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及应急预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症状。 ( 7)各单位(项目)夏季施工要制定中暑预防方案,作为安全内容进行交底。 中暑的治疗: ( 1)当发生先兆中暑者时,要立即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头部敷冷水毛巾,饮用防暑饮料类,并 可适当服用仁丹、正气水等。 ( 2)当发现手足抽搐、神志不清、高烧的重症中暑者,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项目内部及社会紧急联系方式: 发生重症中暑应向项目部报告,社会求救呼 120急救。 中毒事件(故)应急响应及防止预案 该预案的目的是预防和控制中毒事件(故)的发生,降低中毒事件(故)造成的危害,以指导及时应对突发的中毒事件(故),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确保施工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该预案所指的中毒事件(故)系指在本项目部范围内的施工现场及现场生活区所发生的员工因食物、煤气及有害作业等原因所致 的急性中毒。 事件(故)发生后,即由项目部特重大安全事故领导组组织指挥应急处理,情况紧急时可由现场负责人组织应急处理。 现场施救及现场保护 ( 1)事件(故)发生后,现场指挥者首先组织对中毒者就地(近)的施救。 可视情况及情节及时向 120呼救、向 110报警、向防疫站报告、并派人到现场附近接应救护车。 ( 2)事件(故)发生后,现场指挥者,应派人将现场和中毒事件(故)相关的物证进行保护,至事件(故)调查取证结束。 ( 3)事件(故)发生后,现场指挥者可视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①对因取 暖而致 CO(煤气)中毒的现场,应开启门窗或将中毒者在保温的前提下转移至通风良好处。 对呼吸停止者立即实施人工呼吸等救治。 ②对因有害作业所致的中毒事件(故),应立即停止作业,疏散作业人员到安全区域,立即对中毒者实施救治。 对可继续造成周围环境污染或人员伤害的有害因素应立即封闭作业现场,并对危害因素实施安全妥善的处理。 必要时可报告相关部门(单位)救助。 ③对因食物中毒的事件(故)应对中毒者就地(近)施救。 情节严重时应立即向相关部门(单位)求助或报警。 预防措施 ( 1)经常对员工进行预防中毒事件(故)常识 的普及教育。 并通过响应演习提高员工对中毒事件(故)预防和应急响应的知识和能力。 ( 2)对现场施工或现场生活区可能发生中毒事件(故)因素的防范措施要列入技术安全交底的内容。 ( 3)冬季前即要做好燃煤取暖设备及宿舍通风设施的检查,符合安全要求 后,方可允许使用。 在取暖期间应随时检查,及时保障烟道的畅通。 各项目应有炉火数量及检查结果的登记。 ( 4)各级领导对因食物污染而致的中毒事件(故)发生的预防不可忽视。 对炊事员的上岗、操作间的条件、周围环境、食物的采购、食品的制做,严格按《食品卫生法》执行。 应责成专人负责对食堂经常进行检查和监督,以杜绝食物污染的来源和可能性。 现场急救员配置与管理的规定 现场急救是关系突发事件(故)的受伤者生死存亡的措施,本规定是为在突发事件(故)的受伤者能及时得以救治而制定。 急救员的配置: 各项目工地至少要设一名兼职急救员,各施工现场可按施工面积、作业人数、或按作业组设置数名急救员。 急救员的配置及名单上报项目部备案。 急救员的职责: ( 1)急救员要了解熟记现场急救的基本知识,能熟练地施用急救基本技术。 ( 2)现场急救员在现场突发事件(故)的首 要任务是对受伤者尽快就地施救,或将受伤者稳妥的转至安全区域后施救,并及时将伤员的伤势向现场领导报告。 ( 3)现场急救员应尽职尽责的做好转送受伤者途中的防护或急救。 ( 4)急救员既有急救的职责,又要做好现场的急救员的选配、调整、培训工作,并兼管环境职业健康、员工体检资料。 急救员的培训: ( 1)各项目工地急救员的培训:每年由项目部组织 1~2 次急救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和考评。 ( 2)各项目工地急救员可酌情组织各现场急救员的培训和考评。 重要环 境因素管理方案 湖南永清环保有限公司 二 O 一五 年 九 月二十日 目录清单 噪声管理方案 废水管理方案 固体废弃物管理方案 粉尘、废气管理方案 化学危险品管理方案 噪声管理方案 为了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制定本管理方案,以实现项目部的环境目标、指标,最终实现污染预防、持续改进。 