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叶星城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于芜湖县方村镇正式划入镜湖区行政区划,更名方村街道。 方村街道辖三连圩和埭南圩两个万亩圩口,总面积 平方公里,现有 12 个村委会和2 个居委会,耕地 万亩,人口 万人。 三连圩最早于北宋徽宗年间建圩,古称方春,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埭南圩于清代由7 圩联成。 方村境内村级道路与水利设施比较完善,截止 2020 年8 月底,方村街 道实现当年财政收入 5200 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规模以上企业 48 家,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 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5800 元。 行春村位于方村街道南路,紧靠青弋江,西与花园村接壤,北与旗杆村毗邻,东邻六郎镇,南与陶辛镇隔河相望,全村面积10平方公里,( 15000)亩,内辖 30 个村民组、 1118 户、人口4383 人。 全村耕地面积 4191 亩(含复垦),可养水面 1280 亩,是方村街道第二大村。 以传统的粮、油种植及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盛产大米、油料、大豆 等农产品和鱼、虾、珍珠等水产品,尤其是水产品中青虾养殖和幼蚌繁育已初具规模,逐渐成为特色产业。 村级砂石路 , 公里原村级水泥路,村级小学一座;农村电网完成了改造,通了程控电话;完成了村改水改厕。 项目区资源条件分析 ( 1)区位交通资源 项目区位于芜湖市镜湖区方村街道行春村,属于芜湖市近郊, 距离芜湖市中心约 20 公里,距离合肥、南京等省会城市约140150公里。 方村境内的湾石路、荆十路、连心路以及兴建的芜太路、村村通工程等构成了境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村级水泥路面总里程达 公 里。 市 11 路公交车和县 18 路公交车直达方村集镇。 项目区东面紧临的青弋江大堤上有两个渡口和一个粮食码头,水路交通十分便捷。 ( 2)气候与农业生产条件 项目区所在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5~ 16℃,日照时数 2020 小时左右,年降雨量 1200 毫米,无霜期每年达 219~ 240 天。 紧临长江支流的青弋江,具有天然的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 项目区的农民具有传统的粮、油种植及鱼、虾、珍珠等水产养殖的经验与技术,并为本项目的今后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有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实体, 2020 年 9 月正式成立。 公司所在地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方村街道香叶大道东。 公司注册资金 1000 万元人民币,拥有正式员工 25 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15 名。 第 5 章 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项目建设目标 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项目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农业、低碳农业、循环农业发展方向,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投入”发展思路,以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运作为支撑,通过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加大生产 要素投入、引进示范先进科技、应用现代经营模式等措施,探索现代农业园区开发模式,带动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同时利用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强城乡资源交流,提高农民多元收入。 安徽香叶星城生态园项目建设目标是:通过 5 年的努力,把香叶生态园打造成国内知名、安徽领先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创意农业实验基地、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教育示范基地,成为芜湖市民的“后花园”。 建设地点和范围 地点位于芜湖市镜湖区方村街道行春村内,青弋江大堤以西以北,镇区中心公路以南, 010 县道以东的方形平 原圩区地块,总规模为 4022 亩。 GPS:南至江堤 31176。 ′, 118176。 ′;北 31176。 ′, 118176。 ′。 图 51 生态园总体规划分区图 建设内容 项目总体规划为“一园四区三中心”。 “一园”即一个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位于香叶大道两侧,为 一期建设项目;“四区”即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区、精品水果生产示范区、特种养殖示范区和优质粮油生产示范区;“三中心”即休闲游乐中心、产品展销中心和园区管理中心。 图 52 生态园总体规划示意图 ( 1)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 包括入口 景观园( 12 亩)、蔬菜生产观光园( 125 亩)、果品生产观光园( 218 亩)、创意稻作园( 150 亩)、高科技农业园( ) 和生态养殖园( 1 亩)等 5 个园区和 1 个农家乐会所( 亩)。 图 53 生态园一期规划示意图 ①入口景观园 位于整个园区的主入口区,占地 12 亩,包括入口处、生态停车 场和迎宾广场等部分。 入口景观园以展示苏州园林元素为特色,在体现园区特质的同时,满足观光景观、车辆停放、人流集散、游客服务、产品展销等功能。 入口处 —— 主入口大门一侧布置景观石,标刻香叶生态园的名 称和标志 ,另一侧配植高大的四季常青乔木和设置管理用房,中央为游客进出通道。 生态停车场 —— 位于入口处的左侧。 整个停车场种植常绿的乔木给予遮荫,非硬化的地面用耐踏绿草铺就,不同车位间用不同植物分隔,使停放的车辆掩荫在绿色的“车库”中,尽显生态、自然的丰姿。 迎宾广场 —— 以常绿景观林和四季花卉为游客集散与休憩提供 开阔的休闲空间,周边种植适量的遮荫树,进行景观设计,设置适量的休息座椅。 ②创意稻作园 位于生态观光农业园的入口区以东,规划面积为 146 亩。 该区域以示范应用优良水稻品种和展示生态稻作科技(如稻鸭 共作技术、 生态植保技术、节水稻作技术等)为主题,以创意稻作(五彩米等)、艺术稻作(稻田彩画等)为特色,在生产提供绿色有机大米产品的同时,示范优良水稻品种,展现创意稻作技艺的魅力,宣传企业文化,吸引市民前来观光。 ③蔬菜生产观光园 位于香叶大道以北、星城大道以西的区域,面积为 125 亩。 包 括连栋大棚 亩,单体大棚 亩,露地蔬菜 亩。 蔬菜生产观光园的建设将努力体现以下特点:一是确保生产无 公害绿色产品。 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要求,示范应用先进蔬菜生产技术,确保生产提供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二是 强化观光特色。 蔬菜类型繁多、品种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各异,非常具有观光价值。 如观赏茄果类中最著名的是观赏辣椒,其品种多样,常见栽培的有辣椒、小米辣椒、五彩椒、灯笼椒、象牙椒、指天椒等,其它品种有非洲红茄、人参果等;观赏甘蓝中最常见栽培的为羽衣甘蓝,其它品种还有抱子甘蓝、球茎甘蓝、红孔雀、白孔雀等;三是开拓农事体验功能。 如可充分利用现代都市人渴望回归自然的特点,在露地蔬菜区设置特菜野菜种植采摘园,让市民参与马兰头、马齿苋、香椿、苋菜、荠菜等野菜的种植和采集。 ④果品生产观光园 果品生产观光园按照“观田园风光、 尝自然鲜果、展生态科技、 创人间仙境”的思路进行系统规划,包括葡萄园( 52 亩)、枇杷园( 41 亩)、梨园( 48 亩)、桃园( 77 亩)。 果品生产观光园的建设将努力体现“四个突出”:一是突出四季主题。 由不同季节的新鲜果品,组成丰富的果园观光休闲采摘主题和形成主干道独特桃梨花海观赏景点,既可观赏又能自主采摘品尝,在强化园区优质果品生产功能的同时,兼顾园区的农业观光体验功 能;二是突出景观效益。 由围绕香叶水韵小区的桃树林形成桃花源景观,创建人间仙境的居住氛围;三是突出立体种养。 在果园内实施林-禽复合种养技术示范 ,应用“立体种养”生态农业类型,建立果园复合生态系统,在枇杷园和梨园内按一定规模养鸡,鸡粪是优质肥料,可提高果园中土壤的肥力,减少肥料投资。 由于鸡群喜欢啄食小昆虫,因而能捕食大量地面和果树茎部害虫,以及这些害虫的蛹和卵,从而使果园害虫大大减少,减少了用药量,农药残留机会少。 加之果园内食料来源丰富,鸡群可捕食多种昆虫活食,还可采食青草等,即节省了饲料,又起到果园除草的作用,还增强鸡群体质,减少疾病发生。 这样,果品和鸡肉、禽蛋等内,农药、化肥残留的有害成分降低到了最低限量。 因此,既可向游客提供绿色、安全、质量好 、售价高的农产品,又可充分发挥园区生态科技农业的科普示范作用;四是突出参与性。 如在各类果园中设立业主 VIP果树认养区,让业主认领部分果树,参与果树的养护和管理,以满足现代都市人群回归自然的需求,同时可以打造香叶水韵的新亮点。 ⑤高科技农业园 在香叶大道以北、星城大道以东规划建设一个占地 亩的高 科技农业园。 该园采用智能温室模式设计建设,以展示智能农业、 精准农业、生物农业、物联网农业和感知农业为亮点,充分体现农业的观光和科普功能。 ⑥生态养殖园 在葡萄园东南角辟出 1 亩左右的用地,规划建设一个香猪发酵 床养殖园。 发酵床养殖是一项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可以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 规划生态养殖园的目的,一是展示生态养殖技术,二是为园区提供优质安全有机肥,三是为园内农家乐会所提供优质安全并富有特色的餐饮肉品。 ⑦农家乐 将香叶水韵西边两个现有的池塘改造成景观水面,在其西面建 设 3000m2 的农家乐和 1000 m2 的停车场一个,满足一期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开业后游客的餐饮需求。 农家乐餐馆建议采用四合院的风格,在院内利用池塘流往如意湖的溪流建造庭院景观。 为了保证农家乐的生活污水得到有 效治理,该区域还需要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一个,建议采用海沃特系统,既可达到良好处理效果,又可发挥景观作用。 ( 2)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区 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区为“四区”之一,位于规划区西北区域, 规划面积 990 亩,包括大棚蔬菜生产区( 323 亩)、防虫网蔬菜生产区( 144 亩)、露地蔬菜生产区( 150 亩)、水生蔬菜生产区( 261 亩 )和食用菌生产区( 23 亩)。 ①大棚蔬菜生产区 大棚是圩区的主要设施形式, 8 米跨度,位于园区西北部,规 划面积 亩,主要生产番茄、丝瓜、西瓜、甜瓜、辣椒等高档礼品蔬菜 生产,不断满足人们对不同季节(提前 1 个月及推迟20天的时差)优质蔬菜的需求。 同时进行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展示和推广。 ②防虫网蔬菜生产区 位于园区东北部,方塘地东侧规划面积 亩,单个生产单 位占地 亩。 采用当前实用的避雨栽培技术,配合太阳能杀虫灯、黄板等,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豇豆、小葱、菠菜、菜花、茴香、小叶芥菜、辣椒 (青尖 )、柿子椒、圆白菜、韭黄、油豆角、心里美萝卜、蒜黄、茼蒿、茄子、空心菜、萝卜樱 (小红 )、木耳菜、白萝卜、芹菜、芥蓝、小水萝卜、竹笋、西红柿、菜瓜、西葫芦、芦 笋、莴笋叶、绿豆芽、西洋菜 (豆瓣菜 )、小白菜、牛俐生菜、大白菜 (青白口 )、大白菜 (酸菜 )、大白菜 (小白口 )、大叶芥菜 (盖菜 )、旱芹、萝卜樱 (白 )、莴笋蔬菜类菜谱、葫芦、生菜等高档叶菜等生产。 ③露地蔬菜生产区 位于圩区中北部,面积 150 亩。 种植产量与产值高的特色露地 蔬菜为主,配合太阳能杀虫灯、黄板等,生产无污染、无公害,口感好的优质大豆、四季豆、长豆、扁豆、丝瓜、香瓜、蚕豆、山芋、甜玉米、白萝卜、胡萝卜、葱蒜等蔬菜。 ④水生蔬菜生产区 位于规划区中西部,面积为 261 亩。 生产无污染、无公害,口 感好的莲 藕、茭白、慈姑、水芹、菱角、荸荠、芡实、蒲菜、莼菜菜水生蔬菜品种。 莲藕、茭白、慈姑田中可套养适量鲫鱼等鱼类,减少虫害,并增加收益。 ⑤食用菌生产区 位于规划区的北面中部,面积为 23 亩。 建设具有温湿度、空气 调控能力的周年生产标准菇房 40 个,每个 40m2;配套 40m2 的无菌室及 40m2 的灭菌室各一个。 在周年生产优质的金针菇、杏鲍菇等优质高效食用菌的同时,消化果树残枝等农业废弃物。 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则直接作为大棚蔬菜的有机肥料,从而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目的。 ( 3)精品水果生产示范区 精品水果生产示范区为“四区”之二,位于规划区中东部区域, 规划面积 238 亩,包括桃园( 126 亩)和梨园( 112 亩)。 策应一期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中观光果园的建设,在如意湖南侧建设一片桃园,与香叶水韵隔湖相望,进一步强化香叶水韵桃花源仙境的氛围。 紧挨着桃园南面是梨园,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 ,桃花、梨花盛开,沿星城大道前行宛如置身桃梨花海之中;亦可泛舟河上,荡漾于似海的桃花之中,欣赏沿岸桃花与梨花的不同美景;或在沿江大堤上向东眺望青弋江水面的碧绿,向西俯视桃花梨花的粉红雪白,感受大自然的色彩对比。 果园建 设在实现观光的目标同时,更要满足生产的要求,通过恰当的安排,选择适应性好的,品质优良的果树类型与品种,进行有机化栽培,提高果品的品质与档次,将桃梨二个种类打造成本项目区的精品水果产品。 在果园内实施林-禽复合种养技术示范,应用“立体种养”生态农业类型,建立果园复合生态系统,不但实现园区生态科技农业的示范作用,更为游客提供生态鸡、生态蛋和绿色安全果品,通过提高质量来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增加产品收益。 按每亩果园养殖 100只鸡计算,共可饲养生态鸡 23800 只,能有效地保证园区内农家乐的餐饮需求。 ( 4)特种养殖示范 区 特种养殖示范区为“四区”之三,位于规划区中西部区域,规 划面积 851 亩,包括发酵床生态猪养殖区( 86 亩)、水禽养殖区( 48亩)、特禽养殖区( 76 亩)、鱼鳖养殖区( 146 亩)和虾蟹养殖区 (439亩)。 ①发酵床生态猪养殖区 项目区占地面积 86 亩,建设标准化猪舍 2 万平方米,年生猪出 栏数 2 万头。 生产内容以香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