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河小流域水土保持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高 40cm,边坡 1:。 截水沟规格和过流能力复核见表 3— 4。 表 3— 4 截水沟规格和过流能力复核表 规 格 及 参 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设计水深 m 沟底宽 m 过水断面 m2湿周 m 糙率 水力半径 m 比降 流速 m /s 最大过洪量 m3/s 安全超高 m 单位长工程量 m3(挖 ) /(填 ) 9 3)设计工程量 本项目区坡改梯设计 截水沟 km,各图斑号具体数量见表 3— 2,截水沟典型 设计见附图 3— 2。 排水沟 1)设计 原则及标准 ① 排水沟应按坡面地势布置,一般与等高线正交 或 斜交 , 其上端与 截水沟相连,下端连接天然沟道。 ② 梯田的排水沟,在布设时与田间作业道 大致平行,或 采用路带沟的形式。 ③ 排水沟按 10 年一遇 6h 暴雨设计。 2)断面设计 设计洪峰流量 及 排水沟断面 设计同截水沟。 其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规格及过水能力复核分别见表 3— 表 3— 6。 表 3— 5 1 号图斑排水沟洪峰流量 及 计算成果表 参 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汇流面积 km 2 降雨强度 mm/h 20径流系数 流 量 m 3 /s 表 3— 6 排水沟规格 、 过流能力复核 及单位工程量 表 规 格 及 参 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最大水深 m 沟底宽 m 过水断面 m2湿周 m 糙率 水力半径 m 比降 流速 m /s 最大过洪量 m3/s 安全超高 m 单位长工程量 m3(m2) (挖) /(砌 ) 4 (砼) 0. 03 /(抹 面) 由于排水沟是布设在坡改梯工程的坡面上,地面坡度在 5176。 ~ 15176。 之 间,所以排水沟的比降在 %~ %,当排水沟坡降取 ,排 水沟底宽 30cm,过水深 20cm, 设计 流量为 m179。 /s,考虑到排水沟的安全超高( 本设计 按 10cm 计),并参照当地水土保持治理经验和施工难易程度,综合确定排水沟 为浆砌块石矩形断面,其 宽为 30cm, 净 高30cm, C20 混凝土底板,厚 10cm。 3)排水沟施工要求 排水沟的纵坡一般按 自然坡降来确定,按明渠进行施工,必须保证沟道畅通,符合水力曲线要求,严禁出现转急弯或大小不等的葫芦节,在施工时应结合沉沙池一起施工,起到降缓水势、消力沉沙的作用。 4)设计 工程量 本项目区坡改梯设计排水沟 km,各图斑号具体数量见表 3— 2,截水沟典型设计见附图 3— 2。 蓄水池 1)布设原则 ①蓄水池布设在坡脚或坡面局部低凹处,与排水沟(或排水型截水沟)的终端相连,以容蓄坡面排水。 ②该项目区蓄水池按坡改梯面积 10~ 15 m3/hm2标准设计。 ③蓄水池全部布置在坡改梯工程中,蓄积雨 水,灌溉果园。 2)蓄水池设计 池体设计:蓄水池采用开敞式圆形,按拦蓄地表径流设计,拦蓄面积 3 hm2,采用圆形蓄水池,蓄水池容积 40 m3,内直径 m,圆形池壁及底板采用浆砌石衬砌,根据稳定性分析试算,采用墙高 m(其中底板厚度 m,进出水口深度 m, 渠顶与池顶平齐, 最大水深 m),墙顶宽度为 m,墙底宽 m,底板厚度 m。 为减少人畜落水并考虑蓄水池灌溉便利,拟在蓄水池顶部修建水泥砖护栏, 护栏高 m。 3)侧墙稳定计算 根据要求,侧墙需进行抗滑 稳定计算,采用最不利因素工况进行计算,即池内无水池外全填土情况。 抗滑稳定计算公式如下 : nPGGfK )( 21  式中: K— 稳定安全系数,取 K 允 =; G1, G2侧墙浆砌石和填土重量, kN; f— 摩擦系数,该项目区取 ; Pn— 土压力, kN, 土压力 )245(ta n21 22   HPn 式中:φ — 土体内摩擦角,取 22176。 ; H— 侧墙高度, m; γ — 土容重,取 18kN/m3; 按 浆砌石容重 22 kN/m3和以上各参数带入计算,得 K=> K 允 ,固水池侧墙抗 滑 稳定满足要求。 