碎石 SMA13。 K11+955K13+210 段及 K17+840K18+500 段 :旧路补强部分: 挖除老油层 对旧路二灰碎基层 铣刨 +18cm 冷再生 +15cm 二灰稳定碎石 +18cm 二灰稳定碎石 +透层 +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热再生) +粘层 +4cm 沥青玛蹄脂碎石 SMA13。 加宽部分: 15cm 石灰稳定土 +20cm石灰稳定土 +18cm冷再生 +15cm二灰稳定碎石 +18cm二灰稳定碎石 +透层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热再生) +粘层 +4cm 沥青玛蹄脂碎石 SMA13。 一、施工组织 组织机构 设置路面施工队,负责全线的底基层、基层、面层、 GBM 硬化路肩的施工。 各部门职能 ( 1)拌和站负责沥 青砼混合料和基层混合料的拌和工作; ( 2)沥青面层施工队负责沥青路面的现场施工及其质量控制; ( 3)基层、底基层施工队负责基层及底基层的现场施工及其质量控制; ( 4)运输队负责混合料的现场运输及其质量控制; ( 5)综合工程队负责附属工程施工及其质量控制。 施工计划安排 ①、满足招标文件对总工期的要求。 ②、保证路面工程在标书规定的气温条件下施工,加强基层面层施工工序衔接,狠抓重点工程,兼顾一般工程使本合同工程施工快速有序地进行。 ③、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先进、成熟的施工工艺,实行样板引路、实验先行,全过程 监控,信息化施工。 三、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现场设拌和场地一处(位于主线 K16+200 处),场地周围水、电及运输条件均十分便利,各种设备采用汽车运输进场,碎石等原材料也均采用汽车运输的办法运输进场。 对场地进行机械整平,场地两侧打通与主线连接的便道。 对集料场地和场内道路及主线连接便道进行排水设计。 对拌和场地硬化,方案为:沥青料场和基层料场全部采用 15cm 水泥稳定碎石 ,硬化面积为 20200 ㎡ ;硬化后的场地可存储总量的60%基层的原材料和 60%的沥青混和料原材料。 集料堆放时采用砖砌隔离墙隔离,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对工程所需细集料,采用 覆盖 篷布 进行防雨。 施工用水,生活用水接附近村庄的自来水。 施工用电以自发电为主,配备相应数量的发电机组,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必要的时候与有关部门协商,采用社会电网供电。 (一)石灰土下底基层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见石灰土底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材料要求 土:塑性指数控制在 1520,偏大的粘性土要粉碎,粉碎后最大的土块尺寸不应大于 15mm。 石灰:石灰质量达到三级以上标准,生石灰要充分消解, 使用石灰消解机, 使 生石灰细度 消解 ,并尽量缩短石灰存放时间。 水: 经化验合格的地下水。 准备工作 ( 1)准备下承层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下承层应平整、密实,具有规定的横坡度,无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 ( 2)施工放样 在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 15- 20m 设一桩,平曲线段每 10- 15m 设一桩,并在两侧设指示桩,用白灰标出内外侧边线。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 3)备料 事先通过试验确定土的松铺系数,将土均匀的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 然后用轻型两轮压路机碾压 1- 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按计算所得的每车石灰的纵横间距,用 石灰在土层上做标记,同时划出摊铺石灰的边线。 用刮板将石灰均匀摊开,石灰摊铺完后,表面没有空白位置。 拌和 ( 1)石灰土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并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人员调整拌和深度。 拌和深度应达稳定层底并宜侵入下承层 5- 10 mm,以利上下层粘结。 ( 2)在拌和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含水量,用喷管或洒水车,使混和料的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值。 石灰土的碾压 ( 1)根据混和料的含水量、天气状况、碾压设备等情况,碾压段长度为 5080m,不宜过长或过短,碾压段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以防漏压。 ( 2)碾压时应重叠 1/2 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为保证路基压实质量,应碾压 6~ 8遍。 ( 3)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应保证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 ( 4)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养生 ( 1)碾压完毕后,先进行自检,压实度应达到要求。 ( 2)对验收合格的路段及时洒水覆盖 土 养生。 (二)、二灰稳定土上底基层 (一 )试验路段 为了保证路面底基层的施工质量 ,确保施工中各 个环节合理组合 ,在铺筑底基层之前,根据招标文件规定,选择合适路段做 100m200m 的试验路段,以验证二灰土配合比的适用性,测定二灰土的松铺系数,确定备料、摊铺、拌和、整型及压实等工作的最佳组合,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工。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导线平差 ........................................................................................................................................ 29 数据处理 .................................................
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 系。 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
川特大地震等严 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 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拼装。 拼装准备 ( 1) 进入预装的单构件必须经检验完全符合设计标准,预装必须在固定、坚实的胎架上进行。 用垫块在胎架上垫出准确标高。 并进行测量,其标高允许偏差 ≤2mm。 ( 2) 在整个预装场地垂直投影立柱中心线、弦杆中心线、节段端面基准线,并作永久性印记(地面钢板上)。 ( 3) 预装用尺必须与制作、安装用尺一致。 黄浦大厦钢结构连廊施工专项方案 天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 20 页 共
般1 矿物掺合料质量及掺量 第 条 2 粗细骨料的质量 第 条 项目 3 拌制混凝土用水 第 条 4 开盘鉴定 第 条 5 依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 第 条 ( 2)混凝土施工 质 量 要 求 符 合 《混 凝 土 结 构工 程 施 工 质量 验 收 规 范》( GB502042020)的规定。 项 序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主控项目 1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试件的取样和留置 第 条 2
.........................................................66 第十一章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66 第一节 现场文明施工组织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