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球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检查,随时提供情况,以便及时校正和指导施工。 ( 7) 砌筑时要求双面挂线,做到错缝砌筑,塞填稳固,表面平整。 ( 8) 制定好各工序的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分项措施,砼浇筑措施,砼养护措施,并严格按措施进行施工,防止砼裂缝发生。 ( 9) 做好各种砼级配、砂浆级配试验,砼配料过磅计量。 ( 10) 严格按照规范制定好砼施工操作,防止 砼离析,注意改善砼和易性和均匀性,避免漏振、重振和暴模,严禁模板有缝隙。 ( 11) 做好砼、砂浆等养护,定时、定人浇水,并用塑料薄膜或草袋覆盖,养护至规范及设计要求。 ( 12) 各种预埋件、预留洞按设计,做到准确、不漏,安装件、管等必须牢固。 ( 13) 做好各单项施工组织和技术措施等,层层交底,并坚决执行。 ( 14) 为防止系统事故停电或高峰停电,自备 150KW 柴油发线机1 台,以确保砼浇捣等关键工程的用电需要。 ( 15) 各种预埋件的制作和安装由专业人员完成。 ( 16) 本工程施工依据和质量检验所执行的标准规范:(见下表) 20 序号 标准编号 规范、标准内容、名称 1 GB50202202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 GB502032020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 GB50204202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 GB502052020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 GB502072020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6 GB50209202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7 GB50210202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8 GB502422020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9 GB502432020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0 GB50300202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1 JGJ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12 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3 本工程施工图 14 各项通用图集 质量控制措施 ( 1) 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 技术复核结果应填入“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复核记录”作为本工程的施工技术资料归档。 2) 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在“隐蔽工程记录”内,为档案资料保存。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的内容详见 下表: 分部工程 检 查 验 收 内 容 钢筋工程 规格、形状、数量、位置;接头形式、埋件数量位置、规格及代用情况;钢筋支架详图。 21 管道工程 位置、标高、坡度、焊接、试压、除锈、防腐。 电气线路 位置、标高、坡度、弯度、防腐、接头、电缆耐压绝缘试验、地线、接地电阻等。 其他 完工后无法进行检查的工程、重要结构部位和有特殊要求的隐蔽工程。 ( 2) 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1) 当项目部接到施工图纸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编制技术交底。 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后并送审确认后, 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方面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监控要点。 3) 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4) 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及其他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要细致齐全,如质量要求、操作要点,施工员在接受交底后应反复地、细致地向班组进行交底,除口头文字外,必要时用图表、样板,师范操作交底。 5) 技术质量交底采用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6) 根据工程项目生产进度计划,有项目经理向施工班组负责人下达。 7) 工序施工前,班组长应根据施工技术方案和工艺标准对施工班组或个人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各质量管理的关键点和保证质量的措施。 ( 3)现场材料质量管理制度 严格控制采购材料的质量: 各类建筑材料到现场后必须由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 22 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货。 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送样工作。 取样由项目取样员负责,取样方法按《建筑工程材料送样、取样须知》执行。 