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场优良马匹繁育、饲养及驯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上,也是纯血马的出口国。 世界登记母马与登记马总数前十四位的国家详细情况见表 4- 2。 马场优良马匹繁育、饲养、驯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德国被誉为马术王国,有 80 万匹马,马术运动十分普及并是奥运会金牌得主,培育了著名的汉诺威 、霍士丹、鄂尔登堡、特拉克宁等十 几个马术用马品种,这些马体高 163- 173 厘米,但动作十分灵敏,性格温顺活泼、人马配合能完成高难度马术动作。 表 4- 2 世界登记母马与登记马总数前十四位的国家 单位:匹 序号 国家 登记母马数 占有百分比 /% 登记马总数 母马占有百分比 /% 1 美国 59531 453025 2 澳大利亚 30980 206857 3 爱尔兰 14655 8631 4 阿根廷 11759 52696 5 日本 11522 259503 6 新西兰 9259 29420 7 英国 8914 48934 8 法国 7204 47138 9 南非 5564 46534 10 巴西 4901 52150 11 加拿大 3444 40657 12 印度 3023 24698 13 意大利 2843 42528 14 德国 2406 25305 法国以速步马育种著称,培育了法国速步马;阿根廷则培育了世界上最好的马球用马;美国的旅行休闲型马( 莫尔根马 ) 帕罗米诺马和牧牛马也很著名。 体育竞技、娱乐用马品种在上 升。 全世界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马场优良马匹繁育、饲养、驯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培育了 250 多个马的品种,早期马匹作为农耕、工矿运输、驮运、驾车和军用,曾由于盔甲较重,发展了重型骑兵用马,工业化、机械化和道路交通发达之后,很多品种渐渐退出、消失,现在估计只剩下不足 200 多个品种被保留下来。 世界最高大的马种是挪威的多耳马,体高达 厘米。 英国的夏尔马体重达 1134 公斤。 许多品种,欧美各国都通过品种登记协会保种,像法国有 41 个品种登记协会,著名的贝尔修伦马由政府出资饲养一定数量的公马,每年配一定数量的母马进行保种,但有 不少品种还是濒危或消失了。 世界上最小的 迷你型马种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的费拉贝尔家族用小型 设得兰矮 马(体高 - 厘米),与其他矮马杂交培育了费拉贝尔( Falabella) ,体高 71 厘米,最小的体重仅45 公斤,用作儿童宠物和导盲马。 世界各国也常利用纯种马之间杂交或半血马来生产,培育适合体育、竞技与休闲用马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马匹育种已达很高水平。 以纯血马为代表的速度马育种已有 300多年的历史,通过 三 匹赛马为系祖,围绕着冠军马育种,结合严格谱系、性能登记制度,为了鉴别血统是否纯正还进行血型检测和 DNA检测。 进行 运动生理学研究,如跑步机设计专门标准训练程序,测定氧的吸收量、血液中氧的含量、血红 蛋白浓度及乳酸含量等血液生化指标,研究肌肉疲劳程度、肌肉爆发力等结合不同用途马步法、步态设计不同的调教训练科目和计划。 骑师和调教师马场优良马匹繁育、饲养、驯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由专门的马术学校培养。 马业国际组织推动了马的育种。 国际上主要赛马组织有国际赛马联合会( IFHA)、国际纯血马登记管理委员会( ISBC)、国际马术协会( FFI,有 111 个会员)和国际马球协会( IPF,有 48 个会员)。 这些组织下设州际组织,其中 FEI 设置的多项赛事中,盛装舞步、跳跃障碍与三日赛 及现代五 项中马术场地障碍为奥运会项目。 纯血马是规定不准用人工授精繁育的马种,虽然马匹直肠检查进行发情鉴定、人工授精、精液稀释和冷冻保存技术早在 20 世纪50 年代就用于生产,但在超数排卵、胚胎移植、借腹怀胎技术的应用上还远远落后于牛羊等家畜。 马的克隆技术也落后其他家畜,1997 年多莉绵羊和其他家畜克隆相继成功,直到 2020 年意大利科学家 GtesareGall 领导的科研小组克隆一匹名叫普罗米塔马驹( Prometea) 问世后, 2020 年 3 月,美国得克萨斯又克隆成功一匹“巴黎-得克萨斯”小马驹。 对于以传统育种纯血马和其他 高 达上千万美元的 马复制能够成为现实的话将铸成对传统育马业的严重挑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认为有悖于赛马精神,将禁止克隆马参赛。 