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公馆高层住宅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重 量 (kN) 外墙 内墙 青岛公馆设计 8 隔墙 楼板 屋面板 女儿墙 门 窗 梁 楼面活荷载 G1~G19 总 竖向荷载 = 顶层 竖向 荷载代表值 G20=+(女儿墙) = 全楼总恒载标准值: 19+= 全楼活载标准值: 20+= 全楼总 竖向 荷载设计值: += 地震作用下内力 计算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地震作用按 6 度Ⅱ类场地,地震动参数区划的特征周期分组按二组考虑,则Tg=, max   ,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由于 1 0 .0 2 1 1 .4 0 .5 6gT n T   ,故需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 10. 08 0. 01 0. 08 1 0. 01 0. 09n T       全楼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0 . 8 5 0 . 8 5 1 4 3 7 6 4 . 1 9 3 1 2 2 1 9 9 . 5 6 4 1e q iG G K N    因 TgT5Tg,所以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青岛公馆设计 9 0 . 91 2 m a x10 . 4( ) ( ) 1 . 0 0 . 1 2 0 . 0 5 2 61gTT        其中阻尼比  时 , 12= = =   , , 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1 0 . 0 5 2 6 1 2 2 1 9 9 . 5 6 4 1 6 4 2 7 . 6 9 7E K e qF G K N    地震作用下层间剪力 由式EKnk kkiii FHGHGF )1(51  计算各层层间剪力,计算过程如表 层数 Hi/m Gi/KN GiHi iiii HGHG Fi/KN Vi/KN mKNM ./ 1 2 3 4 5 14 6 7 8 9 10 28 11 12 13 14 15 42 16 17 18 青岛公馆设计 10 19 20 56 0M = 根据房屋底部弯矩相等的原则,将楼层处的地震作用换算成倒三角分布荷载,分布荷载的最大值为: mKNHMq / 2 5 9 5 233 22 0m a x  地震作用下总剪力墙内力 地震 荷载作用下总剪力墙内力计算 楼层 X/m )(kNVw )( mkNMw  0 0 1 2 3 4 5 14 6 7 8 9 10 28 11 12 13 14 15 42 16 17 18 19 青岛公馆设计 11 20 56 0 备注: wV —— 总剪力墙剪力; 公式: )( 2lqxqlVw  wM —— 总剪力墙弯矩;公式: )2()(6 2 xlxllqMw  横向风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 青岛基本风压 ωo=㎡ , B 类场地。 由《荷载规范》可知,本工程风荷载体型系数 s 查规范采用。 由于本工程结构计算高度 H=56m> 30m,但 H/B=56/=,因此考虑风压脉动的影响,风振系数取 1zzz 确定结构基本周期 1T = =20=1s, 21T = 1= kNs2/m2 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可知, 脉动增大系 数 ζ=,脉动影响系数 ν=,振型系数 iz HH。 则风振系数 1 1 1 . 3 8 0 . 5 2 1 0 . 7 1 7 6iizz z z ZHH           各个面不同高度的分布荷载: 0i z s z    各楼层处的集中风荷载: i i iW Bh 0 1. 3 , 0. 6 / , 47s K N m B m   风荷载作用下层间剪力 楼层风荷载计算见下表 楼层 /iHm iHH Z z //i KN m /iW KN mKNM ./ 青岛公馆设计 12 1 1 2 1 3 1 4 5 14 6 7 1,16370 3001,554 8 9 10 28 11 12 13 14 15 42 16 17 18 19 20 56 注: z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表 得。 s —— 风荷载体形系数。 z = 1 . 6 1 2 81 1 1 . 3 8 0 . 5 2 1 . 3 5 65 6 1 . 