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扬家具生产线建造工程立荐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单价 (元 ) 金额 (万元 ) 备注 1 生产车间 ㎡ 10000 1100 1100 四层 2 办公用房 ㎡ 1000 900 90 一层 3 料 棚 ㎡ 1000 300 30 4 仓 库 ㎡ 10000 700 700 一层 5 公用工程 ㎡ 90 锅炉房 ㎡ 40 500 2 配电室 ㎡ 20 500 1 泵 房 ㎡ 10 500 警卫室 ㎡ 20 600 小计 ㎡ 22090 6 硬化 ㎡ 50 4. 71 7 绿化 ㎡ 800 30 8 围墙 m 240 2020 48 合计 产品方案 年产经济家具套装 500 套,标准家具套装 600 套,豪 华家具套装 200套,可实现收入 6000 万元 /年。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与有关环保措施 17 (一)环境保护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排出的污染物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接受南康市环保部门的监督,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为: 《建筑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 (1998)253 号令]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47989]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二)环境影响初步分析 本项目建设选址位于 舒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本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将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 在建设期间,各项施工活动、运输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废气、粉尘、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等,会对周围的环境 产生一定的影响。 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周边交通量的增加,生活废弃物的增多,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转,必然会给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本项目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特点,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实现环境保护目标。 为控制运营期环境污染,本项目在建筑设计及设备选用时就应考虑能降低 18 其运营环境影响的方案,投入使用后,也应注重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 (三)有关环保措施 建设期环境保护 本项目建设期较短,且距离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较远,建设期主要要采取一些简单措施控制施工场界噪声、施工粉尘、污水等。 、施工噪声 本项目选址附近没有噪声敏感区,建设期间只要合理控制,几乎没有噪声污染。 、施工粉尘 施工期间产生的粉尘(扬尘)污染主要取决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的堆放及风力因素,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 随着风速的增大。 施工扬尘产生的污染程度和超标范围也将随之增强和扩大。 本工程施工期较短,工程量不大,但伴随着土方的挖掘、装卸和运输等施工活动,其扬尘也将给附近的大气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可采取合理控制措施,尽量减轻其污染程度,缩小影响范围。 施工污水 施工污水水量不大 ,但如果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同样会危害环境。 所以,施工期废水不能随意直排。 其防治措施主要有:建立临时排水收集系统,进行简单处理,有组织排放。 建筑垃圾 施工期间将涉及到土地开挖、管道敷设、材料运输、基础工程、房屋建筑等工程,在此期间将有一定数量的废弃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 19 混凝土、废砖、土石方等。 因此对施工现场要及时进行清理,建筑垃圾及时清运。 建议加强施工期管理,针对施工期污水产生过程不连续、废水种类较单一等特点,可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污水中污染物的产生量。 尽量提高施工机械的利用效率,减少噪声 及废气的排放时间和排放量。 因地制宜,加大绿化面积。 建议同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论证。 运营期环境保护 该项目实施后对周边生态环境不会产生明显不良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项目利用 开发区整体规划用地 ,不占用耕地,厂区保留一定比例的绿化率,对厂区及周边环境的优美不产生损害。 其二、项目使用的原材料主要从本地及周边地区上游厂家购得,不伐木、不毁坏野生植物。 其三、项目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废气产生,不会污染水源和空气;部分固废(碎木、刨花、锯沫)可供给制板厂粉碎再利用,或供给砖瓦厂、农户作燃料,铁屑回收, 达到资源的综合利用。 其四、项目承担单位所在位置地距离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等在数公里至数十公里,不会对文化旅游产生干扰。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及建议 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会有一定的环境影响,采取简单有效措施后可以消除,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项目在拟建地建设是可行的。 