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善 相应 的建设管理 和建后管护 制度, 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和良性运行。 实行 农业灌溉 水费 财政 补贴政策,逐步将农业灌溉水费市级、区县财政补贴范围。 6 2 概况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重庆市位于东 经 105176。 17′~ 110176。 11′、北纬 28176。 10′~ 32176。 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 辖区东西长 470 公里,南北宽 450 公里。 地界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西靠四川,北连陕西。 幅员面积 万平方公里。 下辖 40 个区县(自治县 ),其中:有 19 个区、 21 个县(自治县),是 一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直辖市。 地形地貌 ( 1) 地形。 重庆幅员辽阔,域内江河纵横,峰峦叠翠。 东及东北有巫山、大巴山雄踞;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金佛山、方斗山、七曜山横亘东南 , 向湘西和云贵高原过渡。 地形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 大。 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 665 公里,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 全市最高处为东北大巴山阴条岭海拔 2797 米,最低处在巫山县培石长江出境口水面,海拔仅为 米(三峡水库蓄水前)。 相对高差达 米。 ( 2) 地貌。 全市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成层性明显,分布有典型的石林、峰林、溶洞、峡谷等喀斯特景观,山地面积占 60%,丘陵次之约占 30%,平坝甚少,仅占 10%。 在成层性上大致可分为五级平面,分布高程分别为 500米、 800 米、1000 米 、 1300~ 1500 米、 1700~ 1800 米。 全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与川鄂湘黔山地交接地带,区内以侵蚀溶蚀地貌分布最广。 按地貌成因类型,地貌单元划分为四个地貌区,即渝东 侵蚀 构造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大巴山盆周构造溶蚀层状中高山区、渝东南盆周 侵蚀 溶蚀峡谷中低山区、渝西红层丘陵区。 各区形态特征划分为平坝、丘陵、低山、中山、高山等亚区。 ( 3) 气象、水文。 重庆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大气环流控制,加之地形影响,造成各地气候的差异。 冬季寒潮不易侵入,夏季焚风现象显著,形成我市气候冬暖夏热 7 的特殊的气候特征。 就大气环流看 ,冬季重庆正处于西风环流所不及的地带,气温变化小,风力微弱,降水很少。 春季西风环流减弱,气温回升快。 夏季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初夏 6 月,常常发生大雨或暴雨,盛夏 7~ 8月,常出现连晴高温天气,是我市常发生伏旱的主要原因。 秋天多绵绵阴雨,气温下降。 气温:重庆热量资源的特点是冬暖春早,夏季酷热多旱,无霜期长,气温立体差异明显。 全市年平均气温 ℃~ ℃之间,冬季最低气温平均 6℃~ 8℃,夏季平均气温 27℃~ 29℃。 极端最高气温 44℃,最低气温 ℃。 重庆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多年平均气温随地 面高程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 100 米,平均气温下降 ℃~ ℃。 日照:重庆市是全国的低值中心,年日照数 1035~ 1600 小时,年均雾日 70 天。 降水:以降雨为主,雨量充沛,光热雨同季,湿度大,夜雨多,且多暴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多年平均降雨量 1000~ 1300 毫米。 一般东南部多,西北部少;山区深丘多,河谷丘陵平坝少;且随高程增高而增大的规律。 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以夏季最多,秋季次之,冬、春最少。 长江沿岸多暴雨 , 5~ 9月降雨约占全年 70%以上,且多为暴雨形式出现。 万州区西部日最大降雨量达 385毫米 ,三日 达 900 毫米。 降雨的年际变化大。 同一观测站最大年降雨量为最小年降雨量的 ~ 倍。 蒸发:全市年均蒸发量 ~ 毫米,一般年水面蒸发量 770~ 910 毫米,陆面蒸发量 577~ 682毫米,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旱情 :由于各气象要素年际、季节间差异较大,加之地形复杂,故气候异常,一年四季都有旱情发生,尤以夏旱和伏旱为重。 重庆的干旱往往不是以一种单一形式出现,常常冬干连春旱,春旱连夏旱,伏旱连秋旱,秋旱连冬干。 其中伏旱最为严重,具有受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损失重等特征。 