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以农业为主,工商业全面发展的县级市,经济综合实力雄厚。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511 亿元以上,农业总产值 亿元,财政收入 25 亿元,农民人均收入 9420 元,在全国县域 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列 18 位,居东北三省第一位,荣获国家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0 页 共 47 页 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基本设施条件 境内交通便捷,哈大铁路、 202 国道、沈大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两条铁路支线,皮长高速公路、城八和双西一级公路横跨东西,柏油路通遍全市各个乡、村、屯。 松木岛港和长兴岛港极大方便海上运输。 组织保障条件 近年来, 政府 不断提高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责任的认识,把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依法履行农业生物资源保护管理的职能, 2020 年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增挂农业环境保护站牌子,配备了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农业生物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把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工作作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连瓦房店市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1 页 共 47 页 第五章 工艺技术方案 针对 猕猴桃分布区周围自然环境状况、分布特点、当地生产生 活习惯等确定隔离措施和保护方式,主要目的是使该地区猕猴桃自然栖息地得到保护,猕猴桃资源不会因人为影响而遭到破坏。 依据猕猴桃授粉习性、分布状况,科学划定缓冲区与核心区。 缓冲区统一布局, 统筹安排 生产活动。 核心区重点圈护,不得种植任何对猕猴桃有影响的作物。 项目区 自然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条件,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同时,突出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项目的工艺流程 大连瓦房店市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2 页 共 47 页 保护区建设 防护设施建设 相关设备安装、调试 人员任务分配、明确责任 日常管护 建立猕猴桃资源档案 保护区管护 资源引进及利用 资源设备设施 技术调查 品种资源入库 资源档案整理 优异资源利用 大连瓦房店市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3 页 共 47 页 第 六 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 、原则 坚持特定地域,重点保护原则。 针对 野生猕猴桃分布区周围自然环境状况、分布特点、当地生产生活习惯等确定隔离措施和保护方式,使该地野生猕猴桃集中分布的自然栖息地得到保护,使野生猕猴桃资源原生境不因人为影响而遭到破坏。 坚持科学 规划 , 分类 建设原则。 遵循野生猕猴桃习性、分布状况,科学划定缓冲区与核心区,统一布局, 统筹安排 生产活动。 核心区重点圈护,确保资源不灭绝不流失。 坚持技术创新,提高水平原则。 依靠科技进 步,实行生境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在保护原生境的同时,加快野生猕猴桃资源的创新利用,保护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农业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在 许屯镇东马屯村建立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点,核心区 300 亩,缓冲区 500 亩。 着力加强野生猕猴桃生物资源保护设施建设,确保当地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不受人为干扰和破坏;积极修复资源生境,防止野生猕猴桃资源的流失,遏制野生猕猴桃资源不断衰竭的趋势, 为子孙后代储备生物资源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点位于东马屯寺沟低山沟谷中 , 保护 大连瓦房店市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4 页 共 47 页 点东西长约 200 米,南北长约 2670 米,占地面积 800 亩,其中:核心区位于保护点北侧,占地 300 亩,缓冲区区位于保护点南侧,占地 500 亩。 保护点四周用围栏封闭,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南侧围栏居中设置铁栅栏门。 保护点修南北贯通道路一条,路两侧修排水沟。 