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步骤为: 脱毒材料的选择及催芽 材料 热处理 取材和消毒 剥离茎尖和接种 茎尖培养 继代培养 脱毒效果检测。 表 41 大蒜茎尖培养再生脱毒苗培养基组成 成分 使用浓度( mg/L) 中文名 英文名 分子量 MS 培 养基 B5 培养基 N6 培养基 硝酸钾 KNO3 1900 2500 2830 硝酸铵 NH4NO3 1650 硫酸铵 (NH4)2SO4 134 463 磷酸二氢钾 KH2PO4 170 400 硫酸镁 370 185 氯化钙 440 150 166 碘化钾 KI 硼酸 H3BO3 硫酸锰 10 硫酸锌 H2O 钼酸钠 H2O 硫酸铜 H2O 氯化钴 CoCl26H2O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硫酸亚铁 FeSO47H2O 肌醇 inositol 100 100 甘氨酸 glycine 2 2 盐酸硫胺素 VB1 10 盐酸吡哆醇 VB6 烟酸 VB3 蔗糖 sucrose 30g/L 20g/L 20g/L 试管苗的驯化 试管苗长期生长在培养容器中,与外界环境隔离,形成了一个恒温、高温、高湿、弱光、无菌的独特生态环境,试管苗生长细弱,茎、叶表面角质 层不发达,根的吸收功能弱。 试管苗从试管内移到试管外,由异养变为自养,由无菌变为有菌,由恒温、高湿、弱光向自然变温、低湿、强光过渡,变化十分剧烈。 驯化应从温度、湿度、光照及有无菌等环境要素进行,驯化开始数天内,应和培养时的环境条件相似,驯化后期,则要与移栽的条件相似,从而达到逐步适应的目的。 驯化的方法是将培养试管苗的容器带封口材料移到温室,开始保持与培养室比较接近的环境条件,适当遮光,提高湿度,以后逐渐撤除保护,使光照条件接近生长环境,然后松开并去除封口材料,使试管苗逐步适应环境条件。 驯化成功的标准是试管 苗茎叶颜色加深,根系颜色由黄。 试管苗的移栽 移栽基质:取蛭石和泥炭土按 1: 1混合。 试管苗生长的环境是无菌的,为了防止微生物的侵染,要在移栽前对基质进行消毒。 一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般用 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也可用 50%多菌灵等杀菌剂或高温处理。 管理过程中浇水不要过多,过多的水应迅速沥除,以利根系的呼吸。 移栽方法:试管苗第一步要放在温室条件下培育。 将驯化后的小苗取出,用清水洗去附着于根部的培养基及琼脂,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对根系和叶片的伤害。 用 800 倍 50%多菌灵溶液浸泡消毒12min,然后移栽到混合基质中。 栽植深度 适宜,不要埋没叶片,也不要弄脏叶片。 移栽后要浇一次透水,但不能造成基质积水而使根系腐烂。 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适当遮阴。 当长出 23 片新叶时,就可将其移栽到 栋防虫遮阳网大棚。 移栽后的管理:试管苗移栽到 防虫遮阳网大棚 后,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和洁净度等环境条件,满足试管苗生长的最适要求,促使小苗尽早定植成活, 生产出足够的原种以供繁殖大田用种蒜。 大田用种生产 为了防止二次病毒感染,种蒜的繁殖要在栋防虫遮阳网大棚中进行。 传播病毒病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灰飞虱、叶蝉、蓟马等。 据我们多年的观察,蓟 马是传播大蒜病毒病的主要害虫,药剂防治这种害虫效果不很理想,设置防虫网是防治大蒜病毒病较有效的技术措施。 防虫网可采用 80、 100 目的尼龙网,尼龙网要固定在钢架上,以免风刮起。 五 、 工程建设方案 、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 指导思想 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打造一圈两带设施蔬菜产业带的总体要求,满足我市“菜篮子”的需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为振兴八百年阿城紫皮大蒜产业,实现大蒜良种繁育的产业化。 建设目标 优良品种的选育及繁育是农业生 产中最核心的技术。 本项目为实现可持续的大蒜产业化发展,首先在 蒜种生产上达到专业化、标准化要求。 为实现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目标, 本项目拟 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的种子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单株优选、组培脱毒生产无毒种蒜原种,利用保护地降温设施、冷库、冷冻库、山区低温带等条件扩大繁殖无毒生产用种。 项目实施后,将建立起我国北方寒区的大蒜种蒜良种繁育基地,并提出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的技术规程,用 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阿城紫皮大蒜种蒜的产业化、标准化生产。 建设原则 A、 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立足区域特点、 产品分布和现有条件,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分期实施、滚动发展,并认真搞好配套工程项目的建设。 B、 坚持突出重点,按需建设。 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分期确定建设规模和良种繁育重点项目。 C、 坚持面向社会,择优选择。 从种质资源引进到良种繁育技术,紧密依托科技支持,确保项目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 D、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优势,节约使用建设资金,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项目选址 本项目区设在哈尔滨市“一圈两带” 设施蔬菜产业带的核心区域。 位于哈市东南 23 公里 , 18 分钟车程,交通便利。 项目区 地处松嫩平原的东南部边缘,阿什 河南岸,是八百年阿城大蒜的发祥地和主产区, 阿城大蒜 获得了国际公认的农产品“ 地理 标志”证书,有 “中国北方大蒜之乡”之称。 地里位置 阿城区位于哈市东南 23 公里,全市幅员面积 2500 平方公里,基本地貌为“六山一水三分田”,辖 5 乡 9 镇 5 个街道办事处, 108个行政村, 808个自然屯;总人口 5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 ,农业户。 交通发达,信息快捷。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体育、广播电视、报纸等社会事业生机盎然。 阿城,工业基础雄厚,农业特色突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全省十佳城市等荣誉称号,赢得了 龙江第一县 的殊荣。 土地资源 阿城区下辖 16 个乡镇, 5 个街道办事处, 210 个行政村, 939个自然屯。 全区土地总面积 公顷,其中耕地面积 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园地面积 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 林地面积 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40%;牧草地面积 公顷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 ,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6%;交通用地面积 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2%;水域用地面积 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未利用土地面积 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 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度,土地利用的经济效果三方面看 ,土地利用率、垦殖率、建设用地率水平,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水资源 我区水资源总量 为 62945万 m3,人均占有量为 960m3,亩均占有量 513m3(耕地 )。 在水资源总量中,地表水为 46600万m3,地下水 24065 万 m3,重复计算量为 7720 万 m3。 东部山区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西部平原区地下水较丰富,地表水较贫乏。 地表水水质除局部河段受到污染外,总的说水质是比较好的;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型水,除铁、锰含量偏高外,其它指标均符合饮用水要求,现有河流 14条,总长为 ,境内河流是以阿什河为骨干形成的天然水系。 泡泽 4个,大中型水库各一座,小型水库 5座。 现有 水田灌溉面积 ,旱田坐水种面积 万亩,喷灌面积。 现有西泉眼水库大型灌区 1处,渠首工程 7 座,民办灌区渠首工程 74 座;提水泵站 243 处,总装机容量3450kw。 机电井 5483眼;塘坝 68 座;水土流失总面积 132,占全市总面积 % , 已冶理面积 60897hm2。 其中:水平梯田1420hm2,坡式梯田 ,地埂植物带 3300hm2,横坡改垅24000hm2,水保林 20500 hm2,截流 346 公里,其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