据统计 ,我市春旱、夏旱、伏旱的发生频率分别为 38%、 31% 和 71%。 近郊区 45 年实测资料显示,每年伏天出现连续 20天降雨量小于 40 毫米而形成伏旱的年数共 40 年。 进入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出现连续干旱频率加快,如 1997年、 1999年 、 我市遭受冬干春旱连夏旱和伏旱后, 2020 年又遭受 1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冬干春旱连夏旱和特大伏旱。 1997 年旱灾造成粮食减产 万吨;1999 年旱灾造成粮食减产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 亿元,占当年灾害损失的 8 %。 2020 年旱灾造成粮食减产 万吨,直接经济损 失 13 亿元,占当年灾害损失的 %。 2020 年的冬干、春旱、夏旱、特大伏旱和秋旱,使全市作物受旱面积达 千公顷,受灾面积 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 千公顷,绝收面积 千公顷 ,灾造成两季作物减产粮食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 亿元,占当年灾害损失的 %。 2020 冬到 2020 年 3月初,我市降水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 3成,比旱情严重的 2020年同期还少近 2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 6低值,其中巫山、奉节等 9个区县偏少 5成以上。 与此同时,全市平均气温为 ℃,较历史同期偏高 ℃。 我市旱 情 1 月下旬开始露头,并持续发展 、 不断加重 , 人畜饮水 非常 严重。 3 月 中旬 后,各地气温明显回升,最高气温 26~30℃ ,使各地旱情继续加重。 到 3月 底 ,全市 34 个区县受旱,农作物受旱 275 万亩,有 97 万人、 42 万头大牲畜因旱出现临时饮水困难。 社会经济概况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地,是我国幅员面积最广、人口最多、农业比例最大的最年轻的直辖市。 全市幅员面积 万平方公里,下辖 40个区县 (自治县) ,设立 291 个乡、 580个镇、 136 个街道办事处、 2136 个居委会 、 8967 个村委会。 2020 年 末总人口 万人,其中 农 业 人口。 地区总产值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第二产业 亿元,第三产业 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地方财政支出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 五 小水利” 工程 规划 项目区 覆盖全市 39 个区县 (自治县) ,受益 人口 1070余 万人。 水土资源现状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 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辖区内土地 类型多样,分为水稻土、新积土、黄壤、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岩土、红壤、山地草甸土等8个土类及 16 个亚类。 水稻土是重庆市的主要耕作土壤,面积 1101 千 公顷,占耕地面积的 %,黄壤是重庆市第一大类土壤,面积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 9 其中旱耕地 千 公顷 ,占耕地面积的 %。 紫色土是重庆市旱作农业的主要土壤,面积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地 %。 山多坝少 ,土多田少 ,人多地少 ,人均耕地仅 为。 林地面积 3万平方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的 %; 水域面积 万 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 3%;园地、疏林草地和天然草场 万平方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 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 万平方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的 %。 未利用土地(包括难利用土地,含荒草地、 裸 土地、裸岩石砾地、田土坎 和其他 ) 万平方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的 %。 农业生产现状 据统计 , 全市 2020 年 总人口 万人,其中 农 业 人口 万人, 农村劳动力 1491 万人。 全市 常用耕地面积 万亩 , 有效灌溉面积 万亩, 旱涝保收 灌溉面积 万亩。 农村人均耕地 亩 ,人均 有效灌溉面积 ,人均 旱涝保收 灌溉面积。 项目区耕地面积 万亩 , 有效灌面 万亩,保证灌面 万亩。 