但发情鉴定、人工授精、精液稀释保存技术,对其他马种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发展预测: ( 1)以纯血马为主的速度赛马和体育运动用马育种保留传统模式。 马场优良马匹繁育、饲养、驯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 2)大量利用纯种之间杂交来生产运动休闲用马。 如目前法国轻驾车速步马利用瑞典较重的速步马与法国的纯种马之间杂交产生。 德国在培育马术用品种时,也引用荷兰与比利时的马种。 ( 3)利用半血马如德国盎格鲁-阿拉伯、法国的盎格罗•诺尔曼马是用阿 拉伯马和本国诺尔曼马杂交培育成驾车型、快步型马、特殊用途马如仪仗马、展览马、旅行马等等。 日本也还利用盎格鲁-阿拉伯马进行赛马。 ( 4)迷你型矮马将成为宠物市场的新宠。 国内马业现状与发展预测 我国有悠久的养马历史,就品种而言,主要有蒙古马、哈萨克马、河曲马、西南马、藏马、三河马、伊犁马等。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我国体育、娱乐用马的发展,但是我国马业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品种退化。 我国在 1977年马匹存栏最高时为, 到 2020年,我国的存栏马为 790万匹,比历史最高年份减少了。 目前养马数量仍占世界首位。 为了提高我国地方良种马的生产性能,我国曾从前苏联大量引进苏高血马、顿河马、卡巴金马、俄罗斯挽马、奥尔洛夫马等,用来改良地方品种,育种方向多以役用、兼用为主。 但是没有一个是专用骑乘用品种。 1978 年全国有种马场 71 个, 2020 年仅剩 18 个,马场优良马匹繁育、饲养、驯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有的只是小群保种,包括著名的三河马在内的大部分品种已处在濒危状态。 ,育成的品种与国际育成马种差距增大。 1984年出版的中国马驴品种志中列入地方 品种马有 15个。 解放后自己培养的品种有伊犁马、三河马、金州马 、铁岭挽马、吉 林马、黑龙江马、关中马、渤海马、黑河马、 某某 马、伊吾马等 11个,最近出版的畜禽品种图谱已全部不刊入。 最后通过地方鉴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乘挽兼用马,当地有 , 1990年还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加上当时正在培育的其他品种科尔沁马、河南轻挽马,张北马、襄汾马、新丽江马及青海浩门马总共34个。 其中地方品种马质量在下降,育成品种除伊犁马、 某某 马外大多育种停滞,关中马还保留小种群,其余大多数马种流到民间。 伊犁马现由新疆 昭苏种马场和联强农工贸(集团)进行育种,文化大革命中在育种上提出“伊犁 挽 马”育种方案,在群牧条件下不适应,以后引进的奥尔洛夫马、新吉尔吉斯马、顿河马、库斯塔乃衣马、纯血马改进品质。 现在的育种目标见表 4- 3。 1000 米速度 1 分 10 秒,快步轻驾车 1600 米低于 2 分 10 秒。 表 4- 3 伊犁骑乘马育种目标 单位:厘米 项目 体高 体长 胸围 管围 成年公马 150- 155 152- 160 172- 183 19- 21 成年母马 145- 150 147- 155 166- 177 18- 20 马场优良马匹繁育、饲养、驯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某某 马现在在中牧集团 某某 马场用阿拉伯马、纯血马及顿河马改良培育骑乘马。 育种目标见表 4- 4。 1000 米速度 1 分 12 秒,快步轻驾车 1600 米 1 分 46 秒。 表 4- 4 某某 骑乘马育种目标 单位:厘米 .公斤 项目 体高 体长 胸围 管围 体重 成年公马 154 156 174 450 成年母马 152 154 170 430 三河马在 20 世纪 80 年代已出现 159- 162 厘米体高的优秀公马,本来可望培育成中国新型骑乘马,现当地 种马场已全部倒闭。 2020 年 4 月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新三维养马业公司,收购 200 匹三河马进行保种开发,计划扩大到 1000 匹。 在速度赛马上,我国和世界水平有很大差距,具体对比见表 4- 5。 表 4- 5 国内外速度赛马技术指标对比表 序号 品种 1000 米 1600 米 2400 米 1 外国纯血马 53 秒 7 1分 31秒 6 2分 23秒 2 三河马 1分 7秒 4 1分 51秒 8 3 伊犁马 1分 10秒 6 2分 8秒 7 4 伊犁骑乘马(新) 1分 10秒 5 国内含有纯血马血统杂 种马 1分 3秒 3 国内速度赛马、马术运动用马仍以引进为主。 