20 节能与劳动安全 节能依据 ( 1)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 2)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20) ( 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节能措施 ( 1)建筑节能 根据国家对建筑节能的有关要求,本项目拟采取以下措施,以取得节能效果: ① 墙体 围护结构采用浅色外表面,可反射夏季太阳辐射热,减少外墙面吸收热量。 控制建筑物体形系数,不采用过多凹凸面;适当增加外墙保温隔热效能(外保温效果更佳),提高热阻;增加墙体热惰性以利于建筑热稳定性;高效保温隔热材料设于主体结构外侧,可减缓热量进入墙体;墙内设置空气间层或通风间层也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② 门窗 适当控制窗墙比,安排好门窗相对位置及开启方式,组织穿堂风通过;设置可调节的活动遮阳,如窗帘、百页、热反射帘或自动卷帘等,既能在夏季减少太阳辐射热,又便于冬季日照。 特别对西向、南向窗户要更加重视。 ③ 屋面 由于太阳辐射强烈引起顶层房间过热,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 本项目将增加隔热层并设架空通风层,在空气间层内贴热反射材料;采用坡屋顶,利用阁楼通风散热。 21 ④ 材料 本项目建议使用保温隔热、隔声、隔 火性能好,具有良好力学性能、使用寿命长的节能型双玻塑钢窗,提高门窗的气密性。 积极推广使用保温隔热、隔声性能好的粘土多孔砖,减轻墙体自重。 并有利抗震。 ( 2)运营节能 ① 选用先进的运行可靠的生产设备,以达到节能效果。 ② 原料贮存和成品贮存要靠近道路,缩短原材料及成品的输送距离,尽量避免大量产品的二次倒运。 ③ 合理利用水等资源,能重复利用尽力重复利用如水,采用节能阀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严防跑、冒、滴、漏。 ④ 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力设备,减少电能损失,变压器尽可能布置负荷中心,以减少线路损失,供电系统的无功功率采用自动功率因数电容补偿装置进行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⑤ 热力管道保温采用高效节能的岩棉保温材料,以减少管道热损失。 建筑物采用热水采暖,以蒸气采暖节省 20%能源,选用高效节能型锅炉。 ⑥ 设置计量监控仪表系统,根据规范要求,安装多种测量表,以便合理计算用量,考核各项指标,为加强企业管理提供依据,以搞好企业管理。 ⑦ 全面节水是缓解水资源缺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到我国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因此要在项目的实施和运行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源利用率,提高用水回收率和重复利 22 用率,提高再生水回收率,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新鲜水用量。 劳动安全 安全依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3) 《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 4) 《江西省建设管理条例》 ( 5) 《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 》 安全措施 ( 1) 施 工期劳动安全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行企业安全资格审查制度。 在建筑工程开工前应当凭借企业的安全资格许可证、安全技术措施或者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施工机具和设备的安全性能状况等资料到建筑安全生产监督机构申办安全条件认证。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工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企业上级 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并报当地建筑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备案。 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电气产品、安全设施、架设机具 23 以及机械设备等,必须符合规定的安全技术指标,达到安全性能要求。 建筑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对其进行检查,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 2) 运营期劳动安全 为确保项目实施后符合职业安全的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本项目劳动安全设计必须达到有关要求,有关设备设施需经当地劳动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 但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有少量设备及个别原料会对 近距离环境和作业场所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必须加强保护,制订防范措施。 其一、设备中的刨床、裁板机、推台锯、尤其是电刨在使用中会产生刺耳的噪声,对附近的居民、尤其作业人员有危害。 必须采取一定的隔音防噪措施: ① 厂房墙体加厚,窗户安双层玻璃,作业区用隔音板分割,避免在晚间安静时作业等。 ② 作业人员戴耳塞、头罩或用棉花塞耳;工作时微张口等。 采取上述措施,能明显减少噪声的干扰和危害。 其二、粘合用的胶水中有可燃、有毒的气体挥发,存在火灾、中毒等危险、危害 因素,必须引起警惕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① 尽量采用燃点高、毒性低的相对安全的粘合剂。 ② 加强生产作业场所的通风,使挥发气体浓度降低。 ③ 可燃气体及木材均是产生火灾的危险因素,生产车间及厂区要严禁吸烟,杜绝火种。 24 ④ 为避免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侵入,直接接触者应佩戴口罩和防护眼镜。 总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要常抓不懈的。 消防设计 ①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的要求,确定项目建筑物的防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