重庆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商品猪肉生产基地,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豌豆、红薯、玉米、油菜等,经济作物以柑桔、柚、苹果、茶叶、榨菜、烤烟等为主,桑蚕茧、家禽、黄连等农产品也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中草药、苎麻等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很有影响。 2020 年 粮食播种面积 3323 万亩,总产量 万吨 , 油料面积 万亩,油料产量 , 肉类 ,水果 156 万吨,水产品 万吨。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开始向生态农业 、现代农业 模式转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得到稳步推进。 2020 年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 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26 元。 水资源量 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由降水 (降雨、降雪等 )形成,我市大部分地区霜、雪少,只有北部大巴山海拔 2500 米以上有季节性积雪,因量小未计入。 降雨形成的水资源有当地地表水资源、 10 地下水资源和过境水资源三类。 在计算地表水资源时,采用水文站的 实测径流资料计算,实测资料中已包括地下水资源,因此地下水资源量不计入水资源总量。 过境水来自于本市以外地区,加之对过境水资源的利用必须服从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故在计算当地水资源总量时暂不计过境水资源量。 因此,计算我市水资源总量时就只计地表水资源量。 ( 1) 地表水资源。 据全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水文组的计算,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 亿立方米。 重庆市降雨受高压气团控制,地形、季风的影响,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其形成的径流在时空分布规律与降雨相似,但因径流受地形地质及下垫面的影响,其年内、年际及地理分 布的变幅较降雨更大。 年径流深的地理分布大致规律是北多南少,东大西小。 华蓥山以西的西南部丘陵地区年径流深为 300~ 400 毫米,华蓥山以东的平行岭谷区为 500~ 550 毫米左右,北部大巴山区 800~ 1000 毫米,东部巫山及七曜山 600~ 800 毫米,酉阳、秀山、黔江等地约 600~ 800 毫米,南部低山 、 深丘区为 600~ 700毫米,径流深越小,其变差系数 CV 值越大,变化范围 ~。 降雨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不均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这就形成了水资源与农业生产需水间的尖锐矛盾,也导致重庆市是洪旱灾害严重的地区。 ( 2) 入境水资源分布。 长江、嘉陵江、乌江、渠江、涪江和綦江入境水资源丰富,流经我市 26个 区 县,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入境水从边境流过和较丰富的 区 县有 6个。 全市过境水量丰富,总量为 亿立方米。 入境水甚少和基本没有入境水的 区县有 11个,其中有 6个 区 县当地水资源严重不足。 ( 3) 地下水资源。 区内出露地层大多为沉积岩类,主要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类。 受长江 侵蚀 基准面的控制,地貌条件有利于地下径流的排泄。 北、东、东南部群山环绕,碳酸盐岩广布,地下水富集条件较好,浅层地下水循环交替。 按含水岩组的岩性、结构以及地下水在其中储存形式和水力特征,可分为四个基本类型 :松散堆积层孔隙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 (溶洞水 )、变质岩裂隙水。 全市地下水现状储量为 亿立方米。 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亿立方米。 11 水资源总量 及特征 全市水资源总量即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 亿立方米 , 列全国第 17 位,人平水资源 量 1823 立方米,为全国均值的 64%。 全 市水资源的总体特点是:当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大体情况是西南部丘陵地区和华蓥山以西的平行岭谷区,水资源量少,供需矛盾突出,当地水资源 量不能满足需求,华蓥山以东至方斗山之间的平行岭谷区,当地水资源基本能满足需求,但工程性缺水十分严重;南部低山深丘地区当地水资源满足需求有余,北、东、东南部山区水资源较为丰富。 全市水资可利用量即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分析以 区 县为单位,以缺水地区为重点,仍采用可利用系数法分析。 可利用系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水利投入而变化,目前无力实测, 本次规划 参考四川省水利区划调查成果和原重庆市西部规划以及一些 区县 的水资源现状分析资料分别确定,经计算,平水年( P=50%)全市可利用水量为 ;偏枯年( P=75%)全市可利用水量为 亿立方米;枯水年( P=95%)全市可利用水量为 亿立方米。 