一、管理目标及指标 目标:噪声排放符合 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及 GB1234890《工业 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要求; 指标 ( 1)城市建筑施工期间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要求: a)基础施工,白天低于 75dB,夜间不允许施工。 b)主体施工,白天低于 65dB,夜间低于 50dB。 c)办公区、生活区、工作环境,白天低于 60dB,夜间低于 50dB。 ( 2)城市以外建筑施工场地噪声要求,应根据当地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二、管理方案及措施 噪声源:装载机、打夯机、冲击钻、挖掘机、推土机、打桩机、搅拌机、振捣棒、模板、脚手架搭拆、输送泵、电锯、切割机、垂直运输机械等。 噪声源控 制措施: a)项目工地在施工现场设备布局时,尽可能将各种高噪声设备集中放置,尽量使用隔声墙、隔声间等隔声结构,采用吸声材料吸声降噪。 b)主要噪声设备运行期间,项目机管员要定期对所属的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查,并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如有异常及时检修。 并填写机械维修保养记录。 c)各单位(部门)要加强所属车辆的管理、维护和保养,保持车辆技术性能良好,以减少噪声的产生。 施工期间噪声控制措施: a)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要求向建设单位提出噪声排放申请。 并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建筑施工公告、作业时 间要求等规定。 b)如因特殊工艺、技术条件确需夜间连续施工时,项目经理应向建筑 单位提出申请,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办理夜间施工许可手续,并通知相关方。 c)项目工地工长应在各施工阶段的交底中提出降噪要求。 d)土方开挖前,项目部应先搭建施工场门围墙及临建设施,以减少噪声扩散,对搅拌机防护棚要封闭严密,有效减少噪声扩散。 e) 三钢 工具的支设、拆除、搬运、修理时,施工作业人员严禁抛掷, 修理时应选用钢模修复机和钢管调直机。 f)在住宅小区、机关、学校、医院等区域施工时,施工项目部在产生噪声影响严重的作 业层,宜采用商品混凝土、环保型振捣器,同时采用密目网或其它形式的封闭措施。 相关方噪声控制 对相关方噪声控制的要求。 如:对商品砼分承包方施加影响,要求其对罐车、混凝土输送泵进行维护保养,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环保意识,以降低噪声排放。 施工场界噪声测量 a) 施工场界,由政府有关部门限定的建筑施工场地最外面的边界线。 b) 项目工地要根据被测建筑施工场地的建筑作业方位和活动形式,确定噪声敏感建筑或区域的方位,并在建筑施工场地边界线上选择,离敏感建筑物或区域最近的点作为测点。 c) 项目工地如有条件可 使用积分声级计、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对施工场地的噪声进行测量,如没有条件可向当地有关部门进行申请,委托进行监测。 d) 各施工项目部要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记录应包括:施工场地边界线示意图、敏感建筑物方位和距离、相应边界线处测点、及测量结果等内容。 三、目标、指标考核: 项目工地要对噪声排放进行全面检查,填写《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监督检查记录》和《运行过程控制监督检查记录》。 废水管理方案 为了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进行有效的控制,制定本管理方案,以实现项目部的环境目 标、指标。 最终实现废水污染预防、持续改进。 一、管理目标及指标 目标:废水排放符合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指标:废水排放达国家三级标准,污染物 PH值在 6~ 之间。 