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第三章 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区域条件 ⑴ 城市人口规模 现状( 2020 年)人口规模: 万人。 近期( 2020 年)人口规模: 万元。 远期( 2020 年)人口规模: 万人。 ⑵ 城市用地规模 近期建设用地规模: 平方公里,人均 平方米。 远期建设用地规 模: 平方公里,人均 平方米。 经济开发区用地规模: 平方公里(一期 平方公里) 道路交通 规划原则及目标 建立与经济开发区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快速通畅的道路网系统。 充分结合地形条件,建立有序的主、次、支三级路网系统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道路网布局 ⑴ 路网结构 开发区路网由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 主干道路幅宽 40 米,次干道路幅宽 24 米,支路路幅宽 12 米。 ⑵ 开发区内道路分布格局 金叶路为 S209 过境段,全长 6000 米,作为经济开发区的主干道。 纬 一路、纬二路、北一路、北二路、北三路、北四路、北五路、北六路、东干渠路、滨河西路为次干道。 另有若干支道与主次干道相联,形成完整的路网体系。 规划的道路系统 见表 、表 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开发区主干道路规划一览表 表 序号 道路名称 红线宽度( m) 道路长度( m) 道路性质 断面形式 1 金叶路 40 6000 主干道 AA +5+3+15+3+5+ 开发区次干道路规划一览表 表 序号 道路名称 红线宽度( m) 道路长度( m) 道路性质 断面形式 1 纬一路 24 次干道 CC 4+3+10+3+4 2 纬二路 24 次干道 CC 4+3+10+3+4 3 北一路 24 次干道 CC 4+3+10+3+4 4 北二路 24 次干道 CC 4+3+10+3+4 5 北三路 24 次干道 CC 4+3+10+3+4 6 北四路 24 次干道 CC 4+3+10+3+4 7 北五路 24 次干道 CC 4+3+10+3+4 8 北六路 24 次干道 CC 4+3+10+3+4 9 东干渠路 24 4000 次干道 BB 5+14+5 10 滨河西路 24 4000 次干道 BB 5+14+5 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本项目所建道路 本项目所建道路一览表 表 序号 道路名称 红线宽度 (m) 道路长度 (m) 道路性质 断面形式 1 金叶路 40 6000 主干道 AA +5+3+15+3+5+ 2 纬一路 24 次干道 CC 4+3+10+3+4 3 纬二路 24 次干道 CC 4+3+10+3+4 4 北一路 24 次干道 CC 4+3+10+3+4 5 北二路 24 次干道 CC 4+3+10+3+4 6 北三路 24 次干道 CC 4+3+10+3+4 6 北四路 24 次干道 CC 4+3+10+3+4 7 北五路 24 次干道 CC 4+3+10+3+4 8 北六路 24 次干道 CC 4+3+10+3+4 9 东干渠路 24 4000 次干道 BB 5+14+5 10 滨河西路 24 4000 次干道 BB 5+14+5 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第四章 设计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 设计原则 设计准则 工程本着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在满足镇区路网整体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力求技术先进,造价经济合理,车辆行驶安全流畅。 此外,在工程设计时还遵循以下各原则: 根据各路段的交通量和用地条件,确定相应的路幅宽度和形式,尽量减少拆迁和征地,节约土地,节省工程造价。 适应总体规划要求,并与一系列专项规划相配套。 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尽量提高绿化指标。 与道路相关的桥涵应做到造型新颖,美观大方,既要体现时代风貌,又要反映当地独有的地方特色。 在不过多增加施工难度、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设计标准,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将来的发展创造条件。 筑路、建桥等主要工程材料,立足于地方材料为主,减少长途运输的费用,降低工程造价。 设计规范 ⑴《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⑵《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⑶《城市桥梁设计准则》( CJJXX91) ⑷《公路工程 技术标准》( JTGB012020) ⑸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489) ⑹《城市排水规划规范》 ⑺《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建设规模 设计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范围为金寨县经济开发区的叁条主道路:金叶路、东干渠路、滨河西路以及开发区内次干道纬一路、纬二路及北一路至北六路的道路、桥梁及其有关的排水、路灯等附属工程。 道路工程 ⑴金叶路:机动车道 15米 +机非分隔带 3 米 2+非机动车道 5 米 2+人行道和绿化带 米 2= 40 米。 全长 6000 米。 ⑵纬二路:机动车道 10 米 +绿化带 3 米 2+非机动车道 4 米 2= 24 米。 全长 米。 ⑶纬一路:机动车道 10 米 +绿化带 3 米 2+非机动车道 4 米 2= 24 米。 全长 米。 ⑷北一路:机动车道 10 米 +绿化带 3 米 2+非机动车道 4 米 2= 24 米。 全长 米。 ⑸北二路:机动车道 10 米 +绿化带 3 米 2+非机动车道 4 米 2= 24 米。 全长 米。 ⑹北三路:机动车道 10 米 +绿化带 3 米 2+非机动车道 4 米 2= 24 米。 全长 米。 ⑺北四路:机动车道 10 米 +绿化带 3 米 2+非机动车道 4 米 2= 24 米。 全长 米。 ⑻北五路:机动车道 10 米 +绿化带 3 米 2+非机动车道 4 米 2= 24 米。 全长 米。 ⑼北六路:机动车道 10 米 +绿化带 3 米 2+非机动车道 4 米 2= 24 米。 全长 米。 ⑽东干渠路:机动车道 14 米 +人行道和绿化带 5 米 2= 24米。 全长 4000 米。 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⑾滨河西路:机动车道 14 米 +人行道和绿化带 5 米 2= 24米。 全长 4000 米。 桥梁工程 金叶路在 K2+003 处一座桥,桥梁跨径为 60 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净宽 40 米。 设计技术标准 ⑴ 金叶 路 道路等级:城市道路主干道Ⅰ级标准。 计算行车速度: V= 60km/h。 设计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 20 年。 线型标准:最小平曲线半径 200 米,最大纵坡控制在 %以内。 荷载标准:公路 Ⅰ级标准。 桥梁与道路同宽,设计桥型为斜交 40度 320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为重力式 U 型桥台,桥墩为桩柱式桥墩配扩基。 抗震等级:按地震基本烈度 7 度设防。 ⑵ 纬二路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Ⅰ级标准。 计算行车速度: V= 50km/h。 设计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 20 年。 线型标准:最小 平曲线半径 200 米,最大纵坡控制在 3%以内。 荷载标准:公路 Ⅰ级标准。 抗震等级:按地震基本烈度 7 度设防。 ⑶ 纬一路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Ⅰ级标准。 