在缓冲区东北侧设人工驯化设施,具体布置是:在缓冲区北侧围栏南建设工作室,工作室南侧建设两栋日光温室。 在工作室西侧建设看护房和 瞭望塔。 隔离设施 围栏、大门。 保护点 四周用铁丝网做围栏 ,围栏标准为:立柱高 米、宽20 厘米方形的钢筋水泥柱,每根立柱中至少有 4 根直径为 Ф12毫米的螺纹钢或普通钢,外加 Ф6 毫米箍 筋 ,水泥保护层 ~3 厘米,铁丝网为 ~ 3 毫米镀锌丝 + Ф2 ~ 毫米刺。 立柱埋入地下 40 厘米,间距 3 米;铁丝网间距 20 厘米,最下部的铁丝网距地面小于 20 厘米,最上部的铁丝网距立柱顶小于 10 厘米。 缓冲区四周用铁丝网做围栏,围栏标准为:立柱为高 米、宽 20厘米方形的钢筋水泥柱,每根立柱中至少有 4根直径为 Ф12毫米的螺纹钢或普通钢,外加 Ф6 毫米箍筋,水泥保护层 ~3 厘米,铁丝网为 ~ 3 毫米镀锌丝 + Ф2 ~ 毫米刺。 立 大连瓦房店市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5 页 共 47 页 柱埋入地下 40 厘米,间距 5 米;铁丝网间距 30 厘米,最下部的铁丝网距地面小于 20 厘米,最上部的铁丝网距立柱顶小于 10 厘米。 铁栅栏门:钢管框架、十字网状结构,面积为 6 平方米左右。 警示设施 标志牌:标志牌 4 个,长宽分别为 3 米和 2 米,标志牌离地高度 米,钢筋水泥柱支撑,钢筋水泥柱为高 5 米、宽 25厘米方形的钢筋水泥柱,每根立柱中至少有 4 根直径为Ф 12 毫米的螺纹钢或普通钢,外加Ф 6 毫米箍筋,水泥保护层 ~ 3厘米,立柱埋入地下 50 厘米。 警示牌:警示牌 30 个,布置在保护点四周,每个警示牌长 米,宽 1 米,离地高度 1 米。 看护设施 道路:保护点内道路宽 米。 砂石路面, 路面作法由下至上依次为:山皮土路基 20cm 厚,砂砾石路面 8cm 厚。 排水沟:排水沟上口宽 米,底宽 米,深 米。 采用块石衬砌。 瞭望塔:塔高 10 米,采用厂家成品。 塔内设钢梯,塔顶设 瞭 望 平台。 瞭 望 塔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埋深应满足塔身稳定要求。 看护房 该建筑东西走向,主体建筑总长 10 米,宽 5 米。 设一个 大连瓦房店市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6 页 共 47 页 米的外门,用于工作人员出入。 南侧采光窗宽度 米,共 2 扇;北侧采光窗宽度 米,共 3 扇。 窗台距室内地面 米。 本建筑采用坡屋面,屋面坡度 1:3,排水方式为自由排水。 本建筑檐口高度 米,设计室内地面标高177。 米,室外地坪标高为 米。 看护房采用砌体结构,屋面为三角形钢屋架,上铺彩色压型钢板。 人工驯化设施 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东西走向,主体建筑总长 米,宽 10 米。 建筑面积 667 平方米。 依据 纬度,温室朝向为南偏西 5176。 ,温室间距 10 米。 温室 北墙及山墙采用保温复合墙体,由内到外依次为 240mm厚砖墙, 240mm 厚填充炉渣, 240mm 厚砖墙,外挂 80mm 厚挤塑聚苯板,容重 30kg/m3,导热系数 (m K)。 温室南墙为 240砖墙外贴 50 厚苯板。 温室种植区采用抗老化防滴膜覆盖,温室管理房屋面采用彩色复合夹芯钢板坡屋面,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 温室北立面设 米 米的木窗,管理用房南侧设 米 米的外门, 米 米的塑钢窗。 窗户的高度为室内地面以上 米,窗户需满足防尘、防虫、防动物、通风良好的要求。 外墙为抹面 刷涂料。 建筑物四周设散水,宽度为 米。 大连瓦房店市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7 页 共 47 页 温室种植区地面低于室外地面 300mm,后坡相对于室外地面高 米,脊高 米,后坡长 米。 管理房地面高于室外地面 米,檐口高 米。 采用坡屋顶,坡度比 1:3。 温室屋架上、下弦采用热镀锌钢管,腹杆采用 HPB235 钢筋,屋架间距。 屋架设 5 道纵向系杆,保证屋面纵向稳定性。 温室内设蓄水池,蓄水池给水由园区给水直接引入。 给水设计流量 ,设计压力。 给水管道采用 PPR( )给水管,热熔连接。 采用 UPVC排水塑料 管,粘接。 工作 间 该建筑东西走向,主体建筑总长 20 米,宽 5 米。 设 两 个 米的外门,用于工作人员出入。 南侧采光窗宽度 米,共 4 扇;北侧采光窗宽度 米,共 6 扇。 窗台距室内地面 米。 本建筑采用坡屋面,屋面坡度 1:3,排水方式为自由排水。 本建筑檐口高度 米,设计室内地面标高177。 米,室外地坪标高为 米。 工作间 采用砌体结构,屋面为三角形钢屋架,上铺彩色压型钢板。 表 61 建设工程明细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隔离设施 大连瓦房店市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8 页 共 47 页 1 围栏,大门 高 米 6100 二 警示设施 1 标志牌 3m2m 个 4 2 警示牌 1m 个 30 三 看护设施 1 道路 宽 米 3000 2 排水沟 ( +) 米 6000 3 瞭望塔 10m 高 座 1 4 看护房 平方米 50 四 人工驯化设施 1 日光温室 10m 栋 2 2 工作间 平方米 100 仪器设备 选购 本项目仪器设备根据填平补齐的要求,补充现有设备的不足部分。 设备选用国内先进、安全、适用、经济、节能的产品。 表 62 仪器设备明细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电子天平(百分之一) 台 1 2 电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