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年华老年公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可见,国内老年人的居住现状亟待改善。 这一现状,蕴涵了老年住宅的巨大需求。 老年住宅的外在需求主要 包括以下两 方面 老年住宅的外在需求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社会居住观念的改变 中国“养儿防老”、“三、四代 同堂”的观念和家庭组合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小型“核心家庭”、“三口之家”的比重在不断上升。 而且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 12 施,目前“四二 一”的供养关系不断增加,使中间代所承受的压力很大,家庭矛盾也随之增加。 同时,随着老年人观念的变化,不少老年人更加关心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愿意和子女同住,独老户的比重不断上升。 中国老人“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而且老人的不同组群选择养老的方式又不同。 文化程度较高,中级以上职称,月收入中等或以上,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者,老年公寓为首选,有的认为“老年公寓是理想颐养天年之所”。 由此可见,随着观念的变化,对老年公寓的需求是加快增长的。 ( 2)子女改善父母居住状况的需求 子女以为改善父母居住状况为目的而选择养老专用的老年公寓,成为了老年养老消费的主力。 年轻的一辈因为工作的缘故,在购房时均尽量选择靠近城市中心,但是这样的地方却未必适合老年人居住。 随着年龄的增大,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为父母的健康长寿考虑,选择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老年公寓以改善父母的居住环境是子女养老服务消费的主要诱因。 在实际的访谈中发现,子女为父母选择老年公寓主要是从以下几 个方面考虑: ①为父母提供一个优质的晚年生活维护了老人、子女的双重尊严; ②老年建筑的特殊功能能为老人提供居住安全的保障; ③老年住宅社区的专业服务,能为父母提供更科学、细致的照顾,解除了子女们的后顾之忧; ④社区活动可以丰富父母的生活。 以弥补因为工作繁忙生活紧张而对父母陪护不足的歉疚。 13 (二)老年住宅目标客户消费特征分析 老年住宅目标客户群的消费有如下特点: 1) 老年消费是一个纯消费阶段,这是老年消费的性质特征。 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在退休后就成为纯消费者,部分 老年人还可能会再参加一段时间的社会劳动,但相当部分老年人再就业的时间不会很长,一般在 65 岁前后还是会真正退回到纯消费人口的行列之中。 2) 老龄纯消费人口比低龄纯消费人口有着更加漫长的纯消费年数,这是老年消费的时限特征。 按照我国的劳动制度,人们满 16 岁后方能就业,这样,低龄人口的纯消费年限应以 15 年计。 而据 1998 年公布的资料,我国人口目前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 71 岁,其中男性为 69 岁,女性为 73 岁。 按平均预期寿命推算,老年人口纯消费年限为男 9 年,女 18 岁,平均为 年,接近低龄纯消费人口的消费年 限。 平均预期寿命是按生命表计算的,它概括了总人口中各年龄段的死亡概率。 而实际上,社会上相当部分老年人在退休以后能够活到 75 岁以上,这样,作为老龄人口的纯消费年限就超出了低龄纯消费人口的消费年限。 对于女性老年人口而主,纯消费年限不仅比低龄人口,而且比男性老年人口的纯消费年限都要长得多。 3)老年消费是一种自主消费,这是老年消费的行为特征。 与低龄消费其消费意志主要通过父母来体现不同,老年消费在意志上是自主的,老年即使到了高龄,行动不便,消费行动可能会发生障碍,需要别人帮助方可完成时,只要老人独立思考的能 力依然存在,老年消费意志的自主性就不会消失。 再者,少年人口由于尚未进入社会,他们的消费实际上是一种依赖消费。 而作为纯消费人口的老人口,其经济收入应是相对独立的,消费能力是自主的。 14 4)老年人的消费观较为成熟,冲动型热情消费和目的不明的盲目消费少,这是老年消费的思想特征。 当然,这种成熟的消费观与新时代的消费观相比较显得相对保 守,老年人对消费新潮的反应会显得较为迟钝,他们不跟时髦,讲究实惠,兼顾家庭,个人消费还富有牺牲性,但老年人口的这种消费观又相对稳定,他们一旦形成消费倾向,不会轻易改变与放弃,反过来这会使老年型商品市场变得相对稳定。 5)老年消费对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高于一般消费,这是老年消费的质量特征。 目前,商品市场常常以经济效益来确定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在服务质量上对老年消费者往往缺乏耐心,更谈不上周到。 这种市场消费质量倾向实际上对老年消费起到了抑制作用,许多老年人因为在消费中曾经遭遇冷淡或抢白,由此而产生害 怕消费、躲避消费的心理,在行动上则表现为不进行消费或只进行惰性消费。 这种消费心态与消费现象对积极发展老年消费是很不利的。 6)老年消费中休闲性消费与服务性消费所占比例大,这是老年消费的内在特征。 大致是低龄老人以休闲性消费为主,高龄老人以服务性消费为主。 随着老人所处的年龄段的不同,在消费上会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三、老年公寓选址(地块)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项目以老年人住宅为主,集休闲、娱乐、度假、会务、疗养、保健社区医疗等为一体。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我们分析认为:作为老年人的养身、养心、养性、养情的地方 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地块中间或周边应该具有山地、丘陵、水域或者辽阔的田野,因为只有这样的地块条件,住宅周围的环境才会优美,空气必然清新,才适合老人颐养天年。 