二、管理方案及措施: 生活污水控制: a) 项目工地、住宅区生活污水,均设置化粪池进行沉淀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由城市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b) 项目工地现场生活污水,不能随意泼洒,现场临时食堂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沉淀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施工场地污水控制: a)施工项目开工前,项目部根据当地环 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向建设单位进行排污申报登记。 b)项目工地施工现场应建立雨水排水系统,防止施工现场严重积水。 c)基础施工时,所采用的井点降水,排出的含泥沙的污水施工时排放的泥浆应在污水出口处设立沉淀池,经沉淀后的污水可排入污水管网,沉淀池内的泥沙及时清运。 d)清洗搅拌机污水,应禁止随地排放,有条件时应临时设置排水管道或溜槽,在合理位置设沉淀池后,重复使用。 项目工地的施工现场污水及生活污水,由项目经理责成有关人员进行监测或聘请有关部门进行监测,并留有记录。 三、目标、指标考核: 项目工地要对废水排放 进行检查,填写《运行过程控制监督检查记录》。 和《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监督检查记录》。 固体废弃物管理方案 为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的控制,制定本管理方案,以实现项目部的环境目标、指标。 最终实现污染预防、持续改进。 一、管理目标及指标: 目标:固体废弃物处置合理。 指标:建筑、生活垃圾按指定地点排放。 二、管理方案及措施: 生活垃圾的控制 a)生活垃圾由卫生人员管理并负责运往指定地点。 b)旧日光灯管、旧电池、油印废弃复写纸、油墨、色带等 办公废弃物,各办公室要堆放到统一地点,严禁随意乱扔乱放。 建筑垃圾的控制 a)项目工地负责按当地主管部门对废弃物及建筑垃圾的要求进行处置,明确处置方式和责任方。 b) 项目工地废水泥、砼、砂浆、碎块等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尽可能充分回收利用,可降级使用或粉碎后硬化场地,剩余部分作为建筑垃圾运出。 c) 有毒有害废弃物中若有利用价值的可回收利用,如废油桶等。 没有利用价值的按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置。 d)项目工地现场废弃物必须由有准运证的合法单位外运,在运输出场前必须盖严密,不得出现遗撒,并运送到当地 政府指定地垃圾处置场所。 e)项目工地应设专人负责督促将废弃物运输到废弃物指定存放场,并分类放置,运输中确保不散撒。 f)项目工地要将有关废弃物管理规定传递到各施工项目工地。 g)对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品要对放置的容器加盖,防止因雨、风、热等原因而引起的再次污染。 三、目标、指标考核: 项目工地要对固体废弃物排放进行检查,填写《运行过程控制监督检 查记录》和《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监督检查记录》。 粉尘、废气管理方案 为了对粉尘、废气进行有效的控制,制定本管理方案,以实现项目部的环境 目标、指标。 最终实现污染预防、持续改进。 一、管理目标及指标: 目标:粉尘、废气排放达标。 指标:施工现场无扬尘。 二、管理方案及措施: 粉尘控制措施; a)项目工地、生活区定期对道路进行洒水、对可绿化区域进行逐年绿化,栽花种草净化项目部区域环境。 b)土石方挖运、装卸等各环节设专人用水除尘,现场堆放的土方、砂等,应在表面浇水,使其临时固化,起到降尘作用。 c)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加工场地和办公宿舍区等处,宜硬化地面,并洒水清洁。 d)水泥库要保持封闭严密,落地灰要及时清扫,堆放在库外的水泥要覆盖。 e)施工现场应做到活完底清,及时清理施工现场。 清运时禁止从楼层向下抛撒,外脚手架上禁止堆放粉状材料,随时进行清洁处理。 f)施工过程中所需的粉质材料,尽量使用袋装,堆放时应设工棚或进行覆盖,防止扬尘。 g)露天堆放的燃煤和炉渣、建筑垃圾均设置围档,适时洒水降尘,以防止风吹扬尘。 h)项目工地在运送散状物时,对可能产生扬尘的散状物应采取喷淋或加盖蓬布等其他必要的措施,以减少扬尘。 氧气、乙炔气泄漏控制措施 a)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