计算行车速度: V= 50km/h。 设计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 20 年。 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线型标准:最小平曲线半径 1100 米,最大纵坡控制在 %以内。 荷载标准:公路 Ⅰ级标准。 抗震等级:按地震基本烈度 7 度设防。 ⑷ 北一路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Ⅰ级标准。 计算行车速度: V= 50km/h。 设计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 20 年。 线型标准:最小平曲 线半径 3300 米,最大纵坡控制在 %以内。 荷载标准:公路 Ⅰ级标准。 抗震等级:按地震基本烈度 7 度设防。 ⑸ 北二路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Ⅰ级标准。 计算行车速度: V= 50km/h。 设计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 20 年。 线型标准:平面全线采用直线,最大纵坡控制在 %以内。 荷载标准:公路 Ⅰ级标准。 抗震等级:按地震基本烈度 7 度设防。 ⑹ 北三路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Ⅰ级标准。 计算行车速度: V= 50km/h。 设计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 20 年。 线型标准:平面全线 采用直线,最大纵坡控制在 2%以内。 荷载标准:公路 Ⅰ级标准。 抗震等级:按地震基本烈度 7 度设防。 ⑺ 北四路 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Ⅰ级标准。 计算行车速度: V= 50km/h。 设计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 20 年。 线型标准:平面全线采用直线,最大纵坡控制在 2%以内。 荷载标准:公路 Ⅰ级标准。 抗震等级:按地震基本烈度 7 度设防。 ⑻ 北五路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Ⅰ级标准。 计算行车速度: V= 50km/h。 设计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 20 年。 线型标准:平面全线采用直线,最大纵 坡控制在 2%以内。 荷载标准:公路 Ⅰ级标准。 抗震等级:按地震基本烈度 7 度设防。 ⑼ 北六路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Ⅰ级标准。 计算行车速度: V= 50km/h。 设计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 20 年。 线型标准:平面全线采用直线,最大纵坡控制在 2%以内。 荷载标准:公路 Ⅰ级标准。 抗震等级:按地震基本烈度 7 度设防。 ⑽ 东干渠路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 I 级标准。 计算行车速度: V=50km/h。 设计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 20 年。 线型标准:最小平曲线半径 160 米,最大纵坡控制在 1%以内。 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荷载标准:公路 Ⅰ级标准。 抗震等级:按地震基本烈度 7 度设防。 ⑾滨河西路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 I 级标准。 计算行车速度: V=50km/h。 设计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 20 年。 线型标准:最小平曲线半径 150 米,最大纵坡控制在 2%以内。 荷载标准:公路 Ⅰ级标准。 抗震等级:按地震基本烈度 7 度设防。 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第五章 工程内容 道路与桥梁工程 道路工程 ⑴ 横断面设计原则 ① 满足道路交通功能。 ② 兼顾两侧现有建筑,尽量减。金寨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的 Nonlinear 选项,接着双击 Inelastic 选项,再双击 Rate Independent 选项,然后双击 Isotropic Hardening Plasticity 选项,接着双击 Misese Plasticity 选项,最后双击 Bilinear 选项,弹出【 Bilinear Isotropic Hardening for Material Number 1】对话框,在
目前,我国生产上所需的压铸模具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给,但一些新产品和零件的压铸模,尤其是大型、薄壁、精密模具和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的模具一般还要需引进。 随着技术引进的同时还要购买大型的压铸机,从而使 压铸市场异常活跃,压铸产业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压铸模具制造工业的一片兴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汽车行业压铸模具的生产 目前,国内完全有能力自行设计和制造汽车行业使用的中、大型压铸模具
(GB/T7001988) (13)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15911994) (14)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涂装等级 (GB89231998) (15)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GB12281991) (16)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 (GB12291991) (17)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 (GB12301991) (18)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及大六角螺母及垫圈技术条件
保证施工安全。 弃土应及时清运不得乱堆方。 ( 5) 路基基坑挖好后若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时,可在基底以下预留 15~30cm,待下一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 6) 采用机械开挖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堆位置,运土路线,机械运转路线。 ( 7) 开挖基坑(槽)时,如有地下水时,应道德在标高最低处挖方,并在该处设置水沟或集水坑,以便设泵排水。 回 填方
................................. 100 、模板的拆除: .......................................................................................... 104 、模板的维护及保养 ................................................
位数量: 5 个,其中 7 万吨级泊位 3 个、 10 万吨级泊位 2个(水工结构均按 15 万吨级船舶设计)。 ② 设计年通过能力: 万 TEU。 ③ 码头岸线总长: 1774m。 ④ 码头前沿设计底标高: 17~ 20m。 ⑤ 项目用地 : 250 万 m2 (其中项目红线用地 243 万 m2,安置用地 7 万 m2) ⑥ 工程总投资:推荐方案工程总投资估算为 569891 万元。 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