目前我国已有纯血马场三个。 北京华骏育马有限公司已有纯血马 2800匹;加马场优良马匹繁育、饲养、驯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上日商投资龙头牧场和营口纯血马以及部分俱乐部数量也已超过3000匹。 马术运动用马各省和俱乐部也有少量进口,主要是比赛用马。 目前还不具备育种场条件,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将是以进口为主。 国产马及改良杂种马仍是国内赛事的主力。 根据国内业内专家刘少伯建仪打造中国马业的“ 1- 4- 3”工程设想,中国马匹数量将减少 200万匹,达到 600万匹左右,除纯血马进行纯种繁育以外,保留少量传统养马(农区和牧区),应培养体育、娱乐和健身用马 100万匹,加上母马和幼驹 100万匹总共 200万匹。 如果抓住契机对马业转轨和振兴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除华骏纯血马数量较大外,运动用马特别是优秀种马奇缺,中国现代马业的发展条件目前尚在培育和完善中,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做更大的努力。 其主要是观念的更新和转变;相应法律和政策的出台;组织机构的健全和有效运转;人才和技术的提高等这些条件齐备时,中国现代马业会迅速发展,它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贡献将是巨大的。 因此,发展中国现代马业是时代的要求。 目标市场及经营策略 据农业部门和国家体育管理部门预测,未来五年内,我国的运动用马需 2020 匹左右,平均每年增加 500 匹左右。 调查结果表明,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每年市场需求量很大,香港每年更新的马匹有 200 匹左右,国内在长江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也颇具市场,项目市场的开拓就以此进行。 项目经营采取以下策略: 马场优良马匹繁育、饲养、驯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 1)树企业形象,创企业名牌。 企业产品的品牌、商标将随着项目的运作而产生。 企业将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外部经营销售的过程,扎扎实实地提高企业信誉和品牌的知名度。 为企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2)与国家有关部门、院 校和行业协会积极联系,求得支持和认可,加强对市场和国内同行业的了解与交流。 ( 3)采取必要的手段,积极宣传,使产品早日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喜爱。 ( 4)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创新经营方式,将购销双方利益分配最大化,风险承担最小化。 本项目产品主要为商品马驹,经营方式是将可以出售的母马和赛马的一部分放在场内寄养,同时收取寄养费用和配种费用。 马场优良马匹繁育、饲养、驯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产品方案 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所定项目建设思路及市场定位和建设条件分析,按照统筹安排,重点突破,注重实效原则,确定本项目主要建设内 容。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 ( 1)马厩建筑:包括种公马厩、母马厩、育成马厩及赛马厩。 ( 2)室内调教训练设施:包括室内游泳池、室内跑步机房、马匹干身房。 ( 3)附属建筑:包括饲料加工间、饲料库房、干草棚、马匹采精室与配种室 ( 4)马兽医院。 ( 5)马兴奋剂检测室。 ( 6)马场综合办公室。 ( 7)粪污处理车间与污水处理设施。 ( 8)室外马匹调教训练场:包括带围栏调教马场、马匹逍遥运动场、舞步练习场、场地障碍练等。 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成后,正常年存栏马匹 2070匹,其中饲养种母马 800匹,种公马 50匹,育成马与后备马 720匹,比赛用马 500匹。 马场优良马匹繁育、饲养、驯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产品方案 项目正常年生产商品马驹 576匹,其中公马驹 288匹,除少量留种外部分去势后补充为赛马出售。 