12 3 工程 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 工程 现状 建设 情况 2020 年 底,全市已建成各类小型水利工程 272142 处,其中: 小塘坝(山坪塘) 141792口,小水 池 ( 窖 ) 110217 口,小堰闸 12799 处,小泵站 7334 处,小渠道 38095 公里。 小塘坝(山坪塘) 、小水池 (窖) 蓄水总量 99600 万立方米。 2020 年 底,全市 规划 区已建成各类小型水利工程 121078 处, 其中 小塘坝(山坪塘)52977 口 , 小水窖(池) 57581 口,小堰闸 6685 处,小泵站 3834 处,小渠道 20491 公里。 小塘坝(山坪塘) 、小水池 (窖) 现有蓄水容积 8854 万立方米。 有效灌面 万亩。 本次规划涉及的旱山村区域人均有效灌溉面积 亩 ,人均水浇地面积 亩,人均蓄水容积 24立方米,亩均蓄水容积 20 立方米。 小水窖 (池 )完好率 %,小堰闸完好率 %,小泵站完好率 %,水利化程度 平均 为 %。 运行管理情况 我市小型水利工程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运行 数十年后, 80%以上的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情况, 一是小型水利工程的蓄水功能。重庆市“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以“一城多园”的布局加快发展,形成以几个整车工业园为核心发散排列,以各个特色工业园为基地的分级配套的零部件产业大基地格局。 三 、重庆汽 车、 摩 托车 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条件 国务院 于 2020 年 12 月 31日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 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这是国务院对重庆实现“加快”和“率先”的期待和支持。 重庆在直辖后的第二个十年 将 再上一个大台阶
.... 84 附录 图纸 1 绪论 1 1 绪论 水泥是起源于胶凝材料,是在胶凝材料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和发明的。 水泥是指 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可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具有一定强度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 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三大建筑材料之一, 水泥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建筑、民用建筑、交通工程、水泥工程、海港工程
的公司如果长期受到保护,那么其进取心将丧失,也会破坏和影响市场的竞争的公平环境,从今后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不利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国有控股公司按国家持股比例分为绝对 控股公司和相对控股公司。 一般认为,相对控股公司国家持股比例在 30%至 50%之间,绝对控股公司国家持股比例通常高于 50%。 在相对控股公司当中,由于公司的股东人数多、股东比较分散,因此国家仍然能对其具有控制影响力。
点岗位工资。 第三十五条 研究室副主任如选择管理序列工资制度,其岗位工资对应中层副职 A类确定;研究室专职书记的岗位工资对应中层正职的 D类确定。 第三十六条 管理人员的岗位工资晋升按第八章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管理序列人 员的浮动岗位工资:季度浮动岗位工资和年度浮动岗位工资。 (一)季度浮动岗位工资 季度浮动岗位工资数 =季度浮动岗位工资基数 *部门(室)季度考评系数 *个人季度考评系数
症状。 ( 7)各单位(项目)夏季施工要制定中暑预防方案,作为安全内容进行交底。 中暑的治疗: ( 1)当发生先兆中暑者时,要立即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头部敷冷水毛巾,饮用防暑饮料类,并 可适当服用仁丹、正气水等。 ( 2)当发现手足抽搐、神志不清、高烧的重症中暑者,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项目内部及社会紧急联系方式: 发生重症中暑应向项目部报告,社会求救呼 120急救。
( ~ ),因此满足校核。 3. 主,从动锥齿轮齿面宽 1b 和 2b 锥齿轮齿面过宽并不能增大齿轮的强度和寿命,反而会导致因锥齿轮轮齿小端齿沟变窄引起的切削刀头顶面过窄及刀尖圆角过小,这样不但会减小了齿根圆角半径,加大了集中应力,还降低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此外,安装时有位置偏差或由于制造、热处理变形等原因使齿轮工作时载荷集中于轮齿小端,会引起轮齿小端过早损坏和疲劳损伤。 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