水泥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钢材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所有材料必须进行取样复试;存放期超过 3 个月的水泥必须重新取样进 行物理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八、工程测量方案 测量设备选用 名 称 数 量 用 途 经纬仪 1 角度测量 激光经纬仪 1 垂直度、角度 精密水准仪 1 沉降观测 水准仪 1 水平测量 测距尺 3 距离测量 钢卷尺、线锤 6 垂直、水平测量 工程定位放线 根据总平面图、总平面放样图和基础平面图及规划局测定的控制点进行定位,并在现场或附近建立工程控制网格和网点,网点必须设置在施工不影响处,一般离开 30m 以上,并加以保护,以便施工各阶段进行复核。 测量网点应经常复核校正,发现移位及时校 正。 上部结构测量 当基础底板轴线、标高自控网点建立后,上部结构按此进行内控。 轴线上移采用一层楼面角点设测量点,测量点设钢板控制线交汇点,交汇点垂直向上层楼板设 200*200 测量孔,通过轴线面,利用该平面轴线进行楼层施工。 上部结构标高控制利用 50 米钢卷尺从底层标高控制引测向上。 23 内外装饰测量 内装饰平面位置和标高根据结构施工阶段已经确定,应根据结构施工阶段确定的轴线来引测。 外装饰垂直度控制,在结构施工阶段,每层的轴线、标高已在施工阶段逐层进行的,而外墙装饰必须从上而下全长控制,使垂直线贯穿于整个 墙面,提高外墙的效果。 外墙垂直度控制用经纬仪在外控制点的辅助下,从上至下进行一次检测修正,逐层测量引起的间接微小误差,使垂直线贯穿于建筑物的整个外墙面,提高外墙的装饰效果,外墙垂直度控制用经纬仪在外控点的辅助下,从上而下进行一次检测修正。 沉降测量 基础施工时按施工图示设计位置及现场实际情况,埋设沉降观察点,沉降观测点埋设必须牢固,并做好保护措施,防止冲撞引起变形影响数据正确。 沉降观测由项目测量员进行,结构施工每层测一次,装饰阶段每月测一次,竣工前再测量一次,对每次测出的数据做好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直 至交工验收为止。 垂直度控制 垂直度控制以激光经纬仪为主,框架柱垂直偏差可由下式估算: △ =αΔ tH2/2b α —— 柱材料线膨胀系数 Δ t—— 柱相对两个侧面的温度差 b—— 柱侧面的宽度 △ —— 柱高 H 处的竖向偏差值 经我公司多个工程的实测经验表明,当柱高不大于 15 米时,竖向偏差值变化不大,可满足规范要求。 为保证测量精度,应采用钢尺直接向上丈量,把标高传递上去。 24 高程测量 以已测设的水准点为依据,进行高程引测,闭合差根据 fh 容 进行控制。 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水准点(本工程设 4 个),作为本工程基准点,并采用 砼加以保护(埋入地下深不小于 2 米)。 按水准测量与钢尺量距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具体做法为:在固定两个测量孔处用钢尺,由下向上根据各层标高丈量,每隔 3 层从底层准点复测,以防止积累误差。 九、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一) 桩基工程 工程概况与桩机选型 本工程桩径为 Φ 400、 Φ 500、有效桩长为 36 米,计划采用一台桩机进行施工,包括静载荷试验共计划 40 天完成。 施工工艺技术措施 A、设备就位与安装:桩机就位后,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位移、倾斜和沉陷,确保施工过程中中心对准桩位中心,桩机就位时,应详细测量,并在施工 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校正。 B、整个施工过程采用“反插法及跳打法”,拔管速度严格控制在 米 /分,砼充盈系数为 ,砼坍落度为 6— 8cm; C、钢筋笼制作与安固:( 1)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2)采用专用模具制作钢筋笼,保证其制作精度;( 3)按规程要求进行焊接;( 4)按设计要求配筋;( 5)每隔 2 米加设保护块;( 6)钢筋笼顶端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7)钢筋笼下放时必须采用特殊措施防止砼灌注过程下窜或上浮。 D、所有原材料进场必须先经检测室检测,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 1)水泥物理性能试验;( 2)钢筋物理性能 试验;( 3)砼配合比试验;( 4)砂、石含水率等试验;( 6)桩身砼试块抗压强度检测。 (二)土方开挖工程 25 ( 1)使用机械设备情况 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地梁承台等采用人工开挖。 基坑开挖机械选择: 反铲挖掘机一台。 ( 2)挖土顺序及层次 A、表面压实平整。 B、土方外运到周围空旷场地,尽量联系与落实弃土到附近空场地,并派专人清扫道路,保证市政道路的整洁。 C、机械挖土应与人工修土密切配合,尽量减少基坑余留土方。 D、挖土时严禁超挖,宜留土 150200mm,设立标桩后采用人工挖土。 E、挖土时应在基槽为 围四周及槽内四周做好排水沟,集水井。 F、地梁承台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当开挖到离底 300— 500mm 时,应用水准仪抄平,并打上水平桩。 水平桩一般沿基槽每 34 米钉设一个丁字桩,转角处必须设钉,以作为挖槽时控制深度的依据。 G、开挖完毕并清理基底后,应会同勘察、设计、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验槽工作。 检查基槽的位置、尺寸、标高和边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土方回填工程 A、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数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如在耕植如或松土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B、对填方土料应按设 计要求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C、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 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有机具确定。 (四)主体工程 钢筋 本工程钢筋采用现场制作现场安装。 绑扎前须提前做好除锈工作,制作下料按钢筋放样图, Φ 20 以下钢筋优先采用冷接,搭接长 26 度不小于 50D,搭接头不得留在弯距最大处,并离弯起部分不小于10D。 Φ 20 以上钢筋采用电焊,焊接长度为 12D,安装后及时设好垫块。 成品按规格和使用部位分开堆放,焊渣及时敲去。 钢筋绑扎应与模板安装及砌体砌筑等密切配合。 钢筋的加密部位和长度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板筋离梁侧及柱底箍离砼面不大于 50,板筋靠梁侧二行每点扎牢。 顶层柱筋的弯起部分,角筋与模板成 45 度角,与模板最小角不小于 15 度。 钢筋绑扎顺序:柱钢筋棒扎 —— 框架梁钢筋绑扎 —— 楼板钢筋绑扎。 模板 本工程楼板模板主要采用九夹板及胶合板,期于采用木模,为保证砼面的光滑度和平整度,木模必须刷隔离剂。 所有木模由木工翻样画出翻样图,经施工、技术员复核,模板在木工棚加工预制,现场实地拼接。 楼梯底模采用胶合板,踏步档板采用 50 厚木板,踏步面为使踏步尺寸准确、棱 角分明,在踏步砼浇筑后用木板封闭。 梁柱交接处,梁模缩短 2— 3mm,并锯成小料面,便于拆模。 柱模在离地面或楼面约 2m 处设施工口。 模板安装应与砌体及钢筋等工序密切配合,砼浇捣时派专人守模。 缝宽度大于 1mm,采用油毛毡盖缝,防止漏浆。 拆模时应从跨中拆起,材料及时运出,拆模时用力不能过大,严格控制好拆模强度,三层梁板浇筑完后,方可拆一层模,且一层梁底应留不大于 3m 间距的支柱。 模板应集中堆放,及时做好修补工作, 27 使用前刷好隔离剂。 砼 本工程采用现场拌制,手推车水平运输,井字架垂直运输,机械振捣。 插入式振动器振 捣时应快插慢抽,不得漏振、超振;平板式振捣器应缓慢平稳,交接进行,可加入相同配合比砂浆助振。 水泥主要采用散装水泥,部分袋装供应,散装水泥严禁热货热用,须留置一星期以上时间。 梁高大于 300 的均应分层浇捣,砼浇筑时派专人守模守筋。 注意屋面、卫生间等的排水方向,按要求找好坡度,防止积水。 楼梯砼浇筑,楼梯段砼自下而上浇筑,先浇底板砼,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抹平踏步面,楼梯施工缝根据情况留设在楼梯 1/3 出或休息平台(以下)三步处,施工缝应垂直设置。 砼浇筑完成后,应在 12 小时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至少 7 天。飞球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能很快衰减, 平 稳下来。 在不平的场地上滑跑时,起落 架不应使飞机产生太大的颠簸。 (2) 起落架应使飞机在地面运动时有良好的稳定性、操纵性和适应性。 飞机起飞、着陆方便,滑行转弯灵活,转弯半径小,滑跑中不易偏向、滚翻或侧翻,不产生不稳定的前轮摆振。 这些与起落架在飞机上的总体配置形式、配置参数及起落架的某些装置有 第 Ⅰ 页 共 Ⅲ 页 关。 (3) 起落架应有良好的刹车性能 以
在加工工艺和刀具方面进行改进和革新,来解决涡轮盘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小结 由上可见,国内的传统工艺与国外先进的工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目前为了适应大规模生产需要,国内涡轮盘制造水平正在先世界先进水平靠近,特别是对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还有对工艺的改进和刀具的革新,国内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第Ⅱ页 共Ⅱ页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生产纲领 产品的生产纲领就是年生产量。
12 参考文献 12 3 引 言 所谓隐身飞机( stealth aircraft ),就是利用各种技术减弱雷达反射波、红外辐射等特征信息,使敌方探测系统不易发现的飞机。 目前,飞机隐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减小飞机的雷达反射面, 从技术角度讲,其主要措施有设计合理的飞机外型、使用吸波材料、主动对消、被动对消等;二是降低红外辐射,主要是对飞机上容易产生红外辐射的部位采取隔热、降温等措施
国际企业装配车间作业现场 SOP 设计 附图 18 第十工位 SOP 飞兆国际企业装配车间作业现场 SOP 设计 附图 11 第一工位SOP飞兆国际企业装配车间作业现场 SOP 设计 附图 11 第一工位 SOP 飞兆国际企业装配车间作业现场 SOP 设计
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5 2 硬件设置 PLC 简介 可编程控制器是 60年代末在美国首先出现的,当时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 以执行逻辑判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 提出 PLC概念的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PLC的基本设计思想是把计算机 功能完善、灵活、通用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
3 测量模块方案选择 路径检测模块 路径识别模块是智能车系统的关键模块之一,路径识别方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最终性能的优劣。 通过大量的实验与研究,最终掌握了不同方位的传感器的数据 特性,将其加以有效的结合将有助于路径取优,以期达到快速稳定的效果。 所谓电磁引导就是以电感线圈为传感器,在交变的磁场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通过返回的数据判断金属线的位置,配之以传感器的排列方法、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