母马驹 288匹,全部出售。 项目出售的马匹一部分由马主留在场内寄养。 保证场内的正常存栏量,配种、繁育由场内负责。 收益由企业与马主共同获得。 马场优良马匹繁育、饲养、驯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第六章 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原则 本项目为规模化马匹繁育、饲养、驯教,场址选择除应满足一般建设项目所需的必要条件外,还 有着防疫和卫生等特殊的要求,场址应满足以下要求: 交通便利,便于原料及产品的 运输; 地势干燥、通风良好,便于排水; 水源丰富、水质良好; 基础设施良好,水、电供应可靠; 环境良好,周围没。马场优良马匹繁育、饲养及驯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2) 传统减摇鳍发展现状 1889 年,英国人约翰 桑尼克罗夫特取得了减摇鳍的发明专利,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减摇鳍最早历史记载。 1923年,日本的元良信太郎设计世界上第一套减摇鳍装置,并将鳍成功的应用在了一艘内燃机船上。 1935年,英国 Brown Brother 公司在一艘 2200吨的大型海峡轮渡船上安装了减摇鳍装置,运营后表明,船舶的横摇运动降低较为明显。
类和维生素 C 等多种维生素,其含量高于小麦、水稻和玉米。 马铃薯还是轻工业、食品业和医药制造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如:淀粉、酒精、葡萄糖、合成橡胶、人造丝、电影胶片、 糖浆等数十种工业产品。 特别 适于 食用。 发达国家的人均马铃薯消耗量为 5060 kg,而中国平均仅有 kg,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人均消耗水平更低,为此马铃薯的需求量将在未来的世纪中占有一定的市场。 种植前景非常前景广阔。 四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发展。 (2)生产规模与种植形式 目前,农村小规模生产方式制约了大中型马铃薯收获机的发展,收获机市场出现了先小型,后小中型并举的现象。 马铃薯种植形式不统一也直接影响收获机作业性能。 (3)机具性能问题 目前我国各地研制的收获机普遍存在可靠性差,作业质量不稳定,适应性不强,功能不全等问题。 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发展建议 (1)机具类型多样化、系列化、标准化。
“瓶颈” 将很快凸显。 达拉特旗地理位置优越,处在“金三角”地区的中心位置,也是鄂尔多斯市的北大门,毗邻工业重镇包头,铁路,多条高速公路、国道,地方主干道经过园区附近,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 ,具备建设良好物流园区的条件。 因此,建设综合物流园区、海关监管保税及相关能源化工,机电,建材,农副产品等产业链项目的市场前景广阔。 项目建成后,预 计初期每年可产生税收约202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
后,将在三 —— 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县、市级以上各种手续办理。 园区实行特区式服务和封闭式运行管理,区内企业享受特殊保护,未经园区管委会批准,任何部门不得到企业检查和收费。 园区社会和法制环境良好。 园区是四川省首批个体私营经济示范区,有多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史,人民 群众思想解放,观念开放,市场经济意识浓厚,有敢创、敢冒、敢试的精神;非公有制经济起步较早,有特色,发展快,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完善
桓台县是人类早期生活、居住地区之一,境内史家遗址出土了中国迄今最早的甲骨文。 桓台周朝属齐国,秦归齐郡。 公元前 206 年设县,取名西安县。 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 1914 年更名为桓台县至今。 桓台县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 , 降水量 587mm,有大小河流 11 条,上游位于鲁中山区,大多是南北流向,东有乌河,中有东西猪龙河 ,西有孝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