当蓄水池进水口不是直接与排水沟或截水沟相连时,按排水沟典型剖面修建,比降根据实际地形确定。 为防止长时期阴雨和特大暴雨,蓄水池在地势 较低 (或离排水沟较近的 )一侧修建 溢流 排水沟,沟顶与水池顶平齐,水池蓄满水后顺 溢流 排水沟泄流。 4)设计工程量 本项目区坡改梯设计蓄水池 8 口,各图斑号具体数量见表 3— 2,蓄水池典型设计见附图 3— 2。 沉沙池设计 1)设计 原则 及尺寸 ① 沉沙池布设在蓄水池进水口的上游 附近 , 排水沟(或排水型截水沟)排出的水量,先进入沉沙池,泥沙沉淀后,再将清水引入池中。 ② 沉沙池的具体位置,根据 实际地形 和工程条件确定, 且清淤的方便, 可以紧靠蓄水池,也可以与蓄水池保持一定距离。 尽是选择以开挖方为主,避开填方位置。 ③ 沉沙池的进水口与出水口最好不要布置在一条直线上,其断面尺寸应相同。 进水口与出水口的底部高程一致或出水口的高程略低于进水口。 ④ 沉沙池设计为长方形,平面尺寸为 ,深度。 池壁采用 , M10水泥砂浆抹面 2cm, C10砼浇筑池底 15cm,沉沙 池设计尺寸见附图 33。 2)施工要求 沉沙池的 选址应 以开挖方为主, 施工 尽量按设计尺寸施工。 3)设计工程量 单个沉砂池工程量:开挖 m3;回填 m3;浆砌 m3;抹面 m2。 该项目区共设计沉沙池 8 个,图斑中沉沙池数量见表 3— 2。 田间作业道 在本项目区综合治理工程中,为了便利连片 生产 经营、管理,修建田间作业道,田间道路主要布设在新增坡改梯经果林地块中。 设计标准 主要布设在新修建坡改梯田块中,作业道路与截、排水沟相互配合设计 , 以 满足生产、管理需要为原则,一般宽 m 左右。 设计原则 1)田间道路要因地制宜布置,根据实用方便、经久耐用的原则,可台阶式或平缓式。 2)作业道的配制必须与坡面水系、截排水沟相互配合,统一规划、设计,防止雨水冲刷,保证作业道的完整和畅通。 3)布局合理,尽 量 节约用地 、 少占地,有利于生产管理、运输,提高劳动生产率。 4)尽是避开大的开挖、回填,减少交叉建筑物,降低工程投资。 5)尽可能利用原有交通设施,便于与外界联通。 作业道设计 田间作业道和坡在水系和 截排水沟是连片坡改梯的骨架, 主要布设在新增经果林地块中,尽量路沟结合,根据实用方便、经久耐用的原则,利用排水沟开挖弃料回填路基 ,若有多余的开挖土方可平铺在附近梯田中。 本设计拟定宽度为 m,选择浆砌片石人行踏步和 碎石铺垫 坡道两种典型路面 , 一侧配套排水沟。 施工要求 1)按照设计位置进行施工,开挖边坡适宜,弃料尽是 作路回填之用。 2)路基的回填夯实、浆砌踏步、碎石铺设按相关规范进行。 3)应和主体工程同时施工、交付使用;施工工序包括定线、清基、铺料、整平压实、或砌筑等。 设计工程量 根据 1: 10000 地形图推算,铺筑作业道占 88%,砌筑踏步式作业道 占 12%。 经计算:每公里田间道路需开挖土石方 270 m3; 需回填土方 180 m3; 碎石 土 铺垫 185 m3;浆砌石 40 m3, 多余的开挖土方可平铺在附近梯田中。 本项目区共修建作业道 ,图斑中道路数量见表 3— 2。 沟道 防护 经过现场勘察,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 沟道为树状布置, 在沟道侵蚀严重,对沟岸农田造成危害的沟道布设拦沙坝和谷坊,拦蓄泥沙,降低流速,减少沟道纵坡,固定沟床,抬高侵蚀基准面,缓解 山洪对堤岸冲刷、防止河床下切,稳定两岸边坡。 根据工程建设规模,本项目区共布设拦沙坝 24 座, 布 设 谷坊 74 座 , 图斑中位置见表 3— 7。 拦砂坝 设计标准及参数 1)设计标准 沟道治理防洪标准按 10 年一遇 24h 暴雨 设计。 2)设计原则 ①拦水坝修建在沟底比降较大 (5% ~ 10%或更大) 的支毛沟内。 以小 流域 综合治理为基础,上下游统筹考虑,治沟与治坡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小流域综合防护体系。 ②工程类型因地制宜,工程材料首选当地材料。 ③坝址选择避开较大弯道、迭水、断层、洞穴等不利因素, 坝 址 选择 要求 “ 口小肚大 ” , 沟 底和岸坡地形、地 质状况 良好的位置。 对村镇交通的影响较小处。 