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离子胁迫对丹参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花盆中培养,每 3 珠一盆,花盆放于露天的土地上。 一共设定 6 个组,编号 :① (对照 )、②、③、④、⑤、⑥ ,其 Pb2+浓度分别为 0、 100 mg/L、 200 mg/L、 400 mg/L、800 mg/L、 1600mg/L。 对照组定时加入不含铅的营养液,其他分组同时加入不 同浓度的含铅培养液。 测定含水量 将叶片从丹参植株上取下后,迅速剪成小块,置于称量纸上用电子天平称重,记为 Wf。 将称重后的叶片装入洁净培养皿中,于 105℃烘箱中干燥 4— 6h(注意培养皿不能盖盖子 )。 取出培养皿和叶片冷却至室温,用电子天平称叶片的重 量。 然后将叶片放入培养皿中再烘 2小时,取出烧杯和叶片冷却至室温,用电子天平绵阳师范学 2020届毕业论 铅离子胁迫对丹参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3 称叶片的重量,这样重复几次,直至恒重为止。 称得叶片干重 Wd。 烘时注意防止植物材料焦化,如所取材料为幼嫩组织可先用 l00- 105℃杀死组织后,再在80℃下烘至恒重。 计算: 鲜重含水量(%)=( Wf Wd) / Wf * 100% 干重含水量(%)=( Wf Wd) / Wd * 100%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取不同浓度等量丹参叶片 [10,12,14],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分别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 ,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碳酸钙和石英砂及 2~3ml95%乙醇,研成均浆,再加乙醇 10ml,暗处静置 3~ 5min。 取滤纸 1 张,置漏斗中,用乙醇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中,过滤到 25ml 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 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中。 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 最后用乙醇定容至 25ml,摇匀,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稀释 5 倍后倒入光径 1cm 的比色杯内。 以 95%乙醇为参比,在波长 663nm、 645nm 下测定光密度。 将测定得到的吸光值代入下面的式子: LambertBee 定律 Ca= D663— ……… (3) Cb= D645— D663……… (4) G总 =Ca+Cb=+……… (5)式中的 D66 D645 为叶绿素溶液在波长 663nm 和 645nm 时的光密度。 Ca、 Cb 为叶绿素 a、 b 浓度,单位为 :mg/L。 分别计算叶绿素 a、 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 叶绿素含量等于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脯氨酸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 7 支试管 [10,17],编号,按下表配制每管含量为 0~ 6μ g 的脯氨酸标准液。 加入表中试剂后,置于沸水浴中加热 30min。 取出冷却,各试管再加入 4ml 甲苯,振荡 30 秒钟,静置片刻,使色素全部转至甲苯溶液轻轻吸取各管上层脯氨酸甲苯 溶液至比色杯中,以甲苯溶液为空白对照,在 520m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A)值。 以 1~ 5 号管脯氨酸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鲜重稀释倍数提取液体积叶绿素的浓度   1000绵阳师范学 2020届毕业论 铅离子胁迫对丹参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4 表 1 标准样的配制 Confecting of the standard samples 试 剂 管号 1 2 3 4 5 6 7 10μ g ml1脯氨酸标准液( ml) 0 蒸馏水( ml) 2 冰醋酸( ml) 2 2 2 2 2 2 2 ﹪酸性茚三酮( ml) 2 2 2 2 2 2 2 每管脯氨酸含量(μ g) 0 1 2 3 4 5 6 脯氨酸的提取和测定 取不同处理的植物材料各 [10,19],分别置大试管中,然后向各管分别加入5ml 3%的磺基水杨酸溶液,在沸水浴中提取 10min(提取过程中要经常摇动),冷却后过滤于干净的试管中,滤液即为脯氨酸的提取液。 吸取 2ml 提取液于带玻塞试管中,加入 2ml 冰醋酸及 2ml ﹪酸性茚三酮试剂,在沸水浴中加热 30min,溶液即呈红色。 冷却后加入 4ml 甲苯, 摇荡 30 秒钟,静置片刻,取上层液至 10ml离心管中,在 3000r/min 离心 5min。 用吸管轻轻吸取上层脯氨酸红色甲苯溶液于比色杯中,以甲苯溶液为空白对照,在 520m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A)值。 计 算 从标 准 曲线上 查出 样 品 测 定液中脯氨酸的含量 [14],按下公式 计 算 样 品中脯氨酸含量: 脯氨酸含量 ( μgg- 1Fw) = [X 提取液总量( ml) ]/ [ 样品鲜重( g) 测定时提取液用量( ml) ] 公式中: X - 从标 准 曲线 中查得的脯氨酸含 量(μ g) 丙二醛的含量测定 采用二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 [10,18,29,21]。 分别称取不同浓度植物叶片 ,加入少量石英砂和 10%三氯乙酸 2ml,研磨至匀浆,再加 8ml 10%三氯乙酸进一步研磨,匀浆以 4000r/min 离心 10min,其上清液为丙二醛提取液。 取 8支干净试管,编号, 7只为样品管(七个重复),各加入提取液 2ml。 对照管加蒸馏水 2ml,迅速各管再加入 %硫代巴比妥酸溶液,摇匀,混合液在沸水浴中反应 15min,迅速冷却后再离心,取上清液分别在 53 600、 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A)值。 由于蔗糖 — TBA 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450nm,毫摩尔吸收系数为—TBA 反应产物在 532nm 的毫摩尔吸收系数分别为 103 和155103。 532nm 非特异性吸光值可以 600nm 波长处的吸光值代替。 按双组分分光光度法原理,建立方程组,解此方程组 A453=(103) C 糖 A532—A600=( 155103) CMDA+(103) C 糖 绵阳师范学 2020届毕业论 铅离子胁迫对丹参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5 酶活性的测定 酶液提取 取 5g 洗净的丹参叶片 [10,20,24,25],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磷酸缓冲液,研磨成匀浆。 将匀浆液全部转入离心管中,于 3000g 离心 10min,上清液转入 25ml容量瓶中。 沉淀用 5ml 磷酸缓冲液再提取 2 次,上清液并入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低温下保存备用。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酶 活 性 测定 的 反应 体 系包 括 [25,28] : ;%H2O2;。 以加热煮沸 5min的酶液为对照,反 应体系加入酶液后,立即于 34℃水浴中保温 3min,然后迅速稀释 1倍, 470nm 波长下比色,每隔 1min 记录 1 次吸光度( A470),共记录 5次。 结果计算 以每分钟内 A470变化 为 1个酶活力单位( U)。 过氧化物酶活力( U g1鲜重 min1) =t**V*W V*A470S T 式中,△ A470为反应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 W为丹参叶片鲜重 (g); t为反应时间 (min); VT为提取酶液总体积 (ml); VS为测定 时取用酶液体积 (ml)。 解 C 糖 =A453/ 103=(mol/L) CMDA+=(A532—A600)—(umol/L) 公式中 103为摩尔比吸收系数 C糖、 CMDA 分别是反应混合液中可溶性糖、 MDA 的浓度提取液中 MDA 浓度( umol/ml)=(CMDA*反应液体积) /测定时提取液用量 1000MDA 含量( umol/gfw) =提取液中 MDA 浓度提取液总量 /植物组织鲜重。 4 结果及分析 含水量的变化 由图 2 可 以看出,对照组的含水量基本没变化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含水量的百分比逐渐降低。 且随 Pb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越快;同等浓度的 Pb2+条件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增长,含水量的下降越明显。 由此可知: Pb2+对丹参叶片的保水能力有破坏,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