6 1 2 8zz       (以 17 层为例) 1 6 0 1 6 1 .3 5 6 1 .3 1 .6 1 2 8 0 .6 4 7 2 .8 2 2 4 .4 9 /z s zW B h KN m           (以 17 层为例) 青岛公馆设计 13 0M +++++++3++++++++++++= 根据房屋底部弯矩相等的原则,将楼层处的地震作用换算成倒三角分布荷载,分布荷载的最大值为: mKNHMq / 1 056 3 0 1 5 1 0 133 22 0m a x  风荷载作用下总剪力墙内力 风荷载作用 下总剪力墙内力计算 楼层 X/m )(kNVw )( mkNMw  0 0 1 2 3 4 5 14 6 7 8 9 10 28 11 12 13 14 15 42 16 17 18 青岛公馆设计 14 19 20 56 0 备注: wV —— 总剪力墙剪力; 公式: )( 2lqxqlVw  wM —— 总剪力墙弯矩;公式: )2()( 2 xlxllqMw  剪力墙计算 类别判定 青岛公馆设计 15 ( 1) 墙肢: 21 0 . 2 6 . 4 1 . 2 8Am   341 1 0 .2 6 .4 4 .3 6 9 112Im    22 0 . 2 3 . 8 0 . 7 6Am 342 1 0 .2 3 .8 0 .9 1 4 512    组合截面惯性矩 : 2 2 44 . 3 6 9 1 1 . 2 8 2 . 3 5 0 . 9 1 4 5 0 . 7 6 3 . 6 5 2 2 . 4 7 7 5Im       净惯性矩: 412 2 2 . 4 7 7 5 4 . 3 6 9 1 0 . 9 1 4 5 1 7 . 1 9 3 9nI I I I m       ( 2)连梁 截面面积: 20 .2 0 .7 0 .1 4bAm   连梁计算跨度: 0 .70 .9 1 .2 52blm   连梁惯性矩: 340 1 0 . 2 0 . 7 0 . 0 0 5 7 212bIm    连梁的 折 算惯性矩: 40220 . 0 0 5 7 2 0 . 0 0 3 0 21 2 1 2 1 . 2 0 . 0 0 5 7 211 0 . 4 2 0 . 1 4 1 . 2 5bbbobI EIG A l   ( 3)整体性系数 1 7 . 1 9 3 90 . 7 6 4 92 2 . 4 7 7 5nII    2 23 3 612 12 ( )bi ibijIalHhI      根据 , 20n ,查表得 。 由于 0 .7 6 4 9 1 .0 1 0nII    且,故 JLQ1 属于整体小开口剪力墙。 青岛公馆设计 16 ( 1)墙肢: 21 0 . 2 2 . 6 0 . 5 2Am   341 1 0 .2 2 .6 0 .2 9 2 912Im    22 0 . 2 2 . 3 0 . 4 6Am   342 1 0 . 2 2 . 3 0 . 2 0 2 812    组合截面惯性矩: 2 2 40 . 2 9 2 9 0 . 5 2 1 . 5 5 0 . 2 0 2 8 0 . 4 6 1 . 7 3 . 0 7 4 4Im       净惯性矩: 412 3 . 0 7 4 4 0 . 2 9 2 9 0 . 2 0 2 8 2 . 5 7 8 7nI I I I m       ( 2)连梁 截面面积: 20 .2 0 .7 0 .1 4bAm   连梁计算跨度: 0 .70 .8 1 .1 52blm   连梁惯性矩: 340 1 0 . 2 0 . 7 0 . 0 0 5 7 212bIm    连梁的 折 算惯性矩: 40220 . 0 0 5 7 2 0 . 0 0 2 7 81 2 1 2 1 . 2 0 . 0 0 5 7 211 0 . 4 2 0 . 1 4 1 . 1 5bbbobI EIG A l   ( 3)整体性系数 2 . 5 7 8 70 . 8 3 8 83 . 0 7 4 4nII    青岛公馆设计 17 2 23 30. 00 27 8 3. 2512 121. 1556 26 .9 70. 83 88 2. 8 ( 0. 29 29 0. 20 28 )bi ibijIalHhI      根据 , 20n ,查表得 。 由于 0 . 8 3 8 8 0 . 9 6 2 1 0nII    且,故 JLQ1 属于整体小开口剪力墙。 ( 1)墙肢: 21 0 . 2 0 . 2 0 . 0 4Am   341 1 0 . 2 0 . 2 0 . 0 0 0 1 3 312Im    22 0 . 2 3 . 2 0 . 6 4Am   342 1 0 .2 3 .2 0 .5 3 6 112    23 0 . 2 5 . 6 1 . 1 2Am   343 1 0 . 2 5 . 6 2 . 9 2 6 9 312Im    组合截面惯性矩: 2 2 2 40 . 0 0 0 1 3 3 0 . 0 4 5 . 4 5 0 . 5 3 6 1 0 . 6 4 2 . 8 5 2 . 9 2 6 9 3 1 . 12 2 . 7 5 1 8 . 3 1 9 7Im          净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