3)断面尺寸拟定 项目区内主要有主沟布置浆砌拦石沙坝,根据当地材料,本设计采用 浆砌石拦沙坝,基础埋深 (以沟底 ) m 左右, 该 沟 道地表土质为半干硬性粘土及风化岩石层,需要清基到基岩, 其断面高为 ~ m,上 游 坝坡 1: ~ 1: , 下游 坝坡 1: ~ , 坝顶宽度 ~ m。 各拦砂应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河床比降、宽度和地质情况确定。 4)稳定计算 根据要求,需要 对拦沙坝的抗滑稳定性进行计算。 拦沙坝 的抗滑稳定性验证采用最不利工况,即拦沙坝内淤满和设计洪水状况下的抗滑稳定性,此时拦沙坝的作用力主要有坝体自重、上下游水压力、上游泥沙压力、扬压力。 现按图斑 3 号按承雨面积、设计洪水、河床纵横断面进行典型设计计算。 ①基本参数 坝址上控制承雨面积 450hm2,按地形图查得,设计洪水 m3/s,河道比降 i=%,宽 m。 拟定断面高为 m, 迎水面为直墙, 下游坝坡 1: , 坝顶宽度 m。 下游坝脚厚为 m,宽 m 的浆砌石护脚。 取 水 容重γ W= kN/m3;浆砌 容重γ 砌 =22 kN/m3;淤泥容重γ C=18 kN/m3; 基础接触面积系数 α 1=;泥沙内摩擦角φ =24176。 ; 坝体与基础的摩擦力系数f =;按剪摩公式,抗滑安全系数[ K] =;取地基允许承载力[σ] =100kPa。 ②各项荷载、受力计算按《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DL 50771997) 和《砌石坝设计规范》 (SL 252020)相关规定进行取值计算。 ③稳定计算及地基应力复核成果见表 38。 表 3— 7 拦砂坝、谷坊图斑布置表 拦砂坝 谷坊座 座3 3 10 溪峪村溪峪冲4 1 5 鸡寇河村响云沟5 2 6 鸡寇河村苗家沟6 1 3 双坪村雷家沟7 1 5 宋家湾村白虎沟8 1 4 陈家湾村肖家沟9 4 南垭村梅麻子沟10 3 2 南垭村黄家榨坊11 2 苏家寨村石板沟12 1 3 苏家寨村陈家沟13 1 1 苏家寨村寨沟14 2 3 赵家山村石板沟15 3 赵家山村候家沟16 6 赵家山村赵家凹17 2 赵家山村贺家冲18 2 4 榨溪村老虎沟19 4 榨溪村郑家院子20 1 4 曾家垭村苏家湾21 3 曾家垭村水田畈22 1 2 曾家垭村漆树凹23 2 老湾村王家冲合计 24 74图斑号 位 置 备 注 表 38 拦砂坝稳定及应力计算成果表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备 注坝址上控制承雨面积 h m 2 设计洪水流量 m 3 /s 坝高 m 计算工况 淤满、设计洪水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K] = 5地基应力m ax/min k Pa 6 [ σ ]=1 00kP a 经过计算, 抗滑安全系数 K=> [ K] =,拟定尺寸的 拦沙坝的抗滑稳定性满足要求。 其地基应力 <[σ] =100kPa, 满足规范要求。 每米 拦沙坝 需 开挖 m3,浆砌 石约 m3。 典型 设计见附图 34。 5)管 护要点 每年汛后和每次 较大暴雨后及时检查,发现损毁及时修补。 坝后淤满成地后,可及时种植喜湿、耐淹、经济价值较高 的 林木或其它经济作物。 谷坊 谷坊设计 及 布设、选址 基本 同拦沙坝,因谷坊高度相对较矮,基础开挖至岩石的难度较大, 按土基础进行进行设计计算,通过拟定尺寸,经稳定计算后确定其断面见附图 3— 4,图斑中位置、数量见表 2— 7。 塘堰 整治 塘堰布局 塘堰主要功能是 积蓄 上 游 地面径流、小溪流、泉水,抬高水位,提供农田、果林、人畜饮水等需要的水源,减轻山洪灾害,保护耕地、林 地、道路,防治水土流失。 本次塘堰整治主要是对流域内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现有病险 情的 塘堰进行整治。 根据调查,对 13 个村的朱家湾、苏家湾、沙田冲、虢家大垭、烂泥湖大堰、槽堰等 65 口被淤 积的塘堰清淤、围埂、衬砌加固, 恢复其蓄水容积 ,使其正常发挥效益。 塘堰整治设计 通过现场调查,确定对 陈 家湾等 49 个塘堰在冬季根据交通条件,以机械为主配合人工进行清淤。 对苏家湾等 12 个塘堰据 根据交通条件,以机械配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