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使老年人心情舒畅,满足老年人的生活行为要求。 15 地块周边道路应畅通,水、电、气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出入应该有公路,以满足老人亲朋探亲访友,来往便捷的需要。 地块规模宜大不宜小,小则 100~ 200 亩,大则 500~ 800 亩,因为老年人虽需要安宁,但更害怕孤独,老年人需要医疗、需要社团活动、需要社群文化、需要对外交往、需要家政服务、需要终极 关怀、需要一个人生命全新阶段开始的精神感觉。 只有那种大规模的老年社区,居住人口多,才有条件满足老年人的这种生理和心理需求。 地块距离城郊不易超过 10 km,老年公寓不宜选址在非常偏僻处,不能单求清静而简单的把老年住宅与社会隔离起来,更不能盲目的将其建在偏僻荒漠的地方,老人突发状况较多,远离社会,心理将会 承受很大的压力,不利于身心健康。 四、社区规划 我们对项目的具体定位是构筑中老年人崭新的生活方式,使建筑与居者的精神生活之间产生前所未有的亲密度,力图通过对“退休社区 — 进修生活”的倡导,把社区构建为一个退休 者的超级文化生活园地,进而达到以全新退休方案解决养老问题的目的。 结合我们的定位,在此提出社区规划方案,以期达成美好的愿景。 (一)社区规划设计要求 在老年人的住宅规划和设计上,不仅要满足居住功能的要求,使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达到安全、卫生、方便和适用的要求,还要无处不在的体现出对老人的关怀,更要考虑社会心理学所涉及的居住心理问题。 环境要园林化(低容积率 ) 幽雅的环境,让老人充分享受阳光,接触自然,广阔的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安。金色年华老年公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积极引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大力创新金融服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掘并满足农村不同层次的各类有效需求,为新农村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充分的金融支持。 他们大力支持农村合作金 融机构与各级政府、涉农部门、个体私营协会、商户等经济组织形成信用共同体。 截至 2020 年底, 江西 省共有 51 个县级联社 ① 资料和数据来源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今年前五个月业务经营平稳发展
机动车道: ( 40cm 厚级配碎石是施工难点之一 ) 40cm厚级配碎石 +20cm厚 %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 20cm厚 5%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16cm 厚沥青砼面层 (4cm 厚细 ARC13C 粒式密级配橡胶沥青砼上面层 +5cm 厚 AC16C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砼中面层 +6cm 厚 AC20C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砼下面层 ),路面总厚度 95cm。 非机动车道: 40cm 厚级配碎石
如果该统计量的观测值比较大,且对应的概率 p 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 ,则应拒绝零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不太可能是单位矩阵,原有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 KMO检验用于比较变量简单相关和偏相关系数, KMO的统计量如果小于 ,则不适合因子分析。 根据检验结果,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 ,相应的概率 p 为 ,小于 ,拒绝零假设,适合做因子分析。 同时, KMO值为 ,大于
件下对应的概率分布特征,其中奇异标度指数 a 规定了奇异性的强度,而 )(af 则描述了分布的稠密程度 . 多重分形过程 Mandelbrot 通过运用增量矩的尺度特性,来定义了多重分形过程: 如果一个连续的时间过程 TttX , 具有一个平稳的增量,并且满足: 1 qq tqctXttXE ( 21) 则称 tX
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全面理解施工意图,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物质条件生产准备 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构配件、施工机械品种多,保证按计划供应,对整个施工过程举足轻重,否则直接影响工期、质量和成本。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的工料分析进货。 、建筑材料及安全防护用品准备:对水泥、钢材、木材三大建筑材料,特殊材料等,均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各项材料计划表
( 2)库房建设:半成品库、成品库 、冷库。 ( 3)检测与研发中心。 ( 4)办公室、生活区及厂区环境等相关设施。 生产设备安装调试 生产许可证取证 (二)时间进度 厂区规划及相应的土建工程建设 2020 年 3 月 8 日 — 2020 年 7 月 10日完成宿舍楼、办公室土建工程。 2020 年 3 月 10 日 — 2020 年 7 月 30 日完成前处理车间、 即食海参加工车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